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監第244章蒙古大盾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二十四監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4章蒙古大盾

第244章蒙古大盾


更新時間:2013年08月26日  作者:夢難成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夢難成 | 大明二十四監 

“孫閣老,如此豈不是要我們坐以待斃,”一聽之下,張高全也是大驚

孫承宗想了想,回頭看看疲憊不堪的凈軍,知道現在出擊,肯定是不現實的,看來只能休息半天之后,再做打算了于是對張高全說:“張監軍,最好的方式當然是突襲,不但要讓蒙古軍的壕溝挖不成,而且還有投石機,也是相當大的威脅,有這些的存在,我們就不能再這樣守著營盤了”

“那孫閣老的意思是要離開這里?”

“離開是肯定的,否則只有死路一條,蒙軍此次是被凈軍打的一個措手不及,下次不一定有這樣的好機會而且豎盾行走不便,這也是我們最大的劣勢,本來行軍速度就不如對方,再加上這個豎盾,那就更加麻煩了你帶著凈軍走這一遭,應該最明白了”

“是艾差一點就放棄了,實在是太累了行軍打仗可不是單純的扛著上百斤走個二三里地那樣簡單”

“這次的情況要通報給皇上和何可綱,讓他們知道這里的弊病”孫承宗深有感觸的說

到了下午時分,孫承宗看凈軍也休息的差不多了,趕快的讓凈軍準備,對面的壕溝已經挖了半人多深了二萬多人,一共就那么三里路長的壕溝,還是被人拿刀子逼著挖,速度是還是相當快的,加上前段時間那陰雨連綿的天氣,所以這個速度也是孫承宗的預料當中

孫承宗帶著三千凈軍,再次準備出擊,雖然這樣有可能舍棄了物質而百姓和宦官雜役們則可以隨之而來,但不沖出去,誰都要死,更別說那些物質了而沖出去之后,憑借著烏龜速度以及超強的攻擊力,還是可以向大同轉移的東西再重要,也沒有凈軍重要,那可是皇上的命根子,無論如何也不能有失,否則真的太對不起自己的皇上學生了

三千凈軍找準了一個突擊點,那里百姓民工們,正在揮汗如雨賣力的干著活,突然看到凈軍如狼似虎的沖了過來,當然知道自己現在的角色是做什么的,無論是不是被迫的,那都是凈軍的仇人不等蒙古人趨趕,摞了工具,轉身就跑

而蒙古軍也迅速的做出了反應,他們的馬快,比起凈軍來,當然提前到達了凈軍兵鋒所指方位并迅速的集結待命

孫承宗似乎感覺到了什么異常,但此時也沒什么可回避的了,有了這條半成熟的壕溝,其實對凈軍的武力輸出是相當有利的

但當凈軍在壕溝上鋪上架板準備強行通過的時候,意外發生了,對面的蒙古軍從地上,突然抬起了一大塊木板,三人架一塊,林場的里面也有把手之類的東西,方便蒙古軍抬著,凈軍們見此情景,當然按著平時訓練的,將瞄準鏡對準了木板的下面但他們失望了,蒙古軍此次是有備而來,木板離地只有一二寸左右,根本沒有任何視角可以射擊

剛剛踩著架板想要通過的凈軍汀了,因為他們的前面正是那三人一面的大木板凈軍們不信邪的照著木板射了幾下,但效果真是差到了極點,雖然弩箭透著木板而入,但卻對蒙古軍沒有任何的傷害,凈軍的角度當然看不到,蒙古軍所持的木板上卻另有玄機說穿了倒沒什么新奇的,只不過是把把手釘的過厚了而已,弩箭雖然穿透了木板,但并不能穿過,所以在一尺長的把手上,根本討不到半點的好處

好在抬木板的蒙古軍只是阻擊,并沒有與凈軍廝殺的打算孫承宗傻眼了,這時候才想起了剛才不妙的預感,那就是現在的蒙古軍不再象上午一樣,眼里有恐怖感了

依蒙古人那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智商,也真想不出如此的戰略戰術,這是我們大明的東廠刑官,想出來的對策,首先他想到了壕溝,這個長期圍困防止地道的不二法門;有了壕溝在前,凈軍想通過,要么爬要么用架板,別無他路而凈軍的豎盾能擋蒙古的弓箭,為什么不能再造一個大盾來擋凈軍的弩箭呢?

就這樣,壕溝加大盾的構想,交到了蒙古統帥的面前,沒想到,凈軍如此犀利的武器,竟然可以用如此簡單的方法就可以破解溫布楚琥爾相當的高興,看來最了解宦官的還是宦官這不眼前的這個宦官很簡單的把事情解決了

蒙古人拼的夠慘了,溫布楚琥爾不想再硬拼了,一方面把這種戰略策略送回草原,那里有和這里一樣的三千凈軍正在草原上肆虐一方面,暫時困一下凈軍,無須與其硬拼,尋找一個合適的機會,以最小代價,將其全部拿下

正是這種思想,孫承宗的這種突襲只能無功而返了大營里,以孫承宗為首的人,都是一片愁云慘霧,凈軍戰斗只所以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憑的就是手中的這把神弩,但現在神弩就這樣被輕易的給破了,如何不讓人失落感頓生呢?

