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節來自于
張翰是要來新邳縣大展宏圖的。不是要來和李曉寧勾心斗角的。既然李曉寧主動示好。他自然也不會拒人于千里之外。當下立刻站起身來。走上前來。拉著李曉寧的手在沙發上坐下。然后又親自泡了茶,這才笑著道:“曉寧縣長太客氣了。你的大名我可是早就有所耳聞了。無論到了哪里。哪里都是大變樣。gdp和居民收入都是成倍的增長。據說。你到我們江南省來。那可是省委袁書記親自出面挖的墻角。在經濟工作上。應該是我向你學習才是啊。”
李曉寧對張翰的態度也比較滿意。這位官二代身上沒有架子。說不定兩個人真能融洽相處。更多更快章節請到。當下也笑了笑說道:“張書記。你就不要跟我謙虛了。你的大名我也是有所耳聞的。對于經濟工作那也是相當的有想法和有經驗。而且你在政治上比我成熟多了。新邳縣還是得在你的帶領下。才能更好的發展啊。”
張翰哈哈一笑說道:“咱倆就別互相吹捧了。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吧。你比我先來。先說說你的想法吧。”
李曉寧也報以會心一笑。打開筆記本。把自己關于新邳縣經濟發展的規劃和構想跟張翰做了匯報。他的主要想法還是根據新邳縣的地理走勢。將全縣劃為三個區間。根據每個區間的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全面提升全縣的經濟增長水平。同時分別以馬頭山旅游項目建設和銀杏產業園為龍頭帶動全縣第三產業和深加工業的發展。
張翰聽完李曉寧的匯報連聲稱好,心中暗暗欽佩,心想果然名不虛傳,這個李曉寧果然有兩把刷子,所提出的思路和規劃構想都十分契合新邳的實際情況,對李曉寧的印象也徹底改變了。
當下。張翰也不藏私。把自己心中的想法也都說了出來。“曉寧縣長的想法很好。也很全面。聽了你的想法。我大受啟發。也想到了幾點。說出來給你參考參考。”
李曉寧今天來向張翰匯報工作。第一時間更新主要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主動示好。希望能夠將相和;二來是為了讓張翰了解自己的工作思路。能夠給予支持。現在兩個目的都已經達到了。他其實已經很滿足了。沒想到張翰在贊同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居然還有建議要提。他不由的又憂又喜。喜的是張翰如果提出好的建議。自然勝過自己一人所想;憂的是如果張翰不懂裝懂瞎指揮就麻煩了。
心中雖然這般想。李曉寧面上卻并未帶出。而是笑著說道:“還請張書記指點。”
張翰擺擺手說道:“經濟建設你是專家。我哪里敢指點。我就說幾點。你聽著如果合適就采納。如果不合適。就當我沒說好了。你剛才說要在北部發展漁業和水產養殖業。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漁業主導產品。在中部大力發展高效農業。開展大蒜、草莓、番茄、辣椒、西瓜、甜瓜和葡萄的種植。形成特色生產基地。這些想法都非常的好。我的建議是采用公司帶動農戶的模式,這樣可以避免單個農戶各自為戰。難以形成核心競爭力的局面。在客戶開發、銷售談判以及銀行貸款等方面都會比較有優勢。”
俗話說。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李曉寧頓時對張翰刮目相看。這位年輕的書記不簡單啊。他對經濟建設真的是有一手。提出的意見是真的有建設性的。能有這么一個搭檔。自己的壓力將會減輕很多。
既然張翰不是銀樣镴槍頭。李曉寧也就不再藏著掖著。把心中所想和盤托出。
在李曉寧敘述的過程中。張翰不時的予以點頭贊同。末了說道:“你的這些想法如果都能實現的話。我們縣就會擺脫目前的困境。目前最大的困難還是資金問題。我們縣是全省出了名的財政貧困縣。雖然省里這次給了三個億。但那是要專款專用的。更多更快章節請到。而養殖業和種植業都需要起碼一年的啟動資金。沒有資金就難以形成有效的規模啊。”
“這個問題我也想過。”李曉寧點點頭說道。“我的想法是分步走。先拿出一個鎮子來做試點。一年之后魚苗長成。按每畝魚塘產7000斤魚計算。兩萬畝魚塘一年可收益一億多元。有了這筆錢之后。第二年再發展一個鎮。然后第三年就可以將北部四鎮全部都發展起來。到了第四個年頭。我們就可以在全縣形成規模養殖。僅此一項。年利潤大概就在五億元左右。新邳縣騰飛指日可待。”
