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監第187章效忠風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二十四監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7章效忠風波

第187章效忠風波


更新時間:2014年01月22日  作者:夢難成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夢難成 | 大明二十四監 

“啟奏皇上:以鏡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鑒,可以明興替;土木堡之變之教訓,不可不思之啊!”張瑞圖一聽皇上這哪里僅僅是開邊這樣簡單啊,分明是玉御駕親征。雖然這個皇上玩性大,而且熱玩個小聰明,也不受文臣的擺布。但的確比許多的皇上在品性上強出太多了。還真不愿失去這樣的皇上。

“哼,朕之武功如何,不敢自夸,宮變之戰,千人凈軍一人未損,滅京營等四萬余叛軍,嚇得叛軍將自己的主帥擠死,窺一斑可知全豹,愛卿以為朕之武功如何?蒙古、建奴可有此戰績?”這可是值得顯擺的戰績,以零傷亡對付數十倍的叛軍,且大敗之并全軍覆滅,這絕對是軍事史上的神話。

果然不出所料,一聽此語,全朝廷的文臣武將都啞巴了,雖然大體知道了宮變之事,也知道皇上新近訓練了一批凈軍,但具體戰況誰也不知道,只是知道經孫承宗證實,皇上利用凈軍著實打了一個大勝仗。滿朝并不乏知兵之人,但還真的沒聽過如此戰績。班超雖勇三十六人殺千余人,自身也是死的差不多了,這不損一兵一卒,這樣的戰績,的確不好找。

“眾愛卿,如蒙古、建奴,不過是紙老虎而已,看著強大無比,其實是柔弱不堪,不說朕,如李成梁在,他哈赤感言七大恨否?我國中能人無數,更有戚龍俞虎這樣的帥才,只是目前此練兵人才沒有走到眾愛卿眼前而已,如朕之凈軍,僅成軍二十rì,既能抵得上千軍萬馬,假以時rì,天下之兵誰人能藏其鋒芒?何況蒙古小兒?”看著眾臣無話可說,朱由校自鳴得意的說,大有小人得志更猖獗的意思。

“啟奏皇上,如今戶部錢糧也不寬裕,若皇上再從西部用兵這錢糧方面可就緊張了。”張瑞圖有些無力的說。

“用兵當然得用錢,但打仗的目的性必須明朗,朕之用兵可不是對外宣揚武力的,而是要從戰爭中獲利的,錢糧無須朝廷一錢一兩,軍士也無須兵部一兵一卒。不過朕有言在先,所得土地和戰利品,也是朕自行分配,任何人不得眼哦。”朱由校說的也是調皮,直象是探囊取物一樣的容易。

群臣卻想,這還真是死催的,難不成皇上就想僅憑著手里的那點凈軍和錦衣衛,就打到蒙古去?但這樣的話還真不好勸說。皇上現在脾氣大的很,到底是君,眾臣也不知道他這些自信哪里來的。好在現在有孫承宗和徐光啟這樣的重臣在旁,且找他們出來勸說一二吧,估計一個是他的老師,一個是他好不容易從上海請來的高人,應該能勸進去吧。皇上如此偏激,這哪里是一國之君,搞的跟個豪杰一般,非國之幸。

既然如此,大家知道跪著也是白跪了,干脆利落的站了起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愛怎么樣怎么樣吧。靜觀事態發展吧,當然也說不定皇上到了蒙古運氣依然超好,再來一次一千占四五萬人的驕人戰績,那樣更好。

于是,無近賴皮的朱由校順利的傳旨行人司,派行人莊閑方,前去宣旨,莊閑方一聽旨意,當場驚喜交集,喜的是終于可以揚眉吐氣了,驚的是,這樣的事,就怕蒙古人會當場翻臉,搞不好會被殺死當場。不過想想能為大明宣此旨,即便是死也值了。當然不這樣想也沒什么法,圣旨已下,難道他敢不去?生活就象強jiān一樣,既然不能抗拒,還是從另一個方面尋找快感吧。

然后就是接著朝議,都是朱由校不感興趣的事,不說最后他不得不感興趣起來,因為談到了前門之前立的百官效忠書事宜。

“啟奏皇上,臣以為,百官所書效忠書,是呈給皇上御覽的,并非人人都能觀瞻。但現如今卻被陣之于世,供世人品頭論足,有失朝廷體統,還請皇上撤銷了展臺。”

“啟奏皇上,國家政事豈容平頭百姓上來隨意評論,如此當屬兒戲之舉,恐傷及百官效忠皇上之決心。”

“啟奏皇上,民眾對朝廷百官說三道四,指指點點,此實盤古開天以來之謬誤,望皇上顧及百官顏面。”

朝廷上無論哪一派的人對這種公開效忠書的做法實在是不敢茍同,這也太不嚴肅了。把百官當什么了?猴嗎?如此就推到百姓之前,任人評說。

“眾愛卿,朕問一句,所書效忠書可是發自真心?”朱由校仔細的聽了聽眾人的話語,待說完了,才壓手發言。

“回皇上,句句乃肺腑之言,無半句謊言。”、、、、、、

“那如此效忠書可懼怕置之陽光之下任史書評說?”朱由校問。

“臣等不懼。”

