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掌光明頂059章 城高池闊鳥難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執掌光明頂 >>執掌光明頂最新章節列表 >> 059章 城高池闊鳥難渡

059章 城高池闊鳥難渡


更新時間:2013年11月30日  作者:低調椰子  分類: 武俠 | 浪子異俠 | 低調椰子 | 執掌光明頂 
(書號:36516)


低調椰子

漢軍世侯,興于蒙金交戰時。其時蒙古兵勢日盛,而金朝則國勢益衰,原本北方漢人官兵紛紛投降蒙古,并被委以重任,伐金滅宋,立下汗馬功勞。

平遙梁家,便是在這背景下興起的世侯世家,雖在天下平定后屢經打壓,但仍是當地豪族,其祖居地梁官堡便在平遙城北方。

平遙城北靠近城池的地方還未如何,有人跡往來,雖有些蕭條,但也不足引起人警惕。再往北去,轉下凹凸不平的土路,便看見一條依山修筑的運兵道,土石夯成平整堅實路面,哪怕大雨都不能積水變得泥濘。道路兩旁遍植巨樹,樹影蔭涼可稍緩行軍之苦,又可隱藏軍隊具體情況。

在運兵道盡頭連接土路的地方,有一座小兵站,茅草棚下站著數名手持利刃的兵丁。趙禹只站在路旁觀望片刻,便有兵丁走出來惡聲驅趕,只得快步離開。

他轉到兵丁視野難及的角落,折身上山。初夏時節,山上荊棘密布,郁郁蔥蔥,難覓路徑。這卻難不倒趙禹,他身形輕縱,在爬滿葛藤的山石之間輾轉前行,如履平地。

上山后行了不久,他忽聽到前方有異響,放慢腳步折轉靠近,在一塊巨巖之下發現幾名暗哨,心下暗呼好險。在前行時,便越發小心,一路無驚無險翻過山梁,再放眼向山下望去,便看見一座寨墻高聳的堡壘。

梁官堡坐落在峽谷之外的開闊平原上,一眼望去規模比之平遙城都不遑多讓,可容得下數萬人在堡內生活。巨石砌成的城墻則必平遙城土墻牢靠數倍,數丈之高使人完全看不到堡內情形。堡壘四角有高筑的箭樓,而堡外大片土地上草木皆無,可確保任何一方敵人潛入都會在第一時間被發現!

饒是心中早有準備,趙禹看到這無懈可擊的梁官堡都吃了一驚,這哪還是尋常印象中的村落,分明是個穩如磐石的城池要塞!他禁不住擔心起來,再不能五行旗眾人能否如愿潛入其中作亂。

他站在山上觀察良久,仍然想不到有什么法子可以安全潛入進去。哪怕他輕功高明,可是從平地到城堡足足近百丈的距離全無遮擋,足夠箭樓上人射下數輪箭雨!

山風吹來,隱約可聽見風中夾雜著馬嘶人吼,顯然城中軍隊仍在操練。到此時,趙禹才真正感覺到幾分戰爭的味道。真正的大軍出動、攻城掠地,個人勇武所產生的影響微乎其微,除非能像神雕大俠楊過一樣亂軍之中斬殺一國之主!趙禹自認眼下還未那般超凡脫俗的本領,單只一個梁官堡便讓他一籌莫展。

正憂心忡忡之際,他忽然聽到一陣嘈雜O聲,順著聲音望去,看到十幾丈外樹枝藤蔓擺動的痕跡極不尋常。悄悄行進過去,卻聽到常遇春的聲音,他心中一動,低聲道:“常大哥,可是你在哪里?”

騷動聲停止下來,片刻后,常遇春纏滿葛藤的腦袋才在巖石后露出來,面帶笑容對著趙禹擺擺手。

趙禹走過去,看到除了常遇春之外,還有數名五行旗精銳都在這里。巖石后隱隱傳出一些怪味道,顯然他們已經在此地潛伏了有一段時間。

常遇春背靠大石,招呼趙禹坐到他身邊來,低笑道:“趙兄弟來這里做什么?”

“只是隨意看看。”趙禹回一聲,與五行旗眾人都點頭后,才說道:“這梁官堡布置如此周全,只怕不好潛入吧?”

常遇春幾人都笑了笑,他指著梁官堡緊閉的堡門說道:“天下就沒有潛不入的城,除非四門都砌死與世隔絕。在袁州起事時,我帶兄弟攻打撫州城,那城池守備可比這梁官堡森嚴多了,還不是被兄弟們弄亂搶開城門!”

聽到常遇春充滿自信的話,趙禹的擔憂消退一些,奇道:“你們有什么別致的法子?我剛才計算了許久,都沒有好法子可潛進去。”

講到這個話題,五行旗眾人都圍過來,七嘴八舌獻計,有挖地道、扮信使、送糧隊等等,聽得趙禹瞠目結舌,直道這等事還是明教人做的最拿手。

待眾人議論聲稍止,常遇春才又說道:“不過,這梁官堡也算有些難辦,尋常法子在這里都派不上用場。若早知會有此事,就帶上一隊厚土旗兄弟,他們挖洞才是拿手,百丈長的地道也不用太多時間!”

