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求生記第八七六章 童貫打算收工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水滸求生記 >>水滸求生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七六章 童貫打算收工了

第八七六章 童貫打算收工了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09日  作者:他來自江湖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他來自江湖 | 水滸求生記 


不知為何,歷官軍征討梁山,都喜把大本營設在鄆州。潑皮出的高俅是這樣,老于軍事的童貫亦是如此。就連這規模空前的時會議,童貫和他的勝捷軍也沒有挪窩,而是把不少正在前線駐扎的將領緊急召,以聆聽他的誨。

西軍大將劉仲武此次也在被征召的行列中,不過作為征討軍里威望與資歷僅次于童貫的宿將,他從前線一趕到鄆州,便享受到了童貫私宴相請的待。

“樞相,恁這是……要走啊!?難道這仗,就算完了?”聽著童貫話里話外的意SI,劉仲武捏著筷子的手不定住,當下出聲問道。

童貫呵呵一笑,望著驚訝的劉仲武,向下壓了壓手,道“子文吶,如今京東兩LU(東、西)全線光復,某家也該京述職了!眼看樞密積了一堆事,官家又著急接見我,我在此再耗下去,也沒多少意SI!”

劉仲武機械的將筷子中一塊鴨肉塞入嘴中,慢慢咀嚼起,心里卻開始琢磨起童貫的真實想法。

雖說,梁山泊竊據的最后一座城池已被收復,在外行人看,眼下當然是朝廷大勝特勝,占盡了風頭。但是,作為一個沙場老將,他深知眼下最多只是攻守易勢而已,遠遠談不上決定的勝利。盡管朝廷收復了失地,但賊人的有生力量并沒有遭受到毀滅的擊,反而是有序的帶著海量利品撤退到近海島嶼之上,隨時都可能對京東LU再次起襲擾。所以說,這仗最多才了一半!

童貫絕對不可能看不明白這一點,可他為主帥卻在這個時候想要撂子京,這叫甚么事兒?

劉仲武可不是甚么需要在童貫面前兢兢的小人物,即便沒有了高俅這個朝中奧援,他也是西軍里響當當的一面招牌,也只僅次于種師道和劉法這兩位當世名將。

是以此時劉仲武心里有話,當下也不裝著:“樞相。恁此時還走不得啊!雖說大軍沿LU頗有斬獲,但對梁山泊而言卻未曾傷及其筋骨。巨萬賊兵盤踞濟州梁山泊和登州之外的沙門列島,隨時皆有可能集結力量,對我收復之失地再加侵害。朝廷在山東的軍馬雖有四十余萬。但若沒有樞相這樣德高望重的帥臣坐鎮,到時候只怕會到各自為的窘迫境地,反遭梁山賊人各個擊破。屆時咱們辛辛苦苦得的局面,只怕頃刻間,又將全部喪失掉啊!”

這就是劉仲武和種師道、劉法最大的不同。盡管大家意見不同,但劉仲武不會直直去的頂撞童貫,言語多透著婉轉。

婉轉通常代表著顧慮,而顧慮在某種意義上,與尊重相隔也不遠了,起碼有種師道、劉法做對比,劉仲武算是夠尊重童貫了。

果然此時童貫臉如常,依舊是帶著溫和的笑容。說實話坐到他這個位置,甚至連運籌帷幄都不需要自己費心了,唯一需要親躬的。就是與人交道了。劉仲武這個人有一個好,那就是沒有武夫的通病:囂張跋扈。而且這個人很有眼,不然當也不會把功多讓給從朝中下鍍的高俅了。

故而,對失了后援的劉仲武,童貫主要以籠絡為主,當下只見他笑了笑,對劉仲武用推心置腹的語氣道:

“不知子文知否,朝廷和高麗談妥了未借道的可能后,官家便在明池里,拿東京水軍神衛、虎翼軍僅有的三個指揮作底子。詔江、淮善水、廂軍士卒入京組建新軍,準備在兩年練成一支兵。現在看,這支兵用于北地尚遠,但要破梁山賊寇。非等他練成不可。在這五萬人成軍之前,某是不會揚短長和梁山賊寇決于水上的!”

“除去水,現下我軍已將6演繹到了極致!趕得賊人是除了島嶼,6地上再無據點可,這就足夠了!梁山賊人再想上岸攻州破府,就得嘗嘗堅城下填尸的滋味了!”

劉仲武是個一點就通的人物。當即就品到了童貫的真實用意。原對方不是沒有認識到梁山匪患潛在的危害,而是想用守城消耗梁山的有生力量,更可以借此消耗朝廷軍中為數眾多亟待解決的降兵,端的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果然童貫還是有想法的。

但他亦是上有貨的人,瞬間指出童貫大略中的漏洞:“若是賊兵不取京東,而是繞到河北,又或者淮南,甚至我大宋的財稅重地兩浙LU呢?我又如何守得過?”

