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監第298章蒙古壓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二十四監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8章蒙古壓境

第298章蒙古壓境


更新時間:2013年09月03日  作者:夢難成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夢難成 | 大明二十四監 
背景色:


“祖將軍,皇上定下的這三個月遼餉退臟期,一直就是朝中大臣討論的焦點問題,為什么是三個月后?而不是現在就要求退臟?普通認為,那是皇上打算征服了歸化城之后,用武力來證明遼東的防守和失敗,而后,挾此大勝之威,再行要求朝廷大臣和我們把從遼餉里拿到的錢退回去,這才是皇上的本意”寧遠副將張存仁站起來說

“是啊,以前大家不太重視皇上的武勇,現在他親征草原,正是向全國展示之時,而且從京城傳來的消息,皇上不僅撤銷了遼餉,而且現在又宣布了免除全國的農稅等,并且揚言,北定草原之日,就是東征建奴之時接到這信之時,還能為是皇上年輕氣盛,現在看來,盛名之下無虛士兵,不可不防啊,”大凌河都司陳錦嘆息著說

大家都在議論著,對于和皇上徹底決裂之事,大家又開始猶豫不決起來直到大家都打著哈欠了,還是沒有談出一個子丑寅卯來因為大家都是抱著一個墻頭草的態度,現在不是東風壓倒西風之時,而是西風通過這一戰顯示出了其強勁那形勢當然也是急轉而下,本來明朗的帶槍投敵,現在看來,又不一定是招好棋了他們所有的依仗就是他們是大明最強的兵力,他們的倒向將決定大明的命運但現兒今卻發現,這些在皇上的眼里,根本就不值一談,所以才如此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漠視遼將這一下轉變不是他們能適應的所以都談到困的哈欠連連了,還是沒有結果只有先行散會了

次日清晨,山海關,從船上把三位重量級的俘虜押了下來,在山海關里那么一亮相,捷報再一宣讀三千錦衣衛對六千建奴兵、十五個牛錄,以少勝多,殺的建奴殺一個不剩,自己一方一個沒傷擒獲建奴四個貝勒里的第二貝勒,五大臣的第三名大臣何和里、明軍的敗類之首李永芳,獲銀百萬兩,這就是赫赫戰功

看到這一則消息的人都是瞠目結舌,驚世駭俗,這樣的戰績在現在的大明,簡直就是做夢一樣太讓人不可思議了何可里大家都沒有多少人見過這個不算阿敏那是沖鋒陷陣的貨,基本上每戰必先,可是有不少遼兵見過的,離的遠看不清?好,這個也不算那李永芳,可是為官多年十年前,遼東沒有整個淪陷的時候,遼將們可都是見過面的不要說這些年沒少‘來往’,這個總不會冒充?

遼將們就是再不愿意承認,在事實的面前也只能是捏著鼻子認可了這樣一件驚天動地的大捷錦衣衛?就是袁可立帶著的和后來不斷到山海關來的錦衣衛一樣裝束、裝備的錦衣衛他們怎么這么厲害?袁帶走的是三千人,而這里現在是七千加上老袁的,一萬一千錦衣衛,對付起自己的這三萬來,會不會也象對付建奴一樣?

祖大樂他們當然知道自己部隊的戰斗力和建奴們相差不多,三千人能逼的建奴交出三個巨頭,按這樣算,一萬錦衣衛打過自己也不是沒有可能而看皇上的安排,最初就是派三千錦衣衛前來,估計這三千人就是來對付他們,還要再對付關外有可能的入侵在控制了四門的前提之下,這個可能性又被無限的放大了

看袁可立那輕松、自信的勁,祖大樂們加的震驚,這就是皇上自信、無視自己的源泉

袁崇煥已經準備出發了,他們需要穿過山海關才能進入關內,昨天晚了才到,自己相當自覺的選擇了在城外扎營,非常時節,還是別造成誤會的好

但就在進入山海關之后,走出山海關之前卻得到了這樣的消息,心里不由的一陣驚濤駭浪,袁自如的心,再也不能自如了這仗是怎么打的?絕對的野外浪戰,全殲建奴,這什么概念,什么時候建奴這么不稱打了幾個時辰,砍瓜切菜一樣簡單?自己如此的英勇,每戰都象個武將似的沖鋒在前,奔走在前線鼓舞勢氣,調動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甚至不惜丟失了覺花島,讓建奴捅了自己的菊花,覺華島改名為菊花島,打了這么長的時間,才換到了幾百人的寧遠大捷,而靠的是全國最精銳的野戰部隊

但比比人家袁自如帶的三千錦衣衛,是地方行政編制,就這還打了一個如此給力的真正的大捷出來,還是以少勝多的全殲,這讓袁自如舉國歡慶的寧遠大捷是情何以堪啊?

