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軍閥第一百二十七章 緊鑼密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軍閥 >>明末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七章 緊鑼密鼓

第一百二十七章 緊鑼密鼓


更新時間:2014年04月24日  作者:武裝顛覆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武裝顛覆 | 明末軍閥 
當晚楊波再次召見各部門負責人,有些機密事宜并不適合在會議上公開。78xs

“根據最新一次測繪得到的計算結果,想要連通兩座磚窯地道還有五百步左右,全力挖掘也需要十多天時間”屯務司張峰進匯報道。

“不行!”

楊波斷然否決:“哪怕用嘴啃,也要給我在五天內啃出來,沒有身后伏兵齊出,兩面夾擊,磨盤城下決戰會打成膠著狀態,這是咱們最大的忌諱。”

楊波又望了一眼低著頭的張峰進,用不容置疑的語氣道:“告訴那些百姓,和韃奴清算的日子就要臨近了,讓他們再堅持一下,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無論如何要在五天內貫通地道。”

張峰進結結巴巴的道:“眼下泥土凍得太結實,再說又怕驚動上面的韃子,只能選擇晚上開工,加上地道狹窄,無法同時容納更多的人手來挖掘,五天時間可能,可能……”

楊波擺擺手,淡淡道:“這些都是可以想辦法解決的,標繪了等高線,你們通過計算挖掘時盡量避開凍土層就是,至于害怕驚動韃子也好辦,你們把參數報給火炮營,讓他們定時打炮掩護,告訴陸若漢,這個時候不用害怕浪費,一定要保證全天開工,你們也可以分派人手,定時輪換,保證最高的效率等等,這些細節你們要動腦子想辦法解決,每個部門都有一大攤子事情,都要我來拿主意的話,就算把我分成幾片也忙不過來啊?”

張峰進有些慚愧低聲道:“是,大人,只要全天開工。小人便能保證五天內貫通。”

楊波臉色緩和了不少,又道:“貫穿了地道,你們屯務司要配合后勤部,從那些百姓中挑選一些意志堅定的作為輔兵加入軍隊,等奪取磚窯后他們要立刻運送最少足夠五天的糧食器械。他們和那些戰兵一樣要牢牢釘在韃奴身后直到他們開始潰敗。除此之外,他們還要引導戰兵通過地道,從不同方向向韃奴出擊,這些事情你們要制定計劃,做好準備。”

不等張峰進點頭,楊波又問劉炳文:“你們有什么需要匯報的?”

劉炳文取出一份文冊道:“韃奴在三面豎了十多架巢車。韃子在望樓上窺探城內的兵力布防,咱們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韃子的眼睛,恰好,巢車附近還有幾座韃奴包衣制作攻城器械的作坊,眼看決戰在即,情報部制定了一個叫做從地底出擊的計劃。計劃派遣特別行動隊趁著夜間出擊,用猛火油燒毀韃子的器械,最后用火炮來掩蓋行動隊的痕跡,不過有個擔憂,萬一失敗,恐怕會泄露地道的秘密。”

楊波眼睛望向張峰進,張峰進沉吟道:“除了兩條連通磚窯的地道外。其他都是一些輔道,有警報便能用磚石堵死,這些輔道隨時可以舍棄,不過小人以為沒必要冒這種風險,讓韃子有了警備,奇襲的效果就打了折扣。”

楊波點頭,道:“就這樣,出擊計劃作廢,下一件事。”

貓在地道等候命令的馮英自然不知道楊波一句話讓行動隊避免了一次無謂的出擊,他正在抱怨命令的朝令夕改呢。

“外情司已經在著手反擊。目前京師流言遍地,什么消息都有,不過牽扯到陛下身上后,朝廷開始沉不住氣,這幾天錦衣衛四出。抓了不少散布謠言的市井之徒,湯寶成在信中說,請大人明確目的,外情司才好制定有針對性的舉措”

楊波聞言微微一笑,想了想道:“目的?這個湯寶成倒是直接,告訴他,我對外情司的應對非常滿意,不過現在的火候還不夠,以流言制流言想法是對的,但過于分化和荒誕就偏離了目標,畢竟流言只是個手段而已”

劉炳文笑著接口道:“京師開始盛傳流言時,許多不明就里的百姓對我旅順頗多謾罵和污蔑,主要是一些士子縉紳在背后煽動,也有一些百姓將信將疑,雙方爭吵激烈,湯寶成在信中還說,有一戶百姓家,父親對大人破口大罵,其子極力為大人辯護,結果最后父子反目,大打出手,一直鬧到順天府衙門去了。”

楊波聞言哈哈大笑,道:“湯寶成有沒有說,順天府衙門怎么斷案的?”

