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第一百三十一章 洋灰公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擴張之路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一章 洋灰公路

第一百三十一章 洋灰公路


更新時間:2014年01月19日  作者:緊那羅在唱歌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緊那羅在唱歌 | 擴張之路 
黃浩從向山帶回來的消息的確是個好消息,根據那些德國人的說法,在向山即便是建一座年產過百萬的鐵廠也是綽綽有余的。

“如果真的能一切順利的話,那么將來當涂就會變成安徽的重工業基地…”

另一方面,禮和洋行也接到了維克托的報告,其實在向黃浩匯報的時候,維克托多少有些保留,不過在面對禮和洋行的時候卻不需要如此,所以很快禮和洋行那邊就得到了最真實的情況。

“至少上億噸嗎…”看著維克托傳回來的電報,加里奧微微皺了下眉,這個數據多少有些出乎他的預料。

與此同時正在旁邊坐著的厄加特看到他的樣子則是有些奇怪。“怎么了?有什么問題嗎?”

“問題…”加里奧搖了搖頭。“情況恐怕有些出乎我們的意料…”

說著加里奧把維克托發回來的電報遞給了厄加特,自己則是做到一旁給自己倒了一杯威士忌。

從加里奧的手中取過電報,厄加特顯得有些吃驚。“上億噸?”

“是至少上億噸,這還不算在姑山等地發現的鐵礦,合起來的話恐怕給有幾億噸…”說到這里加里奧晃了晃酒杯,苦笑著對厄加特道。“說不準,我們這次是給自己添了一個大麻煩呢…”

幾億噸的鐵礦儲量,建一座年產過千萬的鐵廠或許不夠,但幾百萬的話卻絕無問題。要知道這時的法國和俄國加起來粗鋼產量也達不到五百萬噸,一座年產幾百萬的鐵廠已經和兩國的粗鋼產量相加相差無幾了。

當然如果只是這樣加里奧到也不會擔心,畢竟鐵廠這東西不比其他,想要盈利是件很困難的事情,尤其是對這一時期的中國來說更是如此。

一般商人若是想經營鐵廠,沒個幾年時間根本不要想盈利,不虧損就已經是不錯了。而成本近千萬的鐵廠,在這段時間無疑將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負擔,這時的中國商人恐怕沒幾個能承受的了這種負擔。

但嚴紹不一樣,他的家產就連加里奧也聽說過,對旁人來說極為龐大的負擔在他看來其實和塊指甲蓋大的石子沒什么區別。

雖說加里奧是個商人,但他也是一個白人,若是中國這么一個龐大的國家真的一躍踏入強國行列,那對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都不是一個好消息…

“你這家伙還真是瞎艸心…”聽了加里奧的想法后,厄加特先是皺了下眉,不過沒多久便舒展開了。“中國是英國人的勢力范圍,人家英國人都沒說些什么,你替他們著什么急,要我說,中國人越強越好,最好是能把英國人從東北亞趕出去…”說到這里,厄加特的臉上甚至升起了一絲期待。

因為嚴紹的攪局,至少在上海英國人和德國人之間的關系并不像天津等城市那樣緊張,這也讓兩國商人之間的氣氛變得友好了許多。

但即便如此他們也很清楚,在歐洲已經被劃分為兩個陣營的情況下,戰爭隨時都有可能會爆發,到那個時候他們便是敵對的兩個國家…

亞洲,可說是英國最為重視的一塊區域,尤其是印度更是被稱作‘英王王冠上最璀璨的一顆鉆石’,若是在亞洲能出現一個可以牽制英國實力,甚至是能攻入印度的勢力,那對德國來說絕對是一件樂事——————當然,這件事多少有些不太可能,因為眼下還沒有一個亞洲國家有這樣的實力,哪怕是曰本也是如此…

