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監第164章宮廷政變9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二十四監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4章宮廷政變9

第164章宮廷政變9


更新時間:2013年09月07日  作者:夢難成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夢難成 | 大明二十四監 
搜小說:

叛軍們終于越過了鐵絲網,靠近了院墻,本來以為凈軍已經黔驢技窮,無計可施了。但就在這個時刻,院墻上一百七十名持山地弩的jǐng衛隊,可是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因為角度的關系,所以大多數在接近了院墻看不到凈軍的叛軍已經把木板放了下來,因為墻的那面基本上不可能有弩箭射來。

但事情往往壞就壞這個個基本上,雖然沒有了神弩,但小弩還是射出來小弩箭,速度又快的驚人,如此距離絕對能做到箭無虛發。而且山地駑那變態的射速簡直就是叛軍的一場惡夢。

叛軍這一下就被打蒙了,頃刻之間,一百七十名凈軍已經射完了這一匣十二支箭弩,然后很自覺的就翻身沒入墻內。因為如此近的距離不僅僅只有弓箭才能對他們構成致命的傷害,長槍、刀等兵器完全可以扔過來的。

但就是這樣這一輪的攻擊也造成了四五百人的傷亡,這一次次的傷亡加起來是相當恐怖的,要知道在這里的叛軍一共才七千多人。這幾次三番才剛剛摸到乾清宮的門,已經減員三千人了。這一半的損失如果放在普通戰場上,估計早就崩潰了。只是在皇宮這種特殊的環境和特殊的心態里,才堅持到如今,已經屬于奇跡了。

而這一輪攻擊的戰果并不僅僅如此,因為墻上的山地弩同時也對門口的叛軍進行了點射,結果木板當然倒地了,那門后面的凈軍也當然的抓住了機會,結果又是一百多人倒地而亡,或者是受傷倒地不起。不要小看這個受傷,在朱由校沒研究出消炎藥之前,很多的時候受傷感染,也是致命或者致殘的。

任君山已經玉哭無淚了,這個骨頭也太難啃了,現在連對方的一個人毛都沒碰著,就損失了一半的兵力。如果肉搏起來,又將是多少的損失?好在一旦成功,那就是升官發財的開始。想到這里,開口不停的給士兵們打氣,好在現在已經到了乾清門,勝利已經在向軍士們招手了。

叛軍們眼睛不住的盯著墻上,已經下定決心,只要那些死宦官們冒頭,無論手里有什么,第一時間就會扔過去。但盯了半天,墻上再沒有什么動靜。

在孫承宗的指揮下,凈軍們已經有序的撤到了乾清宮的月臺周圍,有的已經站在了月臺之上,靜靜的等待著叛軍的到來。

叛軍現在是小心翼翼,從三個門的方向終于走進了乾清宮。呈半包圍狀,圍向月臺。

但任君山卻看出了一點小道道,那就是月臺的高度有些高了,這對于平時做戰來說,本不算什么,但現在卻讓他相當的頭疼,吃一塹長一智這個道理在此時體現出來。因為這個高度,使木板擋弩箭的方向從一個正面,加上了一個頭頂的斜面。這樣一來,木板顯然是不夠的。

因為是黑天的原因或者是沒注意,乾清宮的屋頂上其實也站著不少的凈軍,在叛軍在門外的時候就已經布置好了。

朱由校此時就和朱由檢同時立于月臺之上,而已經蘇醒過來的張嫣則被宮女架扶著立在一旁。

“信王,這就是你招來幫你謀朝篡位的兵將?”朱由校一點都不緊張的說。現在力量的天平已經向著他靠攏了,在他的手里有二百多大漢將軍,還有五千凈軍,七十多東廠番子。雖然肉搏的戰斗力方面不如對方,但搞定他們這三千多人還是有把握的。所以語來戲謔的問著信王。

朱由檢看著一共才來了三千人,已經有些絕望了。他可是聽到宦官們向朱由校報告的各項戰果的。七千多人,就這樣被一千人折磨了一半的兵力,而凈軍這里卻是零傷亡。這怎么可能?這三千人肯定是救不了他的。所以頭一低,一反常態的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手段對抗皇上。

“嘿嘿,信王還真沒風度,想你起兵造反,朕還沒不高興,信王倒耍脾氣,也罷,朕不給你計較。”朱由校這是站著說話不腰肌勞損。轉身又對孫承宗說:“孫老師,還來叛軍那邊是想玩僵持困戰了。這可不是朕想要看到的結果。一會他們再不進攻,撤向西華門,沿途把他們消滅掉。”

“老臣遵旨。”這本是題中應有之意,所以孫承宗并沒多說什么,只是靜靜等待著叛軍的下一步行動。

西華門外,田爾耕帶領的錦衣衛,終于還是趕到了,在城下一叫門,三千錦衣衛答應的那叫一個干脆,終于等到組織的到來。這二萬多人的到來,使得勝利的天平再次倒向了皇上。

何可綱也松了一口氣,終于不負使命,保住了西華門這個生命之門,迎接來了主力部隊。雖然錦衣衛的戰斗力一般,但京營部隊又能好到哪里去?