“兒子被打了十棍”劉炳文也笑了起來:“外情司著手反擊流言后,很多百姓已經不知所措,不知道該聽誰的好了。”

楊波收斂笑容,道“告訴湯寶成,目的只有一個,造勢,為我旅順日后的行動造勢,不用扯太多的人,把目標集中在曹化淳和陛下身上就好,和特勤隊配合,源源不斷的把昌平兵變的起因,以及目前的狀況告訴天下人知道,咱們不需要說服那些對旅順心懷惡意的人,只要說服那些同情旅順的人,還有一些中間百姓就足夠了。”

劉炳文點頭:“宗元方大人也來信,他目前處境有些危急,當日奉旨招撫昌平團練營,他在特勤隊的保護下化妝混入了永安營內,走官道的小宦官被王肇坤等人派兵截住,這些人害怕事情泄露,起了殺人滅口的心思,宗元方懇請大人,派人接他回旅順”

楊波搖頭:“不行,天下哪有這么好的事,討好朝廷還不得罪我?告訴宗元方,眼下是他選擇的時候了,何去何從他自己選,要想下輩子平平安安,團練營的事情給我解決好。”

劉炳文點頭:“昌平有阮大鋮主持大局,目前局面還算平靜,山海關總兵唐通攻城不怎么賣力,倒是一直索餉不斷,期間還有營頭嘩變,圍住主持圍剿的王肇坤等人鬧餉,后經魏公公,劉遵憲等人好生安撫,又從戶部經濟調撥了一批糧餉,總算沒鬧出大事,但經過此事后王肇坤等人威信大減。底下將官都在陰奉陽違。通州那些將校也吵著要糧餉,官兵內杠十分嚴重,阮大人入城后驅散了一半人口,除了老弱病殘外還有許多都官場貴人,皇親國戚。這下讓王肇坤犯了難,無法攔阻,又不能盡數殺之,也不敢放任他們回京師,否則官兵慘敗的消息很快傳遍京師,甚至傳到陛下的耳朵里。王肇坤只好硬著頭皮扣壓了昌平逃難百姓,都安頓在永安城內,每日供給也不敢缺少,朝廷兵馬本來糧餉不多,現在又添了這許多嘴,正叫苦不迭呢!吳仲村他們糧食充足。又征召了許多青壯入伍,根據阮大人傳回的消息,如果只有唐通的三萬兵馬圍困,團練營再堅守半個月不成問題。”

楊波嘆了口氣,點頭道:“半個月,半個月就足夠了。”

“是啊,只要遼南會戰結束。等咱們騰出手,朝廷就該頭疼了。”何九忿忿的接了一句。

楊波望了何九一眼,沒有答話,何九作為鐵牛的副手現在執掌軍部,底下大小將官聽到團練營的遭遇后都是義憤填膺,恨不得高舉反旗殺入京師,把曹化淳,王肇坤,魏國,崇禎帝這些人一股腦砍了泄憤、

情報部需要楊波決斷的事情最多。劉炳文不敢拖延,繼續道:“還有就是釘子的匯報……”

磨盤城外密布軍營,皇太極的黃龍汗旗隨風飄揚著,在中軍大帳內,八旗貴族及一些謀士高參集聚一堂。

“陛下。警戒南門的正紅旗報稱,磨盤水城又來了一批船隊,船隊吃水十分沉重,估計是大批的糧食器械”岳托低聲向皇太極匯報道,在場的還有代善,多爾袞兄弟,薩哈廉,阿巴泰等人,豪格與濟爾哈朗剛剛聯破西平堡,至少短期內八旗沒有后顧之憂。

這個消息讓眾人心里極為不好受,明軍糧草不缺,想要困死明軍顯然不現實,隨著沿海的浮冰越來越多,決戰一觸即發,但問題是,如果船隊運送的不是物資,而是明軍精銳的士兵呢?

皇太極依然面色平靜,他卻不是擔心楊波增兵,而是擔心楊波棄守磨盤城,那么他所花費的巨大代價就完全落了空,對于眼下后金的形勢來說,這是孤注一擲的賭博,打退會楊波主動撤離戰場對后金都沒有任何的好處,因為楊波過了冬天又會回來,他必須擊敗楊波的主力,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才行。

這個時候皇太極才回憶起孔有德的好處來,孔有德幾次建議要在復州一帶造船,眼下沒有水師的弊端顯露了出來,明軍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主動權完全不在他手上。

旁邊一些幕僚范文程,蘇克薩等人都默然不語,現在是后金貴族之間的商議,他們通常都不能發表意見,除非這些貴人詢問的時候。

“陛下,楊波的主力都在城內,但這不太像他的風格?誰都知道三個月的冰封期就要到了,莫非他有信心能抗住咱們大舉進攻?”多爾袞皺著眉頭吶吶道,他數次召集那些與楊波集團交過手的將領商談,最后得出一個結論,楊波所作的任何事都有明確的目的,這個人有著商賈的精明和狡詐,計算尤其出色。

皇太極沒有開口,轉向代善道:“”二哥,你怎么看?”

