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官途第三百八十五章 年輕一輩無出其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極品官途 >>極品官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五章 年輕一輩無出其右

第三百八十五章 年輕一輩無出其右


更新時間:2014年04月19日  作者:隨著風啟航  分類: 都市 | 官場沉浮 | 隨著風啟航 | 極品官途 
·

“小楊啊!你們辦公室研究中心的這個報告,不會是危言聳聽吧?”

劉老坐在鄧老的四合院中,看著邵洋等社科院研究員和軍事專家們集體研究作出的報告,表情凝重,目光中帶著隱隱的殺氣,語氣沉重的對楊杰問道。

劉老雖然年紀大了,可也是從槍林彈雨中奮戰余生的老革命,久經戰陣九死余生,在軍中也頗有威信,看了這份報告后,首先就是不信,其次就是心中殺機大盛。

世界在進步,華夏在發展,現在已經不是幾十年前了。

六十年代中期,印島國發生的那一次事件,華人華僑廣受迫害,那個時候華夏國力不強,遠不如現在具有如此強大的國際影響力,因此對印島國發生的事情,只能表示抗議而已。

現在華夏改革開放的進程在加快,國家經濟實力穩步提升,軍事現代化的進度也在加快,華夏已經在區域內樹立起了大國的威信。

在這個時候,印島國如果敢于跟幾十年一樣,那樣對付華人華僑,那么必定會引來華夏由上至下的滔天怒火。

鄧老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也非和平年月的領導人,他們有魄力也有膽氣,絕不會任由華人華僑飽受欺凌。

楊杰臉色嚴峻,看著劉老肯定的說道:“劉爺爺,根據相關部門的情報顯示,印島國政局一直不穩定,軍方有奪權的傾向,如果南洋不爆發金融危機。那么沒有導火索的話。估計還能壓制一段時間。

可是一旦金融危機爆發。對印島國的經濟將會造成巨大影響,失業率飆升之下,貧富差距加大,社會矛盾爆發。在有心人的挑唆下,一些極端分子肯定會通過制造慘案,來化解國內的社會矛盾。

而華人歷來在南洋各國都具有經濟統治地位,南洋土著好吃懶做,一旦有軍方或者政客在背后支撐推動。那么很可能形成一場席卷印島國全國的種族事件。”

鄧老此刻坐在輪椅上,巍顫顫的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濃茶后,松散的眼瞼微微一挑,眼眸中精芒一閃,擲地有聲的說道:“小楊他們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類似的事情在印島國有過前例,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老爺子說完這句話后,微微停歇了一下,然后斬釘截鐵的說道:“準備工作必須做在前面。安排下去……盡快跟愛國的華人華僑們聯系……通過他們來聯絡印島國的華人華僑。”

鄧老的機要秘書聞言趕緊拿出紙筆,把老爺子的吩咐記下后。臉上也露出了一絲凝重。

軍方在80年代,通過越國戰場,好好磨礪了一回,讓和平多年的軍隊,再次見到了血腥,通過輪戰的方式,幾乎把全國各大軍區的主力部隊都拉到前線,跟越隊交了手。

現在雖然戰爭已經平息多年,可是不少在南疆戰場上成長起來的年輕軍官,不僅有經驗而且有膽魄,又正值壯年,上面有一幫老將撐腰支持,下面有不少具有戰斗經驗的部隊,隨時都能在第一時間拉上戰場,保家衛國。

楊振軍在軍方多年,對部隊的情況格外熟悉,聽了鄧老的話后,皺眉說道:“老首長,我國海空軍實力有限,威懾力相對有限。雖然華夏已經是區域大國,可是我國的外交基本原則是不干涉他國內政,印島國就算爆發了種族事件,我們也沒有權力直接武力干涉。”