“今早也有兩個兄弟已經潛入進去了。他們趁黎明時天色昏暗,生牛皮鋪身,上面再蒙一層草皮爬到墻下,順著護城河下的水道摸進去。只是內外相隔,無法傳遞消息。”

聽到這里,趙禹信心大篤,對五行旗眾人豎起大拇指。

得了鼓勵,常遇春又興奮道:“大凡駐兵之堡,存放輜重的地方是最緊要的。若要引起大亂,莫過于火燒輜重,無論成或不成,堡中勢必大亂。只要士兵結不成陣勢,五行旗的精銳兄弟們當可來去如風,無人能阻!”

趙禹心服口服:“這種事,還是你們明教最在行。梁官堡這邊,全靠你們隨機應變。我只負責將那些江湖人士引出城來,最好能當眾戳穿河間雙煞與梁家的陰謀。”

常遇春狠狠啐了一口,惡聲道:“那些所謂江湖好漢,做事糊涂至極,若非事關本教和趙兄弟的聲譽,真想撒手不理,由得他們死個精光!”

趙禹笑笑,不再多說,起身便要告辭。常遇春將他送出十余丈外,看左近無人,才湊在趙禹耳邊低語道:“趙兄弟,老常甚少佩服別人,唯獨對你心服口服。有一句話梗在喉里不吐不快,只是我說出來你千萬不要誤會!”

趙禹愣了愣,奇道:“常大哥有話不妨直講,你我生死的交情,還有什么好顧忌。”

常遇春咽了一口唾沫,才又說道:“而今天下紛亂,正是驅逐韃子的好時機。我教若再內亂不止,終究不能成就大事。你是個有主見的人,武功又高強,入教來必能有一番作為,異日一統明教也未可知!為何那天莊旗使提起此事,你卻斷然拒絕?”

趙禹聽他語氣殷切,嘆一口氣索性直接說道:“常大哥你身在局中看不清楚,明教聲勢雖旺,眼下卻只是一汪泥潭。驅逐韃虜的志向,我一直銘記于心。旁的都不多說,我只對你保證,往后我們兄弟必定有同心協力、馳騁疆場的一天,將韃子趕回他們的漠北老家!”

常遇春也慷慨道:“若真有那一天,老常必定唯趙兄弟馬首是瞻!”

趙禹心有所感,重重拍了拍常遇春的肩膀。待要離去,忽然記起一事,便問道:“是了,常大哥有沒有遇見一個名叫朱元璋的和尚?”

常遇春搖頭道:“從未遇見過,趙兄弟怎么這么問?”

趙禹將去年與常遇春分別后的事講了講,說道:“那和尚都是個好漢子,常大哥若遇見了,不妨照應一下。”

常遇春點頭道:“他既然幫過趙兄弟,老常若遇見了,必然不會怠慢他。只是,這和尚心思似乎多了些。他若是個真正的好漢子,大家自然會尊敬欽佩,哪怕叫個阿貓阿狗,都無人敢小覷!”

趙禹笑了笑,與常遇春擺手作別,順著來路潛回去。

再行至山梁時,趙禹忽然瞥見梁官堡高墻下馳出一隊七八名騎士,正往運兵道的方向行來。他往山坡下潛行一段距離,距離運兵道十余丈的地方隱身在茂密的樹冠中。這時候,騎士們也漸漸靠近,中間一個赫然正是曾在方家堡與趙禹交手的那卜氏兄弟中的卜老大。

見這一行越來越近,趙禹不由生出擒下這卜老大的念頭。可是看到他們幾人個個人強馬壯,且不說未必就能一定得手,即便得手后只怕也要打草驚蛇,引起意料之外的動蕩異變。

幾番權衡,趙禹終究打消這個誘人念頭,看著卜老大等人呼嘯而過,意興闌珊的離去。

想起這番追查劫案的經歷,趙禹都忍不住暗呼僥幸。若非劉伯溫提醒,誰能想到貴為一方豪強官宦之家的梁家會插手到江湖爭斗中來?對于明教的力量,他又有了一番新的認識。梁家這個陰謀的唯一疏忽,應該就是人心不足將明教也牽扯進來。

雖然單從規模上,丐幫比起明教來都不遑多讓,若將天下乞丐都算作丐幫人,則人數更是恐怖。只是丐幫成員單一,遠不及明教影響深遠,況且還有大批丐幫弟子私下也成了明教徒。明教之中,有販夫走卒、胥吏鄉紳,甚至連劉伯溫這等進士及第元廷官員都有,勢力之強,令人咋舌。

單單從對這次劫案的調查看來,丐幫至今還在和華山派惡斗不止,疲于應付,所能追查到的僅僅只是皮毛。而明教僅僅五行旗幾十人加上散人周顛和劉伯溫,便將劫案真相洞徹無遺。可見,名為天下第一大幫的丐幫比起明教還是差了許多。

這般思忖著,趙禹漸漸靠近暫時棲身的小谷。進入谷中,他卻意外的沒有看見楊青荻的身影。

莫非有什么意外發生?

趙禹心中一驚,縱身向前撲去。

請到閱讀。

愛閱覽,閱覽您所愛!


上一章  |  執掌光明頂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