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追蹤第七十二章 畫的秘密(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探險>> 藏地追蹤 >>藏地追蹤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二章 畫的秘密(下)

第七十二章 畫的秘密(下)


更新時間:2013年11月30日  作者:祝龍騰  分類: 靈異奇談 | 探險 | 斗智 | 搞笑 | 祝龍騰 | 藏地追蹤 

這個時間正是下班高峰,北京的交通就是這樣,一旦堵起來,比便秘還難受,的哥簡直是抱怨一路,到了楊府已經半夜了。

我下車一看,楊府除了客廳的燈還亮著,所有的燈都熄了,看來楊老還在等我,如此來看,楊老確實對我很感興趣,不然不可能等我這么久。

我上前按動門鈴,出來接我的卻不是那個小保姆,而是一個二十多歲,文質彬彬的年輕男子,但是面色有點暗淡,給人一種腎虛的感覺,這哥們兒一開門就跟我握手:“關心是嗎?你好,我叫劉衛,楊老的學生,幸會幸會。”

原來是個自來熟,我應付一下跟他握了手,心說劉衛,你這名字跟你的臉色還真匹配,六味地黃丸的簡稱吧。

“楊老已經在等你了,跟我來。”劉衛說著,把我請進了客廳。

客廳里煙霧繚繞,滿屋子全是尼古丁的味道,楊老和兩個陌生人正坐在沙發上抽煙,烏木茶幾上,放著一尊銅像,銅像前面擺著一個香爐,我一看正是今天放在天字一號神龕里的那個,不知楊老把它請出來是何用意。

楊老一看我進來,馬上站起來說道:“小兄弟,咱們又見面了,歡迎歡迎。”

我一看這家伙的態度跟我第一次來時完全變了,不禁感到有些受寵若驚,那兩個陌生人見楊老站起來,也紛紛起身。隨后聽了楊老介紹,陌生人中那個中年人叫老范,是個做古董生意的,那個跟劉衛年紀相仿的年輕人叫李國棟,也是楊老的學生。

簡單的寒暄幾句,楊老就請我坐下,我心說怎么一下子對我這么熱情,該不是來硬的不行,非要來軟的吧?

楊老就道:“天也不早了,咱們直奔主題吧。”然后看了眼其他人,又問我:“小兄弟,你也就別藏著掖著了,你告訴我,你是不是東北虎的傳人?”

我一看,他那邊四個人,而且都是圍著我坐著的,心里一震,壞了,這家伙該不是想逼供吧?

楊老呵呵一笑:“你別想歪了,我只是想確定一下你是不是東北虎的傳人,如果不是,我這個秘密就不能說,這一點似乎不過分吧。”

我點頭,確實不過分,那我就不瞞您了,我的確是東北虎關爺的兒子。

楊老他們明顯之前已經料到了,但是我這一說,他們四個還是為之動容了一下。然后就聽楊老說道:“這就對了,難怪尸蠶會怕你。”

我笑了笑說道:“好,既然我的身份您老也確定了,那咱們就說正經事,別的我不想聽,我只想知道老虎刺青的來歷。”

楊老點點頭,拍拍我肩膀對我說:“先別急,我給你看樣東西。”說完,就看了老范一眼。

老范湊過來拿過那尊銅像,把銅像翻轉過來,就看到銅像下面有三個套在一起的轉盤,最小的上面有四個小子,中間的是八個,最外圍的是十六個,我一看這些小字跟畫卷上的一樣,心就提了起來。

楊老解釋道:“這銅像其實是一個八寶轉子錦盒,現在叫密碼鎖,我花了八年的時間才把它打開,古人的智慧,真是不言而喻。”

老范無次序的轉動三個轉盤,后來將三個字對在一起,然后銅像里面發出一陣滴答聲,最后咔的一下,三個轉盤彈出,從里面掉出來一個拳頭大小,銅質的老虎頭,奇怪的是,虎頭上的紋路密密麻麻,就像長了魚鱗一樣。

楊老拿起老虎頭,放到香爐里沾滿香灰,然后用力一吹,緊接著我就發現,沒有吹掉的香灰留在虎頭上的一些縫隙紋路里,形成密密麻麻的篆字,但終究猜不透是什么用意。

老范把畫卷展開,李國棟拿出一個聚光手電在后面一照,那些奇怪的符號又顯現出來。

我不知道他們搞什么名堂,只能靜靜地看著。楊老沖他們點了點頭,其他人又把畫卷收了起來,然后楊老把虎頭上的香灰擦掉,重新裝進銅像里。

楊老看我一臉迷茫,呵呵一笑:“沒看明白不要緊,聽我給你解釋。這幅畫上的文字,叫做郭公密文,是晉代人郭璞寫的,里面記載了一個巨大的秘密。這種秘文沒人能翻譯出來,就是郭璞的弟子,也不能窺其一二。”

我心說你就吹吧你,沒人能翻譯出來你又怎么知道它叫郭公密文?難道是郭璞托夢給你的?

