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木匠皇帝第六百零五章 回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是木匠皇帝 >>我是木匠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零五章 回京

第六百零五章 回京


更新時間:2014年06月21日  作者:獨坐池塘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獨坐池塘 | 我是木匠皇帝 

為了配合國家"打擊網上淫穢色情信息專項行動"請各位積極有問題書籍!


天啟皇帝的語氣很是淡然,似乎在說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可是現在的大臣可是坐不住了。冰火!中文市舶司,代表著什么,在坐的每一位大臣心里都十分的清楚。這可不是說說而已,代表的可是財富,巨額的財富。

不過在坐的人,也有不慎明了的。大明從洪武三年,罷市舶司,開始實行海禁。到了永樂年間,鄭和七下西洋,確立了以朝貢為主體的海外貿易。可是到了嘉靖年間,朝貢體系已經逐漸崩壞了。

隨著地理大發現的展開,歐洲人開始踏上了海洋之路,東南亞很多地方成為了殖民地。大明朝的朝貢貿易,徹底喪失了意義。每年到大明朝貢的使節越來越少,隨著賦稅的減少,大明已經沒有了探索外海,制造大船的能力。

嘉靖一朝,倭寇橫行,整個沿海遭受到了十分大的破壞。可以說大明朝已經斷絕了和海外的貿易溝通,隆慶皇帝有張居正輔助,展開了改革。其中有一項十分重要的決策,那就是隆慶開海。只不過張居正只是將目光盯在土地上,開海似乎成為了一個擺設。

隆慶開海,只限福建的月港一口,其他地區依然不許貿易。只限月港一地出海,且只許漳州和泉州的商人進行貿易,其他地區的商人不發“船引”,不許貿易。而且給漳州和泉州的商人還制訂叻荒唐的規定,漳州人只許去西洋,泉州人只能在東洋(東西洋以文萊為劃分),不許和日本貿易。

這種畸形的政策,導致了開海收益并不是十分的明顯,最多一年的開始稅收不過是三點五萬兩白銀。于此相對的是歐洲人繁盛的海上貿易,東南沿海走私日益嚴重。出現了武裝的海外商人。早期是以李旦、顏思明為代表,不過后來的巔峰,卻是鄭芝龍的海外集團。

這些海上集團,通過武力捍衛航路,通過走私或許巨額的利潤。大明知道滅亡,也沒有嘗到海上貿易帶來的好處。

對于天啟皇帝來說。這是必須發展的一項!大明到了這個時候,必須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土地已經開發殆盡,兼并越來越嚴重,畸形的稅收政策,這一切一切都已經到了爆發的邊緣。

如果不加以解決,一旦適逢大災,天下必定是烽煙四起!自己做再多的事情,擁有在強大的軍隊,那都沒有什么用。雖然現在自己有隆昌號賺錢。暫時性的解決了資金的問題。又通過抄家解決掉了一部分,可是這并不是長久之計!

百姓的生活沒有改善,土地兼并也沒有改變,除了一支強大的軍隊,自己其實沒有太大的作為。在北方抵御了蒙古人和女真人,對于這時候的人來說這或許是了不起的功績。可是天啟皇帝知道,距離自己想要打造的強大帝國,這還差的太遠。

與這個時代的人不同。天啟皇帝覺得土地兼并,或許并不是壞事情。重要的不是土地兼并。而是讓失去土地的人活下去,活的更好,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至于畸形的賦稅制度,那是一定要改的,但是絕對不是現在。

開海,努力的發展工商業!工商業的發展離不開銷路。自耕農經濟沒有太大的購買力,這是一個事實。可是海貿,絕對是一個填不滿的大坑,無論生產多少,在這個時候。全都能夠賣出去。

至于糧食,天啟皇帝也想過,可以推行高產的玉米等作物。實在不行,還可以通過海外貿易進口,要知道很多地方的糧食是吃不完的。這個時代與后世不同,人沒有那么多!之所以糧食不夠吃,是因為土地兼并,是因為沒有了土地,很多人就活不下去了!

天啟皇帝自從登基開始,除了迫不得已的事情,一直都在為這件事情布局。到了這個時候,終于要邁出非常重要的一步,那就是開海!

在座的諸位大臣,自然不能明白天啟皇帝的心里在想什么,很多人臉上帶著不以為然。很多人陷入了沉思,很多人則是想要站起來說話。

“諸位愛卿,朕找你們來,目的就是為了商議,你們有什么話,但講無妨!”天啟皇帝看著眾人,笑著說道。

很多人互相看了一眼,一個人站了起來,恭敬的行了一禮,道:“皇上,臣有話說!”