鄧老聞言擺擺手,不容置疑的說道:“華夏子孫的性命,難道不比所謂的原則重要?……當年軍閥割據……時期,倭國……侵略……華夏,南洋愛國……華人華僑們……捐錢捐物,不少……南洋子弟……歸國參軍,拋……頭顱……灑熱血,就為……了……建設一個……強大的華夏……”

楊振軍和劉老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聽了鄧老的話后,心中不由一陣陣默然。

當年南洋子弟歸國參軍抗擊倭國的不在少數,很多南洋子弟最后都血灑戰場,魂斷華夏。這些流淌著華夏血脈的華人子弟,當年能為了建設一個強大的祖國而不惜犧牲,難道現在華夏強大起來后,反而無法保護這些南洋的華夏子孫了?

做人得講良心,一個政權更得講感情!

鄧老的意見一定,楊振軍和劉老等多位軍方系統出身的老同志,都不再爭辯。

論血性和膽氣,這幫從尸山血海中一路闖過來的老將們,都是一等一的強,遠非現在的年輕軍官們可比。

印島國,一小國爾。

華夏有鄧老等一幫老將坐鎮,國人齊心協力萬眾一心,即使是米國,也得收斂起來,不敢在這個時候挑釁華夏。

楊杰聽鄧老說完后,見一個個老將眼中精芒四射,一股戰場上的硝殺氣息,彌漫在這個院子中,從這些老將軍們的身上,楊杰似乎能聞到血腥味,那種久經沙場積累下來的駭人氣勢,絕非一般軍官可比。

“再過一周,港島就回歸了,駐港島的部隊已經準備就緒,只等七月一日凌晨,部隊就可以開赴港島,正式接手港島的防務工作。

屆時港島回歸儀式會進行全程直播,多名老同志也會出席儀式現場,小楊,老首長的身體真的不能去港島嗎?”劉老資歷要比楊振軍淺,不過上次他為鄧老試藥,倒是贏得了鄧老的賞識,近年來劉家在軍方的影響力倒是增大了不少。

港島回歸是一場百年盛事,意味著華夏建國后,最后兩塊殖民地中其中最重要的一塊,將要回歸祖國的懷抱,這是洗刷百年恥辱的歷史性時刻。十幾年前跟英格蘭首相談主權問題的正是鄧老,此刻好不容易等到這歷史性的一刻了,鄧老卻不能親臨。確實是一個極大的遺憾。

“鄧爺爺的身體確實不適合遠行。就算我一路跟隨照顧。也難保不因為環境氣候的變化,而產生其他反應。”楊杰搖搖頭,看著鄧老肯定的說道。

好在鄧老十分灑脫,活到這個年紀了,一輩子風云激蕩,指點江山,臨到老了,又在生死邊緣走過一遭。執念自然沒有那么深了。

“沒事,屆時……我也能通過……電視直播,見證港島……回歸的盛況!”鄧老能活到親眼見證港島回歸,已經是一個奇跡了,根據楊杰的說法,如果按時服藥,堅持按照楊杰的醫囑進行適應性的鍛煉,那么還能見證到澳島的回歸。

港島和澳島能在鄧老手中回歸,對鄧老來說,此生真的是無憾了!

做人不能太奢求。這一點對具有大智慧的鄧老來說,是早就感悟到了的。

“小杰。神盾系統的開發進度進展的如何了?戰機航電火控系統和戰車火控系統的研發工作,你可得抓緊來。只有現代化武器裝備跟上世界強國的步伐,軍事和經濟齊齊發展強大了,我們在外交上,腰桿子才能挺直了!”楊振軍跟楊杰關系不一般,在這樣的場合中,也唯有他才能這么問楊杰。

在座的老同志都是軍方大佬,這些人都是以鄧老為核心的一群人,因此一些東西楊杰可以暢所欲言,聽楊振軍這么問,也沒有絲毫的隱瞞,說道:“神盾系統的主程序開發工作,不出意外的話,今年年底能全部完成。

