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掌光明頂094章 求賢若渴治滁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執掌光明頂 >>執掌光明頂最新章節列表 >> 094章 求賢若渴治滁州

094章 求賢若渴治滁州


更新時間:2013年12月02日  作者:低調椰子  分類: 武俠 | 浪子異俠 | 低調椰子 | 執掌光明頂 


一個月后,滁州城破。

奮戰許久,郭天敘還未及得去滁州城安歇,便被父親郭子興召回濠州。五行旗順勢接掌了滁州城,教眾次第分批轉移過去。

按照約定,趙禹命常遇春率五行旗一部與濠州軍合兵擊敗南犯的元軍徹里不花先鋒隊伍。自此后,徹里不花龜縮淮北大營中,再不敢出。

頗讓趙禹感到意外的是,朱元璋不辭而別,與他一起離開濠州的還有幾十名鄉黨至交,不知去往何處。

如何處置朱元璋,趙禹心中頗覺為難。聽到朱元璋連番向郭子興獻計,趙禹已經生出些許殺意。他可放過劉福通,也能與郭子興捐棄前嫌合作,但對朱元璋卻隱隱生出幾分忌憚。此人不乏劉福通的膽大妄想,同樣也具備郭子興的細節精明,最要緊是心思縝密、環扣相接,兼具翻臉無情的狠辣,如此秉性才是亂世中梟雄人物該具備的,趙禹自嘆不如。

但他與郭子興的脆弱聯盟方成,便妄殺其手下大將,郭子興難免會生出別樣想法。五行旗強龍過境,若無郭子興的精誠合作,對于下一步圖謀集慶危害甚大。為大事計,一個無兵也無將的朱元璋倒算不得緊要。

讓趙禹感到意外的,還是朱元璋超人一等的決斷,察覺到他在濠州將再無前景可言便毅然離去。這番離去可說是被打落原形,但未嘗沒有另覓天地的意味。

至于朱元璋要去往何處,趙禹多少能夠猜到,無非河南或徐州。這兩處是當下最紛亂的地域,但對心懷野心之輩而言,未嘗不是機會多多。對此趙禹倒不甚擔心,不論此人對自己怎樣怨恨,若要實現野心,首要矛頭還要指向元廷。群雄并起的局面,何懼一個朱元璋。

當淮上大營最后一批明教眾趕往滁州時,趙禹也準備離開了,滁州眼下局勢混亂,須得仔細謀劃穩定。在此之前,他還要見一個人。

朱元璋私逃,令接連受挫的郭子興暴跳如雷,連帶對他留下的舊部皆貶斥冷待。

徐達原本是濠州唯一一支騎兵的統領,后來麾下五百騎兵皆并入郭天敘統率的魁字營中,現在他這個騎兵統領麾下有十余馬弁負責飼養戰馬的草料。能征善戰一個漢子,每日在草料堆里打滾。

這一天,忙碌到晌午,他躺在干草堆里,翹著腿,嘴里叼著草桿兒望著天,享受梅雨后難得的晴朗陽光。

趙禹悄無聲息走進草料場,站在徐達身后,看到他一副悠閑模樣,心中頗覺驚奇。這段時間,濠州眾將他都盡數見過,或志得意滿揮斥方遒,或小心謹慎如履險川,但卻少入徐達這等悠閑恬淡姿態,尤其他身為朱元璋舊部,在濠州勢必前景黯淡。

片刻后,徐達才察覺趙禹到了身后,連忙翻起身來拱手為禮,衣衫頭發上卻還沾著許多草屑。

趙禹身揖到底,誠摯道:“多謝徐大哥血書示警,活我五行旗萬條人命之恩!”

徐達愣了一愣,才遲疑道:“總旗使怎么認定是我?”

趙禹回答道:“我在濠州聽聞徐大哥夜襲定遠的事跡,曉得你是有真本領之人。而且你和朱元璋乃是同鄉,以他的脾性,若非別有隱情,他怎會放棄你這個人才,將你獨留濠州?況且,濠州我所相熟之人不多,與徐大哥卻有一面之緣,識人的本領還是有一些的。”

徐達生出幾分尷尬的表情,神色有些黯淡道:“水淹韃子是我向朱大哥獻的計策,卻不想他用來手足相殘。只是未料到總旗使翻云覆雨的凌厲手段,只憑此便眨眼翻盤,朱大哥怨恨我都是應該的。”

原本趙禹對徐達的印象還未深刻,思索多日才能確定示警之人。他看到徐達當下處境算是窘迫,便開口道:“未知徐大哥日后有何打算?難道真愿意在此與草木為伴,蹉跎志氣?”

