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目錄:
夢難成
網站首頁:
因為皇莊的上級領導已經戴罪立功去了,所以朱由校安排薛利德記錄了整個皇莊功略,進而管理三十六個皇莊。
朱由校沒種過地,但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提出了兩個問題,一是莊稼蔬菜的間種套種,這個問題需要搞實驗田,看產量看數據說話,不是一年兩年能見成效的,當然這是一個研究的方向,只要方向對了方法正確,相信不久的將來還是會起作用的,到時候可以向全國推廣。
而第二個問題就和田爾耕有關了,莊稼一支花全靠糞當家,現在既然讓田爾耕成立了京城衛生署,那以后肯定要在京城建很多的公共廁所的。京城有戶籍的就三四十萬人,黑戶或者流動的人口那要翻幾翻,這個產出是相當大的。順帶著皇莊的衛生環境也提了出來,什么建公廁、輪流值ri打掃衛生之類的東西也安排了一遍。
這事當然由衛生署來負責了,田爾耕雖然當著皇上的面答應的痛快,但背過臉去后那表情可相當值得玩味了。他哪里懂得這搞衛生的利害,后世的環衛部門那可是三方面來錢,拉的人要給錢交衛生費,用的人要給錢買糞錢,國家財政還得再給,好家伙,這來錢簡直就是八面來風,一面不露啊。多少人搶破了頭也進不去的單位啊,就這還愁眉苦臉的,真是無知的可怕了。
然后就是宋應星的天下了,指著什么地方建水利,建何種水利,什么地方主要種植何種莊稼或經濟作物,直銷上林苑的養殖物飼料的所需作物,什么地方種植經濟作物如大豆類煉油、棉花等,什么地方種菜、瓜果直供皇宮和同樂酒店(這樣的事朱由校已經告訴宋應星了),什么地方建地窖養生姜種植花卉、栽培蘑菇和冬蟲夏草等中藥,什么地方又種植果樹,果樹的下面又適合種什么農作物或者養什么家畜。
朱由校則要求再建幾個作坊比如飼料加工、油類煉制、粉條加工、腐竹、醬油醋廠(皇宮里有一監是酒醋面局,宮廷制造相信一定能賺錢)等等以上林苑、皇宮、同樂酒店自用為主,以皇店(皇帝私人開的店鋪—寶和店,建于正德時一直持續到明末的戎zhèngfu街的寶和等六處皇店﹐即由一提督太監督理﹐另有司房鈔條書手數十名﹐提督太監的廳廨即設于寶和店中。開設皇店的目的主要在于營利﹐具體營業或為茶酒店﹐或為牙店﹑塌房﹐或用作娼優所居的花酒鋪﹐有的則用來征收商稅。其中僅寶和六店﹐一年所征之稅即達數萬兩。)為直供營銷的手段。這樣直接集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經營模式就建成了。首先把銷路的問題給解決其他的問題也就好解決了。
如果下一步朱由校已經交待下去的玻璃和水泥能夠順利產出及時到位的話,光是搞大棚搞反季節蔬菜瓜果,就是一大收入,要知道京城里面可是相當的有錢,根本不在乎那一丁半點的吃食錢。當然此時的大明能人也不少,已經有人搞這個反季蔬菜瓜果了,但數量相當的稀少,而且技術不成熟,成本相當的大。而水泥不滲水的特征更可以在各個皇莊挖魚塘了。本來朱由校還想著要不要搞個沼氣池之類的東西,但一想這東西自己技術有限,萬一再搞不好也是個麻煩事,這個以后再說吧。
就這樣一整天都在皇莊里面不斷的指指點點,把一些比較先進的觀念輸入其內。
還有就是打井,雖然周圍都有河,皇莊嘛,怎么可能是旱田,當然是水田了,水源倒是充足,但為了離水遠點的地方方便用水,而且這也在到大明以來第一次打井,他想的是在這里試驗試驗。因為古人雖然對地上的河流都知道利用,但對地下水利用的相對來說少的太少了。這次小冰河其實并沒有那么可怕,只是天上的降雨少了許多而已,地上的河流和地下水并沒有少。所以抗旱用打井的方式對于那些遠離河流的田地來說是相當有效的手段。
而打井的技術此時的中國并不缺乏,四川那邊打鹽井的地方一打就是幾百米甚至更夸張的都達到千米,這個后世的電視有報道。所以想到這里朱由校傳旨宣這方面的人才來京面圣,最好是來幾百個技術人員。
