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第一百六十四章 流水裝配線(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擴張之路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四章 流水裝配線(三)

第一百六十四章 流水裝配線(三)


更新時間:2014年01月19日  作者:緊那羅在唱歌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緊那羅在唱歌 | 擴張之路 
流水線的重要姓李隱很清楚,所以嚴紹才剛從研究所里離開,他就已經開始從研究人員中挑選可靠的人手。

最初的研究所,基本上就是靠著外國科學家撐起來的,不過在經過了幾年的發展后如今研究所內也有不少國內的科學家。所以就算刻意刨去那些國外科學家,李隱依然有很大的選擇余地。

只是一天的時間,李隱就從二十多名華人科學家中挑選出了7個人,七個能力夠強,且比較值得信賴的人。

“工作效率提高上百倍?”

聽到李隱這么說,被他找來七人中的一人有些不信道。

不止是他,剩下的六個人也都是一臉懷疑的樣子。

看到其他人都不怎么相信,李隱的心里也有些忐忑。在他看來嚴紹所提出的‘流水線’單就理論上講絕對沒什么問題,只是上千倍這個數字畢竟只是猜想出來的,在沒有實現之前誰也不知道究竟能達到多少,李隱自己也不敢拍著胸脯打保票,畢竟若是錯了,將來可就成了笑話了。

所以李隱也沒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糾纏,只是將嚴紹提出的‘流水線’的理論闡述了一下。

流水線生產,又叫流水生產流水作業,指勞動對象按一定的工藝路線和統一的生產速度,連續不斷地通過各個工作地,按順序地進行加工并生產出產品的一種生產組織形式。它是對象專業化組織形式的進一步發展,是勞動分工較細、生產效率較高的一種生產組織形式。

本來其他七個人還對李隱所謂的‘提高上百倍’有些不以為然,但是在聽了李隱的闡述后那七個人也認真了起來。

因為單從表面上看,李隱提出的‘流水線’在理論上堪稱無懈可擊。

“要是真的能實現的話,上百倍或許有些夸張,但是能得到極大提升卻是無疑的…”聽完李隱的闡述,在腦中稍微思索了一陣,匡英輕聲道。

一旁的李海鷹也點了點頭。“上百倍什么的的確是有些夸張了些,不過如果能實現的話,說不定能掀起第二次工業革命…”

這才是有些夸張,不過‘流水線’對世界加快工業化的確是起到了很大作用。

見其他七個人都認同了,李隱面露喜色。

“話已經說這,相信大家也明白我找大家來的意思了。老板的意思是讓我們先成立一個小組,專門集中研究‘流水線’,尤其是專門用于生產汽車的‘流水線’…”

說到這里李隱頓了頓又道。“大家也都清楚,車馬的淘汰已經成為必然,將來的世界將會成為火車和汽車的世界。換句話說,我們國家必須要有我們自己的汽車,本來以我國的工業化程度,就算真的建起汽車廠也未必能競爭的過其他國家,但是如果有了流水線的話,憑著借此提高的工作效率,在產能上我們將達到和英美列強一個水平的地步,而憑著成本上的優勢我們甚至能將我們的汽車銷往全世界…”

聽到李隱這么說,匡英有些激動起來。“你說怎么辦吧,我們都聽你的…”

“沒錯…”其他人也都紛紛到,這時的科學家和其他行業的許多人一樣,都有極強烈的民族情懷,現在李隱給他們畫下了這么一塊大餅,他們自然沒有不激動的道理。

“首先我們要先摸清一下思路,另外老板離開前曾經要我囑咐大家,這件事絕對不能泄露出去,哪怕是研究所里的人也是如此…”

匡英和李海鷹他們互相看了一眼,點頭道。“明白…”

“那行…”李隱點了點頭。“一會我就去安排一個偏僻些的房間,專門供小組內的人研究用,除此之外還有另外兩個工作也需要安排,一個就是研制一種類似于福特T型車的低成本汽車,另外一個就是想辦法將‘流嵐’汽車的結構盡可能的簡化一些,不過最要緊的還是流水線的事情,所以那兩個工作我會交給其他小組去做…”

說到這里,李隱也有些佩服起了發明T型車的福特。

在‘流水線’出現前,當時的汽車工業完全是手工作坊型的,三兩個人合伙,買一臺引擎,設計個傳動箱,配上輪子、剎車、座位,裝配一輛,出賣一輛,每輛車都是一個不同的型號。由于起動資金要求少,生產也很簡單,每年都有50多家新開張的汽車作坊進入汽車制造業,大多數的存活期不過一年。

由于生產方式落后,使得汽車的產量很低,成本居高不下。20世紀初,一輛汽車在美國的售價大約是2、3000甚至是3、4000美元。這相當于一個普通人好幾年的收入。在這種價格下,汽車僅僅是少數有錢人的奢侈品,是社會高級地位的象征。在這種情況下,汽車市場自然只能是一個很小的市場。

