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第二百一十八章 昌黎戰的意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叫天>> 借天改明 >>借天改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八章 昌黎戰的意義

第二百一十八章 昌黎戰的意義


更新時間:2013年11月27日  作者:叫天  分類: 崇禎皇帝明末穿越熱血 | 叫天 | 借天改明 
鐘進衛是在文華殿見到的崇禎皇帝,內閣首輔溫體仁也在場。新思路

他發現崇禎皇帝和溫體仁的精神都不是很好,睡眠不足是一個方面,神態中還透著一股焦慮和擔憂。

崇禎皇帝看到鐘進衛進殿來,想要行禮,連忙制止道:“鐘師傅不必多禮。”

然后看到鐘進衛幾rì不見,消瘦了不少,但精神不錯,就對鐘進衛說道:“鐘師傅,下次不要去冒險,朕這邊可是離不得你啊!”

“謝陛下關心,不過說真的,這次出去學到了不少東西。”鐘進衛笑著說道。

鐘進衛的笑容感染了殿內的人,溫體仁笑著出息他:“怎么,中興伯立了大功回來還這么謙虛?”

“溫大人是說滅了四千蒙古韃子的事?這都是領軍的何可綱和曹文詔指揮有方,將士用命的結果,我只是一邊看看而已。這打仗的事,口頭說和實際做還真不一樣!”鐘進衛轉向溫體仁解釋了下,然后感嘆了一句。

溫體仁看著充滿陽光的鐘進衛,一邊捋起了自己的長須,一邊在心里想道:“這后世來的人都像中興伯一樣謙虛,豁達么,現在都難得見到不搶功的將領了。”

鐘進衛不知道溫體仁在暗暗表揚自己,他又轉向崇禎皇帝道:“陛下,臣還有一事,得恭喜陛下!”

“哦,喜從何來?”崇禎皇帝最近都要煩死了,除了剛聽說鐘進衛所在的騎軍殲滅了四千蒙古韃子之外,就沒開心過。

“昌黎憑著一群鄉兵,抵擋住了幾萬韃子的攻城。臣這有具體的捷報和立功人員名單,請皇上過目。”鐘進衛說著拿出左應選給他的捷報,讓內侍轉呈給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一聽,還以為是什么喜事呢,原來還是昌黎之事,這不是已知的事情么。

他現在也沒心思仔細看這份捷報,隨手翻了下就暫時放在了一邊,想著朝局,準備讓鐘師傅說說這件重要的事。

鐘進衛一直看著崇禎皇帝,看他好像心不在焉,一幅不重視的樣子,就知道他是憂心反腐的事情。

于是,鐘進衛對崇禎皇帝說道:“陛下,臣相信,這昌黎之戰會是和京畿之地建虜戰役的轉折點。所以,臣恭喜陛下!”

建虜也同樣是崇禎皇帝的心病,現在聽鐘進衛這么一說,就來了興趣,問鐘進衛道:“鐘師傅,此話怎講?”

溫體仁也很是關心,看著鐘進衛,等著他的解釋。

“陛下,建虜剛破關時,勢如破竹,兵鋒無人可擋。我們的重鎮如遵化,永平一天就失陷了。如果在當時,有人跟您說,建虜幾萬大軍攻不下一座只有鄉兵防守的縣城,其領頭的縣令還只上任了三天,您聽到后會信么?”鐘進衛采取引導的方式開始論述他的理由。

“不信。”崇禎皇帝搖搖頭。

“但現在的事實是昌黎守住了,建虜為攻打昌黎損兵折將卻奈何不得。這足以說明建虜的銳氣已失,不復進關之勇。”

鐘進衛說這話時想起了二戰時德軍進攻斯大林格勒戰役,過程很相似。

“那又如何?”崇禎皇帝不是很明白。

“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現在韃子士卒不敢拼死,將領愛惜羽毛,士氣就不會高。這冷兵器時代的士氣是最為重要的。”鐘進衛解釋道。

“冷兵器?”溫體仁并不是很懂軍事,聽到一個新名詞,就不明白了。

鐘進衛看看殿內的崇禎皇帝和溫體仁都知道自己來歷,就解釋道:“在我家鄉,全部都是火器作戰的,相對于刀槍劍戟的時代,前者稱為熱兵器時代,后者稱為冷兵器時代。”

解釋完這個概念后,鐘進衛又對崇禎皇帝說道:“陛下,建虜無敵的印象怕是刻在北方戰區所有軍民的骨子上了。自從多年前開始,我們主動發起的戰役都遭失敗,面對建虜只能據城而守,士卒對上建虜,還沒開戰,心里就先怕了幾分,這仗就不好打了。但現在,卻給了我們一個機會。”

崇禎皇帝一聽,連忙問道:“什么機會?”