如今袁崇煥加明白了為什么到了京城,皇上會對他,這個帝國的功臣,如此的冷落、薄禮、漠視,傾城傾國的力量,只打出那點戰績如果沒有比較,還可以沾沾自喜,但這一比,這效果可就出來了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啊袁自如都不知道是怎么走出這山海關的部下的議論紛紛也沒辦法去認真聽了,腦子里完全是自己到底能不能領兵打仗,是不是一個當大帥督師的料

錦衣衛們,今天是長臉了,那些跟著袁可立的錦衣衛,可都是在南苑一起訓練的,平時也是在京城里一起的同事如今他們打了勝仗,這些人可以也覺得光彩特別是在東城樓上的錦衣衛們,那些凈軍仗著自己打了幾仗,又比自己離皇上那邊親近一點,那個頭抬的高高的,牛氣烘烘的,一副老子是戰斗英雄你是兵蛋子的譜平時聊天的時候就是高人一等的樣子,真讓錦衣衛們鬧心啊

大家基本都是一個時間段被皇上召集起來訓練的,從一開始皇上宣布比武,就注定了是個對手,但機緣巧合,人家先被裝備了神弩,讓皇上派去了蒙古,打了幾仗,一時風光旖旎無限膨脹,也實在是可以理解的,但每天面對這樣一種高高在上的神態,是個人也受不了啊

現在錦衣衛也裝備了神弩,但苦于沒有施展的對象,只能聽人家吹的胡天胡地的,只有點頭的份現在那最早走出南苑的三千錦衣衛,也終于暴發了一把,給錦衣衛長臉自己在凈軍的面前也能抬起頭了

凈軍們當然在這個時候最想念他們的皇上,連錦衣衛都能立功了,原因是什么他們當然知道,那就是皇上給他們裝備的武器,沒有那武器,什么錦衣衛,屁這要是建奴們來了,他們一千人照樣干翻他們六千人這樣想著,就是不知道何時,皇上才能帶他們再打仗

而此時他們的皇上,已經沒有閑情干別的了,而是拿著個望遠鏡,看著黑壓壓望不到邊的蒙古聯軍,太多了,光說二十萬這個數字一張口就說出來了,就挺簡單的,可憐朱由校前世上大學那會整個大學也就是師生一萬人,人上一萬沒邊沒沿,這倒真不是瞎話,兩次作戰打仗,都是沖向敵陣,還都沒太注意這個問題,現在是人家大兵壓境,這一下可看個清楚明白

蒙古人沒有急著進攻,相反相成的是把陣地圍了起來,他們的這段時間只能知道岱海大體的點,對于陣地的布置基本上是兩眼一抹黑派了相當多的斥候前來,最終沒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還白白的喪生了相當多的斥候,因為朱由校撒出去的七十名親兵斥候以及兩天派出去的五百大漢將軍斥候,徹底的把這邊天地給屏蔽起來,外人根本不得要領

蒙古人只知道明皇手里有巨弩、大盾、可以燒火的玻璃瓶子,他們的戰術在第一步第簡單,就一個字圍,里三層外三層的先把陣地前二里地之前圍了起來

朱由校和盧象升、閆應元看著蒙古人的動作,等待了整整一天,竟然連一點進攻的意思都沒有,不由的奇怪,怎么學聰明了?不玩集體自殺的把戲了?

慢慢的到了晚上,仍然沒有夜里襲營的打算,一天一夜就這樣過去了吊斗之上的觀察,也沒發現有什么異常只是不斷的有人想著靠近觀察一下朱由校的大陣,但有阻擊弩在,哪里能讓人隨便的靠近,在死了幾個人之后,就再也沒有人起來窺視了

朱由校這一天一夜的緊張心情也就這樣過去了第二天早上看敵人還沒動靜,索性也不去捉摸了想想:也就是一普通圍困而已,連條壕溝都沒挖,也沒什么出奇之處,敵不動我不動,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

反正自己是守陣的,交通有水路,隨時隨地的可以用水路走出包圍圈,有了這三百人的水兵,雖然人少,但也是一股力量不是;通信有光報,幾十里的路,蒙古人根本找不到方位;補給弩箭是可循環使用的;水是靠著湖;吃的有大批的糧食和豐富的水產品,這些根本沒有后勤保障之憂想圍就圍著是的,對方的人馬是自己的二十倍,拼消耗慢慢的奉陪到底就是朱由校和盧象升閆應遠就是這樣的觀點,而且,磨刀不誤砍柴功,讓所有的軍隊,輪流訓練,盡快的成熟起來再說


上一章  |  大明二十四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