各軍種武器裝備的接入端口,已經不存在任何障礙了,但是定位裝置和通訊裝置,還無法在近期內完成研發工作。另外在跨軍種協同作戰方面,對我方還是一個新課題,因此想要形成戰斗力,還得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海空軍是未來發展的方向,特別是海軍,我們華夏有著一萬多萬公里的海岸線,有三百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這些都是維系華夏發展的重要安全屏障和資源所在,因此海軍必須要由淺藍走向深藍。”

眾多在座的老同志聽楊杰這么說,都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隨著華夏綜合國力的提高,未來在本土發生空戰和陸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華夏在崛起之路上如果遇到外部軍事阻力和摩擦的話,那么最有可能爆發沖突的首先應當是亞太的環華夏海上區域。

華夏海軍建立之初,出于使命任務、作戰能力和作戰范圍的考慮,一直奉行“近岸防御”的思想。

近岸防御思想與建國之初的戰爭實際和海軍實力結合比較緊密,發揮了很大作用。

但實際上,近岸防御思想在相當程度上還是一種陸戰思維,并不能成為嚴格意義上的海軍戰略。

進入80年代后,隨著海軍綜合作戰能力的提升和職能使命的拓展,鄧老提出了“近海作戰”的戰略思想。

以此為基礎,海軍提出了“積極防御、近海作戰”的戰略指導方針,并最終凝練為“近海防御”戰略,實現了由“近岸防御”向“近海防御”的轉換。

此刻楊杰所說的由淺藍走向深藍,也是進一步加強拓展了鄧老的觀念,同時也向在座的老一輩軍人灌輸海空軍在未來戰爭中,作用遠大于陸軍的概念。

“神盾系統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數據鏈作戰系統,其中囊括的作戰單位包括海陸空天等諸多軍種裝備,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海空軍和戰略導彈部隊。

按照神盾系統的設計思路,我們在局部戰爭中,能如米國在中東戰場上一樣,在衛星和無人偵察機的幫助下,鎖定地方而進行精確的空中打擊,在不派遣一兵一卒的基礎上,瓦解敵方的雷達、防空等陣地,讓敵人變成瞎子和聾子……”楊杰并非第一次說明神盾系統的作用,對于這樣的戰場倍增器,一旦諸兵種聯合,那么發揮的戰斗力遠非楊杰目前所說的這么弱。

在座的都是沙場宿將,只是聽楊杰這么說,就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恨不得早點親眼見證這套系統的完成,以及印證使用這套系統的部隊,能爆發出多大的戰斗力。

“夯實基礎。戒驕戒躁。穩步發展。真抓實干!”鄧老十六字方針一說出來,頓時引來在場所有老將們的一致認可。

說的天花亂墜也不如實干來的讓人信服。

楊杰如果不是開發出了紅盾防火墻,如果不是憑借自己的能力和學識,征服了那些軍工專家們,只怕在這里跟老同志們說這些話,會被人當成是夸夸其談的趙括。

“鄧爺爺,我在這里說這些,只是在想。我國能不能加大對造船業的扶持力度,力爭在十年內,把華夏造船業發展成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基地,具備設計生產萬噸級護衛艦和五萬噸以上航母的實力。

另外在軍工資金這一塊,也能通過軍民兩用方案,把一些不太敏感的軍工技術,轉化為民用產品。通過市場化運作,把技術轉化為資金,利用資金加大研發力度,塑造軍工系統產研結合的新思路。對華夏軍工未來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推進意義。”楊杰的想法不得不說很激進。從思路上來看,算是鷹派作風。

鄧老和劉老等老同志們相互交換了一個眼神,對于楊杰的大膽設想雖然心動,但是一個國家不能只發展軍事,那樣就窮兵黷武了,對國家沒有任何好處。

不過隨著國際形勢的復雜化,以及華夏綜合國力的穩步提升,加大國防建設的支出,是事在必行的事情,只是是否著重發展海軍和空軍,這個有待商酌。

畢竟華夏是傳統的陸軍強國,在座的諸位老將也都是從陸軍成長起來的,想要動華夏陸軍這塊奶酪,除開未來戰爭形勢發展需要,逼不得已外,只怕也唯有楊杰敢當著這些老將們如此說。

