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吧
吧內搜索
搜標簽
共有1頁
回復貼:0
初升的太陽照在汴京城中,層層疊疊的民居鍍上一層金黃色,更襯托出這座城市的富麗堂皇
汴京中軸線一條筆直的大街從南門直通到宣德門,最寬的一段御道寬達兩百多米,這么寬敞的道路在這個時代實在是大手筆了。由此也可見汴京城規劃上的大氣,盡顯泱泱帝國的風范。
此刻大宋文武百官正在御道北端,由皇宮宣德門魚貫而入,在大慶殿前面的廣場外按品秩站好,肅然靜立。
片刻之后,在宮廷樂隊悠揚的樂聲中,一支皇室儀仗隊繞到大慶殿廣場前。金盔金甲的儀仗騎兵浩浩蕩蕩而來,士兵們腰佩寶刀,騎著駿馬,一個個精神抖擻,威風凜凜。
后面的步行的士兵舉著一百零八支彩旗,旗上繡有金龍、彩鳳、麒麟、翔鸞、孔雀、仙鶴等仙禽瑞獸。旌麾迎著晨風飄揚,獵獵舞動。
旌麾過后,七十二名宮女掌著寶扇緩步而來,寶扇隊伍之后,跟著十二面華幢,華幢四周垂下的纓絡隨著晨風飄蕩。
其后一百六十名侍衛手執金吾,邁著整齊的步伐走過。再后面跟著數十名太監,手執金銑、銅角、紅鐙、金鉦等等飾品和樂器,一個個目不斜視,緩走而來。
后面才是李浩的乘輿,由三十六名太監抬著,緩緩而來。
乘輿后面小梅、小蘭交叉舉著一對寶扇,小竹捧著香盒,小菊捧著玉如意,后面再跟著數十名宮女。
最后一百八十名大內侍衛押后,一個個虎背熊腰,精神飽滿。
乘輿緩緩來到大慶殿外停下。李浩下龍輿,走到正中鋪陳的紅地毯上。
司禮太監高聲道:“皇上駕到!”
文武百官整齊劃一地跪下,“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浩掃了一眼跪倒在廣場上的文武百官,再抬頭了望了望正前方的大慶殿。
大慶殿前是合抱粗的木柱。上面刻繪了盤龍,大蓼頂上碧綠的琉璃瓦。整個大殿莊嚴宏偉,盡顯皇家氣象,此刻在晨光照射下一片金碧輝煌。
李浩邁著從容的步子,從地毯上走過。
他思緒有些飄忽,由主世界一個普普通通的小人物。竟然走到了今天這個地步。
走到地毯盡頭,從漢白石鋪就的臺階一步一步登上去,走向大慶殿中那張虬龍盤螭的龍座,走向這個時空中最強盛帝國的權力巔峰。
李浩心中卻是出奇的一片寧靜,沒有莫名的興奮,沒有膨脹的。心中更多的是一種淡然。
權力是一種力量,原力更是一種力量,兩者都是可以超脫世俗約束,可以為所欲為的力量。
“當你掌握力量時,能否保持自我的本心不變?”
“永遠不要失去敬畏,對蒼茫的宇宙,對浩瀚的原力。永遠不要失去敬畏。”
“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在原力的世界里,心有多寬,力量就有多大。要放飛自我的心靈,敢愛敢恨,敢做敢為,但絕對不能失去所有的約束,做一切事情都守住的底線。”
平時與智能系統對話的點點滴滴,在腦海中閃現。走有原力修行的道路上,磨礪心靈意志也同等重要。
一個真正的強者,不僅要擁有強大的力量。還要有擁有可以駕馭這種力量的心靈。如果不能駕馭這種力量,必然走向自我滅亡。
像宋徽宗這樣大搞花石綱,何嘗不是失去了敬畏之心?
李浩收回思緒,走進了大慶殿,步上正中的寶座坐下。
小梅、小蘭手執寶扇。在龍椅后面交叉舉著,小竹、小菊捧著香盒和玉如意侍立兩旁。這四婢跟在后面,還有十余名其他手執儀仗的宮女。
司禮太監扯著喉嚨高聲道:“宣文武百官進殿!”
一眾大臣魚貫而入,在大慶殿內按品秩站好,隨著司禮太監的唱話,大臣們再次參拜山呼萬歲。
李浩坐在龍椅上高居臨下,文武百官盡收眼底。坐在這寶座上,自然而然有一股君臨天下,唯我獨尊的氣勢。
司禮太監開始宣讀詔書,詔告天下新皇登基,然后是一整套登基的禮儀和流程。
等這一切結束后,李浩環顧大殿,道:“宋太祖與上任皇帝將江山交到朕手中,朕不免有兢兢業業之感。
“華夏民族,自三皇五帝一路到現在,創造了無數輝煌。現在江山到了朕的手中,朕有責任延續這種輝煌。朕唯有孜孜求治,以期創極盛之世,內使國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外使四夷拜伏,萬國來朝。
“眾卿家可能對朕還不了解,其實朕不難侍候,眾卿家也不必猜測朕的心意,朕可以明白無誤地告訴眾卿家。但凡是有利于天下萬民的事,朕都會支持,都會褒獎。但有禍害百姓之事,朕的天憲和法典也絕不容情。”
“天下事情太多,朕即使夙夜勤政,也無法事事親躬。所以朕決定,擴大相權,組建相閣,朝廷政事先由相閣議定,再報朕批準執行。”
“相閣大臣暫時選定四人,以后再根據情況進行增減變動。
李浩來到紫宸殿時,蕭中直、劉中庭、蔡京、李綱四人早在等候了。
選定相閣人選時,李浩也是經過一翻考慮的。蕭中直當然要進去,而他手下親信中,就只有劉中庭可以試用一下。
像姜五郎、姜六郎、孫宏那些人,讓他們帶兵打仗還可以,讓他們打理朝政?真的不是那塊料。
至于蔡京,這時無論在朝廷中樞還是地方,他都還有巨大的影響力,他如果肯配合,推行政令會順暢得多。
讓他進相閣,就是試探一下,如果他不肯配合,那他對李浩來說,就沒有什么利用價值了,李浩會任命新人取代他的位置。
蔡京是個奸臣,在宋史中都寫進奸臣傳里,但李浩不管他原來在宋徽宗手下是怎樣的,只要在自己手中還有可用的價值,那用他一下又何妨?
蔡京一輩子在朝堂打滾,應該能明白自己的用意。如果他有消極怠工的傾向,第一時間就趕他出相閣,如果有更嚴重的事,就將他拿下。
至于李綱,是歷史上的抗金名臣,后來曾經出任宰相。在滿朝大臣都不熟的情形下,李浩自然而然想用一個較為“熟悉”的人。
歷史上李綱這個時候被宋微宗罷了官,還要再遲些才調回汴京城出任太常少卿。但歷史早已在蝴蝶效應下大亂,金兵已提早南下,他提早出任太常少卿也不奇怪了。
共有1頁
回復貼:0
還沒有百度帳號?
后查看最近玩過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