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第一百一十三章 道路衙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叫天>> 借天改明 >>借天改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三章 道路衙門

第一百一十三章 道路衙門


更新時間:2013年10月12日  作者:叫天  分類: 崇禎皇帝明末穿越熱血 | 叫天 | 借天改明 

所屬目錄:

網站首頁:

鐘進衛想了下,沒有立刻回答崇禎皇帝的問題,而是問道:“陛下,臣想問個問題,全國多少官道是需要用到水泥重新修路的?”

崇禎皇帝聽鐘進衛答非所問,就轉向戶部尚書畢自嚴:“畢卿,你回答下鐘師傅的問題。”

“是,陛下。”畢自嚴說完,就看向鐘進衛道:“大明境內,基本除了人口較多的城鎮之外,其余道路皆有雨天泥濘之苦。另外就算有石板鋪路,也有凹凸不平之處,也應修之。”

鐘進衛不用想,其實都知道差不多就是這樣的。但為了強調他之后要說的內容,就問了一次。

等畢自嚴說完之后,鐘進衛微笑頜首,然后對崇禎皇帝道:“陛下,臣的家鄉有一句話: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不好,貨物流通不暢,朝廷想收稅就少;百姓想賣出點東西換錢,難;想買點東西來用,也難。”

崇禎皇帝不是很明白鐘進衛說這話和自己之前問的問題有何關系,就問道:“鐘師傅的意思是?”

“成立專門的機構,專職修路,也可以順便收錢。”鐘進衛說出了自己的目的,然后又解釋道:“全國修路靠各地原有官府的話,臣以為不妥,原因有二。第一,各地官府的人手原本就不多,一個人身兼幾職。本身就有許多事情要做,讓他們來負責這個事情會耽擱他們手中原有的事情;第二,修路就讓專業的人來做,來管理,會事半功倍。”

溫體仁聽鐘進衛的話,想了會,也對崇禎皇帝道:“陛下,修路一事關系大明各地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事情。臣認為中興伯說的有理,朝廷可以像成立河道衙門一樣,成立一個專門的道路衙門,總管各地修路以及水泥運營。”

崇禎皇帝點點頭,真要開始全國范圍展開浩大的修路工程的話,還真應該成立一個專門機構才行。于是,他問道:“朕看可以,由內閣先出個具體的奏章,而后在朝會上進行商議。只是朕擔心這個道路衙門的人手不夠。雜役,物料登記,事務統籌都需要用到讀書人。”

“陛下,可以從六部調撥一些,底下做事的吏員就用各處讀書人或者鄉紳,由撥出的官員自行聘請。”溫體仁建議道。

“如此龐大的一個新建衙門,比河道衙門忙太多,做事的讀書人夠用么?”崇禎皇帝還是有點擔心。

“暫時應該夠用的,西北省份讀書人不足的話,可以從東南調。那邊的讀書人多。”溫體仁建議道。

“好,那溫卿在奏章里先把道路衙門的各項事宜給理一理。職責,官吏等需要詳細注明。”崇禎皇帝吩咐溫體仁。

“是,陛下。”

“哦,對了,你的奏章寫完后,先給中興伯看看,有什么補充的補充下,等正式議事的時候,可以少讓那些人挑些刺。盡快把這一條龍的大事辦起來!”崇禎皇帝鄭重囑咐。

“是,陛下。”

一邊吃一邊說,這不知不覺就過了一個時辰左右了。

崇禎皇帝看看天色,就對幾位臣工說道:“時辰不早了,諸位愛卿可還有事?”

溫體仁和畢自嚴一聽,自覺站起來,向崇禎皇帝告辭。

鐘進衛也站了起來,不過他卻對崇禎皇帝道:“陛下,臣想了解下那個復社。不知道有沒有資料。”

“復社?”崇禎皇帝沒聽明白,重復道。

溫體仁一邊聽了解釋道:“陛下,此復社是一群儒生為科舉應考而結成社的名稱。”

崇禎皇帝不知道鐘進衛要這個所謂復社的用意,不過他知道鐘進衛是有用意的,就轉過身去問侍立在一邊的王承恩道:“東廠那邊可有鐘師傅需要的資料?”

王承恩躬身道:“陛下,奴婢回去查查。”

復社是在崇禎二年剛成立的,雖然勢頭很猛,但東廠一直被禁足,才放出來不久,所以王承恩沒聽過復社。

溫體仁卻已聽過一些,所以剛才進行了解釋。

崇禎皇帝看向鐘進衛:“鐘師傅,還有何事么?”