徐達灑脫一笑,說道:“粗鄙之人,有什么志氣可說。草料場活計雖然繁瑣些,但做一日工便有一口飯,這樣的日子以前在家鄉時可是想都不敢想。”

趙禹見他眼神清澈不似作偽,愈發覺得驚奇起來,才知徐達除了出眾的軍事才能,還是一個心胸豁達甘于平淡之人。原本他來見徐達除了當面道謝之外,還想幫其改變一下在濠州的處境,待認識深刻后,他卻不想再放過這樣一個人才。

略一轉念,趙禹便說道:“郭子興氣量不足,空有徐大哥這等人才卻不知善用。五行旗要舉事,眼下正是求賢若渴。況且,徐大哥還與我有大恩,不若你隨我去滁州?”

徐達想也未想,便點頭道:“好啊。”

這般干脆的回答,倒讓趙禹感到詫異無比,原本準備了許多真摯熱切的話堵在胸膛里,一時間接不下話。

見趙禹張著嘴呆滯的模樣,徐達笑道:“我自認也算個聰明人,卻無甚大志向。眼下在濠州處處被排擠,只是眷戀尚算安逸的生活才不離去。總旗使親口邀請,想來到了滁州也不會苛待我,有這樣好一個去處,若還扭捏作態,實在不當人子。”

聽到徐達的坦誠回答,趙禹啞然失笑,忍不住嘆息道:“徐大哥是真性情,倒是我想岔了。一路來見慣做慣了爾虞我詐,反失去了真我。你是赤誠之人,我自然要赤誠相待。滁州情況,我也不甚明了,但無論徐大哥你要做什么,我總給你留一席之地!”

心事了卻,趙禹便與徐達離開草料場,并前來迎接的五行旗精銳一路南下往滁州去。

滁州水連長江,扼守南北,拱衛金陵,渡江涉淮,南北皆宜,是兵家必爭要沖之地,自春秋時期便是吳楚爭霸的焦點。雖然元以來此地武備松弛,但若以五行旗本身力量來攻,勢必損失慘重。單從攻打滁州這一項,極力鼓動郭子興出兵的朱元璋算是幫了趙禹一個大忙。

當趙禹到達滁州的時候,此地已經初步穩定下來。先行一步的劉伯溫等人為滁州穩定可說是殫精竭慮,一面出榜安民,勒令兵士不得擾民,一面開倉賑民,穩抑物價。

滁州城還是宋時故城,故宋名臣歐陽修、辛棄疾皆曾在此為官,因此在久經戰亂后,此城仍能保持些許文墨余韻。地方士紳雖然對明教據城頗有微詞,尚能保持冷靜沒有釀成動亂。

趙禹到來后,很快就被連篇累牘亟待處理的事務所淹沒。劉伯溫、杜遵道等雖然都能幫手,但軍民統管諸多事宜趙禹還是要有所了解,最起碼要有概念于心。一旦投身其中,他才覺得與這些事情相比,再高深的武功秘籍都算不得什么,哪怕廢寢忘食,每天能處理的事情仍不能抵消新發事情,竟有無窮無盡之感。

在這如海案牘載沉載浮月余,趙禹終于決定從這泥潭中抽身出來,準備交給合宜的人去做。然后,他才驀地發現自己手中可用之人少之又少。莊錚等人負責五行旗精營的訓練還倒堪用,但若講到打理一方,比之趙禹還要不如。

他準備去拜訪本地士紳,征辟其中有才能者共理滁州,豈知在第一站便吃了一個閉門羹。

被派去投送拜帖的手足無措站在堂下,衣衫盡被利劍劃裂,縱橫交錯衣不遮體。

趙禹捏著沾滿灰塵的拜帖,臉色陡然陰沉,凝聲道:“這么說,將你們趕出門的是武當六俠殷梨亭?”

那兵丁連忙回答道:“是……那殷梨亭守住門口連門都不讓我們進便丟出了拜帖,并言明若咱們魔、明教若再敢騷擾葉老大人,他便要出手殺人了……”

“呵!好一個武當六俠殷梨亭!備馬,我要親自去瞧一瞧。”趙禹冷笑一聲,握住那拜帖便往堂外走去。


上一章  |  執掌光明頂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