擴張之路第二百四十四章 念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擴張之路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四章 念頭

第二百四十四章 念頭


更新時間:2014年02月26日  作者:緊那羅在唱歌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緊那羅在唱歌 | 擴張之路 
·

其實貴州發生的事嚴紹也知道,說實在的,如果不是安徽和貴州的距離實在是有點太遠了,他都有心思湊一湊熱鬧。萬一熱鬧湊好了,那他可就成了中國除了袁世凱外,唯一一個擁有兩個省地盤的軍閥,那時他的國社黨也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成為除北洋和同盟會外,中國的第三大勢力…

只可惜,貴州和安徽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中間隔著兩三個省,怎么想也是沒用…

雖說這時在蕪湖的研究所已經試制了多架飛機,而且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絕不遜色于同時代的任何一款飛機。但這時期的飛機雖然不是玩具,畢竟沒有太多的實用價值,嚴紹就是用這些飛機組成了一支空軍也沒用,所以最后思來想去嚴紹也只能放棄這么一個想法。

安徽軍政府突然派兵抓捕了三十多個縣鎮的政府官員和士紳名流,消息傳出去后,這么大的動作頓時成為繼清室退位、袁世凱被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2月15日,南京參議院正式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后的又一大新聞。

自然,這么大的動作也引起了許多爭議,在看過安徽軍政府發出的許多資料后,絕大部分人都對嚴紹的舉動表示了贊賞和支持,但也有不少人對其進行了質疑。

一些人覺得安徽軍政府雖然是安徽的合法政權,但那些地方縣鎮的政府也都是地方百姓、士紳推選出來的。在沒有通知安徽議會的情況下就擅自動兵抓捕這么多人否合法?

這已經算是比較溫和的聲音了。與之相比,許多立憲派的人干脆就大罵軍閥、獨裁軍政府什么的。在南京那邊的參議員,甚至有兩三個立憲派和同盟會的參議員提出了譴責安徽軍政府及嚴紹。并要求安徽軍政府立即釋放被抓官員和士紳的提議。

只是雖然參議院里有不少立憲派的人,那些同盟會的人有許多也和士紳這一階級貼些邊。但在安徽的那些地方政府畢竟實在是太不得民心了些,何況嚴紹也公布了那些人的罪行,他們也不好意思站出來聲援那些人,所以最后這項決議也就不了了之了…

其實嚴紹也清楚這么做了后,立憲派的人還有地方上的士紳肯定會對自己產生抵觸情緒。但就像曾經說過的那樣,真要是因為顧慮這些。嚴紹就選擇了視若無睹,甚至是干脆和那些家伙同流合污的話,那他干脆留在法國或者是美國算了。

雖然這時國外的種族歧視很嚴重。但憑嚴紹闖出來的名聲依舊可以混的很好。和在國內冒險干革命相比,在國外做小說家寫寫小說,或者是做個資本家壓榨下工人豈不是更爽?

讓嚴紹欣慰的是,雖然有不少人反對他。但與之相比支持的人卻只會更多。尤其是在那些官員和與之勾結的士紳被押送到安慶后。一些地方上的報紙更是站出來對軍政府的行為進行褒揚,本來已經對軍政府失望的老百姓也都恢復了信心,就連地方上推行的預備役和身份、戶籍制度也都因此順利了許多。

城中李國筠的住處,回到家中的李國筠在心里盤算了一下自己在離開都督府時產生的想法,沒多久就覺得這的確有些可行。

從很久以前開始,李國筠就和許多立憲派的人一樣,認為只有袁世凱才是真正能夠改變中國的‘偉人’——————事實上在民初的這段時間,的確有很多人把袁世凱視為唯一能改變中國的偉人。這里面甚至包括了云南的蔡鍔。

也是因為這樣,所以在二次革命的時候。蔡鍔的滇軍才會遵從袁世凱的命令,入川討伐參與二次革命的川軍。后來袁世凱把蔡鍔召入北京,據說也是因為愛惜他的才華,想讓他幫忙改變北洋暮氣沉沉的跡象(不過是真是假不知道),只是后來因為袁世凱稱帝,所以蔡鍔才會站在袁世凱的對立面。

說實在的,安徽的改變李國筠并不是沒有看在眼里。雖然現在軍政府才剛剛成立沒多久,但受惠于過去幾年嚴紹在安徽的努力,蕪湖和當涂已經成為安徽,不,確切的說是全國都少有的富庶之地。

而且在他手下的雨石集團和全省的士紳合作,開辦了數十家工廠后,相信用不了幾年,全安徽也會發生這種奇特的變化。

從建立軍政府、擴軍、頒布新政、建立政黨等事情來看,可以很容易看出嚴紹的野心。而如果單從上面那些事例來看的話,支持嚴紹似乎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但是對李國筠和許多立憲派的人來說,嚴紹實在是太年輕了,到了如今也不過才28歲…

