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掌光明頂076章 大事未起亂蕭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執掌光明頂 >>執掌光明頂最新章節列表 >> 076章 大事未起亂蕭墻

076章 大事未起亂蕭墻


更新時間:2013年11月30日  作者:低調椰子  分類: 武俠 | 浪子異俠 | 低調椰子 | 執掌光明頂 

韓山童對趙禹歉意一笑,說道:“打擾趙兄弟休息了。若非形勢嚴峻,我們也不會這般謹慎行事。”

聽到韓山童這樣說,趙禹心中疑慮更甚。現在合城中都是明教弟子,他們又擔心什么?

未待細說,唐洋已經關上了門,眾人一起進了房中。

坐定后,唐洋才面色陰郁的說道:“我們一直太疏忽,終釀出了禍根!”

韓山童也搖頭嘆息道:“怪我太過急功近利,這才引狼入室啊。天幸趙兄弟到來,我們或有力量搏上一搏!”

趙禹終于有機會問出來:“到底是什么事?”

唐洋擺擺手道:“韓壇主你來向趙兄弟解釋一下吧。”

韓山童也不推辭,便開口道:“今日羅文素提議開香壇請趙兄弟入教,卻被我拒絕。趙兄弟心中一定諸多疑問吧?”

趙禹點點頭,只望著他并不說話。

韓山童又說道:“本教教主以下,有光明左右使分管內外,四王各鎮一方,五散人奔走策應,五行旗統領諸壇,三十六壇遍布天下,每一壇皆有香頭兩人接引收徒。上下有序,各司其職,本來極興盛,卻因為陽教主二十多年前突然失蹤,教務便漸漸凋零起來。”

趙禹始知明教內部的詳細構架,略一思忖后便又問道:“這又與現在的事有什么關聯?”

韓山童解釋道:“本教招納兄弟都有不同布置,如光明使、法王、散人、掌旗使之類,都需要在光明頂總教開壇入教。而各地香壇入教的兄弟,都要數年考察提用,而后才能由分壇循序漸進升往五行旗。這條規矩,哪怕是教主都不能輕易破壞。”

趙禹聽到這里,才知道原來韓山童拒絕羅文素的提議有這樣一層隱慮。他想了想,便說道:“我加入明教,只想為天下百姓盡一份綿薄之力,從未想過要身居高位。何處開壇入教,對我而言都無區別。”

一直沉默寡言的顏垣突然開口道:“我們五行旗幾乎已經公告天下,要奉趙兄弟為主。到此刻你還這樣說,未免寒了五行旗兄弟們的心!”

唐洋推了顏垣一把,才對趙禹說道:“老顏說話慣來口無遮攔,趙兄弟不要介意。”

趙禹搖頭表示不介意,說道:“我所說都是心里真實想法,且不說我為明教尺功未立,與五行旗兄弟們尚還陌生,單單年紀都不能服眾,實在不敢擔當那重任!”

韓山童又說道:“趙兄弟且聽我來講講潁州形勢,你或許便會改變主意。”

“數年前我來潁州傳教,奔波許久收效甚微。后來結識了潁州本地大豪劉福通,此人仗義疏財,且親身入教,助我良多。我本來將他也以兄弟待之,許以香主之位,只以為他是我等同道中人。后來潁州分壇越來越興盛,我們于教務發展便有些爭執。原本我教兄弟守望相助,相睦相親如同一家,許多作奸犯科奸惡之人都不會招納。劉福通則一心擴大教務,三教九流一網打盡。他是潁州本地大戶,我雖有些微薄聲望,終究拗不過他,潁州分壇也漸漸變了味道……”

韓山童目光深沉道:“單只如此,我還當他熱心傳教,講不出什么錯處。可是兩年前我在八里河傳教,突然遭到韃子官兵圍剿,身受重傷,險些喪命。我的行蹤向來隱秘,而那些韃子官兵卻似是有備而來。事后我越想越蹊蹺,唐旗使來追查后才發現,原來那一路韃子官兵中有一個劉福通的遠房親戚!”

唐洋續道:“我們布下一個襲殺復仇之局,擒下那人,仔細拷問后才知劉福通是要除去韓壇主以自立。所幸此事未成之后,他又安分下來。五行旗也漸漸轉移到潁州,以練兵為名將潁州分壇些許力量掌握起來,沒能讓他翻起什么波瀾。可是此人在分壇中影響卻越來越深遠,漸漸尾大不掉。尤其我們半公開在潁州舉事后,一應錢糧之物都被他所把持,越發不敢輕動。”

趙禹仔細聽著,才知道潁上縣看似祥和的表象下形勢竟已這般嚴峻。他初見那劉福通,只覺是個風趣友善之人,卻未想到他竟是個別有懷抱之人。忽然,他又記起朱元璋來,這兩人應該是同類人吧,只是劉福通的運道和起點比朱元璋好了太多。

沉吟許久,趙禹才開口道:“我又能幫上什么忙呢?”