看了一眼站出來的人,正是浙直總督袁可立!與其他人不同,袁可立對于海貿那是十分的支持。在蘇州推官的任上,袁可立斷過很多通倭的案子,知道這里面的利潤有多大。同時袁可立還去過琉球,對于海外貿易可以說是十分的熟悉。

看到是袁可立,天啟皇帝笑著點了點頭,道:“愛卿有話但講無妨!”當初將袁可立升任浙直總督,天啟皇帝已經在打這張牌了。

浙直總督,總督浙江、福建以及江南,這個位置絕對是海貿的第一線!不過袁可立并不是天啟皇帝準備開展海貿的第一人選,第一人選乃是徐光啟!徐光啟的經歷、資歷,他都是一個最合適的人。

不過徐光啟主持,那也要有好人配合,這個配合的人便是袁可立。

“皇上,重啟市舶司,開展海貿,這是非常有必要的,皇上圣明!不過現在海外情勢復雜,海匪很多,其中還有倭寇作亂。想要開海需要從長計議,萬不可貿然開海。更何況開海是一個循序漸漸的過程,不能拍腦瓜!”袁可立雖然贊同開海,可是心里還是有些擔憂。這不是小事情,做好了自然是好了,如果做不好,那就麻煩了!

微微一愣,沒想到袁可立會說出這樣一翻話來,天啟皇帝緩緩的點了點頭。說起開來,自己似乎是有些著急了!不過自己也沒想現在就開海,笑著說道:“朕將諸位愛卿找來,自然不是為了現在就想要開海。如果諸位愛卿沒有反對的,那朕就接著說了!”

在場的人臉上都沒什么表情,天啟皇帝實在太過強勢,集思廣益的品格只有少數人才知道。很多大臣,只是知道天啟皇帝一旦決定的事情,那是沒有改變的可能的。

“你們回去之后,在地方上做一個調查。無論是瓷器或者是絲綢,只要是能夠用于海貿的產業,寫一個折子上來。年產量是多少,影響因素是什么,一定要詳實,不可疏漏!”天啟皇帝的目光在眾人的臉上掃過,面容嚴肅的說道。

“皇上放心!”眾人連忙站了起來,恭敬的行了一禮,齊聲道。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啟皇帝面無表情的掃過眾人,在一次道:“這件事情誰辦不好,這個官恐怕也就當不好了!朕不需要你夸大,務必要做到準確。如果誰膽敢欺上瞞下,當以欺君罪論處!”

將事情布置了下去,又說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天啟皇帝便將這些人全都放了回去。海貿的消息傳了出去,肯定會有反映,不能太過安靜啊!

南京的事情似乎告一段落了,自己應該回北京了!站在南京的宮殿門口,天啟皇帝臉上帶著幾分凝重。回頭看了一眼陳洪,天啟皇帝沉聲說道:“陳洪,朕如果現在回京,還能乘船嗎?”。

“回皇上,現在運河還沒有封河,皇上可以乘船回去。不過再有半個月,恐怕就走不了了!如果皇上著急回去,還是能夠乘船的。如果有的地方封河了,皇上也可以改走陸路!”陳洪心里早就有數,自然不會被天啟皇帝問住。

點了點頭,天啟皇帝思忖了片刻,笑著說道:“讓人準備一下吧!朕要回京,還是要回到京城去過年了!傳旨孫傳庭,讓他留在南京繼續軍制改革,升他為五軍都督府大都督。讓魏國公收拾收拾,與朕一起回京。另外傳旨到北京,讓人將朕的一處皇莊收拾出來,賞賜給魏國公。”

“是,皇上!”陳洪一一的將事情記了下來,皇上既然要回京,他自然要趕快去準備。馬上就是寒冬了,還是能趕得回去過年的。

聽到天啟皇帝要走的消息,整個南京城都送了一口氣。雖然福王世子和方世鴻還在逃,可是天啟皇帝在這里也沒有用。

三天后,一切都準備完畢了,天啟皇帝起身回京城。這一天南京碼頭上全都是兵丁,可以說十步一崗,五步一哨。天啟皇帝準備開海的消息已經傳開了,只是沒等到什么新的消息,天啟皇帝就準備回京了。

對于天啟皇帝來說,過完年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自己不能在南京耽擱太長的時間。國子監和國武監應該已經建設完畢了,明年就到了招生的時候了。這可是一件大事情,那是絲毫不能耽誤的。

武研院天啟皇帝的心里也放心不下,那里的研究越早取得大的突破,自己的想法才能越快的實施。雖然離開的時間不長,可是天啟皇帝的心情可以用歸心似箭來形容。南京的事情告一段落了,迎來的是大明朝的一個黃金時期,一個天啟皇帝期盼已久的時期。(……)

我喜歡這本小說推薦

暫時先看到這里書簽


上一章  |  我是木匠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