雖然他的成就絕對要比同齡中的任何人要高,可與之相比,還是袁世凱這種久歷宦海的人物更值得信賴。

而這次發生的事情,從某種程度上也驗證了李國筠的觀點。

士紳是中國統治階級的基石,這是包括李國筠在內許多人的認知。在許多地方如果沒有士紳的支持,一些官吏甚至無法正常展開工作。這也是為什么民國后,一些地方上官吏和當地士紳聯合起來壓榨老百姓,尤其是在軍閥混戰時期,這些士紳手里也有了較強武裝后,官吏甚至反而處于較弱勢的地位…

然而這次嚴紹大刀闊斧的抓捕了三十多個縣鎮的官吏和士紳,現在他只是安徽的都督就已經如此,真要是讓他當上了大總統——————官吏、士紳壓榨百姓的事情可不只是在安徽有,一些邊遠地區的情況更嚴重。如果對這些人都動手的話…

“那么在少了士紳階級的支持后,恐怕中國很快就會因此而亂成一團…”喃喃的道,李國筠抓起放在桌上的帽子。往屋子外面走去。“所以我說,這個人還太年輕,年輕氣盛,以他的能力做財政部長或者是實業部長絕對稱職,但做總統的話恐怕反而會惹出大亂子來…”

從住處離開后,李國筠乘上汽車前往電報局。

他可不覺得那些個議員弄個彈劾啊什么的,就能對嚴紹有什么影響。這年月最重要的還是槍桿子…

而現在在中國槍桿子最硬的,無疑就是位于北中國的那位袁世凱…

“現在安徽已經有近四萬人的兵力,而且恐怕將來還會更多。如果不趁著他羽翼未滿的時候動手,將來想收拾可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鐵獅子胡同,如今北京權力的中心。

鐵獅子胡同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之所以會叫鐵獅子胡同。是因為有一對鐵獅子而得名。這對鐵獅子是元代成宗年間鑄造的,據說是元朝某貴族家門前的舊物。

在明代,這里曾經是崇禎皇帝寵妃田貴妃父親的住處,到了清代后,這里則是建起了三座王府。只是清代開國有規定,宗室王公按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將軍的序列世代遞降。到了光緒年間,王府相繼降為公府。恭親王府變成了承公府,和親王府變成了廉公府。公主府變成了那公府。和整個清帝國一樣,府第與胡同漸漸露出了敗落相。

直到近代。這個胡同才重新興旺起來。清末新政,廉公府改為清政府的海軍部與陸軍部,后來清室退位后,袁世凱則是在這里宣誓就任的大總統。

在胡同的宅邸里,剛剛起來的袁世凱正在幾個妾室的服侍下享用著早餐。

也許是因為袁家幾代都沒有人活過60歲的謠言,袁世凱十分注意養生,所以雖然已經50多歲了,但是身體卻依然結實,人也十分的精神。

“最近都有什么消息啊…”將早餐吃完,袁世凱側過頭去看向早早就坐在一旁的楊士琦。

“有一份剛從安徽發過來的電報…”見袁世凱詢問,楊士琦連忙將電報拿了出來。

聽說是安徽的事情,袁世凱心底有些重視,連忙從楊士琦的手中取過電報翻閱起來,過了一會,才看向楊士琦道。“你覺得里面的提議如何…”

看袁世凱那副心動的樣子,楊士琦已經知道了他心底的想法,只是這個時候他并沒有說些什么。而是輕聲詢問道。“宮保,這件事,是不是先把燕蓀叫來商量一下…”

燕蓀,也就是梁士詒,這個時候正在郵傳部當副大臣,算是袁世凱的五路財神。

而在聽到楊士琦的話后,袁世凱也點了點頭,的確,這件事是要和燕蓀商量一下…

剩下的自不必說,命人收拾了一下桌子后,袁世凱很快就派人去叫梁士詒過來。

這個時候梁士詒其實也是剛剛起來,正往郵傳部趕去,想要處理一下工作,結果得到袁世凱的召見連忙乘著汽車趕了過來。

“宮保,不知道您找我來?”見到袁世凱后,梁士詒有些奇怪的問道。

作為袁世凱的財神爺,梁士詒自然是經常被找來,問題是這么早就把自己叫來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見到自己的財神爺,袁世凱的臉上也浮現一絲笑容。“這個是剛剛才從安徽那邊發過來的電報,你來看一下…”

雖然有些奇怪,但梁士詒還是順從袁世凱的意思接過了電報。只是在稍微看了一會后,梁士詒就睜大了眼睛。

“這個是?”