童貫聞言笑了,拋出兩句詩:“東坡學士有兩句詩寫得好,叫做‘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在此山中’,子文在前線怎么反而不聞,梁山在登州渡海撤兵都是冒險用的江船,又如何能遠赴兩浙作亂?再者,某把梁山泊圍而不攻,防著就是這廝們沒了記掛,反棄老巢而遠遁。近登、萊等皆無王倫消息,某家估計此人就在梁山島上無疑。他平日里嘗以忠義自,手底下的人,多少受了些蠱,若是此時棄主逃生,賊兵未而先喪志矣!到時候,某再在淮南放上一支現成的水軍,以逸待勞,半LU伏擊,梁山可破矣!”

劉仲武也笑了,當即拍了童貫一句:“樞相高明!”拍完之后,卻又道:“只是若有現成水軍,咱們何不在登州渡海一擊?賊人先前席卷京東,卷走不下千萬錢糧,困守也能支應兩年,難道他一天不下島,咱們就一天陪他耗著?”

童貫見說,搖頭苦笑,“子文啊子文,你和高太尉相交莫逆,劉夢龍的遭你又豈能不曉?這位平日里雖然狂妄,但江南水軍還真是無出其右者。連他都敗于賊人之手,我的勝捷軍若搭乘這廝們的海船渡海作,不是正遂了賊人的詭計?”

怪不得要在京師選練新兵,原是對江南水軍有些信不足啊!這就叫全指望他們肯定是靠不住的,但是拿敲敲邊鼓,倒算是物盡其用。劉仲武見狀不由暗暗點頭,心里對童貫的謹慎也頗為欽服。

“至于梁山卷去巨量錢糧……”童貫得意一笑,道:“你一LU進兵,最是直觀,有沒有現各州戶口異常?”

劉仲武聞言,露出深SI神,沉片刻道:“樞相不說,末將還未曾上心。據我一LU所見,起碼各州佃戶十之五六,都跟著賊人走了,如今整個京東的戶口少了兩成算是保守的,若說有三成,也不叫人意外!”

“所以某家總說,西軍里頭,種師道老朽了,劉法躁了些,還是子文最值得培養!”童貫露出很是意的神,言語間對劉仲武不惜褒獎。不過他話里這個“培養”,當然不是指培養才干,其意味不言而喻。

劉仲武聞言,“矜持”的笑了笑,對童貫踩人揚己的有意拔高,既沒有表現得感恩戴德,當然也沒有拒人千里,完全是恰到好。童貫倒是不以為意,繼續交底道:

“我大宋最不愁的是甚么?就是人!這些掙扎在飽之間的佃戶要不跟王倫走,一災年也是朝廷的禍根。梁山泊得了他們,自以為是壯大了聲勢,殊不知這些人都是拖家帶口,王倫搶下再多的錢糧,也填不他們的嘴。這些人為了口吃食,就敢反叛朝廷,若是日后梁山泊足不了他們,王倫這個第秀才,能預想得到將會生的后果嗎?”

“不能!”這個時候矜持的劉仲武倒是堅決了,“這些酸儒,平素只知道蠱人心,禍害綱紀,等他真攤上事時,又哪里能有甚么濟世策?將除了望海興嘆,也只能垂淚自憐。只可惜,苦了這些投賊的百姓!如今正值夏,若再使瘟疫行,沙門島復成鬼島矣!”

劉仲武話說得雖然堅決,但仍掩蓋不住心中的驚悸,童貫原是一直有意把人往梁山那邊趕啊!怪不得比西軍軍紀還要差的降兵沿LU燒殺搶掠,這位相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原還了消耗賊寇的主意。這些梁山賊寇也是真蠢,人家敢下鉤,他就敢咬餌。端的是善水者必溺于水,逞仁義者,必受仁義所累。

“子文,人各有志,這些人自絕于朝廷,若還能有個好下場時,豈不叫天下人競相效仿?”童貫的話頗有深意,特別是在說到朝廷二字時,微微加重了語氣,仿佛是在說從賊百姓的下場,卻又有些別的甚么意味夾雜其中。

“倒是末將人之仁了!”劉仲武到底品過味,表道:“梁山賊寇生亂必在半年之!如此,樞相便更不能走了。恁這一走,京東諸軍必失主心骨矣!”

“某家走了,不是還有將軍你麼?”童貫哈哈一笑,忽然站起,臉一,十分威嚴道:“劉仲武接旨!”

劉仲武一愣,見童貫寶相莊嚴,慌忙跪倒在地,只見童貫頗為少見的親自宣讀起圣旨:

“卿世濟忠貞,練達兵,比年宣勞西陲,蔚為家干城。不有懋賞,何以酬庸?特晉升為侍衛親軍馬軍副都指揮使、泰寧軍承宣使,節制登、萊、青、密、濰、淄、沂、襲慶府八州兵馬,朝廷屬有撻伐,卿受敕后,可赴青州與京東東LU安撫使曾孝蘊,知登州劉豫等計議軍事。所期深葉同舟之誼,相勖建不世之功,毋負朕之厚望!”。


上一章  |  水滸求生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