張翰默默地點了點頭。第一時間更新然后再次皺眉說道:“可是第一年也得需要大量的資金啊。魚苗、飼料、人工、電費……全部費用加起來。一畝魚塘的成本怎么也得上萬元。兩萬畝魚塘就得有兩個億啊。”
李曉寧說的興起。煙癮上來了。掏出煙來。先給了張翰一根。然后自個兒也點上。用力抽了一口說道:“我的想法是這樣的。魚苗和飼料可以由政府出面擔保。實行分期付款。大不了多付點利息就是了。只要我們能夠熬過第一年。等頭一批魚出來。就不怕后面的幾年沒錢。”
“就是分期付款也得有大幾千萬才能渡過第一年的難關啊。第一時間更新”張翰手夾香煙說道。“縣里現在有多少錢。”
“除了馬頭山旅游項目的專款之外。就只剩下凱達集團收購水泥廠的首付款了。加起來能夠有一千多萬吧。”李曉寧兩手一攤說道。
“虧空很大啊。”張翰的臉色嚴肅起來。“你打算怎么處理。”
“我暫時沒有啥好法子。”李曉寧也嘆口氣說道。“只能是拉下臉來去求上級撥款。去求銀行貸款。”
張翰搖了搖頭說道:“你剛剛要來了三億的資金。估計短時間之內。上面也不會給咱們撥款了。第一時間更新至于銀行。咱們縣的基礎太差。貸不出來幾個錢啊。”
說著話。張翰站起身來。開始在屋里快速地來回踱起步來。
李曉寧知道張翰是在思考。便沒有打斷他。只是又點起了一根煙。事實上他這些日子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現實就是這么殘酷。沒有錢。再好的想法也只能是想法。
過了好大一會兒。張翰突然停下腳步。兩眼放光地說道:“我想到一個點子。也許可以在短時間之內湊夠一大筆錢。”
“什么法子。”李曉寧急忙問道。
“賣地。”張翰右手向下用力一揮說道。
“我當什么好法子呢。”李曉寧的情緒頓時又低落下去。“賣地當然是來錢快。可是問題是咱們現在沒有值錢的地可賣啊。縣城中根本就沒有多余的地皮。郊區的地又不值錢。至于老百姓的耕地。就更加不能賣了。”
張翰卻絲毫不受影響。走過來。自己抽出一根香煙點上說道:“我的好縣長。你怎么捧著金飯碗還到處要飯呢。咱們腳底下不就是有一塊最好、最值錢的地皮嗎。”
“腳底下。”李曉寧疑惑的重復了一句。但是隨即反應過來。眼睛一瞪。問道。“你的意思是把縣委、縣政府的地皮賣了。”
“對啊。”張翰激動地說道。“這兒可以算的上整個縣城最好的地段了吧。每平米地怎么不得值個三千五千的。”
“目前市價差不多在四千上下。”李曉寧急忙跟上說道。“如果競標的人多的話。拍出個地王也不是不可能。畢竟這塊地太吸引人了。”
“那我們就按每平米四千來計算。”張翰坐下說道。“縣委、縣政府加起來能夠有多少畝。一百畝總有了吧。”
“一共一百三十多畝。”李曉寧已經徹底反應過來。飛快地說道。“換算成平米就是八萬五千多平米。按照每平米四千計算。可以賣大概三點五個億。”
“是啊。如此一來。豈不是什么事情都解決了。”張翰哈哈一笑說道。
“可是把縣委、縣政府賣了。我們去哪兒啊。”李曉寧開了一句玩笑。
“咱們可以去郊區嘛。”張翰不假思索地說道。“郊區的地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把縣委縣政府搬過去。還可以帶動新城區發展。這樣一舉兩得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李曉寧點點頭說道:“咱們在賣這兒的時候。可以跟開發商加上一個條件。那就是讓他們負責代建新的縣委縣政府。這樣就兩不耽誤了。”
張翰也接著說道:“縣委縣政府搬過去之后。其他的政府部門也可以逐步都跟著搬過去。一來減少來回奔波的辦公費用。二來也可以很快形成一個新的政治中心。政治中心形成后。周邊的商圈也會快速的發展起來。”
兩個人越聊越投機。都有相見恨晚的感覺。不知不覺間就到了吃午飯的時候。馬楊過來叫張翰去吃飯。才發現新邳縣的一二把手已經在短短時間之內成為了一對好基友。
出門的時候。張翰拍著胸脯說道:“老李啊。今天咱們商量的這些事情。你盡管放手去干。我就給你當好管家和后勤部長,出了什么簍子,我和你一起擔著,咱們分工合作,我相信新邳縣一定能迅速走出低谷,實現新的飛躍。”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