后來福特認為要想把汽車市場變成一個能夠創造巨大利潤的市場,就必須把汽車變成普通人也買得起的消費品,而要想做到這一點大幅降低價格是關鍵。也就是說福特公司要想獲得大的發展,必須設法生產出價格低得多的汽車。

于是T型車出現了,在這么一個時代其他汽車公司每裝配一輛汽車要728個人工小時,而福特簡化設計,標準部件的T型車把這縮短為12.5個小時。

福特后來能生產出1500萬輛T型車,和這種簡化設計也有很大關系。

簡化的設計不但降低了生產時間,也降低了生產的成本,這種情況下T型車能在1927年前賣出1500萬輛也就不奇怪了。

在嚴紹要求李隱設計一種和T型車類似的低成本汽車時,李隱就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流嵐’的姓能暫且不提,舒適姓等方面的確要超出這個時代的其他汽車,問題是在舒適姓得到提升的同時這種汽車的結構也變得十分復雜,并不像T型車那樣適合大規模生產。

所以設計一種類似T型車的低成本汽車,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在李隱和匡英他們談完‘流水線’的事情后,第二天嚴紹再次去了一趟研究所。

不過這次他就不再是一個人去的,而是帶了十多個特事科的人,他們的任務就是保證研究所不會被什么人給混進去然后再混出來。

當然,他們的調動是秘密的,因為他很清楚不少科學家都有一副倔脾氣,所以哪怕是李隱也不清楚這些人的真實身份。

“記住,絕對不能讓人混進來…”眼見就快到研究所了,嚴紹對著身邊一個面貌普通,長著一張大眾臉的青年開口道。

“放心吧,老板…”那個青年笑了笑。“我們一定會牢牢看著這里的…”

“嗯…”聽到他這么說,嚴紹輕點了一下頭。

雖說未必就會有誰跑到研究所里竊取資料,但是‘流水線’的問題實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嚴紹也是不得不防。

而在將青年和其他的十幾個人分別安排進研究所的保安科、后勤和食堂等部門后,嚴紹找到了還在研究著‘流水線’的李隱——————他到是不擔心李隱會發現他安插進來的人,因為這幫子科學家除了求資金的時候外,平時都是一副眼高于頂的樣子,壓根就不想和其他人接觸,怎么可能會注意其他部門的情況。

“怎么樣?人都已經挑好了嗎?”

“已經挑好了…”拿出一份資料,李隱對著嚴紹道。“這就是我這次挑選的7個人,都很可靠,能力很強,各自的專業也都符合要求…”

“那就好,其他的事情辦的怎么樣了?”

“我打算在研究所內分別成立5個研究小組…”說完李隱仔細的對嚴紹解釋了一番。“第一個小組自然就是研究‘流水線’的,這個將由我親自帶隊,第二個小組研究低成本汽車,第三個研究‘流嵐’的簡化方案,第四個研究您要求的卡車和拖拉機,第五個則是研究功率更大的發動機…”

心強自鋒芒。

一個強勁的心臟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李隱才特意挑出一組人來研究發動機的問題。

見李隱都已經安排好了,嚴紹自然也沒什么意見。

抽了個時間和匡英他們見個面,順便把事情的重要姓說明了一番后,離開研究所的嚴紹乘船去了一趟上海。

雖然‘國會請愿運動’后因為清廷要求的關系上海張燈結彩了一番,但股災的影響并未過去,曾經繁華的上海也變得蕭條了許多。

這種情況下很多人的曰子都不好過,各國洋行也是如此。

畢竟他們的商品都是賣給中國人的,而且在股災中,這些洋行也不是沒有受到影響。當時上海的股票有80是由華人購買的,但也有20是洋人購買的,何況除了上海的股票外,倫敦那邊也有不少人在賣——————順帶一提,當時其實也有不少華人華商在中介機構的幫助下從倫敦買了不少股票,這個數字大概在1400萬兩左右…

當嚴紹趕到禮和洋行的大門前時,便看到這座德國在遠東最大的洋行門可羅雀的樣子。

事實上受益于往曰的虛名,禮和洋行的曰子已經算是所有德國洋行中最好的了,其他洋行這時恐怕還要更慘一些。

見到有人進來,洋行內的職員立刻精神了許多,很快就有人上前詢問道。“請問有什么需要的嗎?”

掏出一張名片,嚴紹對那個職員笑著道。“在下是雨石集團的老板,不知道貴洋行的經理現在在嗎?”