東華門,接到了午門、宣武門、西華門傳來的消息,星和葉向高愁腸百結,事情竟然搞到了這種地步,這是怎么回事呢?張惟賢這時也在旁邊站著,雖然都是勛貴,但他的身份太高了,而且帶了三千人參戰,所以有資格直接進宮作戰。

“英國公、進卿,事情竟然到了如此境地,是吾等始料不及的,看來吾等只占據了武神門和東華門,皇上那邊占據了西華門,福王則占據了午門,而可怕的是,吾等帶來的京營兵馬,竟然有近半的人,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信王又被控制在皇上的手里。這場兵變如此下去,吾等將徹底的失敗。”星不得不如此說。

“趙閣老說的是,此的確是當初沒有想到的事情。更沒想到,皇上竟然早已布置好了一切,等吾等發動兵變,本國公真不明白,為何如此?難道提前不能將吾等抓起來嗎?”英國公是兵變前夕才真正參與進來的,本來一切都是秘密的,誰承想,竟然和天下人皆知一樣,無論是皇上還是信王,早已將他們算的死死的。

“估計皇上是在等福王吧,控制西華門,基本上就可以立于不敗之地。逼急了,出宮即可。而控制了內九城,就等于是甕中捉鱉手到擒來,無論吾輩或者福王誰也逃不出去,真想不明白皇上不是一直喜歡木匠,國事都交給鬮黨的嗎?手段如此高明到底受了誰的指點?”葉向高是相當的郁悶,從四支響箭開始,他的預感就是讓人牽著鼻子走,一切都在別人的掌握之中。所以從外面急急的趕了過來。而現在,更弄不明白為什么皇上變的如此深不可測。

“如此下去,吾輩將萬劫不復啊!”英國公帶著稍稍的提示性感慨說。他的原則是推翻當今皇上,如果這個目的達不到,英國公一詞將會在他的手里終結,所以心里特別的揪結。正應了那句一失足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國公之言有理,如此內焦外困的局面,實是吾等之險境,”星也同意的說著。

“國公、趙兄,如今內城有皇上控制九城,內有福王內jiān,信王又被皇上控制,長此以往,無論是吾等還是福王,都有危險。”

“兩位閣老,如想單靠這邊的力量,取得成功必是千難萬難,甚至已屬妄想了。”英國公繼續向著自己的觀點說。

“國公之言言之有理,不知可有破局之道?”星哪里不知英國公何意,無論信王也好,福王也罷,他們誰上位,英國公都能活的好好的。但就是當今皇上勝利了,那才是英國公家的滅門之始。所以英國公這里不斷的提醒和福王合并。

但東林和福王的關系能夠彌補嗎?福王掌握了萬歷皇上的寵愛、第一人的力挺,卻遭到了大臣們無情的阻攔,致使福王最終‘名落孫山’,和皇位無緣。而這些阻礙大臣里東林黨是主力中的主力。這樣的仇恨是深埋在骨子里的,根本不可能一下子就煙消云散的。即便是此時福王為了大局,選擇了忍耐,但事后是否重新清算,也無法預料,歷史上這樣的事例實在太多了。一個皇上想給大臣治罪,理由、罪名找出個十條八條,絕對是輕而易舉的事。

但現在僅僅靠東林和信王的力量,已經確定是無法達到殺死或者控制皇上的目的,除了扶持福王還有一線生機外,只有死路一條了。

“自古兵諫,講究的是控制皇上,但現在皇上獨自控制一門,可任意來去宮中,這個困字無法達到,兵諫就失去了意義。現在信王系,不僅信王被抓,所依賴之京營中也是布滿了細作。基本上已經沒有什么戰力可言。同理吾等如此,福王那邊又何嘗不是呢?唯今之計,明顯是信王、福王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的事情。如若放開成見,兩勢相合,事情仍有可為之處。否則只能被皇上慢慢的吃掉。”英國公實在是煩透了,悔之晚矣,自己太高看東林黨的組織能力了。沒想到好好的一次突發性事件讓他們搞出這么多的烏龍。


上一章  |  大明二十四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