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第二百五十四章 白桿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叫天>> 借天改明 >>借天改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四章 白桿軍

第二百五十四章 白桿軍


更新時間:2013年12月15日  作者:叫天  分類: 崇禎皇帝明末穿越熱血 | 叫天 | 借天改明 
再說當晚鐘進衛臨睡總結時,對于今天所看到大明軍隊中的火器質量,頗為擔憂。☆☆WWW.!!.om新思路☆☆

火器制造方面的貪腐,如果自己去盯著的話,有崇禎皇帝的全面信任,又剛經過這反腐整頓一案,相信已經問題不大。

而工匠的積極性方面,從后世來的人怎么都不會犯錯,忽視這個因素。

那么就剩下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錢的問題。但現在水泥、玻璃的燒制才剛起步。其中的水泥還要大量用于救災修路,只能撥一部分用于賣錢。

而玻璃才剛實驗成功,正在用實驗窯里的玻璃在試制產品,產量還很小。等幾個大型玻璃燒制窯建好后,產量增大,那時候估計能持續賺錢。

可玻璃中什么最賺錢呢,鐘進衛回想著后世的玻璃用品,有什么東西會比較貴。

忽然他想起后世看到的穿越書中有說鏡子在古代最貴,鐘進衛也不敢確認,就把顧百川給叫了進來,問他道:“假如有一面鏡子,比現在用的銅鏡要清晰百倍,又可以做的很大很大,你覺得能賣多少錢?”

顧百川驚詫地看著坐在被窩中的鐘進衛,想象著鐘進衛所說那種鏡子,有點不信地回答道:“如果真有此種鏡子,屬下以為,必是天價。”

鐘進衛一聽,很是興奮,馬上讓顧百川筆墨伺候。他穿衣來到案幾前,給安貴義寫了一封信,交給顧百川道:“現在天色已經晚了,明rì一早你讓人把信送給安貴義安公公,讓他安排人員根據信中所說試驗玻璃鏡子。”

顧百川拿著手中的信,聽鐘進衛這么一說,感覺原先還很輕的信一下變得沉重起來,他吃驚地問道:“侯爺,真有那種鏡子,這里就是那鏡子的制作之法?”

鐘進衛點點頭回答:“是一個大概方法,可能還缺少一些原料,我只記得水銀而已,所以才要他們按照信中所說的去試驗。”

顧百川顯然比鐘進衛更知道這事的重要性,要是成功了,那是天大的財富。他給鐘進衛建議道:“屬下建議侯爺交代安公公要務必保密。”

鐘進衛一想也有道理,就重新拿回信再補充了這點后,重新交給顧百川。

他不知道的是,歐洲的玻璃鏡子制作技術,是極端保密的,甚至把能制作鏡子的工匠專門送到一個小島上,并派軍隊進行保護。

第二rì,鐘進衛還在睡覺,顧百川就進來報告西川秦總兵率白桿軍到了。

鐘進衛一聽,連忙起來,快速梳洗完畢,前去隔壁的中軍帳。

后世了解一點明末歷史的人都知道秦良玉的大名,那可是如雷貫耳。

一個女將,能寫入正史,而且不是烈女傳,是將相列傳。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就這么一位。由此可知秦良玉是多么的有名,多么的優秀,同時,也從側面反應出她付出了多少。

當鐘進衛趕到中軍帳時,里面已滿是人了。

孫承宗正在接待秦良玉一行,其他將領分列兩邊,心情復雜地看著場地中間的女將。

鐘進衛一進去后,將領們紛紛向鐘進衛行禮,就場地中間的西川將領看著這個年輕人沒動。

孫承宗待鐘進衛走到自己座位后,給他們介紹道:“這位是西川總兵秦良玉,邊上這位是秦總兵侄兒副總兵秦翼明,側后兩位是秦總兵的兒子,都指揮使馬祥麟和他媳婦參將張鳳儀。這位是勤王軍監軍中興侯鐘進衛。”

