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鱗開九五章 欲破巨浪乘長風(十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金鱗開 >>金鱗開最新章節列表 >> 九五章 欲破巨浪乘長風(十一)

九五章 欲破巨浪乘長風(十一)


更新時間:2013年11月29日  作者:美味羅宋湯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美味羅宋湯 | 金鱗開 
貼吧吧內搜索搜貼搜人進吧搜標簽

共有1頁

回復貼:0


接見了劉維之后,朱慈烺沒有換地方,直接讓肖土庚進來。

肖土庚來安民廠這么久,平日里就是訓練,難得碰上一次夜間集堊合的緊急狀態,竟然只是抓兩個盜賣火堊藥的蟊賊。就這么一件差事,竟還差點搞得跟人同歸于盡,這讓肖土庚整整一天都心情低落,見到太堊子之后更是連心虛腿軟,生怕被斥責罷用。

當日東宮缺人,他能夠以整隊排列獲得重用,如今越來越多的士兵被提拔成士官,進而又選任為軍官,能力比他強的人也涌堊出不少。若是現在摔一個跟頭,恐怕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沒出頭之日了。

“土庚,”太堊子親密地喚道,“這些天的訓練情況如何?”

肖土庚心中一松。他作為一局百總,并不親自插手訓練的事。那是作訓官和各級士官們的工作。不過作為軍事主官,作心1官要將訓練大綱交給他簽署,也要匯報訓練狀況。這都讓他對自己手下的士兵了如指掌,甚至能叫出每個人的名字。

“秉殿下,”肖土庚正了正身,“我局體能訓練在全營名列前茅,訓練總分在二四十個局中排在第三。獨有訓練科目四門,每一門的進步都很明顯。”

慈恨有心要打造一個火器教導隊,選的就是肖土庚這個局。獨有的四門訓練科目,分別是火統、虎蹲、重炮、爆破,每一門都是與火堊藥息息相關的。這也是選擇讓他們保護安民廠的緣故,一者取材容易,二者也能有個直觀的認識,免得有人以為火堊藥是地里種出來的。

“我局配備的是魯密銳和弗朗機鏡。”肖土庚道:“因為是京營庫存里選用的,分量多有不同,射程遠近不一,還有三次炸膛,輕傷兩人,重傷一人。不過各分解動作已經深入人堊心,我局上下就連火兵都能正確操放火統。”

“這是不錯的。”

一個月能有這樣的進展讓朱慈恨很高興。當然這也與分解動作,進行標準化操典有直接關系。事實證明,形式上的訓練遠比感覺上的訓練要容易。一個月能夠訓練出正確操作的火槍兵,但即便有閔展煉那樣的高手,也得花兩個月才能練出能夠實戰格斗的士兵。

“不過虎蹲、重炮和爆破三門,尚未進行實彈演練。”肖土庚解釋了一句:“所謂進步,只是兵士們知道這火炮的構造。”

朱慈恨點了點頭:“道理知道了,日后開到城外自然可以操練。”

“我局要移防了?1肖土庚早就有些不耐煩安民廠這么個小地方了,每日放銃演練都得小心翼翼。

“嗯。”朱慈恨點了點頭:“非但要移防,還要擴軍。我打算補充一千新兵給你,升你為把總,給我練一個火器司出來。”

肖土庚只覺得整張臉都失去了感覺,他顧不上禮儀,用手重重搓了搓,方才道:“殿下,一千人……個司?”

一千人,那可以編十個局了。什么司要這么大的編制!

“新兵。”朱慈恨強調了重點:“汰選之后,能有一半堪用你就該笑了。另外,我希望火器局的編制大一些。”

火器在這個時代遠沒華后世那般的殺傷力。

即便是精工制造的魯密銃,也只能在百步以內對無甲目標造成傷害。加上京營只有直線膛線槍,談不上什么精準度。加上制造時產生的公差,密閉性極差,許多槍彈打出去之后就不知道飛哪去了。

只有在單位空間內加大火力打擊的密度,才能打疼敵軍。那些整齊劃一的排隊槍斃戰術,以及黔國公沐英發明的三段輪擊,其實就是為了最大化加強火力密度。

“火器局戰兵部,每小隊下轄四個伍,共二十人。”朱慈煙道,“其他還是照舊。1

肖土庚在心中默算:一個小隊二十人,那一個旗隊就是六十人,一局三個旗隊,就是一百八十人。一司就是七百二十人……若是新兵只能用一半,還有空額!不過這樣一來,火兵和輥重輔兵倒是充足了。

“是不是覺得不夠?”朱慈恨笑道“等到了地方上,還是可以征兵的。”

如今東宮侍衛營已經成了規堊模有了職業士兵的風范,可以逐步放寬兵員招募條件。人有從眾心理,不會發生一大群人被少數人帶壞的情況,只會是少數人融入大風氣之中。

“謝殿下!”肖土庚抬起頭,又問道:“殿下,那我司就不配殺堊手局了么?”

