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晨光里第八十九章聽圣旨鄒家得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穿越晨光里 >>穿越晨光里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九章聽圣旨鄒家得賞

第八十九章聽圣旨鄒家得賞


更新時間:2013年12月01日  作者:夢夫人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夢夫人 | 穿越晨光里 


從宛丘回來之后鄒正達和鄒正業便帶著鄒老爺子和鄒晨去那十畝地看了看,鄒晨立刻決定就要這塊地了。太方便了,首先這塊地是一個類似于沼澤一般的土地,而且還有樹林,可以在上面挖幾個小池子以供養蛙。雖然離著沙河遠些,不過花些錢弄個旱渠也可以引水過來。看了之后家里當即決定就在把這塊地給購買了,鄒老爺子雖然有意見,但是兒孫們買地乃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所以只是說了兩句便罷了。

然后找了里正和鄉書手,付了五貫的地皮錢,另付了牙保中介費和4的土地契稅,又付了里正的路費和辛苦錢,隔了幾天里正從宛丘拿回一張蓋著官府大印的紅契。

這向里正購買官府的地皮,為啥還要給一個沒露過面的牙保錢呢?原來宋法中規定田宅交易,須憑牙保,違者準盜論。意思就是如果鄒家買這十畝地只是找了里正卻沒有中介人那就按盜竊罪論處。

紅契到手,便證明這十畝地盡歸鄒家所有。鄒家又通過金小乙另找了三個漁民,讓他們同金小乙一樣簽了長契,并定了不許泄漏鄒家養殖機密給任何人的文書,簽了保密文書之后,才算是放下了心。

這次只是蓋個圍墻,便是只請了鄒正安兄弟和金小乙他們,只花了兩天工夫便把圍墻蓋好,又在墻下留了一個大洞,用于旱渠的出入活水。圍墻建好之后,金小乙他們便開始挖池子,營造蛙棚。

數天時間過去,時記送來的林蛙又死了幾十只。然而活下來的,則是看起來精神極好。鄒家兄弟每日緊盯著這個稻田,只要其中有一只蛙看起來精神頭不大對,便立刻找東西把它撈起。送到另一個稻田中。待到蛙池建好,家里人松了一口氣。

盛夏來臨,家中的山蛤已經長成可以出售了,螃蟹要到八月,泥鰍要到冬季。四畝稻田從夏季起每隔幾個月便會有一次不菲的收入,這樣的情況,燒灼了鄒家莊村民的眼睛,各個紅通通的盯著鄒家這四畝稻田。

這里面不是活物,這全是錢啊。一只山蛤可以賣到15文左右,但是蛙少人多。尤其這鄒家又占了一個稻田養活物的美名,宛丘城里的人都想嘗嘗這稻田里出來的活物到底是啥味道。于是幾個飯館都搶著加價購買,到最后。一只斤把重的山蛤賣出了30文一只的天價。

于是,當有客人進了宛丘某分茶鋪或是飯館或是酒樓,便會聽到有跑堂的小二高喊著:“鄒家稻田活物,份五十文,日限十份。”買者如云。有那今天購買不到的悔恨不已,約定明天早早來排隊購買。

這股購買的熱情,在陳知州三下鄒家莊后陷入了狂熱狀態。若是在宛丘沒有吃過鄒家活物的,那就不能叫宛丘人。若是有不知道啥叫稻田養活物的,你肯定是外地人。而讀書人的身份又借著此事攀高了一個臺階,先帝曾說過。書中自有千鍾粟。果不其然,這看書也能看出經濟學問來。這不,黃家的二郎就學了一肚子的論語。愣是從論語里看出來了稻田養活物的新法。啥,你不相信?呀呀呸的,你敢不相信圣人?圣人的門徒端木子貢不就是做了圣人的徒弟以后才學會掙錢的嗎?圣人曰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國指的是什么?其中有一條便是經濟學問一途啊。

陳知州此來是來宣讀圣人的旨意,在一大通贊美天地萬物造化之功之后。又感謝了一番天地賜給萬民果實,最后才是稱贊鄒家于農業一事有‘開拓之功’當可為萬民之表率。又因鄒家無功名,所以特賜‘仁善厚德’四字以光大門楣,并免鄒家十年瑤役及賦稅,鄒家莊全莊可免三年瑤役以做獎勵。至于黃瑾瑜由于只有一個秀才功名,所以將功勞暫記待得殿試后再另行封賞。

莊子里的人,聽到免三年瑤役徹底瘋狂了。待得陳知州念完之后,莊內眾人齊齊揖首,然后山呼‘圣人萬歲,萬歲,萬萬歲’!圣人的旨意一共便是兩千字左右,是四六駢體的,寫的雖然華麗,然而老百姓卻是個個都能聽懂。