楊老繼續道:“我開始也沒能翻譯出來,后來發現了這個八寶轉子錦盒的玄機,才找到了密文的答案。你剛看到的虎頭,叫做龍鱗童虎,上面的文字,就是郭公密文的注釋,直白點說,就是專門翻譯郭公密文的字典,但是并不完全,這個龍鱗童虎只翻譯出了密文的一部分,我想還有其他的龍鱗童虎存在。”

我已經開始不耐煩起來,掏出煙狠狠吸了一口說道:“老爺子,麻煩您撿重點說,您現在說的這些,應該是講給你學生的,我對這個真的沒興趣。”

老范突然瞪了我一眼,剛要發作,楊老一擺手讓他安靜,然后沖我一笑道:“年輕人性子急,但這不是急就能急來的,你最好趁老頭子有興致,耐心聽著,不然我說到一半,困了想休息,你今天晚上豈不要折磨死?”

我哼了一聲,不置可否。

楊老繼續說道:“我翻譯出的這部分,記載的是穆天子駕駿馬西游回來的故事。”

“不對呀老爺子,您這不是忽悠我嗎?”我一下子聽出了苗頭,就道:“您還別欺負我年輕,《穆天子傳》咱也看過,你不是拿神話故事來搪塞我吧”

楊老擺手讓我別打岔,然后說:“我開始也迷惑,郭璞曾經給《穆天子傳》做過注解,穆天子的故事人人知曉,沒必要把它作成密文,但是后面寫了一些離奇的故事,證明此穆天子,非彼穆天子。”

我一愣:“兩個穆天子?這怎么可能?”楊老道:“古代有三個人被人叫過穆天子,一個是名副其實的周穆王,真正的穆天子。另一個是秦穆公,當時先秦也曾有人管他叫穆天子。還有一個就是北魏前身代國有一位皇帝,叫做拓跋猗盧,后被追封為穆皇帝,也成為穆天子。

郭璞稱此穆天子西游是一件十分隱秘之事,知情者盡被斬殺,卻惟獨放過了郭璞,密文上說穆天子從新平城走后,國內就傳出了皇帝被兒子六修所殺的噩耗,舉國喪,三年后,穆天子歸,取長生未果,崩于歸途,六修請郭璞造墓,葬穆天子于大鮮卑山。時天子體有劇毒,近者皆死,只一人不懼,攜死士數人將天子遺體葬進墓中,出來時只剩下一人,此人坦胸,胸口上有一個老虎刺青,時人皆以為神人刺也。”

我開始緊張起來,說道:“前半部分我沒聽明白,不過后面的我似乎懂了,你是說那個穆天子死時尸體有劇毒,人靠近了就死,但是有一個人不怕,組織一個敢死隊冒死將穆天子葬進了墳墓,后來只有那個人出來了,而且胸口上多了一個老虎刺青。”

楊老點頭:“意思差不多。這就是老虎刺青的來歷,不過顯然沒這么簡單,其中一些細節里面,可惜現在只能翻譯出這些,但是有一點能推斷,老虎刺青肯定跟下葬穆天子有關。”

我點頭,但是有一點搞不懂,這個穆天子到底是哪個穆天子?

楊老呵呵一笑:“我判斷是代國的那個穆皇帝,拓跋猗盧。你看,這上面說穆天子從新平城走后云云,晉代時,把今天山西省山陰縣就叫新平城,當時是代國領地。而且上面還說,傳出了皇帝被兒子六修殺死的噩耗,正史記載,拓跋猗盧欲廢長立幼,長子拓跋六修一怒之下殺死父親登上皇位,跟密文上面說的也比較吻合,不過密文上的意思是,六修殺父乃是為了掩護父親西游,其實穆天子并沒死,而是秘密西游去了,并且還將知情者全部殺掉,惟獨放過了郭璞,證明這件事郭璞也是知情者,并且他還用密文將此事記錄了下來。后面說三年后穆天子回來,求長生未果,我想這拓跋猗盧也想學周穆王,尋找西王母求長生,估計他是看《穆天子傳》得到的啟發,恰巧郭璞給《穆天子傳》做過注解,對此書了如指掌,這也可能是郭璞沒有被殺的原因。”

我聽楊老分析的十分有道理,不過有一點不明白,就問:“但是這些并說明不了老虎刺青是怎么來的啊?”

楊老點頭:“沒錯,可是有一點,那個人的老虎刺青是他從穆天子的墓中出來才有的,我想他進去安葬穆天子的時候肯定發生了什么。”

我心想確實,可惜密文剩余部分翻譯不出來了,這似乎是老天在跟我開玩笑,存心吊我胃口。

楊老呵呵一笑:“想弄清楚刺青是怎么來的,那個人在安葬穆天子時發生了什么事,為什么別人都被穆天子的尸體毒死,而那個人卻沒有,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找到穆天子的葬身之地,進去一看就知道了。”

我就說怎么進?你能找到拓跋猗盧的墓?

楊老搖頭說道:“這個需要經驗,從密文中就能知道拓跋猗盧的墓葬地點,大鮮卑山,也就是今天的大興安嶺北段,密文中提到一個大興安嶺的地名,嘎賢谷,經過我多方打探,歷經千百年,這個嘎賢谷至今還在,不過被當地人改了名字,叫做夾餡溝,穆皇帝拓跋猗盧就葬在這個谷中,我想憑借老頭子在風水上的造詣,找到拓跋猗盧的墓應該不是問題。”


上一章  |  藏地追蹤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