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鄉村生活第兩百零四章 過年前的N多歡樂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特級鄉村生活 >>特級鄉村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零四章 過年前的N多歡樂事

第兩百零四章 過年前的N多歡樂事


更新時間:2014年01月04日  作者:水天風  分類: 都市 | 鄉土 | 水天風 | 特級鄉村生活 

從除夕跨越到春節,從一年的未尾跨入到又一年的開頭,叫做過年。

過年象征著新的開始、新的起點,象征著過去的一年歸于歷史、歸于塵埃,所有的一切從零重新努力,新年里竭力爭取有個新的氣象——過年,毫無疑問是咱們大中華的第一大節——也是最為重大的節氣。

話說當下,諸如端午啊中秋啊重陽啊等等重要節氣,在日下的世風、不古的人心侵襲下,氣氛都已經嚴重退化了。在咱們國人的眼里、尤其是年輕一代的眼里,甚至遠不如外國泊來的那些所謂情人節、圣誕節重要。但是,對于過年,不論是男女老少,所有人都是一如往常非常重視的。

過年的氛圍很熱鬧,很歡愉,尤其是在風氣依然不失淳樸的鄉村里,這種熱鬧與歡愉會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

早在除夕的數天前,甚至半來個月前,高家村的村民們就開始為過年而做著準備了。

上街買糖果瓜子花生各種零嘴兒吃食,這個是要與親朋好友鄰居們一同分享的。

為自己買身體面的衣服、比較名牌比較貴的鞋子。平時舍不得花這么多錢,但這就要過年了,咱舍得掏這錢。很多儉樸的鄉村老一輩,可能一年到頭來,就過年買這一次新衣服和鞋子,有的甚至過年都不會去買……

給小孩子買個兩身衣服鞋子,這個是必需的。在鄉村里有一句話,叫大人盼插田。小孩盼過年。

大人盼著插田。是因為急切地想播種想收獲。倉里有糧,心中才不慌啊。

小屁孩們盼過年,是因為過年就意味著寒假、不用上課、不用做作業、不用挨老師的訓、平素動不動就罵人的家長,也會變得溫柔很多。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過年了一年四季在外面打工的爸爸媽媽就會回到家里,會陪伴著自己,會有好多好多的各種各樣好吃的東西吃。有漂漂亮亮的新衣服新鞋子穿。

過年承載著太多鄉村少兒的童時記憶、太多太多的歡聲笑語。鄉里小孩們,對過年的期盼,真的可以用‘欲眼望穿’這四個字來形容……真的真的太歡樂太歡樂了……

買完上述的東西,還要買大喜色的對聯、門神,買大地紅的鞭炮,稍許花點錢買些便宜的花炮——這些是風俗里必買的東西,此外還有家家戶戶根據自家的愛好或需求,再買其它的。

東西買好了,接下來就是最為重要的飲與食這一塊。

咱們中國人注重飲食,這在全世界是出了名了的。而在鄉村里的過年,更是注重。很多家庭平常生活中。一個星期乃至半個月餐桌上不見葷腥,但到了過年,那絕對是大魚大肉,水里的陸地上的,一應俱全。大口的吃肉,大碗的喝酒,怎一個爽字了得。

在大都市里很悲催,買什么東西都不放心,甚至怎么都逃不脫‘人可以不吃中藥、可以不吃西藥、但不可能不吃農藥’的荒誕命運……但是,在鄉村里過年,于飲食方面,完完全全的可以放心,絕對的農家、絕對的綠色。

青壯們在外面打拼,老一輩在家里會把豬給養的肥肥壯壯的。過年了,鄉村里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宰一頭年豬。這豬一般會提前個好些天就宰掉,大臘月的,氣溫低來天氣寒,不怕肉變質。

豬宰殺掉后,先要留一部分新鮮肉妥善存儲著,這事兒很重要,過年碗里必須有新鮮豬肉。然后,要煉油。這里煉的可不是地溝油,而是干干凈凈的豬油。鄉里人家一人到頭來吃的油,基本上就是靠這頭年豬了。

煉完油后,薰臘肉。

很多鄉里、尤其是偏僻的鄉村里,都有過年薰臘肉的習慣,高家村也不例外。

把大扇的豬肉切成長條形的一塊塊,一塊兩三斤、三四斤重的樣子,在一個專門搭建用來薰臘肉的小棚子里,把柴火燒起來,再將打早晚稻時收集起來的癟谷殼覆上去……有的地方會用鋸木灰代替癟谷殼,尤其是在薰制臘肉的廠里,基本用的都是鋸木灰,但在高家村里,全是用癟谷殼,用它薰出來的臘肉味,味道是最正點的。

癟谷殼基本不怎么會燃起什么火焰來,但也不會熄滅,正因為如此,所以這火堆就會濃煙滾滾——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靠著這煙薰啊薰啊薰,一塊塊臘肉就薰制出來了。技術好的人,會把臘肉給薰得黃燦燦的,讓人瞅著就涎垂三尺;技術不好的人,會將臘肉給薰得烏七八黑,看著就木什么胃口。不過甭管薰成什么樣,這臘肉的味道都會是相當不錯嘀,反正超市里面賣的那些貨,與之相比就只夠扔的格。