其實早在宮變之時,孫承宗就提出了神弩的這個缺點,只是被當時的皇上三下五除二的就給說服了,事實證明,皇上當時的戰策也是正確的,但仔細想想,那是因為持弩的凈軍,占據了一個機動的優勢,而現在機動的優勢卻在蒙古人那邊現在人家更占據了地利,這可如何是好呢?一時之間,孫承宗也沒有什么好辦法可想

〃雖然一些史書中,把孫承宗的智慧無限的擴大了,但說實話,他的戰略思想也就是平淡無奇的可以按著他那遼土養遼人的屯田政策,倒不如徹底的放棄遼東,專守山海關一線呢,最起碼那樣不會把大明的財政徹底拖跨了,落一個與滿清僵持所以這里把孫承宗如此設定,還請一些評論高手見諒)

而出征一天的朱由校卻得到了兩個消息,一個是何可綱傳來的草原上的部落失去了蹤影,趕到兩個部落之前,都是‘人走茶涼,’毛都沒留下,而自己在按著蛛絲馬擠下去后,除了得到一些膨之外,根本抓不到一個人,顯然那些部落總是先自己一步,提前遷走了而自己的速度也根本追不上人家,哪怕人只是普通的牧民

朱由校看了也是一個勁的皺眉頭,這個速度問題對于凈軍來說的確是個硬傷,雖然可以用馬車甚至是騎馬來代步,但那技術仍然被蒙古人扔出幾條街去

對于軍隊的機動性,是一個相當相當重要的問題,這一點朱由校當然是心知肚明的,在自己的前世,老美連坦克都放棄了,理由就是坦克的機動性太差了如此陸戰神器一般的存在,都能因速度慢而放棄,可見機動性對于戰略的重要性

現在的朱由校可不敢拿自己這樣低的無限接近原始的水平和老美比此次,草原功略,本來就是兵鋒直接歸化的前提才有的,而一路上的部落,也是給何可綱以戰養戰之用草原上的補給,全靠這些部落了但朱由校忽略了一點,這些部落不是永久性建筑物住宅,而是可以隨時拆了帶走的蒙古包現在蒙古族的斥候依凈軍的行動軌跡,甚至于可以提前一天的時間,通知部落,魔鬼來了讓其速度搬遷,雖然麻煩,但的確可以躲過凈軍的屠戮朱由校當然想到了去找蒙古的情報員,讓他們再次提供蒙古人的聚住點,但蒙古斥候還是會提前通知部落讓其遷移的

而憑著何可綱的三千凈軍,顯然是不可能攻下歸化城的如此放在草原上也是一種浪費,依其在草原上那烏龜的速度,在得不到補給的情況下,還真是個麻煩事要是蒙古人象在驢子眼前掛個胡蘿卜一樣引著他們在草原上轉圈子,一旦中計了將陷入困境倒不如讓他們回到大同那里等待一下,一是會師需要,順帶休整,二是熟悉一下戰車作戰方案,那樣以后用起來,將會順手許多

而第二個消息卻是徐光啟和宋應星一同發來的,徐光啟稱李祖白研究的汽油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終于制出了朱由校要求的汽油,是一種黃色液體,經過試驗,遇火可燃,水澆不滅,威力非凡

李祖白也真的是相當的努力,沒日沒夜的泡在研究場里,憑著過人的毅力,把皇上設計的蒸餾塔反復的研究改進方法,終于把汽油提煉而出,這東西的可燃性揮發性爆炸性等特點俱和皇上所描述的一樣確定無疑后,才急忙向著自己的‘教會兄弟’徐光啟匯報很可惜這次立功面圣的機會沒了,皇上早晨剛剛走,與自己失之交臂,這個露臉的機會再次失去

李祖白也算是個苦命人了,做了這么多年清貧的小京官,習慣了眼巴巴的看著別人高朋滿座迎來送往的日子本來也是個耐得住寂寞的人,一輩子就這樣靠著那點俸祿過日就是,比上不足,比下還有余,好歹在京城也是有車有房的公務官員,小日子還算是可以的

但就是因為一個遠鏡,徹底的改變了他的人生,如今好不容易求徐光啟幫忙,取得了皇上的信任,又被發配到這里搞研究為了圣眷,沒日沒夜的苦苦的加班加點的干著,如今機會來了,皇上卻破天荒的去出征了這命!

各位衣食父母,大家好,下邊的章節就進入VIP了,感謝:40分,會發布期待您的訂閱


上一章  |  大明二十四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