“朕之所以陣之與眾,為的就是大浪淘沙,讓世人幫助朕監視著,誰曾宣誓效忠與旨,然后又食言自肥。莫非有人怕以后再叛了朕后,世人或者后人加以詬病,才想收回此效忠書?或者后悔寫了此效忠書?朕從來不強人所難,要的正是你情我愿的君臣相宜。若有感強迫者,完全可以站出來要求,朕絕對會在第一時,將他的效忠書取下還他。”朱由校以退為進的說著。

群臣一聽,是大眼瞪小眼,好象剛才說的不是要退還效忠書這事吧,是讓撤了前門的展臺,怎么就成了退還呢?皇上這是逼著群臣和他一條心啊,聽這話的意思,無論是誰只要敢再提異議,恐怕會直接被清除出黨的。這樣的事,誰會第一個出頭呢?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堤高于岸浪必摧之。到底誰會是那浪摧的呢?看了一圈,那個浪摧的卻始終沒有出現。

“如若當著百官的面,不好出面,回頭找魏大伴私下提出也是可以的,當然也可以持有效憑證,自己去扯了下來,朕會吩咐錦衣衛,不得阻攔。人各有志不得強求,自認可以在后金、蒙古、安南、朝鮮、rì本等國發展的,或者愿意做個逍遙田舍翁的,朕亦不會阻礙愛卿的前程,君臣一場,這點情誼還是有的。眾愛卿,這樣可好?”朱由校那個得瑟就別提多惡心了。他的潛臺詞很簡直,不想干了說話,爺這是廟小容不下你。讓你們寫下此效忠書的目的就是防止你們跳槽,如果這樣還想跳,那就早跳,別在這里撈了錢了,最后李自成來了再跳。這招在朱由檢那里行的通,在我這里還真容不下你。

這樣一來,除非是不想干了,否則還真沒法再提什么撤了展臺之類的話了,皇上擺明了把效忠書弄的人盡皆知,你偏偏不愿意,那是意預何為?是不是還有什么想法不成?如果真的再提出來,這好說不好聽的,舌頭底下壓死人,跳進黃河洗不清,百官得在意這張臉面啊。所以群臣不得不選擇了沉默是金。

下了朝,還沒回到乾清宮,孫化元就找了過來,“皇上,那個阻擊神弩研究出來了,皇上能讓臣觀看一下嗎?”原來孫化元聽說了銀作局已經作好了阻擊神弩,放下了手里的活,想著過來先睹為快。

朱由校本來想休息一下的,一聽這個哪里還有閑心休息,急忙加快速度往乾清宮趕,路上還談到了畢懋康。

“皇上,畢懋康真是大才之人,提出的燧發槍那是頭頭是道,就是動手能力差了點。”孫化元說出了對畢懋康的評價,和他這個舉人出身的人不一樣,人家只是動嘴的,動手那是寫字畫圖的。而孫化元整個一會寫字的工匠,還是高級工程師型的工匠,動不動的就是赤膊上陣,真刀真槍的干,沒見他臉曬的跟個黑鐵蛋似的,都快趕上昆侖奴了。(“昆侖奴,新羅婢”。唐朝里在中國的黑人奴隸,亞洲馬來黑人)

“那就多給他配備一些手腳勤快的助手給他,把朕關于火器的發展都說給他。朕需要的也不是他的手,而是他的腦子。”別說是畢懋康了,你讓一個核彈專家去搞個焊接試試,那肯定給你焊砸了,人盡其才,絕不是盡他的弱項,而是強項。

“臣會再行加派助手給他。”

到了乾清宮,王朝輔果然在了,守著一口大箱子立在乾清宮前。魏忠賢識趣的急忙去清場。

“王掌印,手藝不錯啊,”取過阻擊神弩,朱由校讓人在二十五丈處立了個靶子,開始瞄著瞄準鏡試射,射了幾箭后,開始認真的調節準頭,然后再試、再調,經過了幾遍之后,精確度已經相當的高了。連連的射中紅心,搏得了孫化元王朝輔等大喝其彩。

“沒什么巧,只要瞄準了,手不抖,誰都能做到,來孫愛卿試試。”又射了幾個紅頭后,基本上弩箭已經把紅心占滿了,朱由校才罷手。讓人換個靶子后,把地方讓給了孫化元。

“好,臣試試。”對于神弩,孫化元這幾天倒真的玩了玩,但效果真的很慘,到底是技術人員,玩射擊僅僅是個小愛好而已。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

先看到這里書簽

TXT全文下載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把《》加入書架,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

請進入《》發表您對該作品的建議或者感想。

字母索引:

去讀讀、、、、、等類型的下載!


上一章  |  大明二十四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