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婧白著臉看著柳母,咬牙堅定地說道:“母親,孩兒不苦!”
她走到柳母面前,慢慢跪下后,雙手扶著母親的膝蓋,仰頭看著短短二三天,便老了十歲不止的柳母,低低說道:“母親,你要相信婧兒。冰火!中文.”見到母親還哭個不停,柳婧溫聲低語道:“母親,你是不相信孩兒的本事么?你忘記了,十一歲那年,女兒與那鄧家九郎對弈,連敗他十局,后又與他拼詩文,也殺得他落花流水……”
柳婧不提這事也罷,一提這事,柳母直到現在還有怒火。當下她抹了抹淚水,啞起聲音罵道:“混帳,你還好意思說起鄧家九郎!你仗著有一點小聰明,勝了他也就罷了,還敢大出狂言,肆意羞辱那南陽鄧氏的嫡子,要不是你父親察覺了那鄧九郎的身份,家業也不要了,一家子連夜上了船,你……”
柳母瞪著紅通通的眼睛氣憤地看向柳婧。
柳婧見狀,連忙羞愧地低下頭。
見到女兒這般溫馴的樣子,柳母嘆了一口氣,喃喃地說道:“當年的事已經過去了,反正你這一輩子,也不會到帝都,不會見到鄧家九郎,倒也不必在意。”
只是說到這里,柳母已經想起了當年自家這個女兒的頑劣,想到那一年因女兒冒犯了鄧家九郎一事,而徹夜逃離老家,在路上遇到了丈夫的故交顧公。顧公身為一郡郡守,家教甚嚴,門風清正,而顧公有一次子,人才長相都與柳婧相配。
可他們就沒有想到,幾個大人在這里商量要把這一對小兒女定下婚約時,那一邊,柳婧卻對著傾慕于她,總是跟在她身后的顧家二郎幾番戲弄。她先是把顧家二郎引入匪盜窩,然后她又去美人救英雄……事情說起來也是哭笑不得,那些盜匪,還真中了小柳婧地調虎離山之計,被她順順利利地把顧家二郎給帶了回來。當時顧家的人都不知道此事本是柳家小姑弄的鬼,那顧公還頗為稱贊柳婧的急智。直到幾天后,柳婧又挖了一個坑,把顧家二郎騙著掉入坑里餓了一天,接著又假裝辛辛苦苦地找來,還特意跳到坑里陪著他渡了一晚,直到大人們趕到后救出兩人。結果那過程被一路人看到,還給捅了出來……要不是當年的柳婧太過頑劣,怎會滿了十六歲,顧家還遲遲不來求娶?
也是經過了那事,柳母和柳父才下了狠心管教女兒。這幾年來,柳婧的性格日漸溫婉本份,行為舉止頗有班昭之風,做大人地終于放了心。
尋思起往事,想到柳府現今這局面,柳母不由想道:阿婧的才智,遠勝過她的庶兄,也許她真有法子解了柳府的這一難……
柳婧對著母親明顯變得明亮的雙眼,心中明白,母親又恢復信心了。
當下,她站了起來,朝著柳母深深一揖后,低聲說道:“母親,阿婧不孝,阿婧拿了母親的祖傳寶玉,給當了五十兩金,其中十兩,女兒遠到吳縣雇了外面這二十個浪蕩子……母親放心,等女兒還了債務,一定把那寶玉贖回!”
說罷,她無視母親那又是心痛,又是欣慰的表情,緩緩退了出去。
一出房門,柳母便聽到女兒壓沉著聲音說道:“諸君好生休息一晚,明早起程。”
“是。”“小郎君是個痛快人,聽你地安排便是。”
眾青衣人一窩蜂在柳府中找地方休息時,柳府的花園里,柳婧低著頭若有所思。
這時,一個腳步聲傳來,緊接著,小妹柳萱小心翼翼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大哥,你是我大哥?”在柳婧回頭看向她時,小女孩扁著嘴,轉溜著水靈靈的大眼脆脆地說道:“可是大哥,你與我二姐姐好象呢。”
對上妹妹那白嫩嫩水靈靈的模樣,柳婧勉強笑了笑,她壓低聲音輕聲說道:“萱兒,大哥還有事,你自個玩兒吧。”
說罷,她也不理會扁著嘴悶悶不樂的小女孩,轉過身朝著不遠處的王叔走去。
大步走到正在收拾凌亂破爛的院子的王叔面前,柳婧喚道:“王叔。”
王叔是知道她的身份的,當下連忙小聲喚道:“二姑子,你喚我?”
柳婧點了點頭,從懷中掏出一冊文書遞給王叔,她小心地朝四下看了一眼后,轉向王叔認真地說道:“這是我與顧家郎君的婚書,你且趕往鄱陽郡,把柳府發生的事稟于顧府,然后,向顧府借一千五百金……”
不等她的話說完,王叔便苦笑道:“二姑子,要是顧府能夠援手,大人也不會向趙宣那等豪強開口了。”
他說的是實話。
柳婧垂下眸,溫軟輕緩地說道:“我知他們不會應承……等他們找詞推拖幾日后,你再拿出這婚書,便說,如果顧家能拿出五百金,柳氏愿意解去婚約。叔切記,最少,顧府也得拿出三百金,你才還給他們這文書。”說罷,她從懷中掏出顧府的定情玉佩一并塞給王叔。
王叔急道:“二姑子,這怎么可以?事關你的終身,不能如此草率!”
柳婧抬頭看向他,苦澀地說道:“叔……我已年近十七,及笄將近一年,顧府從不言娶。這等婚事,留著又有什么意思?”
王叔一陣啞口無言。
直過了一會,他才訥訥地說道:“那,夫人可知道此事?”
柳婧苦笑道:“叔,當務之急,是湊齊還債之金,再救出父親……如能從顧府湊到五百金,或可解一時之難。”
她這話一出,王叔也明白了她的話外之意。事情到了這個地步,能湊到錢就是萬幸,哪里還有那么多顧慮?
當下他長嘆一聲,點了點頭后把文書收入懷中,道:“姑子放心。”柳婧見他答應,高興地點了點頭,轉又吩咐道:“隔墻有耳,喚我大郎!”
“是,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