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用戶登陸后不受影響,注冊是完全免費的,感謝廣大書友:)
幾rì后。
一只喪尸晃晃悠悠的沿著早已長滿了野草的公路向前走著。
他只是一只普通喪尸,動作緩慢,智慧低下。甚至還在變成喪尸前便少了幾條重要的大腿肌肉,以至于它的速度比其他同伴更慢。
就這樣走著,轉過了道路上一處自然的轉彎,一副全新的景色出現在它的面前……在它前方不再是千篇一律的長滿了野草的荒廢田野,而是一座灰色的高大水壩。
雖然以它的智慧已經無法理解“水庫”的含義和功能。但在變成喪尸的這些年里,它僅存的16kb腦細胞還是儲存了一點點有用的信息——有建筑的地方……有肉。
于是,這只它奮力邁開比尋常人走路略快一線的雙腿,朝著大壩的方向加速走去……
在喪尸的耳朵捕捉到這個古怪的聲音的同時,一道黑影幾乎瞬間便已經射中了它的身體。
撲哧!
體內傳來的微弱感覺促使它低頭查看了一下,頓時發現自己的前胸正插著一根黑色的長棍。
“你的準頭太差了!”不遠處的樹林里傳來一陣抱怨聲。
‘人類?’喪尸遲鈍的大腦在此時卻反應飛快!
“吼!”它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咆哮一聲,邁腿便要沖到那樹林里揪出這些‘肉食’。填飽自己空虛的肚子!
噗!噗!噗!
三道黑影先后飛來,同樣貫穿了它的身體。其中一支正好命中它的額頭,將喪尸的大腦刺了個對穿。直接了解了這只喪尸的生命。
樹林中很快便走出幾名端著鋼弩的漢子,他們全部配備著一架鋼弩,腰間的箭筒里裝滿了箭矢。
其中兩人抄起兩個鐵鉤,鉤住了這只喪尸的尸體后便拖進了樹林當中。
在將箭矢全部取回后,幾人將這喪尸的尸體丟入旁邊的大坑……而此時的大坑里已然堆放著幾十具喪尸的尸體。
在這幾天的時間里,張忘早已經通過將一部分精銳轉化為低級血族的方式徹底掌控了這九千多難民。
在選定的山頂平原處建立了一座簡陋的營地。
到處都是一兩塊破布和樹枝搭建出的簡陋帳篷,有些逃難時沒來得及攜帶食物的人也紛紛餓了肚子。
但比起他們曾經的鄰居來說,他們好歹算是活了下來。
據張忘探查一番后所知的情況來看,自己這支隊伍的情況是最好的了。其他人,除了那些沒撈到多少東西就撤走了的賊匪外,大部分資深者所帶的隊伍更加慌亂,更加毫無準備。甚至連足夠的帳篷也不曾有過。
這些多則數千人,少則幾百人的難民隊伍此時正分布在河陽鎮周遭的荒廢村落、樹林或者河灘上忍饑受凍的掙扎求生……
面對這種情況,張忘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雖然如果放開對新生后裔的管制,大批的制造吸血鬼能暫時解決忍饑挨餓的問題。但長遠來看,九千多不能在白天活動,并且需要消耗大量鮮血的吸血鬼也并非是一個好的選擇。
更何況他也不想試試自己在將這些平民變成吸血鬼后,眾神空間還會不會承認自己以后會完成的主線任務4、5。
當當當!
“開飯了!開飯了!”隨著一陣敲擊鐵板的聲音,負責做飯的那部分炊事員們的大嗓門在營地里迅速傳開。
張忘從自己的帳篷里走了出來,整個營地也是同樣的表現。
來到營地里專門開辟出來的“廚房”——實際上這就是一塊有些樹蔭遮蔽,地上被無數土坑和石頭圍攏出許多灶臺的空地。
為這些平民每天集中供應一餐是張忘的主意。因為在幾天前張忘便發現了有不少在逃亡時沒有攜帶糧食的難民在忍饑挨餓的情況。
他當然知道長此以往下去的危害,不僅是一部分人白白餓死,還可能會產生大量的搶劫、私斗等行為。
這些可能耽誤他完成任務的行為可不會是被允許的。
所以,張忘才將設立了這個每天至少供應一餐的規定。
今天的吃食是他組織大量人手在山下的水庫里打來的魚蝦煮成的野菜鮮魚湯。雖然完全不能讓人吃飽,但總好過完全忍饑挨餓。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世界的喪尸病毒似乎只對人類奏效。除了一些被喪尸捕食的動物外,如同魚類、鳥類這等喪尸不易捕捉的生物紛紛存活了下來。并且在沒有了工業污染,大規模的濫捕濫殺的前提下繁衍的更加旺盛。
三年來,無數廢墟鬼蜮一般的人類城市和建筑遺跡與愈發茂盛,生機勃勃的自然環境相比較起來。
這種強烈的對比,還真是十分諷刺!
對于動物來說,相比起智商低下,只知道追逐獵物的喪尸可要比拿著獵槍,下著陷阱毒藥,不斷砍伐森林、污染環境的人類要好對付多了!
眾多難民排著散亂而擁擠的隊伍上前領取魚湯。
被張忘選出來做廚師的人在以前幾乎都是一些飯店的主廚,手藝自然不錯。雖然缺少調味品,但這上百鍋魚湯也都是十分鮮美。
可正是因為如此,這稀稀拉拉,沒什么干貨的魚湯喝下去后也更為讓人感覺到饑餓。
見此情況,張忘知道自己必須要尋找出路了。
否則不要說完成后續的任務,就是維持著這個營地的可能性也會越來越低。
招來在這營地中十多個身份較高,原本大多數不是軍官就是官員的成員。張忘將要改革的想法吐露出來。
無人反對。
可能有的人心里不是贊同。但至少在明面上,如今的整個營地里也沒有多少人敢跟張忘這個比特殊喪尸更為可怕的領導者作對。
張忘強悍的力量,心狠手辣的姿態,以及莫名其妙便紛紛轉投他麾下的許多精銳士兵都讓這些軍官和官員們心里明白他們之間的差距。
幾乎是dúcái的體制之下,眾人的行動效率大增。
很快,張忘的構想便得以在這些中層官員的輔助下推廣至整個營地。許多人行動起來,迅速分級構造了一個全新的營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