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第一百零五 棉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擴張之路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五 棉花

第一百零五 棉花


更新時間:2014年01月19日  作者:緊那羅在唱歌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緊那羅在唱歌 | 擴張之路 
正文

正文

現在還不是時那種混亂年代,六十人的武裝力量還是有不小威懾力的,這也讓嚴紹能安安靜靜的在上海談完全部生意。

首先展開的是招標,這次參與的洋行很多,基本上除了曰本的洋行外幾乎各個國家的洋行都參與了進來。不過最后中標的洋行和上次一樣依舊是英國的怡和洋行,對此嚴紹也有些無奈。

沒辦法,雖然當初怡和洋行落井下石的舉動讓嚴紹對哈里森他們的好感降低了許多,但這么大一筆生意哪怕是在上海能吃得下的也沒幾個,換句話說嚴紹其實也沒有多少選擇的余地,而在那僅有的幾家洋行里怡和洋行的條件是最好的一個。

這次和上次的結果差不多,也是八萬枚紗錠和兩千臺織機,只是在附贈品上有些區別。上一次的附贈品是免費贈送洋灰廠的設備,價值不多,也就是值兩萬銀元而已。這次送的則是一套用于生產安全剃須刀的設備,同樣價值不高,三萬多銀元。

不過招標的結束,并不意味著其他事情也就結束了。

相反,這只是意味著麻煩的開始,首先別的不提,嚴紹收購的那十七萬多的紗錠就需要想辦法弄到蕪湖去——————嚴紹并不打算在上海開廠,盡管這里是中國棉紡織業最集中的地區,一方面上海龍蛇混雜,競爭實在太激烈,想要盈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另一方面在辛亥革命后上海將會成為同盟會的地盤,而作為督軍的則會是那個著名的‘楊梅都督’陳其美,這位仁兄在歷史上的評價可不算好,如果把工廠留在上海的話很難保證這位仁兄不會上門勒索點什么。

然而想把這些紗錠弄到蕪湖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理由也很簡單,這時除了像大純這樣的華商棉紡廠外,只有小部分的曰本棉紡廠是在上海的,剩下的大部分都位于曰本本土。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當時中國全國的棉紡織廠數量只有不到三十家,注意,這里也包括了外國在華棉紡織廠。而曰本人在中國大規模投資棉紡業則是在山本條太郎獲得成功后的事,現在在中國的紡織廠數量一共也不過才幾家而已,紗錠的數量更是只有十多萬,單憑這么點數量根本就不可能進行所謂的傾銷。

這次曰本人能夠對安徽幾個省進行商品傾銷,動用的大部分都是曰本本土的那些紡織廠,后來倒閉的也幾乎都是這一部分。

“所以首先給想辦法,把那些機器從曰本運回來…”說到這里嚴紹苦笑了一下。

歷史上這一時期的中國,紗錠只有不到四十萬枚,就算算上洋商在華投資的棉紡織廠后也只有五十萬左右而已,而同期的曰本則達到了一百三十多萬,是中國的兩倍多,在考慮了下兩個國家的領土面積后,這不得不讓人感慨萬千…

“就只是把機器運回去而已嗎…”聽到嚴紹的話,伊萊諾嘴角微翹劃出了一個優美的弧度。

“是啊…”嚴紹臉上的苦意更濃了。“還有很多事要辦啊…”

不用伊萊諾說他也知道,還有廠房、工人、設備安裝等等等等方面的事情。

算上從英國人那里買來的后,二十五萬枚紗錠需要的廠房有多大可想而知。這些也就算了,還有漫長的設備安裝,最讓人頭疼的就是員工的問題。

過去兩萬多枚紗錠的時候蕪湖紡織廠就需要兩千多名女工來作機器,如今一下子猛漲到了三十三萬多枚紗錠,至少需要三萬四五千名女工才行,這么多的工人別說招募就是管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可以劃分廠區,以八萬枚紗錠作為基準,分成四個廠…”將窗戶打開,在呼吸了一下新鮮空氣后,卡特琳娜將被風吹起的紅色長發用皮筋扎起來后,任由頭發散落在的后背上。

