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國家間的競爭,就是工業實力的競爭,這一點再清楚不過了,張廷蘭也將努力方向放在了建立完善的工業體系上,而建立工業體系的核心問題就是人才。
偏偏這個時候中國又奇缺理工科人才,能與遇到巴玉藻這個大能,張廷蘭已經十分欣慰了,他提出的方法也引起了張廷蘭的興趣,派遣留學生還有籌備一下,但是派遣一些年輕的學徒工,讓他們見識西方的工業生產,學習一技之長,還是能夠辦到的。
況且現在又是一戰之中,美國的工業馬力全開,也需要足夠的工人才行,想到這里,張廷蘭已經做出了決定,回奉天之后,要立即選出一批機靈的年輕人,送到美國,不求他們能學到太多,但是至少可以給巴玉藻打下手。
“張兄,五十萬的確能做不少事情,只是這筆錢如何管理,還要斟酌一下。”
“要不都交給蘊華兄吧,全都由你說了算。”
巴玉藻一聽頓時將腦袋搖晃起來:“使不得,使不得!張兄信任我,我自然是高興,只是我實在是沒有精力管這些了,學業負擔就很重,還要照顧一下那些學徒工人,再去管錢,我可沒這個本事。”
張廷蘭一聽也點點頭,這個基金以后會不斷擴大,資助的人員也會越來越多,為了讓每一分錢都花到刀刃上,的確需要專門的管理機構,看來自己還要找聯系一下弗雷德,讓他找找管理基金的人才。
他們又談了幾個小時,十分投機,鄺榮光也徹底心甘情愿的去奉天,同時還還答應在奉天站穩腳跟之后,就去聯系其他的留美幼童,爭取拉來更多的人才。
昔日的留美幼童不少都已經功成名就,想要讓他們給自己辦事,就要有足夠大的平臺,不然廟小了可容不下這些大神,張廷蘭躊躇滿志,就準備著回奉天大干一場。
將大事情談的差不多了,張廷蘭才辭別鄺榮光,回六國飯店。一路上張學良也若有所思,他突然問道:“廷蘭哥,我要是不和于鳳至結婚,會不會也像楊述慶一樣卑劣?”
張學良一生毀譽參半,但是又一點不得不讓人羨慕,那就是于鳳至和趙四兩位紅顏不離不棄,堪稱人間的美談,能娶到于鳳至那樣的奇女子,是張學良的福氣。
“漢卿,你和于鳳至僅僅是訂婚,與楊述慶已經成親,且有了孩子完全不同,你有追求戀愛自由的權力。但是你能保證找到更好的么,七大爺力主你和于姑娘的婚事,就是看好了對方,我建議你多了解一下于姑娘,說不定你會愿意呢!”
“大哥,如果六哥真的喜歡上了于姑娘,那么他們到底算是包辦婚姻,還是自由戀愛?”張廷樞也湊熱鬧的說道。
“的確是分不清,有個合適的伴侶相伴一生就足夠了,何必拘泥那些形式上的東西呢!”
“大哥說得真有道理,不過你什么時候給我找個嫂子啊?”
張廷樞雖然說得是玩笑話,但是張廷蘭也差不多到了娶妻的年紀,這年頭結婚都早啊,十六七歲抱兒子的遍地都是,只是張廷蘭還真沒想好要找個什么樣的。
他們說笑著回到了六國飯店,張廷蘭向老張介紹了鄺榮光和巴玉藻的情況。能夠招攬鄺榮光這樣的大才,張作霖當然十分高興,老張在幾個月前就上書袁世凱,希望能在奉天建立一所國立師范學校。
目前中國只有五所國立師范學校,如果第六所落戶到了奉天,對于奉天的教育發展是一個大好事,老張甚至提議讓鄺榮光出任校長。
“我年輕的時候,沒讀過幾天書,人生一大遺憾,以后奉天都要拿出大筆的錢,讓想讀書的孩子都能讀書識字,就算少養幾萬兵,也要辦大學。”
張作霖這個草莽英雄對于教育是十分重視的,張廷蘭也十分感慨,老張執政東北之后的確是這么做的,縣市政府要將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四十拿出來辦教育,投入之大超乎想象。
不過從效果來看并不好,奉天沒有培養出急需的工業人才,工廠之中依舊要大量聘用日本技師,離開日本人的幫助,東北的工業就幾乎玩不轉。
這就和重視文科,忽視理工有著重要的關系,老張把錢投出去了,但是卻沒有管好這筆錢,換句話說,就是張作霖太信任那些讀書人,認為教育要足夠的自由,結果把錢都浪費在了錯誤的方向,沒有收到足夠的成效。
奉天的底子很薄,就算拿出財政的百分之四十,也很難滿足教育的需要,因此教育的重點就應該放在實用人才的培養上面,重點發展師范,理工,以及醫學之類的專業,為奉天的工業化提供人才,至于文史之類的專業則要放一放,張廷蘭突然覺得很有必要和老張談一談教育的問題。