鄒晨拉著小七站在家人的最后方,垂首聽著陳知州抑揚頓挫的念著,終于過了一把影視劇里宣讀詔書的癮。只可惜的是并沒有一個太監用著高八度的女高音念著什么‘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是第一句便直接贊美天地萬物,余下就講正事。也沒有搞什么擺香案跪迎圣旨,只是令家里人著新衣,依次排好,然后垂手站定,陳知州便開始宣讀圣旨。

念完之后,旨意卻并不象電視劇里演的那樣交于鄒家人手中,而只是將一塊寫著仁善厚德四個字的匾額給了鄒家,至于旨意陳知州還要派馬回東京交還給門下省的相公令他們封存。

為了迎接這副旨意,鄒家莊的人整整忙活了三天三夜,黃土墊道,又修繕了村道兩旁不雅的建筑,拆了好幾個廁所和糞池,狠狠的凈化了一番村中的空氣。被拆廁所和糞池的并沒有搞暴力抗法,而是美滋滋的向別人宣布,我家的廁所因為怕熏著咱們的圣人,所以被村民們給填了。不僅如此,還親自動手,最后恨不得在自家廁所的新土上面立一塊牌子,上書‘避圣廁’,由此可見百姓是真心愛戴圣人。

待陳知州走后,鄒家便開始迎來送往,不斷有鄉紳和三等戶以上的送來金銀布匹以做賀禮,還有赤貧農戶自愿來投!

為了慶祝,家里一連擺了三天的流水席,宛丘張家和陳家,黃家坪的黃家,柳林集的沈家,這些親戚好友們都送來了賀禮。

沈家派來送禮的不是別人,正是沈家的二郎沈芳。陳家則派了一位管家過來,送來了一車的賀禮,并且還言明,里面有二十四郎的禮物單獨送給鄒家小娘子的。

有送賀禮的,鄒家便令鄒晨造冊記下,日后還須得還禮。若是有那赤貧農戶來投的,只能是一戶送了幾十文好言好語的勸走。

三天流水席擺完后,鄒晨算了一下帳,官家給送了四個字,一下子倒賠進去五六十貫。不僅如此,家里的糧食也倒騰了個精光。

柳氏和黃麗娘心善啊,那赤貧的農戶,大部分是流民,家中旱災或是水災過不下去舉家出逃。又沒有路費歸鄉,個個穿的破破爛爛,聽得他們一番哭訴,柳氏和黃麗娘均是軟下心來,一家送了幾十文或是一吊錢,還另送一些米面給這些貧戶。等到這些貧戶們千恩萬謝的走了,鄒晨通常會發現家里的糧食會少一些。

鄒晨終于發了飆,在晚飯后向兩位老娘下了最后通碟,禁止她們再送那些貧戶們米面。

鄒晨怒道:“咱們家這三天時間舍出去的米面怕是得有十幾石了,所謂升米仇斗米恩,咱們今天舍出去這些米面,雖然能得來一個好名聲,但是也能招來賊。再說了,做善事也得有一個度,超出自家能力的就不能去做了。為什么這一段時日貧戶們不僅沒見減少,反而越來越多,不就是因為知道咱家還給錢還給米嗎?從明天起,不許給米銀,把他們勸走既可。”

黃麗娘小心翼翼的說道:“小晨啊,那些貧戶們著實可憐。身上穿的又破又爛,那些孩子們飯都吃不飽,……”

柳氏也在一旁抹著眼睛,深深同意黃麗娘的話。

“咱大宋并不窮,可是這些流民們為什么還是這么窮呢?就是因為一點,他們懶,他們不肯吃苦。乞討能討出一個富家嗎?官家明明允許流民歸鄉,而且還可以助銀助糧,為什么他們不愿意回去?寧愿在這里依附于別人?”鄒晨敲著案幾,“他們寧愿做隱民,也不愿做良民,這是何道理?這是在鉆國家漏子,這是坑害國家,大宋朝就是因為這些隱民才完蛋的。他們不愿意歸鄉,就有地主愿意收留他們,然后地主就去兼并土地,土地兼并的多了,選成國家稅收不平等,貧民們納的稅會更多,而一等戶們則是不用納稅。百姓會容忍嗎?不會,百姓不容忍就會起來造反?咱們家,不許收留流民,一個也不許。別人家我管不著,但是咱家不行,別人可以鉆國家空子,但是咱家不許。老實干活,奮力讀書,將來富家才是正經的道理。……”

鄒晨一通驚天言語震驚了屋內眾人,五郎兄弟幾個對視了幾眼,悄悄的交換著思想,他們震驚的是鄒晨所說的土地兼并會亡國的言論。而屋子里其他人震驚的則是送給貧戶們幾個錢怎么就和造反扯上關系了?

鄒晨發飆,最直接的表現便是貧戶們再來兩位大娘子不肯再送錢送米了,如此一來貧戶們發現再也得不到什么好處,慢慢的也就不再集積于鄒家莊,轉而去別的莊子去乞討了。

明朝起開始流行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拜托諸位千萬別四個字四個字的念哦,會被古人笑死的。


上一章  |  穿越晨光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