殺堊手就是傳統戰兵,手持冷兵器作戰。按照戚繼光的設置,每司下轄兩個火器局,兩個殺堊手局。火器局、隊在齊射之后,殺堊手局就會視情況進行戰術動作。如果是面對蒙、滿這樣注重騎兵攻擊的敵人,火器局往往在一輪攻擊之后就沒多大的用處了,主力還是殺堊手局。

“依靠友軍保護,”朱慈恨道,“自己也要保護自己。”

肖土庚并攏腳跟,行了個軍禮,大聲道:“遵命!”

逞恨笑了笑。他知道這話在肖土庚聽來恐怕有些悲壯,因為鳥統在施放之后就失去了戰斗力,甚至不如三眼統。三眼統倒過來還可以當錘子用,但鳥統只比燒火棍強不了多少。

除非有刺刀。

在兵器發展史上,并非只有飛機、航母、原子堊彈這樣的“巨無霸”誕生才有劃時代意義。有些不起眼的“小家伏”誕生之初甚至連小專利都算不上,一樣能對戰爭形態的改變產生了巨大的作用。

朱慈恨已經沒有機會去發明馬鐙馬鞍轡頭這些東西了,但他看過電視,參加過軍鐘,知道刺刀一直到二十一世紀都還沒有退役。他不知道西方是否已經發明了這個小東西,不過明軍原本就裝配有快槍,略加改進就可以用了。

快槍是一種長柄火槍,長五尺五寸,重五斤。前面是鋒銳的槍頭,后面接二尺長的槍筒。用四道鐵箍加固槍管,用時先去槍頭,從槍口裝入三四錢火堊藥及鉛彈,筒后為長柄。

火繩長一寸五,插入筒內,點發后再裝槍頭,同敵近戰肉搏。

這種設計就和最初裝配刺刀的火槍一樣,刺刀插入槍口,取用不便。朱慈恨需要的是在蛙發槍大量配裝之后,給蛙發槍配上刺刀。有閡展煉這樣的武學大師在,從傳統技擊中淬煉出一套刺刀戰術,應該也不是什么困難的事。

刺刀縫發槍兵在面對步兵的時候具有極大的優勢,先用遠程打擊擊破其陣型,再以最快的速度投入肉搏戰。回避了自身陣型變化,或者兩軍配合的問題。不過在面對騎兵的時候,長槍兵因為長度關系,還是具有很大優勢,并不會因此而被淘汰。

更何況馬的耐受力和肌肉強度遠高于人類,以現在鉛彈動量,要想在百步距離射殺馬否,還是需要大量火力。而騎兵沖鋒時,騎士伏在馬背上,并沒有太多的攻擊面。

朱慈旭出于對火器的這種不信任,對于傳統兵器的使用也是十分上心,所以閡展煉才能得以重任。若是換個權貴,閹展煉只能成為看家護院的一條走狗罷了。

朱慈煩從安民廠出來,又特批給肖土庚五十支斑鳩腳統。這種大鏡與鳥銳、魯密統完全不是一個路數,長達五尺五,幾乎與快槍一樣長短,槍身極重,需要支架才能使用。正因為支架形似鳥腳,故而得名斑鳩腳銳。

雖然這種大統同樣沒什么精度可言,但用藥量極大,射程遠,威力大,只有澳門、廣東可以制造。崇禎八年的時候,熊文燦運了一批軍火入京,其中有斑鳩腳統一百門。松錦之戰后,朝廷有意調鄭芝龍的水師守覺華島,鄭芝龍借口沒有斑鳩腳鏡不肯去。后來進過運作,送了一批火器到登州才算完事。

朱慈恨撥給肖土庚的,正是崇禎八年熊文燦運來京師的那一批腳統。如今又是八年過去了,這批一直收在庫房不曾見天日的腳鏡能否使用,只有靠肖土庚去挖掘了。(本文字由破曉更新組提供。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起點◥、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共有1頁

回復貼:0

還沒有百度帳號?吧友熱玩游戲排行

熱度:566562

熱度:409274

熱度:347176

熱度:247134

熱度:230056

熱度:97772

熱度:86640

類型:模擬經營

熱度:66648

類型:模擬經營

熱度:51246

熱度:44576


上一章  |  金鱗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