代善愁眉不展,搖頭道:“明眼人都知道實力懸殊,如果楊波要撤離眼下就是最好的機會,可他倒是擺出一副誓死不退的架勢,我還真是看不透他?”

皇太極有些不滿,追問道:“眼下打到這個局面,二哥是怎么意思?”

代善摸出扳指,雙眼微微張開道:“陛下說了算。”

皇太極有些無奈,代善是老滑頭,這個時候不表態才是正確的,無論打不打,最后都會落得里外不是人。但皇太極不想聽這種默認兩可的話,于是他轉頭問岳托:“你呢?你怎么想?”

岳托想了想,搖頭道:“根據探哨匯報說,明軍水師大小百余艘船入了城,奴才找人算了算,如果按照吃水的深度判斷,全部裝運士兵的話可能有三千余人左右,楊波主力原有七八千,如果加入這支生力軍總兵力達到了數萬,只要他們據城死守,集八旗之力也難以短期攻克,所以楊波才會如此有恃無恐。”

皇太極微微一笑:“恐怕這段時間我八旗損失慘重讓楊波更加狂妄了吧?朕八旗精銳,豈是那些手持木棍包衣可比的?”

岳托低聲勸道:“楊波用水師補給,旅順各地的糧餉源源不斷送過來,我大軍久困無功,消耗太重,我們的糧餉已經撐不到開春了,甚至,甚至……”

岳托小心的看了看皇太極的臉色,才鼓起勇氣道:“甚至連種子都吃進了。”

最小的多鐸哼了一聲,道:“咱們難熬,明軍能有多好過?俺們數萬人聚集在城內,同樣消耗甚重,不同的是,咱們要是打不下磨盤城,那些損耗不就白費了?”

皇太極問剛阿泰道:“散布了這么多楊波謀反的消息,明國朝廷居然沒有任何反應,這是為何?”

剛阿泰趕緊欠身道:“回陛下,明國也不是沒有反應,奴才打探得知,入援京師的團練營正在被明國朝廷的大軍圍剿,之所以沒有對楊波才去手段,奴才推測是,楊波所部正與我大金對峙,明國不敢在這個時期輕舉妄動,以免逼反楊波,奴才多方打探消息顯示,朝廷除掉楊波之心比我們還要迫切。”

皇太極臉色一滯,失聲道:“如此說來,朕集八旗精銳圍困磨盤城,反倒是救了楊波一命了?”

剛阿泰硬著頭皮點頭道:“若是我等退守蓋州一線,只要給明國朝廷一個機會,奴才斷言,楊波活不過三個月。”

剛阿泰的話讓許多貴人心動,正是因為他們逼得太緊,結果讓楊波和明國朝廷抱成了一團,如果稍稍退卻,只怕他們先會斗個你死我活的,那個時候再收拾殘局豈不更好?

“不行!”皇太極長身而起,斷然否認

“楊波增兵磨盤城,打算與我背水一戰,恐怕與明國朝廷的壓力不無關系,但只要楊波死死咬住咱們,明國朝廷就不敢輕易在他背后下黑手,我八旗馬甲步甲實力強橫,何必把希望寄托在對手身上?此計斷不可行。”

剛阿泰磕了個頭,不敢再說。

一直沒有開口的阿巴泰突然道:“陛下,奴才憂慮的不在這里,而是沈陽,楊波立足旅順后很快就成了我八旗主要對手,結果讓東江各部發脹壯大起來,眼下我盡然盡數被拖在南四衛,一旦東江各部效仿之前事故,出兵奇襲我連山關,牛毛寨等地,單靠駐防沈陽的兵馬無法應付,若是派人救援,則總攻磨盤城又難以為繼,實在是進退兩難”

蘇克薩低著頭,豎著耳朵聽著他們的議論,心里也在為自己的將來盤算,眼下后金狀況似乎非常的不利,可是旅順也看不到什么希望,八旗云集磨盤城下,最后打成怎么樣誰也看不清楚,不過他又有些驚奇,根據釘子傳回的最新口信,楊波指示中的語氣十分明確,信心十足,楊波命令他要在合適時機積極進言,鼓動八旗入關搶劫大明,而不是困守沈陽或退回后金老家,根據這個指示,蘇克薩判斷楊波對旅順獲勝信心十足,只是楊波的底氣何來呢?

蘇克薩怎么也想不明白……

薩克廉突然上前大聲道:“陛下,奴才以為,這幾年遼中荒歉不斷,加上旅順四處破襲屯堡,旗內連公中存糧都發放殆盡,要是旅順每年來幾趟,咱們不用打就輸了,所以奴才以為,既然楊波愚蠢到死守磨盤城,咱們就應該拼力一博,就如薩爾滸一般,只要打破旅順,其余東江,朝鮮,甚至錦州無需擔憂,只要打破旅順,我大金大有可為……”(。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m.qidian.閱讀。)

閱讀提示:

如果對小說列表作品內容有意見,建議發送郵件或站內消息告訴我們!


上一章  |  明末軍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