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鱗開二五二 戍兵騎馬出蕭墻(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金鱗開 >>金鱗開最新章節列表 >> 二五二 戍兵騎馬出蕭墻(三)

二五二 戍兵騎馬出蕭墻(三)


更新時間:2014年02月26日  作者:美味羅宋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美味羅宋湯 | 金鱗開 
吧內搜索

搜標簽

0回復貼,共1頁


VIP總連載帖:

起點書頁鏈接:

———————————————祝大家天天好心情!—————————————

朱慈烺得到游擊營軍報的時候,已經離開了萊州。在得知高杰的死訊同時,他更在意的是那個李成棟。如果沒有記,此人先從賊,后降明,然后降清,最后反

清……實在是將這個時代反復無常的小人行徑發揮到了極致。

朱慈烺沒有道德潔癖,說穿了就是個實用主義者。只要有能力,愿意遵從他制定的規則,哪怕是欺金盜嫂之輩也不是不能接納。甚至于吳三桂以及三順王那樣的大漢奸,若是愿意棄暗投明,無論內心有怎樣的齷蹉想法,看在消弭內戰的份上,他也能夠給個善終……只是李成棟,這個為滿洲主子三屠嘉定的劊子手,實在有些太重口了。

在這個時空,李成棟還沒有犯下那等滔天大罪,能否因此而定罪?

朱慈烺最后還是邁不過心

中的坎,道這等臨陣斬殺主帥的不義之人,實在令人齒冷。念在他及時投降也算保全了我東宮兵士,就讓他帶人去挖礦吧。羅部呈請的其他獎懲,一應許可。讓他們盡快上交戰斗總結,交總參謀部刊印發行各局。所獲戰利品,入徐州府庫,造冊進呈。”

軍令部很快就將朱慈烺的命令傳送出去。

朱慈烺這才回到會議室,席間只坐了一人,正是大明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華。

李邦華作為崇禎朝的重臣,經歷過了太多風風雨雨,無論在地方還是中央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跡。如今每天都有士子趕來投奔皇帝行

在,許多也是李邦華的門生故舊。然而這位老臣年紀實在太大了,經歷了甲申劇變后,更是滿頭白發,步履闌珊。

今天李邦華來見朱慈烺,是來商量致仕的事。

朱慈烺優先處理了軍務。再回到會客室中已經有了計較。從他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而言,能夠在工作中結束生命是人生的最好歸宿。再從實際角度出發,在這個人力資源匱乏的時期,與其讓忠于的能臣閑死家中,不如累死在辦公室。

他看著李邦華,道我實在不舍得放。論私情。在我剛出宮時頗有指導,使我一介稚子能

夠用人聽事,不至于被人蒙蔽,這是大恩。”

“論公,歷經地方、科道、戎政,通達樞輔,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國家重臣。”朱慈烺嘆了口氣道我看還是健朗如故,怎舍得致仕呢?”

“人生七十古來稀,老臣如今已經年至古稀。也是歷朝致仕的年限,不敢貪戀權位。”李邦華道。

朱慈烺立刻道貪戀權位?這從何說起!如今國勢不振,神京淪陷,若非大忠之心,焉能留在朝堂?”

李邦華苦笑道老臣實在不堪驅馳……”

“姜尚八十方拜相,

才七十……哦!對了!”朱慈烺撫掌站起的確不宜四處奔走。是這,我正想單獨成立一個司署,將朝廷大略方針、各地要事集于一紙。刊行天下,要人統籌。正當得此任。”

“殿下,”李邦華略有吃驚這不就是通政司和邸報了么?”

朱慈烺笑道其實就是要從通政司手里將這差事獨立出來,也不稱邸報,只稱《皇明通報》。以后銀臺只做收受內外奏章的事,簡單來說,只進不出。”

邸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漢早期。唐朝時出現了雕版邸報,宋朝時固定了發行

。明朝的邸報發行歸通政使司負責,到了崇禎十一年開始用活字印刷術,雖然質量較之雕版的邸報差了許多,但勝在刊印及時。

作為的喉舌。朱慈烺當然不能允許別人染指。只要《皇明通報》能夠打開市場,確立輿論界的地位,成為公認的朝堂風向標,那么日后無論皇帝做出何等動作,都扼制不了東宮傳出的聲音,也無法削弱東宮在士林的影響力。