厄加特當然也清楚這一點,不過在他看來即便如此只要中國人能把英國人從長江流域驅逐出去,那對德國來說也是一件不錯的好事,所以他壓根就不在乎這件事…

聽了厄加特的想法,加里奧搖了搖頭沒有在說些什么。

他很清楚,兩個人對這件事的看法有一個很大的區別,那就是他是站在所有白人的角度上去看待問題,而厄加特卻是站在德國和同盟國的視角上…

“或許他才是對的吧…”想到歐洲那邊越來越緊張的氣氛,加里奧將酒杯里殘余的威士忌一飲而盡。

趕到向山后,黃浩很快便召集人手,在距離發現鐵礦不遠的地方開工動土。而在得知嚴紹要在向山投資近千萬來建造鐵廠的消息后,當涂知縣也是心中一喜。

對蕪湖知縣,當涂知縣早就嫉妒的不行了,畢竟在轄下出現了這么大規模的實業,無論是從每年得到的好處來講,還是從政績等方面來講都是件令人嫉妒的事情。

如今這種好事總算是落在他頭上了,這讓他怎么不高興。

所以在黃浩帶著人趕到向山后,當涂知縣可說是相當配合,幾乎在各個環節都給予方便,弄得黃浩在向山建廠的時候就連一點麻煩也沒碰上。

另一方面,在選定了鐵礦的主要來源后,嚴紹也忙起了公路的事情。

“公路主要是由向山通向當涂縣,這樣從鐵廠出來的鋼鐵,就能直接由當涂縣輸往蕪湖或者是其他地方…”在辦公室里,嚴紹指著一份計劃書對其他幾個人道。

這次的計劃不比上次的職工生活區計劃,雖然也算是相當宏偉,但畢竟不需要投入千多萬,所以嚴紹只是把李良和柯富他們叫到了辦公室。

“高速公路嗎…”心里仔細的琢磨了一下這個詞,丁茂有些不明白這個詞的意思。“公路就公路,還弄個高速出來做什么?”

也不怪他會這么奇怪,畢竟世界上的第一條高速公路是在20多年后出現的,而這個時候雖然已經有汽車了,但人們出行真正使用的還是馬車或者是火車,用汽車的還相當罕見,美國福特最著名的T型車更是在1908年后才出現的,他自然有些弄不明白為什么要在公路前面加上高速兩個字。

不止是他弄不明白,就連李良他們也弄不明白。

不過弄不明白歸弄不明白,這并不妨礙他們對公路的認知。

“若是真的從向山一直鋪條公路直通當涂的話,在交通上的確能方便許多,但是…”用手摸了摸下巴,想了想自己當年在美國見過的那些公路后,李良微微皺眉道。“老板,你打算修什么樣的公路?瀝青的,還是洋灰的?”

“洋灰路…”嚴紹當然明白李良的意思,所以他毫不猶豫的就回答道。

一般來講,公路的話瀝青路面是要優于洋灰路面的,尤其是在后世,瀝青路面層比較軟,所以汽車走在上面會覺得很舒服,具有一定程度的彈姓。而混凝土硬度大,汽車走在上面會覺得硬邦邦的,一些路面比較細小的缺陷都會給人以比較強烈的震動感覺。

不過這個時候的車都是馬車,就算是高速公路也主要是給馬車用,根本就不需要這么講究。

而且瀝青容易老化,路面顏色較深容易吸收熱量導致一定程度上的溶解,安徽屬于南方,氣候本身就很炎熱,遇到這種問題會很麻煩。

再加上濾清路面的造價要比洋灰路高出許多,所以不管怎么看都是洋灰路要合算一些。

不過最最重要的是,鋪就路面所需的濾清可是很多的,想從向山一直鋪到當涂去,所需的濾清就更是一個天文數字了,何況出這向山到當涂的公路外,還有從當涂到蕪湖的公路和鏈接其他鐵礦的公路。暫且不提這些濾清所需的價格是多少,嚴紹從哪找那么多的瀝青來都是個問題,總不能專門從美國或者是墨西哥進口吧?

“洋灰路…”李良笑了笑。“幸好洋灰廠的擴建已經結束了,不然這么多的洋灰還真不好供應,尤其是在現在公司哪里都有工程的情況下…”

原本的洋灰廠因為用的是英國人當初額外贈送的兩萬多銀元的設備,每天能生產的洋灰數量僅有不到100桶,就連供給嚴紹他們自己用都不夠,就更別提向外出口了。

不過等到油田的資金到位,嚴紹追加了巨額的投資后,洋灰廠的洋灰產量已經由原來的不到100桶,達到了如今的每天10000多桶,也就是說每年至少能生產近400萬桶洋灰。

要知道哪怕是到了1936年,當時中國最大的啟新洋灰廠每年也只有100多萬桶的產量而已,而雨石公司的洋灰廠至少是啟新的兩倍多。

如果不是這樣,嚴紹也不可能考慮那個蕪湖‘新區’和高速公路的計劃。

鐵廠的事情本來就已經讓當涂知縣相當驚喜,在得知嚴紹還打算從向山到當涂的這段距離上修一條洋灰路后,更是樂得連續好幾天臉上都掛著一副笑臉。

“這都是政績啊…”

入夜后,面對著自己最寵愛的第七房小妾,當涂知縣如此道。

另一邊,正忙著鐵廠事宜的黃浩,卻又忙起了公路的事情,幸好當涂本身也有港口,所以到不需要擔心交通運輸的問題,只需要從蕪湖的港口將洋灰一直運到當涂就可以。

而在接下任務后,黃浩也在當涂雇了上千名民工,從當涂港口那里修起路來。

萬幸,盡管無論是黃浩還是其他人,對修高速公路都沒有經驗(或者說全世界沒有誰有這種經驗的),不過在這個就連汽車都沒有實用化的年代,公路的要求也不需要很高,畢竟這個時候就連輛像樣的卡車都沒有,往來都是靠馬車,根本不需要擔心超載的問題,再加上安徽的地理也不是十分復雜,所以黃浩的工作進行的十分順利…(。)

新書推薦:、、、、、、、、、、、


上一章  |  擴張之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