“就是鼓舞士氣的機會,我們要大力宣揚昌黎之勝,讓所有人都知道,建虜連一群鄉兵把守的小城都打不下來,建虜還有什么可怕的?”鐘進衛提高聲音說道,語氣堅定有力又烘托了他的結論。

昌黎之戰的勝利是多個方面影響的結果,有一定的僥幸因素,但勝利了就是勝利,這是鐵一般的事實,無容置疑!

崇禎皇帝的心中一直也認為建虜是非常可怕的敵人,都是以一敵十的存在,因為建虜經常打得幾倍的明軍狼狽而逃或直接全軍覆沒。現在聽鐘進衛這么一說,就覺得建虜也不過如此。

“好,就讓大明的軍民都認識建虜的真面目,鐘師傅,這事具體該怎么做?”崇禎皇帝的情緒被帶動起來,就問鐘進衛道。

“第一,有功人士都要重賞;第二,專門派人去采訪昌黎之戰的英雄事跡,編成戲曲、評書之類通俗的形式在軍民中廣泛宣傳。”鐘進衛毫不遲疑地道,這些案例在后世隨便就有,隨手沾來用就是了。

“好,溫卿,論功行賞之事就由內閣和兵部議定。”崇禎皇帝吩咐溫體仁道。

溫體仁想起目前朝廷的狀況,微微苦笑,回答道:“是,陛下。”

然后崇禎皇帝又轉向鐘進衛道:“朕知道鐘師傅非常關心輿論引導之事,而且此事事關對虜士氣,就麻煩鐘師傅去cāo心此事。”

“好的,沒問題。”鐘進衛想起上次去教坊司時的事,不知道他們之前的宣傳任務搞得怎么樣了,正好過去看看。

然后鐘進衛想起還應該提醒下崇禎皇帝,就說道:“陛下,建虜的軍事實力還是很強的,士卒可以藐視建虜,但高級將領和朝中大臣還是應該要有清醒的認識才行。”

崇禎皇帝聽了稍微一愣才同意道:“好,朕知道了。”

說完之后,看鐘進衛不再說話,就知道這事已告一段落。

此時,經過鐘進衛這么插了一桿子事,崇禎皇帝的心情不是那么沉重,就感覺到了肚子餓。

他看看天色,就對鐘進衛和溫體仁道:“時辰已過午時,兩位愛卿就陪朕一起用膳,之后還有事要議。”

他倆一聽,知道是什么事情,就一起對崇禎皇帝道:“謝陛下賜宴。”

和之前一樣,崇禎皇帝讓人直接在文華殿內擺膳。因為牽掛著朝局,所以都匆匆用完了膳。

等到收拾午膳的內侍退出去后,崇禎皇帝就把話題轉到了當前的朝局上,對鐘進衛說道:“鐘師傅,朕匆忙派人傳你回來,所為何事,你知道了么?”

鐘進衛一聽,想著終于說到正題了。這個事情不是很好處理,原本想昨晚好好想想,結果一下就睡得跟死豬似的。

他之所以先說昌黎的事,第一個是怕反腐的事情討論下去太沉重,不好解決,就先說昌黎的事。

第二是可以借此機會,活躍下氣氛,順便給自己多一點時間考慮。

但現在的腦子還不是很清晰,只能一步一步分析了,這也正是鐘進衛在后世所擅長的事情之一,業務需求經常需要梳理,理著理著就會清晰起來。

鐘進衛看看溫體仁,然后回答崇禎皇帝道:“陛下,臣昨晚回到勤王軍大營后,孫大人有和我說過一些,但不是很詳細。”

崇禎皇帝一聽,對溫體仁說道:“溫卿,你先把匯總起來的那份奏章給鐘師傅看看。”

這份奏章是溫體仁剛整理出來的,因為涉及到的人太多,有的位居高位,甚至是宮內之人,為避免供狀上的內容擴散,崇禎皇帝就讓溫體仁一個人把各處匯集過來的供狀重新整理成了這份奏章。

這兩天各處衙門都癱瘓了,做不了什么事情。大明第一、第二人急得沒法,想起鐘進衛來自后世,說不定有方法,就急忙傳了回來。

鐘進衛來之前,崇禎皇帝和溫體仁兩人還在就這份奏章上的內容進行商議,只是一直不知道怎么處理這些人為好。

鐘進衛從溫體仁手里接過來一看,長長的一份名單,寫有人名,官職,的簡要內容和金額。

他細細地看起了這份名單,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有些他熟悉的人也有包括在內。

排行:


上一章  |  借天改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