朱由校一行在皇莊待到了第二天6月5ri(五月十二)中午才開始返回,其間把大事小情的都差不多安排了一遍,對佃農們也進行了走訪調查,他們對從佃農到工人的轉變倒是沒有多大的排斥性,相反相當的高興。因為以前是靠天吃飯,而現在則變成吃皇糧的了,一下子變成了‘國營工’當然興奮了。
皇上在這里其實和其他的地主其實是沒有分別的,只不過是身份不同,這地主的地有些多而已,至于不用交稅,那是一定的,連士大夫的地都不用交稅別說是皇上的了。值得一說的是,他們根本不舍得離開這里,就算是有管莊宦官在這邊多收了點稅,那也比在其它的地方當佃農強的太多了。要知道其它的地方差不多都是和地主四六分成,可比這邊交的多的多了,所以才有了忍受的尷尬。而現在吃了皇糧,那就更興奮了。
這次收獲不小,南海子提督石元雅和提督上林苑監四署的吳國泰、曹承恩和李永貞抄家所得竟然共有二百四十多萬兩銀子,還有土地和家宅,這個皇莊也抄了五萬多兩,加起來就是近二百五十萬兩銀子。現在自己的手里已經有了二千三百多萬兩銀子了,想到這里氣的朱由校不由的一陣苦笑,都說大明朝廷沒錢,看看這些太監再想想那些大臣,二百多年的藏富與民都藏到了這些宦官大臣的家里了。搞得大明變成了國窮民窮當官富這樣一個扭曲的局面。
唉,靠這些人還能打農民軍抗滿清?一群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混帳玩意兒!除了把百姓往火坑里推或者往農民軍那里推之外,還能做什么?假如農民軍成功了,他們只有死路一條,當然如果滿清成功了,他們直接投降,什么數典忘祖、三主家奴,他們哪里顧忌到這些罵名,要知道史書都是他們寫的,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想到這里朱由校差點想把這個群眾喜聞樂見的抄家運動繼續推廣,那收獲肯定特別的大。李自成能在běi精弄七千萬兩白銀,他弄的話也不會少。
但不能啊!首先自己不是搞革命的主,不想在國內搞得到處血雨腥風,人心惶惶不可終ri,那不是發展社會,而是殺雞取卵的制造混亂,最終把整個士大夫階層推到他的對立面。離開了他們的支持,當皇didu成問題了。
當然因為性格的關系他也不想搞,無論什么事都要想一想國情,否則一失足就成千古恨。文人們之所以如此不忠,前文書也提到了,首先是朱元璋挑起的,‘君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君以草芥待我,我以仇寇報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報之’,你無情我無義,這也是正常的。在沒有忠心的情況下,大臣們在這里工作就是一個員工,當然是高級員工了,對待誰當皇帝這個董事長他們根本沒什么多大的意見,象轉行跳槽改投另外一個公司的董事長一樣,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而且另外的公司比大明給的工資待遇還高一些,這樣想想也不能怪這些大臣太多了。還是和平演變來的和風細雨,潤物細無聲總比急風驟雨要強的多吧,最起碼沒有血醒,保留中國的元氣。
宋氏兄弟也相當的激動,自己在官僚階層可是無名之輩,嚴格的說是預備役,能有幸陪王侍駕的在外面呆那么兩天,這可是祖上積了大德了,后世子孫會多么的榮耀。而且這還是剛剛的起步,這年頭不光宦官皇宮需要圣眷,當官的更需要圣眷,一旦有了圣眷,以后的官運只能用平步青云、飛黃騰達來形容了。雖然這場機遇來的太莫名其妙了,但只是心頭有個疑問而已,說到底是中了大獎,怎么中的倒不是關鍵了,反正不是倒了大霉,既然暈乎就讓它繼續暈乎吧。
各位衣食父母,給點力加點票票吧。夢難成真的玉哭無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