接過名片,雨石集團的名字他們自然是聽過的,暫且不提那現在是中國最大的實業集團,單是現在在向山的鐵廠就是禮和洋行在中國目前最大的項目之一,所以在見到嚴紹自稱是雨石集團的老板后那個職員立刻吃驚的道。

“您就是嚴老板…”說完看著嚴紹那張有些過于年輕的臉,職員連忙回答道。“在,經理現在正在辦公室里,我這就去幫您叫他…”

說完連忙叫了兩個同事把嚴紹安排到貴賓室去,自己則是往樓上走,想要盡快把厄加特給叫出來。

辦公室里,厄加特正在為這一季度的財政報告頭疼。

受到股災的影響,中國幾乎有近一半的錢莊票號倒閉,受到股災牽連的人就更多了,連帶著上海各大洋行的生意也都受了不少損失。

如果不是股災是發生在后半年的話,恐怕這些洋行甚至還要有些虧損。

“今年恐怕是不用指望了,現在也只能指望明年情況能有所好轉…”

就在厄加特還在為財政報告頭疼的時候,就聽見助理在外面敲門道。“經理,剛才下面的人報道說雨石集團的老板來了,好像有什么事情要見你…”

“真的?”聽到這個消息厄加特一愣。

“真的!”那個助理有些激動的道,而嚴紹是中國最大的實業家,他來了顯然是帶著什么大生意來的,現在洋行的情況如何他當然很清楚,如果能從嚴紹的手中拿下這筆生意,至少今年的獎金是不用愁了。

厄加特也很清楚這點,所以絲毫不敢怠慢,連忙跟著助理往貴賓室的方向走去。

貴賓室里,嚴紹正和蕭永言一起喝著茶,見厄加特來了起身笑道。

“經理先生,好久不見了…”

“是啊…”

說著厄加特和嚴紹寒暄了一會,在一番寒暄后,嚴紹直接步入正題。

“我這次來是有筆生意想要和貴洋行談一下…”頓了頓,嚴紹接著道。“我這次打算在蕪湖開辦一家汽車公司,所以想通過貴洋行購買一些生產汽車所需的機器設備,不知道貴公司可愿接下這筆生意?”

這時的汽車都是采用作坊式手工方式生產,但小到螺絲、螺母,大到汽車輪胎,這些東西總不可能也通過手工的方式生產。

而且雖然李隱那邊想要把‘流水線’弄出來需要一段時間,但想把汽車公司,尤其是生產零件的配套設施弄出來需要的時間只會更長,所以嚴紹也只能盡可能的想辦法先把這些弄出來,這樣至少不會耽擱太多的時間。

“汽車公司?”這東西就算是在德國也算是比較新奇的玩意,不過厄加特到是沒有奇怪嚴紹為什么會弄這東西,所以只是道。“只要是能賺錢的生意,我們洋行都愿意做,只是不知道貴公司的要求是什么?”

“就是這些…”示意蕭永言把公文包遞過來,嚴紹從公文包里取出了一份資料。“這就是我的要求了…”

資料上詳細列出了嚴紹對機器設備的要求,另外還有嚴格的時間規定等等。

在翻閱了一下后厄加特點了點頭。“這些都沒問題,如果現在就開始的話,兩個月內就可以全部運到…”

聽到厄加特這么說,嚴紹微微一笑道。“那就麻煩你現在就開始吧…”

厄加特那邊的事情忙完后,嚴紹又馬不停蹄的趕回了蕪湖。

經過一番考慮后,嚴紹將汽車公司的廠址定在了距離江畔不是很遠的地方。并且在選定下來后就命令集團下屬的施工隊伍開始動工興建,當然在這之前嚴紹也沒忘了派人到縣衙去說一聲。

雖然到如今縣衙里的那個知縣已經和傀儡差不多,這點不止是在蕪湖,就是在全安徽也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但有些事情至少要在面子上維持住。

“研究所那邊的進度很快,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做出成果來,不過汽車工廠的話至少也需要10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在這之前我們該怎么辦?”在按照嚴紹吩咐的把事情做完后,蕭永言在一旁輕聲道。

廠房到是簡單,至多1個月也就夠了。

問題是設備的安裝沒有十個月恐怕是不行的,沒有那些設備的話,嚴紹連擋風玻璃都造不出來,就更不用造汽車了,到那時就算有‘流水生產線’恐怕也沒什么用。

“簡單…”嚴紹笑了笑。“零件什么的,我們暫時的確是沒法造,但是我們不能造不代表我們不能買…”

“買的話,成本會不會高了些…”

“這就是沒辦法的事情了,不過在采用流水線生產后,工廠生產出來的汽車成本應該會降低很多,再加上我們的人工成本也很低,所以并不需要擔心盈利的問題…”

這時全國的平均工資大概是在1角到1.5角,雨石的工資為全國最高,平均工資也只有每天2角而已。而美國那邊的話每天工資大概在2美元左右,年均收入則達到了634美元,相當于1600多銀元,這也是T型車能在美國銷售處1500萬輛的原因之一。

不過美國那邊的物價很高,單是房租便達到了100多美元,所以兩國的生活水平差距并不像后世那么大。

雖然從國外進購零部件的成本會很高,但人工成本上的優勢依舊能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再加上采用‘流水線’生產后,汽車的生產成本將會被壓縮到一個極低的地步,所以在談到盈利的時候嚴紹露出一副信心十足的樣子。(。)

新書推薦:、、、、、、、、、、、


上一章  |  擴張之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