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營改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叫天>> 借天改明 >>借天改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營改編

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營改編


更新時間:2014年01月09日  作者:叫天  分類: 崇禎皇帝明末穿越熱血 | 叫天 | 借天改明 

.org推薦各位書友閱讀:

(貓撲中文)

第二日一早,一支軍隊從京師城外勤王軍營地開出,押著一長串車輛往西北而去。請:。

這支軍隊由馬祥麟直屬的三百騎軍和張鳳儀所領的七百步軍組成,全部聽命于中興侯鐘進衛。

閻應元本想跟在鐘進衛身邊護衛他,畢竟鐘進衛身邊沒有一個親衛。不過被鐘進衛拒絕了,鐘進衛暗示他的任命不久就會下來,到時候會隨盧象升前往東江鎮。

他看著這個妹夫遠去,心中暗自嘆道:自己的妹子在宮中都能撿到這么一個寶,真是有福氣。

閻應元不是無的放矢,鐘進衛位居高位后,不但不忘阿奇,幾次寫信給妹子,而且皇命在身,不得不拖延婚事,卻又跑來跟自己解釋,還寫了封信給阿奇,足見中興侯心中惦記著自己妹子。

想到這里,他又想起自己托妹子的福,跟鐘進衛扯上了關系,馬上就得皇上賜武進士出身,又被推薦給九臺,得立功勛。

閻家得遇鐘進衛,真是祖宗積福啊!閻應元暗自感慨道。

當然,他并不知道自己在原本歷史上的事跡,就算沒有他妹子,鐘進衛照樣會為國舉賢。

盧象升看孫承宗已經帶領眾將回營了,而且鐘進衛所在的軍隊已經走得沒影,閻應元卻還在呆看著。就開著玩笑提醒他說道:“麗亨,中興侯都走遠了,不用看了,你這大舅子是跑不了的,這點我看得出來。”

盧象升的話,喚醒了沉思中的閻應元,他不好意思地對盧象升笑笑,然后道:“九臺開玩笑了,走,回營吧,一起研究下水戰如何?”

盧象升自然也事先知道了任命,他笑著道:“好,我們去查看下遼東地形,看以后我們如何配合。”

遠去的車隊中,馬祥麟和張鳳儀并騎在一輛車邊上,周圍卻并無鐘進衛的蹤跡。

“中興侯也真夠忙得,打了勝仗回來后,竟然一夜未睡,今日就又奉皇命出京辦事。”張鳳儀給自己相公說道。

“是啊,真沒想到那些東西都是中興侯搞出來的。”馬祥麟也嘆道。

他和張鳳儀陪同鐘進衛去了大明皇家銀行,然后又馬不停蹄地去了水泥廠,視察水泥、玻璃以及煉鋼的情況。

看著鐘進衛既能和這個說得頭頭是道,又能說得另外一人連連點頭。不由得暗自贊嘆,王侯將相中能有鐘進衛這么有本事的人,怕也只是在開國的時候才有了。

他看得出來,不但是自己敬佩鐘進衛,而且連以前目中無人的宦官,那個掌管水泥廠的安公公也對鐘進衛畢恭畢敬,聽從鐘進衛的指派。

鐘進衛在水泥廠安排完了事情后,已是深夜才回到中興侯府。

然后讓自己去休息,他卻在書房忙到天亮,再派人往各處送信,向皇上遞奏章。直到現在出發,才有時間在車廂中補睡。

“相公,你說我們真的得是押送軍餉么?”張鳳儀早已瞧出不對,問馬祥麟道。

馬祥麟回頭看了下那些車輛,然后搖頭道:“有押送空車去發軍餉的么,顯然是另有事要做,除非軍餉本就不在京師。不過這些都不重要,我們只需聽命侯爺即可。”

他們夫妻倆早就看出這些車輛都是空車,中興侯這么匆忙離京,肯定是另有要事。

等中興侯醒了之后,自然會告訴他們倆,到底是去做什么事情。因此,他倆一點都不急,只管埋頭趕路。

勤王軍大營,宣府軍所在營地中,總兵侯世祿和心腹游擊孔方正在商議事情。

“大帥,朝廷也已有幾個月未發放我宣府軍的軍餉了,大帥您就在這里,朝廷咋不直接發給大帥您呢?”孔方自從知道那支白桿軍是專門去九邊軍鎮發放軍餉,就存了這個疑惑,感覺朝廷不信任他們,否則何必這么麻煩呢。

侯世祿看了一眼這個心腹,心里有點憂慮,低聲道:“我瞧著朝廷發放軍餉之例可能會改。而且你沒有看出來么,那支白桿軍中的車輛根本就是空車。”

“這,那朝廷怎么還明說發軍餉,這軍餉都沒,豈不是打自己的臉。邊關等了那么久結果沒有軍餉,豈不造反?”孔方自己倒沒注意車輛的情況,現在聽侯世祿這么一說,就更鬧不明白了。

“我瞧著這里面怎么透著一股陰謀的味道,朝廷這是要干嘛?”侯世祿也想不清楚朝廷說發軍餉,這軍餉到底在哪里。

不過不管這軍餉在那里,既然說了要發,肯定是會去發的。自己留在宣府的軍隊遠少于所報數額,如果中興侯跑去一發軍餉,就會露餡,得彌補一下才行。

侯世祿想到這里,他對孔方道:“你不用等這里了,偷偷趕回宣府,布置好一切,免得讓中興侯發現問題。”

孔方有點猶豫,不甘心地道:“大帥,這朝廷還沒有論功行賞呢!”