臘肉薰好后,在堂屋里橫上一根竹桿,一塊塊的掛起來,要吃了想吃了,就取一塊下來,洗干凈之后嘩啦嘩啦切成一片一片,拌上各種佐菜佐料放鍋里一頓爆炒,那個香啊,流口水了……

除了必需的薰臘肉之外,還有薰個臘腸,薰個豬蹄,薰個雞鴨、薰個魚什么的……這些臘味在年前基本上不會吃,一般要到第二年才開吃。有的省吃儉用的老一輩人家,今年過年的臘味,一直吃到明年過年方才吃完……

食方面,豬宰了,臘味薰好了,雞鴨什么的除了要薰的之外,新鮮的不著急,要吃了隨時捉了就下鍋。接下要弄的,是魚。

如果說豬肉在很多地方可吃可不吃,并無所謂。但魚的話,估計全國除了些許少數民族外,沒幾個地方會沒有這個風俗。

咱們中國人喜歡喜慶的話、吉利的話,尤其是過年的時候,誰都想要個好的兆頭。人人都希望年年有余。話說想要年年有余。這大過年的。餐桌上哪能沒魚呢?

于是魚便成了家家戶戶過年必不可或缺的一道大菜。

城里人過年吃魚,可能就到市場里買個一條兩條。高家村的村民們過年弄魚,當然不會到市場里去買,而且這魚也不是雜七雜八的什么魚,指定是要吃草魚的。為什么非要吃草魚呢?因為草魚在包括高家村人在內的大部份鄉里人眼中,乃萬魚之首。其意味就和豬肉一樣,一說到吃肉,指的就是吃豬肉。而非其它的肉。

劍馬湖劍馬河里的魚大把,不過你也得有本事弄得到才成,并不是誰都像洛輝那樣,有個超級捕魚能手小魔嘀。

高家村村民們過年的魚,來自于自己放養的魚塘里。村民們魚塘養魚,可不是為了增加收入,正是為了過年有魚吃;或者像上回高歌作六十歲大壽時,用來款待客人。

過年前的高家村,干塘是一大盛事,只要有池塘的人家。除了那種面積很大的,基本上都會把水抽干。將里面上點的魚捉出來。村里人平時對魚塘都有盡心打理,池塘里的魚都是白白胖胖的,一眼塘像洛輝上次那塘般,干出個一兩百斤魚,基本上是木有問題的。

過個年,一家人當然要不了這么多魚。不過干塘的人家也完全不擔心,這么多魚他會給關系好的親朋家送些去,然后多出來的,自有家里沒養塘的村民會買,而且基本上是提前都有定好的,不然哪里有你的份。

而對那些雜七雜八的魚,過年前可以吃,也可以用網子裝著先養在湖邊,要不就薰成臘味,都是不錯的選擇。

至于那些面積過大的池塘,就用拖網撈魚。拖魚時水面上各種魚兒跳躍的場面,也是很壯觀的……

必須的豬搞定了,魚搞定了,有的村民會宰頭羊,有的還會宰殺頭牛。牛是農家寶,離開它就過不了,此話沒錯。但宰的這牛,基本上都是多出來的。有的村民家里養了數頭牛,宰個一頭還是沒事的。

牛肉不是過年必吃,不過因為牛肉肉質鮮美,尋常也不多吃,近些年來在高家村很受歡迎。誰家要宰牛,消息一放出來,就像干塘一樣,還沒開宰便被定購一空,開口晚了就沒貨了。

食方面主要就是肉類,蔬菜什么的,長在地頭間,要吃了去摘便是。

食搞定了,接下來就是飲。

真正的鄉里人大過年的,沒有人會去喝瓶裝酒,就算是什么所謂多少年份多少年份的毛臺、五娘液,咱也不稀罕,咱們要喝的是自釀的燒刀子——在鄉里人的眼里,用自己種的糧食,用井里或泉間湖里純凈的水,用山里的柴火,靠自己的雙手與汗水釀造出來的酒,這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酒——過年就必須喝這樣的酒。

那些充滿著銅臭味、摻雜著太多工業東西于其中的所謂瓶裝酒,再天價咱也不屑。

年前釀一缸子酒,這是高家村每一位老農都會做的事情。

而且釀這過年的酒,老農們會挑選最好的晚稻米,花費最大的心思,盡可能地把這缸子酒釀成精品,釀成真正的好酒——因為平素的酒基本上是自飲的,但過年這酒,可是要用來招待親朋好友、親愛鄰居們的。酒釀好了,大伙兒喝著痛快,咱自己臉上也有光不是?

燒刀子是男人的酒,爺們的酒(在鄉村里也有女人喜歡喝,甚至少數酒量能和男人一較高下),接下來要釀造的是女人們孩子們的酒。

鄉里人平素擺酒時會用飲料招待客人,但大過年的不喝這些玩意,他們會像釀燒刀子般,釀一缸子甜酒。當然兩種酒的釀造方法與過程,會有很大一個差別。而且燒刀子會把米變成液態酒,而甜酒只是讓米發酵變甜而已。

過年煮甜酒是必須的,用壺把水燒開,舀一碗甜酒渣進去,加入白砂糖,還可以打兩個土雞蛋到里面,讓水沸個幾滾,這甜酒便燒好了……那味道,有米的香、酒的醇、糖的甜、雞蛋的鮮,數種味道相得益彰,喝在口中,不點個贊都不行,完全秒殺那些市面上的飲料……(。。)


上一章  |  特級鄉村生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