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可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叫天>> 借天改明 >>借天改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可立

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可立


更新時間:2014年02月22日  作者:叫天  分類: 崇禎皇帝明末穿越熱血 | 叫天 | 借天改明 
小說:

鐘進衛離開大同府前往陜西,一路上因為有了商人同行,速度慢了不少,他的心里有點急,不過也沒辦法。www.bxwx.cc新.筆下文學。

從大同往陜西運物資,比起從張家口起運,已是近了一半路程。

不管如何,前半段的路程因為鐘進衛的臨機一動,改車運為騎卒分擔,算是省下了時間,這么一算,比最初的計劃還是快了不少。

這個時候,鐘進衛心中雖急,但有人卻很悠閑。

在河南歸德府睢州南城,有一處大型別墅區,名曰“陸園”。

在園中的一汪碧水中仿山東蓬萊閣體制而建有一處建筑。由于建在水中,地勢頗高,被主人稱之為“仙峰滴翠”。

此建筑形似船舶,前有山門,中有大殿,后建望月臺,臺上有八仙亭,臺下還有一個純陽洞。

春天來了,萬物復蘇,青綠色嫩芽翠苗隨處可見,其他書友正在看:。

就在望月臺中的八仙亭內,站著一個精神矍鑠的道袍老人,意態悠閑地手捋三綹長須欣賞著這盎然春意。

他邊上有個差不多年紀的老仆在陪著他說話:“老爺,這仙峰滴翠的名字多好聽,那些百姓不識風趣,只叫袁家山,真是讓人氣憤。”

“阿洪啊,你都這把年紀了,陪著我一心向道,怎么還有那么多的氣,看來你還得修心養性才行啊!”那個老人沒有回頭,自己一邊欣賞風景一邊寬慰道。

“老爺,其實,老奴只覺得他們叫袁家山太俗氣,哪怕叫個船山,讓不知道的人問起來,能知道老爺是仿造當年巡撫登萊時的戰艦而造,了解點老爺當年的豐功偉績,老奴也覺得比叫袁家山強。。”

或者是人老了,又或者是跟隨老爺多年,彼此親如家人,因此并不忌諱和老爺頂嘴,或者就想著替老爺報不平,阿洪噴著口水說著自己的想法。

這個老人就是當年的登萊巡撫袁可立,手下轄大將張盤、東江鎮總兵毛文龍、都督同知沈有容,取得了策反劉愛塔(即劉興祚)、夜襲金州、收復旅順、智取牛毛寨等一系列戰事的勝利,讓建虜不敢全力攻打寧錦防線,始終防備沿海一線。

但由于閹黨和東林黨的輪番惡意攻擊,使他心生去意,又恰好遇見神跡,便心往道家。多次請辭之后,終于在天啟末年告老還鄉。

他一回到家,就設計建造了這袁家山,并供奉呂洞賓等八仙眾神,一心向道。

崇禎皇帝在登基之后,也曾想起復他,卻被他拒絕了。

別人都以為他的俗心已死,不再留戀凡塵。但只有從小跟隨他,陪他各地做官,征戰沙場的阿洪知道,老爺的俗心其實不死。只是閹黨當道,朝中黨爭不斷,才讓老爺斷了重新出仕的念頭。

過了兩年聽說皇上把魏逆連根拔起,老爺又有所心動,但最后還是按捺沒動。

自從去年聽到建虜叩關,入侵京畿之地的消息時,老爺還把自己關在書房一天,一邊嘆氣一邊寫寫畫畫,最終卻又用火付之一炬。

阿洪就知道老爺是想為國效力,只是因為還有一些顧慮才又打消了念頭。。

自那之后,老爺就不在袁府居住,經常在這仙峰滴翠中修行養心,不問世事。

袁可立聽了阿洪嘮叨自己當年巡撫登萊之事,沒有答話,眺望著遠處的房屋城墻,思緒又回到了遼東戰場。

自己苦心經營的登萊防務,在自己一走之后,土崩瓦解,大將張盤苦戰無援戰死,沈有容病故,毛文龍被自己人所殺,登萊防區不復牽制建虜之效用。

袁可立想著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現已天人永隔,在心里不由得暗暗嘆了口氣。

轉念又一想,那年自己在登萊看到的海上奇景,一直認為是八仙顯靈,顯蓬萊仙境指引自己。如今自己供奉八仙至今,卻又無所見。這道家傳說,到底是真是假?