韓山童笑道:“眼下膠著之勢,趙兄弟正是破局之人。我們明教在旁人眼中,皆是無君無父之輩。可是你道我為何要自稱為前朝徽宗皇帝的子孫?只因這名頭對大業所助甚大,旁的不說,我手下另一位香主杜遵道便是被這名頭誑來。韃子無道,天下皆思前宋仁君。趙兄弟這身份,對許多人而言可比我明教那些教義都厚實得多。”

唐洋也說道:“單單明教要驅逐韃虜,力量終究單薄了一些。一群廝殺漢子,作亂尚可,未必就能成了氣候。現今潁上縣與天下相比,不過方寸之地,已經鬧得我們頭眼昏花。真正治民有方,有本領肯做事的人,還要有更瓷實的說法才能引得他們來投。希望趙兄弟能為大事不惜小身,不要再推辭我們的請求。”

聞蒼松也開口道:“講身份,趙兄弟你是嫡裔的大宋宗室血親。講本領,你飛刀破萬軍的事跡天下聞名。講志向,你都有光復河山的大志。如此種種,可不正與我們一拍即合!”

趙禹將牙一咬,點頭道:“諸位將話已經講到這一步,我若再拒絕,實在不當人子。先前我拒絕只是因為自己年輕又淺薄,未必能擔當那高位。既然大家都信任我,我便勉力為之!”

顏垣撫掌笑道:“咱們明教,若意味相投,便是至交!陽教主在時,教中居高位者皆是青年俊杰。而今趙兄弟比當年那些人都要出眾,做了五行旗的總旗使,哪個能反對!”

唐洋也說道:“如此我們即刻便飛書天下教眾,在光明頂告祭教中先靈,正式引趙兄弟入教!我們五行旗自己的事,那楊逍也無置喙余地。況且趙兄弟還救下他的妻兒,有這一份恩情,他更無反對之理!”

趙禹聽說還要飛書天下,便皺眉道:“還要這樣麻煩?眼下潁州局勢緊張,大家哪有余力趕赴光明頂?”

唐洋搖頭道:“旁的事都可不在意,趙兄弟入教之事卻馬虎不得。名不正則言不順,你是咱們五行旗總旗使,在教中比起四王都不遑多讓。若讓有心人尋出疏漏拒不認賬,才是更大的麻煩!只有他們都去光明頂見禮,往后才說不出廢話閑話來!”

想起明教中派系分明,趙禹卻不似唐洋那樣樂觀,皺眉道:“教中之事,我終究所知不多。若謀劃一番卻無人響應,只是徒勞。不若我們做好當下事,其余的往后再說?”

聽到趙禹的話,唐洋等人興奮之情稍稍冷卻。沉默片刻后,韓山童才悵然道:“若陽教主在位,本教何至于落到一盤散沙任人圖謀的地步!而今做起事來諸多不爽利,處處掣肘,真讓人無可奈何!”

唐洋沉吟道:“五散人中,周顛對趙兄弟贊譽有加,彭和尚眼下在蘄州分壇與徐壽輝壇主傳教,莊錚大哥這次帶領銳金旗兄弟助其打造兵器,他們兩個應該不會反對。冷謙先生飄忽無蹤,布袋和尚說不得應與蝠王韋一笑在西域廝混,張中則在船山興建他那無垢世界。龍王叛教,鷹王自立,獅王失蹤,都可不論。眼下光明頂只有左使楊逍坐鎮,右使范遙則不知所蹤……”

聽唐洋論起,趙禹才知明教竟已凋零若斯,怪不得眾人提起陽頂天教主失蹤之事都哀痛莫名。他沉吟半晌之后才說道:“入教之事,不如我一人去光明頂走一遭,順便將紀女俠母女送去。非常時期,事從權宜,待日后本教興旺之后,再補過那些禮節。”

韓山童連忙說道:“此去光明頂,有數千里之遙。趙兄弟一人還要照顧一對母女,這可不成!潁上城中兄弟眾多,我可準備一支隊伍,護送趙兄弟一路去。”

趙禹擺手道:“這就不必了,眼下潁州局勢都不容樂觀,多一份力量總是好的。我也一個人行走慣了,前呼后擁反倒不自在。”

唐洋等人皆知趙禹的武功不會懼怕江湖上橫行的蟊賊,便不再強求,只說道:“若非劉福通那群人在一邊掣肘,趙兄弟行程大可不必這樣匆忙。你剛到潁州,便又要遠行……”

趙禹笑道:“剛才唐旗使還說到為大事不惜小身,我既然敢任事,些許奔波算得什么!”


上一章  |  執掌光明頂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