鐘進衛打量著這位明末著名的白桿軍將領,秦良玉雖老,卻很精神,身姿挺拔,一看就是軍人出身,女中豪杰。

站在第二位的秦翼明大約四十多歲,雖不比秦良玉般英氣逼人,卻也有一股沉穩之氣。

再后面的一對夫妻,大約四十歲不到,站在一起,相得益彰,其中以馬祥麟更是吸引鐘進衛的眼球。

大概是繼承了秦良玉的基因,馬祥麟的身材高大,穿銀甲,著銀盔,全身亮色,讓鐘進衛的腦海中馬上出現了一個詞“錦馬超”。

馬祥麟的左眼罩著一個眼罩,就一只右眼炯炯有神地看著鐘進衛,這又讓鐘進衛想起了三國名將夏侯惇。

白桿軍將領們也在打量著這個遲到的監軍,年紀輕輕的中興侯。中等個子,皮膚白皙,面色紅潤,一看就是一個養尊處優之輩,非是靠軍功封侯。

他們居偏遠之四川,消息閉塞。秦良玉當初匆忙往來京師之時,鐘進衛剛好又昏迷,因此都不得知有關鐘進衛的消息,所以把鐘進衛想成一個靠父輩或者其他方式得到中興侯之位的人,也是可以理解的。

秦良玉有點擔心這個監軍不好相處,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以后的rì子就麻煩了。

當年丈夫無辜得罪小人而死于非命之事,雖已事隔多年,但多少還是對秦良玉有影響的。

因此,她率先抱拳參見鐘進衛道:“末將秦良玉參見監軍。”

她身后的子侄輩一見她行禮了,雖有人不情愿,但也不得不一起跟著行禮。

鐘進衛一見,連忙說道:“不必多禮。秦總兵的威名遠揚,一生為大明征戰沙場,必定流芳百世,晚輩很是佩服。”

孫承宗聽得暗暗詫異,鐘進衛在他面前,也沒有自稱晚輩,反而在一個地位比他低的人面前,在一個女將面前自稱晚輩。

秦良玉一聽,心里一暖,不但是這個監軍肯定自己的功績,而且能從中看出他并不歧視女性,她對鐘進衛的防備之心一下少了好多。

其他幾人見這個紈绔子弟對自家長輩如此客氣,心里頗為自豪。曾經因為主將是女性,受過多少冷眼和歧視,他們已經不記得了;現在幾十萬勤王軍的監軍,卻對秦良玉如此尊重,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他們認為是白桿軍的功績,最終讓監軍,另眼相看的緣故。

“監軍客氣了,末將吃得是皇上的俸祿,為國效力是末將的本份。”秦良玉謙虛道。

“你這一路從西川趕來,情況怎么樣?”鐘進衛關切地問道。

秦良玉稍微沉默了一下,為了盡快趕到京師,白桿軍付出的代價是不小的。不是為了給自己表功,而是為了給那些死去的人一個交代,也得據實回報:“稟監軍,我軍從西川出發,共九千零五人,歷時五十三rì,實到八千六百一十五人。”

鐘進衛心里一算,少了三百九十人,贊揚道:“萬里急行軍,掉隊三百九十人,才百分之四不到,了不起!”

他記得大學軍訓時候,學校組織的一次拉練,才十公里不到的路,掉隊無數。

秦良玉臉色沉重,搖搖頭道:“稟監軍,無人掉隊。”

鐘進衛聽得一愣,無人掉隊,那三百九十人去哪了?

孫承宗已經知道情況,就替秦良玉補充道:“秦總兵之兵,活得都已到了,剩下之人皆沿途溺水病故。”

鐘進衛看看孫承宗,見他并不像開玩笑的樣子,知道這是真的。路上死了那么多,可見趕路之急。

從另外一個側面也能反應出白桿軍的紀律非常好,萬里馳援,神速到達京師而沒有故意掉隊者。

他不知道的是,在歷史上,白桿軍死得是一百九十人而已,因為他的出現,秦良玉提前得到崇禎皇帝的重視,讓秦良玉更念圣恩,因此趕路更急,損失自然就更大了。

鐘進衛沉默了,這個時候,他忽然意識到每一支顯赫的部隊背后,都有著無數犧牲的無名兵卒,中軍帳中一下安靜下來。

孫承宗一看冷場,氣氛又有點沉重,就想說話,把事情給安排下。

沒想這時鐘進衛又忽然開口問道:“孫大人,白桿軍的營地都安排好了么?”

排行:


上一章  |  借天改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