侯世祿一聽,把眼一瞪,把孔方嚇了一大跳。

他慌忙改口道:“當然是回宣府更重要了,只要大帥有功,好處什么時候都少不了屬下。”

侯世祿一聽孔方這話才像點樣子,他拍拍孔方的肩膀道:“你一向來就是我的心腹,什么事情都沒有瞞你。宣府的事情,雖然邊軍多有在做,但也擺不得臺面。那些事要是讓中興侯知道而捅了出來,就不是鬧著玩的。你明白么?”

“屬下明白,屬下當然明白。”孔方雖然有點貪婪,想先拿了朝廷的賞賜后再說,但侯世祿這么一說,他也知道輕重,就連忙回答道。

有侯世祿想法的總兵不在少數,凡有份領軍餉的邊軍總兵都偷偷派了親信回去。

總之就一個原則,不該讓中興侯知道的,就絕不能讓他知道。因為他們知道,中興侯不是他們能收買的。

至于勤王軍大營中其他人,包括廣大士卒,都在期盼朝廷有關衙門快點驗收完首級,然后等著論功行賞。

京師中的人,不管王公勛貴,還是平頭百姓,這些天的重點還是在料理建虜荼毒后的事情。

聚集在京師的難民在捷報傳來之后,就有開始陸續返鄉的。不管如何,家一直在老百姓的心里占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無論如何,只要有一絲能力返鄉的,都會選擇回家看看。

難民的返鄉潮影響到了修路的進度,特別是午門獻俘后的第二天,走的人就更多了。水泥廠到京師的路才修了一半,難民就跑了許多。

問題匯總到工部尚書徐光啟這里后,一個奏本又把情況上達天聽。

崇禎皇帝了解了事情后,決定啟動京營改制,當天就召集內閣開始議事。

京營的最大既得利益者在刺殺中興侯一案中已經拿掉,其余有利益的將官也是該殺的殺了,該流放的流放了。

而新的既得利益者又還沒有產生,雖有人覬覦京營這塊肉,但因為京營一直是被武宦監押,沒有絲毫動靜,想伸手都伸不過去。

現在皇上既然提出了這個京營改制的方案,利益受損的也是各路總兵,和內閣的關系不大,這些輔臣基本就沒有人竭力反對。

于是,就在鐘進衛離開京師的第三天一早,開始了京營的改制。

勤王軍中的各路總兵接到命令,步軍集合到一個臨時的校場,騎軍則待營中不得擅動。

這個臨時校場其實就是在一片平整地上搭了一個臺子而已,各路步軍一隊隊地開進去,由專人領路,站到指定位置。

步軍士卒雖不知道為什么騎軍沒有去,但他們也管不著,看樣子,總算是等到論功行賞了。

他們一個個歡天喜地地跟著隊伍走,一邊小聲交談著,炫耀著自己的功勞,討論著大家會得到多少賞賜。

不過等他們到了校場門口時,發現白桿軍全副武裝的侍立在一邊,神情肅穆,平添了一股緊張氣氛。

步軍士卒看到后,不敢再交頭接耳,規規矩矩、安安分分地進場。

二十來萬步軍進場后,白桿騎軍在各方陣之間開始巡邏,禁止喧嘩。

沒過多少時間,孫承宗率各路將領登上了臨時看臺。但并沒有坐到最上首的位置,只是坐在中間位置靠下側的椅子上。

各路將領一看最尊貴的位置還沒有人坐,現在大明朝比孫承宗還要尊貴而又可能會來校場的,就只有當今皇上了。難不成皇上會御駕親臨?

果然,孫承宗坐下之后,吩咐親兵傳話,言明一會御駕親臨,論功行賞。

孫承宗的親兵得到吩咐后,快步走到臺側,對侯著的白桿騎軍傳達了孫承宗的話。

侯著的一隊白桿騎軍一聽,馬上各自分開,沿著方陣間隙,邊跑邊傳達道:“皇上御駕親臨,論功行賞,皇上...”

頓時,臨時校場內馬上響起一片“嗡嗡嗡”的聲音。皇上親臨,這場面就大了。誰也沒想到,這輩子會親眼見到皇上。

不過,沒等他們開始激動起來,傳完話的白桿騎軍又開始往回跑,同時傳令禁止喧嘩。

如果說之前讓他們不得喧嘩,還有人仗著自己是打勝了仗的功臣而有不服的話,現在他們一聽白桿騎軍傳達“不得喧嘩”的軍令后,立刻鴉雀無聲。

步軍士卒都有自尊,想給皇上留一個好印象,臨時校場就只剩下帶著寒意的春風吹動旗幟的聲音,在“嘩嘩”地作響。

等了大約半個時辰,這些經歷過汰兵留下來的士卒也開始有點站不住了。

就在這個時候,步軍士卒看到臺上的各級將官都在孫承宗的帶領下,下了看臺,往校場入口而去,就知道皇上到了,一個個都往入口望了過去。貓撲中文


上一章  |  借天改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