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大制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叫天>> 借天改明 >>借天改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大制度

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大制度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28日  作者:叫天  分類: 崇禎皇帝明末穿越熱血 | 叫天 | 借天改明 

熱門推薦:、

崇禎皇帝原本只是藩王,早年因為天啟皇帝的寵信,一直得以住在皇宮里。后來天啟皇帝驟薨,十七歲的藩王一下變成了一國之君。

剛成為皇帝時,擺在他面前的就是權勢滔天的九千歲。在解決了魏忠賢之后,各處的自然災害、遼東建虜、國家缺錢等急需解決的問題又擺在了毫無經驗的崇禎皇帝面前。

雖然在鐘進衛的輔助下,大明的矛盾一件件地被解決。可不管如何,他都不可能注意到帝國的每一件事情,更不用說被歷朝忽視的國子監了。

因此,他在聽到鐘進衛說后世再窮不能窮教育,也有感于自己使用人才的不足,因此格外開始關注起鐘進衛所說的內容。

只聽鐘進衛在繼續說道:“因為第一個危害,導致國子監的經費無法正常運作,這又讓以前的皇帝出臺了依親政策,這...”

“鐘師傅,何為依親政策?”崇禎皇帝在鐘進衛面前,絲毫不用去掩飾自己的無知,實事求是地問道。

鐘進衛已經做足了功課,馬上給他解答道:“依親政策,簡單地說,就是監生不用在國子監讀書,允許自個回家讀書即可。不但如此,而且還沒有任何跟進措施,就是不考核監生在家到底有否完成學業。”

解釋了這個依親政策之后,鐘進衛下結論道:“如此一來,這監生的素質會好到哪里去?能出得了人才么?他們也就是花了錢,買了個監生的頭銜,回頭就有官可以做了。不客氣地說,這就是賣官,只認錢,不認人。”

崇禎皇帝聽得臉沉如水,鐘進衛所講的情況,對于一個想要有一番作為的君主來說,是非常不希望看到的。

是個人都知道,出錢買了官的,只會在為官之時,利用手中的權力刮取民脂民膏,而且只會賺不會虧本,他們才會這么做。無能短視混日子的君主為了能解決急需用錢的困境,才會去這么干。

鐘進衛可不管崇禎皇帝聽了心里好受不好受,繼續說出第三點道:“因為國家選才方面的變化,也就是說進士科的出現,本來就已經擠占了國子監中監生的出路,現在監生只要有錢就能買,人數一下驟增,僧多粥少,出路被淤積,這又進一步降低了國子監在讀書人心中的地位。”

說到這里,鐘進衛盯著崇禎皇帝,聲音有點低沉地道:“陛下,納監的學生,一般都是家里富有,自己不學無術之人。這樣的人一多,就把國子監的名聲給禍害了。使得讀書人中的青年才俊不屑與這些人同處一室,紛紛放棄入國子監讀書的機會。如此繼續下去,到了今天,國子監又怎么不會爛到極致呢!”

崇禎皇帝真得是被震撼了,沒想到大明最高級的官辦學府,竟然在朝廷自己的糟蹋之下,變成了如今的局面。

國子監的宗旨從開國之初到現在,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從最初的網羅天下人才為己任,變成了朝廷斂財的工具,最終又由百姓來承擔這個惡果。

過了良久,崇禎皇帝從沉思中回過神來,見鐘進衛炯炯有神地看著自己,他斬釘截鐵地表態道:“朕對你家鄉那句再窮不能窮教育,深以為然,以后必然定為祖訓傳于后世。”

鐘進衛一聽,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么一來,自己的最大目的就達到了。

要知道,在后世有許多國家和地區,比如臺灣,都是把國家一年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多少明確寫入憲法。崇禎皇帝把這個定為祖訓,就等于是和這一個樣了。

“鐘師傅既然提出了這個事情,肯定是有了解決之道,還望鐘師傅教朕!”崇禎皇帝接著誠懇地向鐘進衛要求道。

他明白,國子監既然已經爛到了極致,要想挽救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鐘進衛微笑著點點頭道:“陛下所命,臣自當效命。”

先是表了個態,然后鐘進衛繼續說道:“臣原本想著從臣家鄉尋找高等學府的管理方法來借鑒,但臣了解了之后卻發現,國子監原本的制度就已是非常不錯的。”

崇禎皇帝一聽,有點驚訝,他沒想到還有這事。于是,他連忙問道:“哦,這國子監原本的制度是如何的?”

鐘進衛聽了,臉上露出一絲崇敬地神態給崇禎皇帝解釋道:“陛下,臣認為國子監三個制度即坐監制、積分制和歷事制,是非常好的制度。”

“第一,坐監制,即對國子監生的嚴格管理,有專門的教學人員、管理人員、教學輔導人員對學生的學業、生活等進行有效的控制。甚至連監生請假、休學都要得到皇上的特許才可以,請假日子自然也都有規定。”

鐘進衛說到這里時,笑了下,給崇禎皇帝評論道:“說實話,這么嚴格的管理,連臣家鄉都難以做到。”

接著鐘進衛就說起了第二點:“積分制,就是對監生學業的考察。規定修滿八分才能過關。國子監分六堂,六堂又分三等,監生要一級一級過關才可以。每個季度都會進行一次考試,文筆和道理都優秀者為一分,道理優秀但文筆差的就是半分,沒道理的,文筆再好也是零分。”

“在臣家鄉,在高等學府,也都是采用積分制,但基本都流于形勢,并沒有嚴格把關,甚至學生都喊出了及格萬歲,由此可見一般。當然這是題外話了。”

崇禎皇帝聽到鐘進衛每說一項制度時,都會拿后世的進行比較,讓他對每個制度有了另外一個側面的了解,不由微微點頭。

“第三,歷事制度,就是監生的積分滿了之后,就會先撥出到各個衙門進行歷練政事,大概一年以后,歷練合格,才有資格去吏部等著調配做官。”

“在臣家鄉也有這歷事制度,不過不叫歷事,而叫實習。有的時候,我都懷疑臣家鄉這些東西,都是向大明學的。”

說完了國子監的優點,鐘進衛向崇禎皇帝真心實意地作揖道:“陛下,如果國子監的這幾項制度能重新嚴格執行,再從其他方面入手國子監的定位,必然會讓國子監重振威名,還他原有的地位。”

崇禎皇帝聽了有點詫異,制度重新嚴格執行,這個容易理解。但另外一點他就不明白了,于是崇禎皇帝問道:“鐘師傅,何為從其他方面入手國子監的定位?”

同類小說:、


上一章  |  借天改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