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鱗開六一七 弓箭行人各在腰(8)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金鱗開 >>金鱗開最新章節列表 >> 六一七 弓箭行人各在腰(8)

六一七 弓箭行人各在腰(8)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10日  作者:美味羅宋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美味羅宋湯 | 金鱗開 
您的所在位置:章節目錄

:w.xunshu.org

下載本書:

章節目錄

5200最新章節盡在尋書網

因為皇太子反對冊立皇太孫,引起了朝野普遍憂慮。大明是個重視傳統的國家,嫡庶有別,長幼有分,嫡長子必然是皇位的繼承人。現在皇太子有虛席以待的苗頭,是否會造成第二次國本之爭?

朱慈烺給出的理由很簡單:遽然給予厚位,恐怕不壽。

這個理由雖然牽強,但小孩子要賤養才能平安長大卻是民間普遍認知,拿到這個解釋也能聊以安慰。”小說“小說章節更新最快

很快帝室和百官就從冊立皇太孫的wenti上轉移了注意力。

因為永王慈炤要去京師講武堂讀書了。

別說皇室,但凡家中有些財力的人家都會延請西席,在家中教授子弟讀書。之所以有些人家進士輩出,正是源于這樣的優質教育。在士人眼中,只有家境一般的人家才會去義塾、社學,自然是不可能成材的。

皇室子弟的讀書進學更加復雜一些。首先從教材而言,雖然也是理學的一套,但歷史和古文教育比尋常士子讀的更多。而且不用學習時文制藝,對書法繪畫等藝術領域的學習反而更重要些。在完成了基礎文化教育之后,就是各種治國方面的教育,包括大明典制之類。

朱慈炤要去講武堂讀書,可以說是皇室邁向民間的重要信號,也可以認為是對皇室傳統教育的破壞。

如果沒有朱慈烺一力支持,崇禎和周后都不肯放他出宮。

講武堂雖然屬于鄉學,但入學便計算軍齡,為大明現役軍人。畢業之后分配入各旗隊,根據成績不等授予士官銜職。如果成績十分優秀,還可以保送進入武備大學,優等畢業生可以直接授予上尉軍銜。

從這個角度而言。朱慈炤非但是入學讀書,更是參軍入伍了。

“如果有皇室宗親入伍,那對于提高武人地位是很有幫助的。”朱慈烺對段氏道:“想當年祖宗也是披堅持銳打的天下,我也曾親臨戰陣,有什么丟臉的?太祖高皇帝還當過和尚和乞丐呢,相比之下入伍豈不是上檔次得多了?”

段氏看著乳母牽著的小秋官。道:“大人還是希望自家孩子能夠讀書上進。”

朱慈烺笑了:“上進?他再進一步就是我這個位子了。”

段氏瞬間回過神來,分說道:“并非只有地位上往上走才是上進呀。從蒙昧無知到通達明理,這豈不也是上進?”

“這般說來也對。”朱慈烺道:“軍隊里更容易學得通達明理。對了,明日我親自送慈炤去講武堂,有些事順路交代一下。”

朱慈烺樂見慈炤能夠開這個頭,但也要顧慮到永王這個身份對的教學秩序的破壞。在操場上,教官是否敢對慈炤下令乃至下手?周圍同學得知他的身份,是否會故意溜須奉迎?一旦出宮,慈炤的權力就會大得令人仰視。是否會對十六歲的花季年齡產生不良影響?

朱慈烺要交代的,便是這些事,比之崇禎、周后更擔心永王是否能吃好穿好,是否能承受得住高強度的體能訓練,是否會墮了皇家威儀……朱慈烺顯然更重視弟弟的成長。

朱慈炤也已經到了分辨是非好壞的年齡,從父母的叮嚀中他感受到了疼愛,從兄長的憂慮中他也感受到了關愛。

“皇兄,我深以為宗室賢良襲封之論是天下最haode道理!”朱慈炤的聲音還有些稚嫩。但聽得出其中的堅定。他道:“我本想以母姓入學,不讓旁人我的身份。不過父皇那邊……”

姓氏是一種烙印。絕非簡單的符號。

朱慈烺笑了笑,表示理解。

“不過我還是希望入學之后能夠改名,掩飾親王身份,好叫教官對我一視同仁。”朱慈炤道:“若是因為王爵而得高分,我卻不能受此侮辱。”

在這個年紀的青少年總是希望能夠社會和周遭的人正視他們本身,也算是青春期特有的心理狀態。反倒是成年之后。renmen更喜歡用社會身份、財富地位來介紹自己。

“我也是這般想的。”朱慈烺道朝車廂后座的陸素瑤伸了伸手。

陸素瑤連忙遞上一個信封。

朱慈烺接過隨手遞給了朱慈炤。

朱慈炤看了哥哥一眼,見他示意立刻就看,當下打開信封,取出里面的一張薄紙。紙上是一份新的入學通知書,顯然是朱慈烺命人連夜制作的。這份通知書上。朱慈炤的姓名已經改成了“朱勇”。

