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師生論戰
“回皇上,老臣認為,兵力的多寡、將帥的指揮,勢氣的運用、糧食的補給等方面對戰爭的勝負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孫承宗一聽這話不由的內心一笑,皇上這是考他兵法呢,這個可考不倒他。
“這就是朕和孫老師的見解有不同之處了,朕認為,決定戰爭勝負最主要的是武器的先進程度、士兵的軍事素質、后勤保障。這三大塊。武器的先進,代表著可以打的比敵人遠、比敵人威力大、發射頻率更是比敵人多的多,這樣敵人在不能接觸到我軍或者戰力輸出不能觸及到我軍的時候,我軍可以輕松的對敵人進行毀滅性的打擊,敵退則跟進打擊,敵進則繼續打擊的同時與敵同步后退,直到徹底消滅敵人有生力量之后,戰斗結束。士兵的軍事素質,則是讓指揮官能夠如臂使指一樣指揮自如,不管軍隊的損失有多大,撤退命令不下,死守陣地,命令一下,就是只剩下一人,仍然能夠沖鋒陷陣,這樣的兵無須自我的身體素質有多強,武功多么高深,這是軍團做戰而除單獨廝殺,團隊精神高于一切。而后勤保障,這里主要的就是武器裝備、醫療衛生、生活必須等幾個方面,而最主要的就是武器裝備,先進的武器強大的戰力輸出很大,當然所用的裝備也會很多很多,所以后勤方面的要求很足。以上三點還請孫老師指教。”朱由校有點賣弄的對孫承宗說,心里想著,孫老師,你可能把我想成三歲玩童玩騎馬打仗了吧,我雖然沒法和你比一下兵法的背誦,更沒有任何戰斗經驗可談,但站的高度可不是你能預測到的。
“皇上圣明,但老臣駁一句,這些可能實現嗎?后勤這一條還有可能,士兵這一條經過苦訓,也勉強可以做到,但要造武器,談何容易啊?”孫承宗慈愛的目光看著異想天開的朱由校,不由的一嘆,雖然做了五六年的皇上,天質也聰明,但到底還是二十二歲的年紀,總想著一些不切實際的事。
“孫老師,來看看這個。”朱由校起身把放在后面的屠虜神弩拿了過來。“這是朕吩咐下邊剛剛打造的凈軍、錦衣衛的列裝武器,”說著走到了孫承宗的面前,雙手遞給了這位老臣。
“這個是諸葛弩?”到底是經的多見的廣的老臣了,一眼就看出了弩的原形。
“是的,走,孫老師,咱們去外面試試。”說著讓旁邊的宦官接過弩來,帶著孫承宗走到了乾清宮外,讓宦官在二十丈處擺好了幾個靶子,又在身上支了個小架子。
“孫老師,朕先獻個丑。”說著拿起一個弩匣在弩干處一推然后向后一拉,把弩箭‘上膛’。然后左手把杠桿一推,一只眼睛集中在準星上迅速的鎖定靶心。右手食指在扳擊上一扣。弩箭立刻飛出,真給面子,正中紅心。接著朱由校又不斷的射出弩箭,直到一匣十二支全部射完。
宦官快跑的拿著靶子跑了過來,七支中靶,二支紅心。這成績還不錯。
“孫老師,你來試試?”看著這個成績,朱由校也感到相當的滿意。
“好,老臣試試。”
“孫老師,這是、、、、、、”朱由校簡單的把屠虜神弩的用法給孫承宗介紹了一下。
很快,孫承宗開始了發射,到底是文臣,動作不太利索,幾支弩箭過后才找到了點感覺,弩箭開始上靶。這回的成績是三箭上靶,沒有紅心。
孫承宗有點不服,還沒等說,朱由校就拿出一個箭匣遞了過來,學著朱由校的一推一拉的動作,慢慢的上了膛,孫承宗接著射擊。這回感覺找著了,還別說,到底是上過戰場的人,七支中靶,三支紅心。
“孫老師可比朕強多了。”
“謝皇上夸獎。”老頭倒也不客氣,不過真的對這支弩有點愛不釋手,這東西實在是太好用了,速度快、射的遠。
“孫老師,以這種弩讓戰士訓練半個月,那水平比起滿清的射擊水平來,差還是不差?”這才是關鍵問題,以前只是自己想象的,現在可是遇到了真正的明白人。
“回皇上,從射速、射程、射擊威力上看,并不比滿清差一分,甚至還強些許,但此弩有一個滿清比不上的優勢,那就是總量,用這個弩,老臣估計就是射二百支也不會有累的感覺,但如果是拉一石的弓箭,估計只能拉十幾下,就手臂再也動不了了。皇上發明這種弩,實乃軍中利器。”孫承宗是越看此弩越是心花怒放,如果讓他帶著全都裝備上這種弩的部隊去跟建奴打仗,那將是多么的輕松寫意。要知道兩軍沒接觸前的最后一個手段就是互射,基本上滿清一直都占著這方面的優勢,然后到了肉搏,那就別提了。現在有了這種弩,互射那肯定是大明占優,這樣帶軍隊也有動力了。
道歉五次,并感謝悲境的貴公子,明查秋毫,指出錯誤。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