“而且邸報的來源太窄,”朱慈烺道,“只以政事為主,而且都是朝堂定論。我想看到的《通報》需要有各方各界的聲音,如琢如磨,甚至可以抵牾爭辯。因此才不適

合由通政司來出。”

李邦華人老成精,何況江南又不是沒有這種私家吧報房。萬歷時候的妖書案,說穿了也是有人想通過文字來惑亂人心,影響國本人選而已。他聽朱慈烺這么一說,心中已經了悟,既感念皇太子對他的信任,又著實想不出有誰能夠來替代他。

倒不是吳甡等人的才能不足,而是要辦好這《皇明通報》,重中之重就是“無私”兩字。如何讓這《通報》成為皇太子的喉舌,而非黨爭的利器,是選擇主事者的根本要求。

李邦華最大的優勢就是:站隊早,不結黨。

其后便是精通南北兩京的

政務、軍事。有他坐鎮,就不用擔心《通報》上出現迂腐書生的臆想之辭了。

朱慈烺如此誠懇地看著李邦華,實在讓這位老臣無從拒絕,只得道若此,老臣勉力為之。一俟殿下有了俊杰才士,老臣便退位讓賢。”

“還得給我培養一個出來才好。”朱慈烺笑道,旋即又道以為,這個衙門該如何命名?”

李邦華渾濁的雙目微微闔閉,在長長的兩息之后,方才道殿下,或可不定為衙門。”

“愿聞高見。”朱慈烺道。

李邦華輕咳一聲自有宋一朝以來,私報泛濫。國朝在萬歷朝之后,江南也多有私家報房。日后《通報》大行其道,難免有效顰者。若是放著不管,那等誹謗君父之人更是多了一件利器。老臣以為,當在都察院之下設立一司,監管報業,留其善者,去其惡者。至于《皇明通報》,可以仿六店、工院之設,為天家私業。既可得其便利,又可借重威福。”

朱慈烺聞言一想,這比的設想更近一步,果然是從全國著眼,長久議論,不愧是朝廷重臣。相形之下,想吃獨食的格局反倒有些狹隘了。

此論尤上!”朱慈烺贊道可定名為文管司,日后境內所有報業、書刊,皆受其監管。此事還要多多費心,一應編制屬員,盡從之便。”

“是。”李邦華緩緩起身告辭,心中卻是暗道:原本是想乞休回鄉的,卻又但上了這么個差事,家中子侄輩里還有誰人堪用呢?

朱慈烺一路送李邦華出了房門,在李邦華的再三行禮辭別之下,總算沒有送出二門。

朱慈烺站在門口看了一會兒,直等李邦華的身影過了拐角,方才轉身回屋。

劉若愚在外面職房里等了許久,終于等到了這個機

會,趕在皇太子傳召下一位前追了上去,出聲道殿下,臣有事啟奏殿下。”

朱慈烺停下腳步,轉向劉若愚,笑道劉伴有甚急事么?”

劉若愚松了口氣,暗道皇太子心情不,正適合說這事。他上前道殿下,日前劉肆在御前大不敬,幾位娘娘回宮之后,哭了許久。殿下也不撫慰,只急急忙忙跑來泰安州,怕有些不妥啊。”

朱慈烺微微點了點頭,道母后和皇伯母都是母儀天下之人,當視天下之人為子女。一個不懂事,放肆了些,算

大事。”

“殿下,天家自有威儀,焉能就此放縱。”劉若愚臉上的褶皺都聚在了一起。

朱慈烺腳下頓了頓,心中忍不住暗道:天家威儀?手下人認同你時,你才有威儀;若是眾叛親離,你就是個屁!京師淪陷的時候,連一支勤王兵都沒有,還想從我這里找威儀?這老劉今日有些分不清遠近親疏了!(……)

還沒有百度帳號?吧友熱玩游戲排行

熱度:838122

熱度:468912

類型:模擬經營

熱度:302606

類型:戰爭策略

熱度:270556

類型:休閑競技

熱度:220876

類型:休閑競技

熱度:191990

類型:休閑競技

熱度:169684

類型:模擬經營

熱度:100024

熱度:94678

熱度:73882

0回復貼,共1頁

為興趣而生,貼吧更懂你!或


上一章  |  金鱗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