一個普通得近乎俗套的名字。

因為是單名,甚至暗示著這個名字的主人身份不高。

“‘勇’借‘永’之音,為兄愿你在軍中奮勇前行,不負‘永王’之號。”朱慈烺道。

“多謝皇兄!”朱勇大喜,恨不得給朱慈烺見大禮。

“皇父皇母都賜了你財帛金銀,為兄若要再送這些,恐怕你也不喜。”朱慈烺說著,陸素瑤又從后面遞上了一個三尺余長的木質劍盒。

“這是……”朱慈炤頗有些意外。

“著朝服時的佩劍。”朱慈烺道:“軍、士的佩劍由大都督府總訓導部授予。不過朝服正裝的佩劍可以用各家的私劍,這柄劍就是送給你的。”

劍所承載的信息量太大,朱慈炤大喜過望,道:“多謝皇兄。”

“可以打開看一下。”朱慈烺道。

朱慈炤道了一聲“失禮”,迫不及待地打開盒子,雙手捧出盒中靜靜躺著的寶劍。這劍的紅絲劍穂已經明顯陳舊了,帶著一層灰蒙蒙的時光質感。因為缺乏主人的撫玩,jī翅木的劍鞘也顯得有些干澀。

朱慈炤摸著這柄舊劍,卻怔怔出神。

“這柄劍我見過……”朱慈炤低聲道。

朱慈烺一愣,旋即明白過來,道:“對,皇父也曾用過一段時間。”

朱慈炤卻還記得那是五年前甲申國變時,父皇正是用這柄劍殺死了一個近侍,淋了滿臉的血,可怖至極。

“這其實是成祖賜給的宣宗的隨身佩劍。”朱慈烺道:“你雖然隱瞞了王爵,到底是我的弟弟,不能在外被人小覷。”

朱慈炤回想起童年時候的慘事,心中有些沉重,收起寶劍道:“皇兄如此待我,我真是不知如何報答皇兄才好。”

“親親之情是不需要報答的。”朱慈烺又想到了自己的嫡親弟弟定王,那位實在有些不夠懂事。

朱慈炤點了點頭,心中暗道:話雖如此,但點滴之恩當涌泉相報!皇兄且待我長成,定要為皇兄馬前驅馳,開疆拓土!

朱慈烺此番用的馬車是從大都督府征調的,上面有大都督府牌號。他遠遠讓人停下了車,對慈炤道:“此處筆直過去就是講武堂,剩下的路你就自己走吧。”

朱慈炤皇兄的周全之心,當即下車,行禮告辭,等馬車走了方才直起身,循著道路前行。過了兩個街口,越來越多的學生出現在了這條主干道上。都是孤身一人,略帶緊張和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同齡人。

他們的行李早在開學之初就有人送到了各自的宿舍,只等他們去了之后再做收拾,此時大多雙手空空,也有個別幾人手中提著刀劍,和朱慈炤相仿。

朱慈炤好奇地打量著街道兩旁的店鋪,將賣吃食和裁縫店牢牢記在腦中。他以前聽總參的那些參謀說過,軍營之中一日三餐都能吃飽,但因為消耗太大,所以常常到了夜晚就會肚子餓。這個時候就要翻墻出去買吃的,所以提前掌握食品補給點的位置就格外重要了。

至于裁縫鋪子,則是因為作訓服太容易磨損,總得找人縫補吧?

邊走邊看,朱慈炤已經到了道路盡頭,正是一個高達三丈的牌坊,上書“精忠報國”四個字。精忠報國牌坊之后是一面白澤照壁,照壁前有師生模樣的人在檢查錄取通知書,核對名冊,發給兵牌,然后讓眾人憑著各自的兵牌前往照壁背后的告示板上查找各自宿舍。

朱慈炤在遞出“朱勇”的錄取通知書時還有些忐忑,發現接待他的教官沒有任何變色,只是從名單中找到他的號碼,將兵牌拍在他的掌心,便大叫道:“下一個。”

見順利過關,朱慈炤總算放心大膽地往里走去,再不擔心自己的西貝身份會被人揭穿。

為了保證秘密級別,朱慈烺特意讓閔子若去的大都督府,從上到下近十個關節的負責人被從家中叫了出來,就是為解決“朱勇”的入學wenti。他們都是分寸的人,自然不會透露給京師講武堂的人。

即便是京師講武堂的祭酒也只以為朱勇是個手眼通天的勢家子弟,斷沒想到是永王殿下。

朱慈炤的宿舍在洪字樓二樓最底間,雖然上樓之后走的路多些,但沒有人從他宿舍門口走過,更加清靜。講武堂的宿舍都是四人一間,每棟樓樓下都有公共衛生間和浴室,條件并不算太好。

許多將門子弟在家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進了宿舍之后紛紛掩住口鼻,面露嫌惡之情。

灰是有點大,還帶著一股霉味,不多久沒有通風了。

朱慈炤徑直走到玻璃窗前,推開了的窗,一股清風旋即涌了進來,從大門帶走了霉味。不過房間里的灰卻更大了,在光束下快樂地翻騰著。(未完待續……)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

或者在:




尋書網(


上一章  |  金鱗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