他正在思索著呢,張學良則是繪聲繪色的將痛罵楊述慶的情況說了出來,老張聽了之后,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廷蘭,楊教授是知名學者,未必有你說的那么不堪吧,對于有學問,有本事的人我們還要尊重,人家是國士。”
老張這一批軍閥對于讀書人都有相當的尊重,執政后也給予他們太多優待,甚至到了縱容的地步,因此聽到張廷蘭痛罵一個教授,他本能的反對,只是張廷蘭地位特殊,如果換成別人老張只怕就要開罵了。
“黃河水濁,長江水清,但長江水也可泛濫成災,淹沒數省之地,黃河水也灌溉兩岸數省之田地,澤被蒼生,不能只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只因水濁而偏廢,一切都在一個度。”
張廷蘭把嘉靖皇帝的黃河長江之論拿了出來,放在眼下的情形,正好十分合適,學術要自由,教育也要重視人文,但是一方面要看所處的時代,一方面要控制程度。
如今中國被槍炮打開了大門,九州國土任由洋人橫行,黎民百姓饑寒交迫,這個時候自然要將所有的力量都用在與強國有關的東西上面,靠吟詩,靠寫文章是趕不走侵略者的,只有鐵血,只有槍炮才能振興國家。
而帶來先進武器,強大的軍力的就是理工科人才,就是工業化的生產能力,這個時候再把寶貴的資金投在文科上面,實際上是對民族的犯罪。
“七大爺,這些文人遠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就比如繁簡字之爭,繁體字書寫認讀都困難,一個人要想熟練使用繁體字,至少要五年時間。對于普通人家,他們根本無法讓一個孩子五年的時間不做任何事情,光是讀書,這就是一道無形的大門,阻斷了普通人求知之路,只有那些家庭殷實,有讀書傳統的人家的后代才能識字學習。”
張廷蘭說到這里,老張眼中突然閃過一絲精芒,神情有些痛苦,張廷蘭正好說中了他的心事,老張年輕時靠著先生的施舍,才念了一段時間的私塾。不只是他,張作相也是如此,只念了兩三年私塾,就不得不放棄學業。
“七大爺,如果使用簡體字,只要三年左右的時間就能認全常用字,學會基本的讀寫,也能夠繼續深造。如果大范圍的推廣簡體字,很多普通百姓的子弟就能夠入學讀書,他們就擁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但是偏偏有一大批文人死命的阻止,他們說什么文化傳統,說什么書法美觀,說什么造字法,不論有借口多少,我只總結一點,那就是提高門檻,壟斷知識!”
老張何等精明,他只是沒有往這方面想而已,張廷蘭點破之后,老張豁然開朗,沒錯,那些讀書人的確有著自己的算盤。繁體字難學難寫,耗費時間長,普通人家承受不起,自然就只有他們的后代能夠去讀書學習,他們這個圈子的競爭壓力就小了很多。
縱觀民國,父子兄弟都為文化名人的現象十分普遍,這就是壟斷知識的結果。而后世教育普及之后,這種情況就沒有了,即使父輩名望卓著,子女不努力,一樣會被淘汰,貧家子弟和富人雖然處在不同的起跑線上,有些吃虧,但是放在民國,他們連入場競爭的資格都沒有。
“明白了,明白了,這些讀書人果然心眼兒太多!”老張苦笑著說道:“廷蘭,你腦子就是機敏,看得透徹啊,以后奉天辦教育就要推廣簡體字,美不美觀老子不管,老子只管實用。”
張廷蘭在北大大鬧一場,很快就成為了最大的新聞,著名教授被無名小輩挑戰,絕對是爆炸性的東西。
當時在場的學生憑借著記憶,將兩個人的對話都寫了出來,尤其是張廷蘭所說的東西,更是盡可能的做到一字不漏,全部登載在了報紙上,楊述慶也呼朋引伴,聯絡了一大批文人,開始寫文章,討伐軍閥崽子污蔑教育,玷辱學者,一時間這股輿論風潮之大,竟然超過了對君憲的討論。
這讓張廷蘭都始料未及,大太子袁克定在了解了情況之后,特意找到了張廷蘭。
“廷蘭,還是你有本事,這么多年,那些教授指著鼻子罵我們,我們卻不知道怎么還擊,你可是給我出了一口氣啊。”
“大公子,我認為對付這些文人,不必打,也不用怕。而是要去爭,爭奪輿論權力,不能讓他們想說什么就說什么!”
“說得太好了,廷蘭,我眼下有點難處,你幫我想個辦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