“安徽副都督李國筠發來的,他說那個姓嚴的在安徽欺壓士紳、官吏,安徽地方怨聲載道,只是因為他手里的兵多,所以許多士紳和議員都是敢怒不敢言,因此他希望我們北洋能夠幫幫忙,把那個姓嚴的從安徽趕出去……”

聽到李國筠的話,梁士詒和楊士琦都微微搖了搖頭。

說嚴紹欺壓士紳和官吏,弄得那幫人敢怒不敢言。這個恐怕是真的,但是怨聲載道什么的,恐怕是歡呼雀躍吧。

安徽發生的事情他們也很清楚。和相對較為平穩的北方相比,作為革命主要爆發點的南方無疑要混亂許多,這也讓很多官吏和士紳肆意的欺壓百姓。

現在嚴紹收拾了這批敗類,百姓自然是高興異常,但是那些士紳恐怕就有些不樂意了。而立憲派的成員,差不多都是由士紳組成的,剩下的也就不必多說了…

“那個嚴紹終究還是年輕氣盛啊…”感嘆的時候。袁世凱的眼中也有那么一點點的羨慕。畢竟現在的他已經50多歲了,再加上那個袁家都過不了60的謠言…

楊士琦和梁士詒也都贊同的點了點頭,不過和這些相比。他們更關心的卻是電報后面的內容。

“……嚴紹所擁有之雨石集團,每年盈利數千萬,如若宮保能夠得知,必然如虎添翼。到那時南方各省之革命黨也不過是…”

看到這里。后面的話楊士琦和梁士詒也就不怎么在意了。

不當家不知到當家的苦啊,在當上了這個家后,他們才發現用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而且說實在的,北洋這邊的情況也未必比南京好許多,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早已破產,熊希齡回憶當時,“南京庫儲僅余3萬。北京倍之,不及6萬。”

6萬。夠干什么的?

所以真正讓他們兩個感興趣的,就是電報上所說的那數千萬的盈利,這次會把梁士詒叫來,也就是為了這數千萬的盈利——————梁士詒是袁世凱的財神爺,楊士琦和袁世凱雖然都是頂尖的人物,但是在這些事情上顯然是不如梁士詒的。

這個時候梁士詒也提起了興趣,心里琢磨了一番后才開口道。

“其實對這個雨石集團我很早就已經在注意了,電報上李國筠所言的那數千萬盈利,大部分應該都是那個汽車公司的,而其他部分,比如說棉紡織廠等大概只有一千多萬,兩者相加,才有那李國筠所言的數千萬盈利…”

聽到這里,袁世凱笑著道。“這么看來,那個李國筠的提議到是很可行了…”

對于現在的袁世凱來說,不要說是數千萬了,就是一兩千萬也是一個不可想象的數字。

“差不多吧。”想了想后梁士詒道。“如果真的能奪下安徽的話,那么我們完全可以自己經營那些實業,或者干脆是將這些實業轉手賣出去,換得我們眼下急需的現金,雨石集團是國內最大的實業集團,就算是和國外的一些公司相比也不會遜色許多,如果真的轉手賣掉的話,至少能籌到千萬的款子,甚至更多…”

千萬,聽到這個數字袁世凱和楊士琦都是精神一振。

這么大一筆錢,已經可以幫助袁世凱解決北洋政府的所有問題。而且梁士詒也說了,‘至少’,也就是說如果辦的好的話,說不定能夠弄到更多的款子…

只是就在袁世凱和楊士琦在那里興奮著的時候,一旁的梁士詒卻潑了一盆冷水過來。“當然,這是指那家汽車公司能夠賣的出去,如果賣不出去的話,最多也就能籌到一兩千萬、兩三千萬而已…”

“賣的出去?燕蓀,這是何意?”楊士琦抬頭奇怪的問。

只要能打下安徽,那東西自然就是他們的,何談賣不賣的出去一說?

不得不說,楊士琦雖然是這個時代中國的頂尖人物,但對許多事物還是不太了解,比方說,專利…

見袁世凱和楊士琦一臉的奇怪,梁士詒解釋道。“……我曾經和洋人了解過,那個汽車廠之所以能賺這么多的錢,完全是因為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們掌有一項專利,正是這個專利讓他們的汽車廠成為全世界最賺錢的汽車公司,而這項專利的所有人就是嚴紹…”

“固然,重要打下安徽,汽車廠就是我們的了,但是如果沒有這項專利的話,就算我們有了里面的機器也沒用。”

“拿下了汽車廠,只管使就是了,管那個專利做什么,難道那個姓嚴的還能找上門來?”聽到這里,袁世凱是徹底不明白了。

他是個舊式人物,雖然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頂尖了,但畢竟還是有很多事情不明白。在他的觀念里,東西既然搶到手了,那就是他的,他賣給別人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至于那個專利,難不成在中國還能有誰找他算賬?

“事情不是這么算的…”看出了袁世凱的想法,梁士詒無奈一笑。“如果只是在中國的話自然沒有什么,問題是那些洋人是很信這一套的,所以就算我們搶下了工廠,礙于專利,最多也只能在國內賣賣,而國內的市場這么少,怎么可能會有人愿意接手這個攤子…”

“你的意思是說,這個汽車廠就算到手也沒用?”

“是這個意思…”梁士詒點了點頭。

與此同時,坐在一旁的楊士琦神色微微動了動。本來他是很支持袁世凱奪下安徽的。畢竟如果能奪下安徽的話,那里的收入對北洋來說會是個很大的助益,至于南下的理由,這種東西想找總是能找到的,現在不就有一個現成的理由嗎?

但是現在聽了梁士詒的解釋后,楊士琦卻有了另一個念頭。(。。)


上一章  |  擴張之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