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們初步的統計,我們能夠在動員命令下達之后,可以迅速的成立超過十萬人左右的民兵。但是這十萬人的民兵戰斗力參差不齊。”國防部長擔心的對李信說到。
“最糟糕的是,里面還有一定的其他組織,我們還是很難把他們有效的編組起來。”國防部長說到。
大宛人的統計效率很高。但是他們的組織效率卻極為的低下,他們只是成立了民兵隊,但是每個民兵隊的數量卻不同,如,有的小鎮人口稀少,他們的民兵隊只有三十多個人,有的更少,只有十幾個人。還有更多的人不愿意參加,他們認為民兵隊很傻,很不夠用。
不過那些人也被統計進來。
“呼。我認為,組織力度非常的差,最起碼我們應該按照軍隊的編組進行,有多少連隊,營,團。以及師,非戰斗人員,以及如何指揮他們,這些我們都應該建立起來。否則。一旦安息人進攻進來,所有的情況都會被打垮的。”李信說到。
“好的,我記錄一下,不過我們需要安排人手去做這樣的事情,國防部沒有多少人,他們大部分在儲備更多的軍事物資。”國防部長無奈的說到。大宛國的議會很摳門,他們不斷的削減不必要部門的政府運轉開支,一個人幾乎當五個人來用,這是絕對瘋狂的行為,但大宛人這樣做了。這對他們來說,這些人拿著納稅人的錢應該這樣做。
而李信還不清楚這一點,他認為,大宛政府應該很好完成這樣的事情。
秦國,咸陽,丞相府內。
“這是印地方面發來的電報。印地的政變還是很復雜,最起碼我們知道的有四股力量在進行爭奪,而這樣的辦法政變會進一步的削弱印地方面的力量。”尚說到。尉繚已經看過了這方面的情況。
“目前孟平他們得到了一個印地四王子,在邊境,印地方面有幾十萬的大軍,不過他們大部分都是烏合之眾,精銳部隊早已經損失殆盡,在印地都城作戰的都是一些王子的親兵。但他們大部分都是精銳部隊。戰斗力較強悍。不過印地的局面,很慌亂。”尉繚說到。
“目前的局勢來看,我們干預的力量也不是很多,最多是,我們派遣空力量進行轟炸一下,但僅此而已。”尉繚說到。受限制于運輸條件。秦國對印地的援助非常的少。
“嗯。”尚點點頭。表示清楚。
“我認為,這些并不是我們當前遇到的情況,我們應該清楚,我們當前需要的是什么?”蒙毅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對于這個四王子,我們目前還不知道對方叫什么,最嚴重的是,我們不知道對方的態度是什么,盡管對方已經表示他們可以答應做很多事情,但是,條件,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條件?”蒙毅說到。
蒙毅說的的確很正確,條件,什么樣的條件才能滿足秦國。
“我們需要打開印地政府的貿易,還有他們的鐵路,公路運輸,以及他們的金融領域等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進一步的控制他們的軍事,財政,以及經濟。”蒙毅說到了自己認為應該控制的領域。
“我想,我們應該很清楚,當前印地政府的狀況非常的不妙。首先我們必須幫助他們平定叛亂。一個穩定的印地才是我們最需要的印地,而一個極度分散的印地對我們沒有任何的好處。”尚補充到。
“新的印地政府只有滿足我們的條件之后,我們才能進一步的解決他們的問題,否則的話,我們將很難幫助他們。我們對此將會失去任何的興趣。”尚說到。
“這樣的人,我想在印地并不缺乏。”尉繚這樣補充到。誠然,秦國政府并不缺乏一個缺乏足夠實力的代表人物,但是,對于印地,秦國需要一個穩定的印地,最好能夠和平過渡到秦國能夠控制的區域內。
韓國,新鄭。
“占普國已經加強了對英姆爾國的進攻,他們援兵已經到達,不過他們發動了一次*攻擊,效果并不是很好。”張良報告到。
“不過,我認為,我們應該進一步的削弱占普國,在孟拉,我們的軍隊整訓當,暫時還沒有力量控制占普國,最重要的是,我們還沒有做好相關的準備,占普國在占領英姆爾國之后,可能會越過印地邊境線,那樣的話,我們和秦國的初步協議會失去效用,這是我們絕對不能希望看到的情況。”張良說到。
“這點我也很清楚,但是目前制約對方的手段僅僅限制在了武器提供以及后勤補給。這些,那些商人都能滿足占普人的需求。”韓淑說到。
“所以,我們需要限制對方這樣做,我們可以讓他們到其他地方去,但也不能在孟拉港停留,時間太長的話,會引起麻煩的。”張良提醒到。隨著占普國的進一步的控制,占普國的勢力范圍增加了不少。這一切背后都有韓國人的幫助,但是,占普人并沒有滿足于此,他們還在瘋狂的擴張,他們認為可以打敗印地,只要他們有充足的武器。
“嗯,把大量的武器集到賽斯,安息國去,不要去占普國,我們必須壓制占普國,否則的話,問題會變得極為的嚴重起來。”韓淑想了想說到。韓國政府實在是不希望看到一個崛起的占普國,對方的勢力很大。對韓國政府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在占普國還缺乏解決最后一個國家的時候,韓國絕對采取限制措施,限制對方的勢力進一步的擴張,這對韓國來說,是一個潛在的麻煩。不解決他們,韓國很難維持在孟拉以及占普國的勢力范圍。
因此韓國必須動手,而賽斯,安息的需求是韓國政府的理由。最起碼他們還知道卡拉也需要這樣的支援。這是韓國政府的理由。
本書來自
本書來自/html/book/6/6089/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