嚴紹微微頷首,這也是這個時代工廠的慣用做法。

比如說歷史上的大生紗廠就分出了好幾個工廠,另外還有曰本的上海紡織廠,也被分成了一廠、二廠、三廠和四廠什么的。

雖然嚴紹更喜歡把所有人都集中在一個廠區內,但他也清楚三四萬人堆在一起有多難管理。就算是為了下面的人著想,也必須把工廠分出個一二三四五來…

在招標會結束后,嚴紹只是在上海停留了三四天的時間,就帶著伊萊諾他們乘船返回了蕪湖。

不過在離開前他留下了幾個人,讓他們安排船只先把大純紗廠和其他在棉紡織廠的機器運回蕪湖。至于那些還在曰本的則是慢慢再說,反正這件事也急不來。

嚴紹這次的上海行成果很豐富,不但一次從其他人手中購得了十七萬枚舊紗錠和八萬枚新紗錠,也得到了近五千臺織機。

另外還有服裝廠、面粉廠、安全剃須刀廠所需的機器設備。

其實嚴紹還打算在馬鞍山把鋼廠也建出來,但是在考慮了一下后不得不先將這個計劃暫時擱置。

現在嚴紹并不缺資金,想建鋼廠的話,別說一家,就是十家也沒問題。但是現在攤子鋪的實在是太大了,單是那二十多萬枚紗錠就已經找不出足夠的管理人手。服裝廠、面粉廠那邊純粹是緊巴巴的摳出一些來,安全剃須刀到是比較簡單,直接從美國那邊調就可以了,這也是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嚴紹依然會建剃須刀廠的原因——————反正他現在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錢…

雨石集團原有的基礎,再加上服裝廠和面粉廠,對嚴紹來說已經是極限了,若是在弄個鋼廠出來的話,嚴紹真的是不知道該從哪里變出來人手…

在嚴紹返回蕪湖后,長江流域內的棉紡織品價格也開始逐漸提升。

本來已經幾近停工的蕪湖紡織廠終于得以重新開工,而這個時候除開原本的四萬多枚紗錠外,還有兩萬枚已經安裝完畢,并且正式投入生產當中,剩下的最后兩萬枚也已經安裝的差不多了,只是還剩下調試等步驟而已。

“接下來,這里就掛換塊牌子掛了…”

返回蕪湖后,正在棉紡織廠內巡視的嚴紹,看著距離徹底竣工已經不遠的棉紡織廠,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笑意。

在他的背后,丁茂和柯富等人到是沒有吃驚,顯然他們已經聽說過要建分廠的事情了。

“對了,我離開的這段時間,還有別的什么事發生嗎?”

“有…”從人群里走了出來,被嚴紹留在蕪湖的李良走了上來。“老板,棉花的事情已經有眉目了…”

“真的?”聽到他這么說,嚴紹也是一喜。

對此,李良只是認真的點了點頭,事實上這也是剛剛傳回來的消息。

“那好,快帶我去看看…”得到了肯定的答復后,嚴紹先是和其他人打了聲招呼后,就拽著李良的胳膊朝辦公大樓的方向走去。

在朝辦公大樓走去的路上,李良也在和他說著有關棉花的事。

“原本為了能夠開拓一片新的原料產地,我們曾經在江淮平原劃下一片地來建了十多個試種基地。并且花費了大價錢,從美國那邊購買了大概一百多種細絨棉的品種,就在前不久,這些細絨棉的種子終于開始收獲,試種基地那邊的人在經過了一番挑選后,最后找到了最適合江淮平原土地、氣候的一個品種…”

等到李良說完,兩人已經走進了辦公大樓里面。

將嚴紹領進自己的辦公室后,李良從一個玻璃柜子里拿出了一團棉花。“這個就是前不久試種基地那邊送過來的樣品,原先被稱作九號棉,因為它在一百多種細絨棉里它排行第九,不過在它成功脫穎而出后,試種基地那邊已經將它改名為一號棉…”

“形式主義…”在撇撇嘴,表示了一下自己的不屑后,嚴紹用手觸摸了下李良手中的棉花。“那么以后全都拜托你了,1號棉…”

棉花主要分為四大種類,分別是草棉、亞洲棉、陸地棉和海島棉。

其中草棉也叫做非洲棉,原產于非洲南部,分布于亞非兩洲,由于纖維粗短,商業上也稱為粗絨棉,在后世幾乎已經絕跡。

之后就是亞洲棉,中國在陸地棉全面推廣前廣泛栽培亞洲棉,由于纖維粗短,商業上習稱粗絨棉。因其不適于中支紗機紡,且產量低,后來在50年代被陸地棉取代,過去嚴紹從南通收購的雞腳棉就屬于亞洲棉。

在亞洲棉中,雞腳棉明顯屬于最好的那一種,不過這種棉只適合21英支以下的中、粗號紗,這也是大生早期一直以10支、12支產品為主的一個原因。

在之后是陸地棉,也就是所謂的細絨棉,其實認真的講海島棉在纖維的長度、細度和強力等方面都要比陸地棉好。海島棉同時也叫長絨棉,是紡制高檔和特種棉紡織品的重要原料,也是紡高支紗的關鍵材料,高端色織、家紡等頂尖產品和高附加值紡織品及服裝無一例外需要使用以長絨棉為主要原料的紗線,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這種棉花的價值也是所有棉花中最高的。

但是這種棉花的生長條件比較特別,在中國只有疆省地區能夠滿足種植條件,這也是嚴紹為什么會選擇陸地棉而非海島棉的原因——————不是他不想,而是安徽這片根本種不了這種棉花…(。)

新書推薦:、、、、、、、、、、、


上一章  |  擴張之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