鐘進衛搖搖頭,道:“暫時沒有了。”

既然最多事的中興伯都沒事了,大家就真沒事了,各歸各家。

議了一天的事,王承恩也陪了一天,總算有空了,就下去吃飯休息。

沒想剛離開崇禎皇帝身邊,就被外面的一個內侍攔著了。

王承恩一見原來是自己的干兒子安貴義,就皺著眉頭問何事。

安貴義左右看看,確認沒什么人能聽到,就低聲簡略地向王承恩匯報了王鵬一行人的成果。

王承恩一聽,馬上問道:“他們現在在何處?”

“在內東廠等候干爹。”

“速速前頭帶路。”

當下,王承恩連飯都顧不上吃,兩個人匆忙趕往內東廠。

到了東廠后,見到等候已久的王鵬一群人,詳細問明白了事情經過和王鵬的一些疑點,然后又再次審問了那個馬賊,王承恩陷入了沉思。

過了好一會,他才道:“這事,你們做的很好,此人犯不能交給錦衣衛那邊,先暫時關押在東廠。你們都在此等候,咱家去皇上那請旨,回來再吩咐你們做事。”

王鵬已是一天沒睡,已有些乏了,不過廠公的吩咐,不敢不聽,連忙答應。

王承恩此時才覺腹中饑餓,但沒時間慢慢吃晚飯,就讓人準備了糕點,路上湊合著吃點。

就在崇禎皇帝心情愉快地和田貴妃醞釀事前氣氛的時候,被王承恩給打斷了。

不過他也不惱,知道大伴是個穩重之人,此時來找自己肯定是有要事,當下稍微安撫了下有點鬧脾氣的田貴妃,就出來見王承恩。

當崇禎皇帝聽到王承恩匯報刺殺中興伯的種種跡象指向京營的時候,不由得又驚又怒。驚得是鐘進衛怎么就得罪京營,到了要他死的地步;怒得是京營拱衛京師,應該是最值得信任的軍隊,現在卻私自刺殺自己最信任,最依仗的中興伯。

崇禎皇帝毫不猶豫的吩咐王承恩,此事一定要嚴查,盡快查個水落石出。

有了崇禎皇帝的授權,王承恩就沒有顧慮了,馬上回東廠安排相關事項。

他想起顧百川是個精細之人,連中興伯都夸過幾次。這次又是當事人之一,手臂受傷不影響腦子,就讓人把顧百川連夜叫了過來,讓他牽頭偵破此案。因為事關重大,王承恩再三囑咐事情要保密。

顧百川接手之后,已是午夜時分。眾人都去休息的時候,顧百川也在考慮案件的偵破。

在顧百川看來,這個案件要偵破,也不是難事,有好幾個線索可以追蹤。

第一,是那群馬賊曾被京營圍捕并釋放。可以調查當年出動京營時候的事情,當事人肯定和馬賊有關系。

第二,此次京營的人,后來居上參與圍捕馬賊,是怎么個參與進來的。也是一個線索。

第三,王鵬所說那些京營的人,更是最重要的線索,必要的時候,抓捕他們審問何人指使。這個是直接,但事關京營,如無進一步的證據,還是暫時先不動為好。

顧百川理順了思路后,哀嘆下明天大年三十還是勞碌的命,就也去休息了。

再說鐘進衛從紫禁城回自己的伯爵府后,也沒有休息。

先是府里的男女老少都過來見禮,然后又是于海寧過來匯報明天一天的安排以及著重說明鐘進衛這個家主要做的事情。

忙完了這些后,鐘進衛才來到書房,開始考慮今天討論的事情。討論過的應該都算有個結論,但在討論過程中帶出的一些事情,自己還得細細思量下,回頭再跟崇禎皇帝提。

鐘進衛的夜貓子習慣還是沒有改過來,所以熬夜也不覺得不舒服。

只是苦了三個侍女里面留下來服侍鐘進衛的李思敏,寒冬臘月的深夜,給鐘進衛生爐火燒茶水磨墨。但盡管如此,她還是感覺比以前好太多了。再說,鐘進衛也相等于是她的救命恩人,所以,她根本就沒有一絲抱怨之意。

現在對于本書來說,收藏是最重要了。如果您覺得本書還能入眼的,麻煩鼠標點一下收藏,謝謝支持!


上一章  |  借天改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