楊振軍臉色嚴肅,看著楊杰說道:“小杰,治大國猶如烹小鮮,你來燕京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宏觀經濟調控的相關政策方針你也親手參與過了,大局觀應該不止如此。

我國大力發展制造業的總思路不會變,加大造船業的扶持力度,這個必須根據經濟發展形勢需求來定,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結構,注定我國未來對海運需求的增長只會越來越大,造船業在市場需求下,也會蓬勃發展起來。

但是通過行政干預的方式,來強行的加大對造船業的支持,這個有違市場規律,你是學經濟管理的,難道這一點還不如我這個當兵的?”

劉老見楊振軍當著眾人的面,說的這么不客氣,考慮到楊杰年輕臉皮薄,會下不來臺,當即笑呵呵的打圓場,說道:“楊老哥,小楊也是一心為國考慮嘛!年輕人難免激進了一點,當年我們在這個年紀的時候,早就已經扛槍鬧革命了,那個時候不也是跟他一樣,充滿了理想嗎?”

眾多老同志都念及楊杰平日里對他們十分尊敬,而且這一年多經過楊杰開出的藥方調理身體,身體情況都有了顯著的提高,在這方面,大家都欠了楊杰的人情,因此就算楊杰的想法有些激進,眾人也都帶著包容的態度來看待。

其他幾位老同志紛紛勸說了幾句后,楊振軍的臉色這才好看了許多。

鄧老倒是對楊杰的提議有些感興趣,軍轉民的方案早在八十年代就開始執行了,只是那個時候,很多都是軍工企業轉為生產民用產品,比如長紅這樣典型的軍工企業生產電視。

只是楊杰剛才的提議更徹底一些,而且從楊杰對未來軍隊發展的思路來看,未來海空軍一定是占據未來戰場主導地位的軍種,陸軍將會淪為輔助性兵種,這跟米國的軍事發展方式不謀而合。

鄧老是真正的戰略發展設計大師,華夏在他的手中,改變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

因此其他老將都質疑楊杰的時候,鄧老反而靜下心來,仔細思考楊杰的話。

“大力發展造船業,能帶動其他周邊產業的發展,對擴大內需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而且隨著金融危機的過去,我國出口導向型的發展方式,肯定會重新占據經濟發展的主導地位,那個時候海運需求量就極大了。

而隨著我國制造業的繁榮發展,進出口的貨物量肯定會超過我們現在的想象,如果現在不提前進行產業發展布局,不盡快著手對造船業的扶持,那么等到繼續艦船的時候,才會發現制約我們發展的是之前都忽視了的東西。

一艘艦船從設計定型,再到生產和下水試航,需要的周期很長,有的甚至長達數年之久,因此就算加大對造船業的扶持力度,培養造船和設計船舶的相關人才,也不會對其他行業造成太大的沖擊,相反還能因為造船企業的發展,帶動上下游相關行業的興盛。

我們雖然不是霸權國家,可是周邊海域爭端不斷,我們必須要有區域優勢,來壓制和威懾潛在的敵人米國。”楊杰并沒有因為劉老和其他幾人的開脫而收斂,反而認真的繼續闡述自己的觀點。

“說的好!”

鄧老這句話說出來,倒是讓所有人都意外了,包括做好了被呵斥心理準備的楊杰。

看著一臉嚴肅的鄧老,楊振軍急忙說道:“首長,小杰年輕不懂事,您可千萬別見怪!”

“楊杰目光長遠,戰略眼光在年輕一輩當中,當屬第一!”鄧老休息的時間不短了,這句話倒是能一口說出。

而他對楊杰的評語,確實驚住了在場的所有人。(。。)


上一章  |  極品官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