家仆阿洪見老爺并沒有說話,一直眺望著遠方。他也不再發牢騷了,陪著老爺看著遠景。

忽然,阿洪看到遠處的城門處人群騷動,紛紛往旁邊避讓。過了沒多一會,只見大隊騎士控馬往城中而來,觀其方向,卻是袁府。

“老爺,快看,這是往府上而來的,好像,好像是欽使。”阿洪一邊指著那些騎士一邊說,到后面忽然驚呼起來。

在這睢陽,袁府乃是大戶,幾世為官,袁可立又官至太子少保兵部尚書。這朝廷要是來人,十之就是來袁府的,好看的小說:。因此,阿洪一眼就斷定欽使是來袁府的。

“有可能是給伯應傳旨,我們不用管,走吧,去大殿打坐去。”袁可立猜了下,然后吩咐阿洪道。

阿洪想著老爺已經致仕多年,而少爺卻是官場中人,說不定還真是找少爺的。但是他又轉念一想,可能是京畿之戰有了結果,皇上說不定真得是來找老爺的。想到這里,他又對袁可立說道:“不會是圣上又想起復老爺吧?”

袁可立看了眼自己的老伙伴,并不作答,只道一聲“無量壽佛”,便自己往大殿而去。阿洪在后面嘆息一聲,緊跟老爺的腳步而去。

在他們到大殿未久,卻聽到殿外傳來急促地腳步聲,一個身影很快出現在殿門口。

阿洪轉頭一看,叫了一聲:“少爺!”

袁樞沒有理會阿洪,急促地對仍在閉目打坐的袁可立道:“爹!圣上派欽使給您傳旨,請速回府邸接旨。”

袁可立聽了,不急不忙地看了兒子一眼,然后問道:“欽使是中官還是部臣?”

“是正三品的部臣,請爹速回。”袁樞一臉焦急地催促道。

部臣傳旨意味著圣旨不是中旨,是經過內閣六科走正規流程而過來傳旨的。

袁可立眉頭皺了一下,心下略微無奈,只得起身回府。如果是中旨,他這會直接拒絕接旨,也是無礙。

阿洪和袁可立卻不是一個心思,他心中暗喜,緊跟老爺而去。

府中早已擺好香堂,袁可立一到,換了衣服,便馬上跪聽圣旨。

欽使聲音宏亮,很快就讀完了圣旨。其意果如家仆阿洪所料,起復他為遼東巡撫。

圣旨宣讀完畢之后,袁可立并沒有謝恩接旨,而是抬頭對欽使道:“請欽使轉奏圣上,老臣年老體弱,腐朽之年已無力擔此重任,實在有負圣恩。”

也就在這時,袁可立才發現這位欽使甚是奇特,身穿正三品的緋袍文官服,人卻高大健壯,膚色雖白卻讓帶兵多年的袁可立感覺到一股殺氣。他能感覺得出來,這位欽使上過戰場,而且是廝殺過,見過血的人。

因此,袁可立更是奇怪,朝廷什么時候要高級文官上陣廝殺了,難道是京畿之戰打得很殘酷?

正當他在左思右想間,那個欽使把圣旨一收,對他微微一笑道:“少保先不別急著推辭。我這里還有一封書信,請少保過目。”

說完之后,他雙手把圣旨交給身邊的一個護衛捧著,然后上前攙扶起了袁可立。

雖然袁可立并沒有老到要人攙扶的份上,但他剛說過年老體弱,就只好讓欽使來扶了。

他能感覺到這位欽使的力大且穩,伸手過來時還能看到他手掌上都是繭子。袁可立明白,那是拿兵器習武所磨出來的繭子。

“少保,請坐。”欽使扶著袁可立坐到一邊的椅子上,然后又吩咐隨從道:“你們先出去。”

“是,中丞。”隨從答應一聲,告退出門,最后只剩下欽使和袁可立兩人。

袁可立此時更是糊涂了,那些人稱呼欽使為中丞,難道這位看似武將卻是文官的人是巡撫?

欽使從袖子里掏出了一封書信,雙手奉給袁可立。

袁可立一邊接過來一邊看著欽使問道:“你是何地巡撫?”


上一章  |  借天改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