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求生記第八五三章 呆若木雞的叛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水滸求生記 >>水滸求生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五三章 呆若木雞的叛將

第八五三章 呆若木雞的叛將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14日  作者:他來自江湖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他來自江湖 | 水滸求生記 

老丈人大后天出殯,這些天一直在妻子娘家辦喪事,對斷更之事向各位好漢表示萬分歉意!

梁山泊興仁府守將前來獻城!?

這個消息就像一塊砸向水平面的巨石,直接便引發了中軍帳里這群大人物們的群體性騷動。

手握四十萬大軍的童貫不出京畿地界,在京東路邊上駐扎了這么多天,絕對不是懶人磨洋工,興仁府的守軍情報官軍早已摸得七八分了。眼下水泊賊人派出的守將乃是朝廷三個叛將,手下控制著一支近萬人馬的梁山嫡系騎兵和十營左右投降不久的朝廷官軍。

想那領頭的賊將是甚么人?堂堂三代將門之后,楊無敵的嫡脈子孫!照說這種人要他落草直比殺了他還難,可他偏偏就中了王倫的邪,居然親手斬下官家鐵桿心腹高太尉的首級!事到如今,你說他臨陣易幟(自投羅網),試問在場見多識廣的老麻雀們,誰人肯信?

這梁山泊玩詐降玩得也太任性了罷?一點心思也不舍得花,難道就不能換個綠林出身的頭領再來試水?

當然了,也不排除此時另有隱情,比如……不得已而降賊的丘岳做掉了死心塌地的楊志,帶著同樣迫不得已的周瑾迷途知返!

作為在場最了解王倫的人物,王慶也傾向于后面這種假設。別人不相信楊志會降是基于高俅的首級,但作為實打實在梁山養過傷的王慶,打死他也不信梁山那張天罡地煞榜上的人會背棄王倫,哪怕是在這種不死不休的死局之中。畢竟王倫這個妖孽親手夯實的地基,怎么會在壓力剛至便開始土崩瓦解?除非自己幻聽了,要不就只剩上述那種情況發生。

故而在帳外軍校帶來這個驚世駭俗的消息后。王慶的眼睛就沒有離開過帳門。在經過短暫卻漫長的等待后,這個謎底終于解開,叛將現出真身!

“這廝是誰?”王慶暗自納悶。走入營帳這人他完全一點印象都沒有,肯定不是楊志或者丘岳。前者早在梁山上便見過,后者舊日在開封府里當差時也曾見過兩三回,偏偏這廝跟這兩人完全對不上號。

莫不成,名不見經傳的周瑾斬殺了將門虎子楊志外加八十萬禁軍都教頭丘岳,而后來降!?

要多大的勇氣,王慶才敢承認自己不是在說胡話?就在他滿頭大包的同時,躁動的人群傳出一聲驚呼:“梁都監!?你端的沒死!?”

失態這人乃是宋江手下的頭號大將雙槍將董平,這人久在京東西路為官。而京東西路僅有三座府城,除去南京應天府,就只剩他為官的襲慶府和此人的興仁府了,他豈不識得此人?

童貫不動聲色的朝董平投去睥睨一瞥,目光旋即從手下大將王稟身上掠過,正巧這時王稟下意識間也朝童貫望來,童貫微不可見的點了點頭,忽對來人道:“梁都監,酆都城中莫非鬼滿為患,閻王爺又把你給放回來了?”

要說童貫雖是軍中巨頭。但他的影響力多在西軍,京畿、京東州郡向來是太尉府的勢力范圍,但這個粱都監他倒也認識。畢竟是挨著東京的大府都監,誰能輕視?只不過童貫這句不陰不陽的話,頓時讓一身好武藝的梁都監額頭上驚出豆大的汗珠來,只見他連忙跪下道:

“稟樞相,小將確實不曾陣亡,只是梁山賊人為了逼迫小人落草,想出來的歪門邪道!”

童貫臉上頓時浮現出一抹嘲諷的笑容,揶揄道:“如今是梁山泊興仁府守將前來獻城,你梁橫還真入伙了不成?”

“樞相!請容小將稟明真相!”梁橫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見童貫調侃自己,連忙剖白道:“樞相。小人委身于賊,實乃為的就是今日啊!”

“當日我若戰死沙場。于朝廷剿賊之大局毫無意義!小將便想,不如留下一條性命打入賊人內部,若能叫我僥幸殺得賊中一二首腦,這才算是真正報效了朝廷!沒曾想,小人還沒取得楊志首級,那廝居然帶著他的隊伍趕去增援應天府圍城的賊兵去了!小將做夢也沒想到的是,自己竟然被那昏聵無用的王倫任命為興仁府守將!小將頓時又悲又喜,悲的是沒有實現之前的計策,喜的是我大宋之興仁府從此光復矣!”

