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第五百零四章 報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叫天>> 借天改明 >>借天改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零四章 報紙

第五百零四章 報紙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01日  作者:叫天  分類: 崇禎皇帝明末穿越熱血 | 叫天 | 借天改明 
本章節來自于

不過這回王承恩料錯了,今時不同往日,有些東西因為鐘進衛穿越而發生了改變。

曹于汴先是按照順序查看了三份急遞,然后聽到崇禎皇帝對他說道:“南京民變之事,涉及甚廣,朕決意派你前去一查真相,押相關人等進京受審,曹卿可愿前去?”

“陛下之命,臣不敢辭。”曹于汴干凈利落地回答道。

崇禎皇帝見他答得干脆,心知他必有計較,就再問他道:“曹卿對于此事,有何思路?”

曹于汴知道崇禎皇帝是有點擔心自己是否會偏袒某人,他當即回答道:“陛下,從三份急遞上看,已有證據表明那復社與民變有莫大的干系。不管最終如何,其居心叵測定然是要處理的。至于大明皇家銀行南京分行的人是否有為非作歹,臣去了一審便知。另外有關哪些官員是否有褻職,或者有包庇鬧事者的行為,臣也會據實查之。”

王承恩聽了,不由重新打量曹于汴,這好像不是他印象中的都察院左都御史。

曹于汴之所以要這么干,完全和他屁股坐在那里有關。

都察院之前的名聲太差,一直是他想改變的。

在上次的票號鬧出事情,銀行業為之改革一事上,他賭對了。在很大程度上扭轉了都察院只會貪腐不干事的風評,同時他又為各衙門爭取到了利益,成立了為民銀行。都為他的名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現在南京那邊竟然在銀行業改革之事上出現波折,對于他來說,這是不可容忍的。

再說現在一切的證據指向,都很明了,這絕不是百姓自發的民變,是背后有人指使。

曹于汴已下了決心,再搞一把大的,把都察院的名聲重新打響起來。

別人或許不敢動那名聲在外的西張先生張縛,不敢碰內閣輔臣周延儒,但他曹于汴就敢,而且還偏要去動,去碰。非如此驚天大案,不足于讓都察院的名聲一下就扭轉過來,也使他曹于汴的名聲能傳遍大江南北。

崇禎皇帝聽了曹于汴的回話,很是滿意,他點點頭說道:“東廠在江南也已調查多時,曹卿去南京之后,朕令東廠把相關證據移交給卿,由卿出面之。”

“臣遵旨。”曹于汴躬身答應了一聲,然后轉向王承恩道:“還請王公公多多相助。”

王承恩這時忽然想起,好像東廠已經在法理上凌駕于都察院之上了。不由暗自一笑,笑自己之前還是老思路想事情。

“陛下有令,咱家一定遵從的,請左都御史放心好了。”王承恩公事公辦地回答道。

崇禎皇帝看他們說完了后,就吩咐曹于汴道:“曹卿須盡快趕往南京,處理完事情后,督促大明皇家銀行南京分行開業。如若有什么問題,可以調派當地軍隊相助。”

曹于汴知道崇禎皇帝是怕那些人又來圍攻自己,他一臉嚴肅地回答道:“臣明白。”

他很快領了圣旨,當日便兼程趕往南京去處理民變之事。

而在文華殿上,等曹于汴出了殿門之后,鐘進衛便對崇禎皇帝奏道:“陛下,此次南京民變之事,臣覺得有幾個事情應當引起朝廷的注意,最好加以防范使之不再出現。”

崇禎皇帝一聽,連忙問道:“鐘師傅,你所言何事,速速道來。”

王承恩和溫體仁也帶著好奇看著鐘進衛,不知道他要說什么。

“其一,南京民變的事情會發生,就是那些生員先貼大字報,后聚眾鼓動百姓鬧事。分析起來,就是他們先行掌握了輿論,才有后面的事情。”

鐘進衛的分析讓幾個人都點點頭,也明白了他說這個的意思。

“陛下,臣之前的時候,已多次說過輿論引導的重要,為此也讓教坊司培訓出戲班子往各地演出。對了,其實之前的托也是一種輿論引導。”鐘進衛繼續提醒道。

崇禎皇帝聽到這里,當即贊同道:“朕知道了,是朝廷對南京的輿論事先沒有做好引導,因此才被人有了可趁之機。”

“陛下英明,臣現在覺得京師之外的地方,輿論控制還有待加強。”鐘進衛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道。

在崇禎皇帝和鐘進衛說話的時候,溫體仁已在考慮這個問題,此時才發表看法道:“陛下,臣以為此類朝政實施最好事先通過邸報發行天下,讓天下事先有個了解為好。”

鐘進衛剛才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有自己的想法。現在聽溫體仁說解決方法,他的眉頭微不可察地皺了下,然后馬上就舒展了開來,他看向溫體仁說道:“溫大人所言極是,不過我也有一策,可以和溫大人所言相補充。”

崇禎皇帝在上面聽了,心中歡喜,連忙問道:“鐘師傅,你有何補充?”

鐘進衛轉向崇禎皇帝回答道:“陛下,臣以為,溫大人所言朝政先發到邸報上,這是一個好主意。但看到邸報的人群會比較小,再由他們傳出去,這擴散速度就慢了。”

溫體仁聽了一想也是,就問道:“中興侯,那你的意思呢?”

這等于是替崇禎皇帝又催了鐘進衛一次,他便不再分析解釋,直接先說出了他的建議:“臣建議朝廷辦報紙,至少要在兩京十三省的省會有朝廷控制的報紙。”

王承恩一直沒有說話,聽著鐘進衛講解,此時一聽,心想又是一個后世的新鮮東西吧?

“鐘師傅,何為報紙,如何辦這報紙,又如何控制?”崇禎皇帝心急,一連問出了三個問題。

鐘進衛聽了笑著答道:“陛下,這報紙,顧名思義,就是一張紙。可以這么說吧,報料的紙張,就是報紙。把朝廷想告訴百姓的事情都登記在上面,然后分發全國。”

溫體仁聽得有點無語,他不由問道:“中興侯,你這不還是邸報么!”

確實,邸報其實就是最初的報紙。都有報道新聞,引導輿論的功能。

鐘進衛只好更加細致地解釋道:“邸報是給各地官府的,而報紙是用于面向普通百姓,這樣受眾面就廣了。因為對象的不同,所刊登的內容可以不一樣,文章也可以寫得不一樣。這邸報和報紙的區別,其實還是有不少的。”

崇禎皇帝認真地想了一會,雖然覺得鐘進衛說得不無道理,可要大張旗鼓地搞這個的話,好像也不是非常有必要。

于是,他面上還是露出點笑容,征詢鐘進衛道:“鐘師傅,你是否再考慮下這報紙是一定需要么?”

(天津)


上一章  |  借天改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