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大海上,英格蘭東印度公司的商船“紅橋”號孤獨地航行著。
“紅橋”號是一艘有故事的船。事情發生在幾年前,當時另一家老牌的東印度公司(全稱“倫敦商人的東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12月31日,下文均稱之為“老東印度公司”)在泰晤士河扣押了打算前往印度貿易的“紅橋”號,隨后引爆了英格蘭國內對老東印度公司非常眼紅的商人們的憤怒,他們認為老東印度公司無權扣押“紅橋”號。
國會為此舉行了辯論,結果是“任何英國公民都有權與東印度群島進行貿易”。由于國會的權利高于王室,因此老東印度公司手頭的那張王家特許狀自然也就作廢了,他們不再具備壟斷東印度貿易的權利。
不過,國會的辯論結果其實也是一個笑話。前面還宣布任何人都有權進行貿易呢,但其實這只是為了扳倒老東印度公司壟斷權的冠冕堂皇的漂亮話而已,實際操作中根本不可能的。國會后來通過了一個法案,即在1698年認購了特定政府公債(總額200萬鎊,實際上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買的)的商人們,將有資格組建新的東印度公司。
新的東印度公司名叫“英格蘭東印度公司”,在去年(1698年)成立,并在年底之前派出船只組織了第一次貿易航行。有意思的是,新的東印度公司有大約六分之一的股權是由老東印度公司掌握的,因為他們投資了31.5萬鎊。從這里也可以看出,英國資本家之間錯綜復雜、爾虞我詐的關系,一切都是錢在作怪。
“紅橋”號是在圣誕節前離開泰晤士河的,船艙內除裝載了大量商品外,還有50名被雇傭的英國退役陸軍官兵。他們現在已是新東印度公司的雇員,任務是協助公司的商務代表前往印度建立商站,并伺機擴大影響力。
毫無疑問,兩家東印度公司雖然關系不清不楚,有很多股東根本是同一人,但說到底還是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競爭。老東印度公司現有的商站、代理人、貿易渠道自然不可能交給新的公司,新公司無奈,只能從頭建立起自己的那一份。這不,“紅橋”號所載的50名軍人就是前往孟加拉建立新據點的。這個據點將以采購硝石、胡椒、椰子、寶石、香水為主要經營任務,同時想辦法控制當地的軍閥,為新公司所用。
“紅橋”號經過幾個月的航行后,曾經在青島港靠過一次岸,出售了相當數量的威爾士白煤。這種煤炭東岸海軍非常喜歡,每年都大量采購,為此東岸本國煤炭生產商曾經諷刺過海軍“太嬌貴”不過在鬧煤荒的現在,東岸煤礦的日子愜意得很,他們并不愁煤炭賣不出去什么都要用最頂級的。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