“昏聵無用的王倫?”童貫意味深長的重復了一句,見梁橫又被自己嚇著了,忽而一笑,和顏問道:“梁山泊如今是個甚么情況?”

梁橫能混到大府都監的位置,當然不是走狗屎運,那完全是靠自身武藝與悟性搏來的!特別是后者。此時面對童貫的問話,梁橫沉吟片刻,便知道童貫到底想聽甚么,連忙將自己知道的情況和盤托出道:“梁山泊之所以久攻應天府不下,是因為賊人的主力已然東進,連日來打破了襲慶府、沂州、密州等地,兵鋒直指登、萊!”

“這才多少時日,梁山竟能跨越千里之遙兵鋒直逼登、萊?就算是紙糊的京東,他王倫便是四條腿也跑不贏罷!?梁都監慎言,樞相要聽的是實情,還請如實道來!”此時只見眼下童貫帳中頭號大將劉仲武出言道。說來他此時雖然撥在童貫麾下,到底還是和高俅關系更深。故而面對高俅遺下的舊人,他覺得能幫還是要幫,此時多少出言點撥了他一下。

“劉將軍久在邊地,于此處地形不熟,梁上賊寇走的并非陸路,而是從八百里水泊出鄆州,入北清河,順流直下,一路勢如破竹!”梁橫朝劉仲武投去感激的眼神,但仍堅持自己消息的準確性。

就在這時,忽見童貫身邊一位文士,上前俯身與恩主細聲耳語道:“據細作密報,確有上百艘綱船由水泊駛入北清河,上面站滿賊兵……”

“先生認為時機已到?”童貫在與此人交流之時,不自覺間,身上那股威勢竟然平和了許多。連問話的語氣,都是商量口氣的。

“官家有旨意出戰,恩相若堅持按兵不動,即便將來得勝還朝,此事始終是根刺兒!就算平時不見得發作,關鍵時刻,很有可能成為別有用心之人的最后殺招!”那文士壓低聲音道,此人最聰明的是,從來不會直接告訴對方該怎么去做,而是將利弊闡述清楚,以供對方自己參詳。

童貫聞言,面露深思神色,王慶因為招安時日尚短,并不識得岳父身邊這個幕僚,眼下憑賓主之間的交流感覺此人好像很受重用的樣子,當即問胡春道:“可識得此人?”

“回恩相,此人姓董,名耘,乃是樞相麾下參議,禁軍中皆傳,此人深得樞相信賴!”胡春到底只是高俅手下打手,霧里看花終隔一層,也只知道這么多。

不過,卻見這時王慶若有所思的點著頭,暗道日后倒要和此人打好關系。要不怎么說王慶為人八面玲瓏,能當綠林數十寨盟主?他在打定主意交好此人之際,壓根不知道這人就是日后在江南替童貫以皇帝口吻“私”擬罪己詔的執筆人(也談不上私,畢竟童貫有趙佶賦予臨機決斷的權力),日后當過高宗朝兵部侍郎、尚書的董武子。

梁橫見童貫旁若無人的在大帳之上和幕僚竊竊私語,心中急迫不堪,畢竟高俅已倒,若是靠不上童貫,日后回歸朝廷之后的道路著實崎嶇。不過他也是個有些本事的人,當下決定豁出去了,讓童貫知道他也是有貨之人:

“樞相,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不如趁著賊軍主力出了水泊,陷在京東千里沃土之上,只要樞相大軍迅速推進至鄆州、濟州、襲慶府一線,生擒梁山賊寇只如甕中捉鱉耳!”

“梁都監,本帥早聞你武藝過人,沒想到韜略更見深度。只是本帥有一事不明,似你這樣的大將,為何會陷入賊手呢?”童貫頗為玩味道。

童貫的肯定,讓梁橫心中一喜,心里話兒便脫口而出:“樞相,梁某降賊實非得已!只說當日賊兵臨城,小將本意先給賊軍來個下馬威,單槍匹馬和那叛將丘岳在陣前大戰五十余合!正待要擒他立功之際,不防楊志這廝一枝暗箭,將小將射落下馬,以至于叫賊兵順勢搶了城池。這楊志當時便準備殺我,好在丘岳替小將求情,要我歸降梁山。我想若是就這么死了,于國家何益?不如打入賊人核心,將來伺機立功報效朝廷,是以……”

童貫聽到此處,忽然笑了起來,聲音宏亮中氣十足,和他閹人的身份實在難符。梁橫被他笑得莫名其妙,忐忑不安的窺向這個可以決定自己命運之人時,只聽這時童貫忽然語氣一變,怒責梁橫道:

“賊來降賊,軍來投軍,似你這等沒骨氣的,本帥要你何用!?朝廷要你何用!?來人吶,給我拖下去斬了!”(未完待續。)

本站一起閱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


上一章  |  水滸求生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