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門第五百七十九章 平嶺南(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庶門 >>庶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七十九章 平嶺南(下)

第五百七十九章 平嶺南(下)


更新時間:2014年04月06日  作者:一語不語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一語不語 | 庶門 
繼劉兆所部開始對剩余十一座城市展開騷擾性襲擊后,朝廷軍在八月初開始大規模的滋擾戰。這次的出兵多而雜亂,成小規模建制而出兵,所做的很不符合兵法的常規套路。

朝廷明擺著欺負剩余十一座城市分屬三家各懷鬼胎的地方勢力,本身就形不成有效的聯絡。在被這一規模的沖擊之后,十一座城市從三簇變成了十一個點,又徹底分斷為十一座孤城。

朝廷軍看似雜亂的出兵,卻有嚴格的行軍路線,也有良好的應變機制。要知道,這樣一場巡邏式的滋擾戰,就好像畫好了行進路線等著敵軍伏擊一樣,若是不能作出有效的聯絡和應變,損失將會非常慘重。因而朝廷軍出兵非常謹慎,而行軍的路線也不斷變化,互相輝映,任何一路兵馬都必須要按照有效的行進路線來走,一旦發生意外,要互相支援配合。

劉愈帳下很多將領所擔心的問題,就是會遭受伏擊,在開戰幾日后,并未發生。即便有發生,也是小規模的,很快便被朝廷軍以兵力優勢所壓制。

在三個城市聯防體系變成十一座孤城之后,每座城市都無心戀戰,他們更希望早點投降,以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這場滋擾戰的最大成果,就是瓦解了地方勢力的反抗意志。

然后,三家勢力的內部相繼發生了變亂,低下的士兵因為得不到軍餉,而作亂,這股亂流逐漸往中上層蔓延。而因為困守孤城,這些地方將領一個個都萎靡不振,使得他們對上層的怨恨也是愈發加深。

在一種被動的情況下,很多積怨也會在同一時間爆發。朝廷軍這場滋擾戰,所帶來的一系列反應,是劉愈這個主導者事先都沒想到的。

劉愈無所事事地等待著這場戰事的結果,十一座城市的戰報也是一天幾十次傳到他手上。先是楊氏政權小姨子和大嫂子不合。然后是小舅子和大姑子帶兵亂斗,然后是下面的將軍殺了楊氏政權的世子……各種各樣的消息,這十一座城市每天都在發生一些令劉愈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甚至劉愈都有些搞不清楚,這到底是一場戰爭,還是一場爭權逐利的鬧劇!

滋擾戰開始還不到五天,劉愈手上便已經拿到了不下六座城市秘密送來的降表。因為城市體系的混亂,使得這些城市的主腦。也放棄了對主上的信任,他們轉而想向朝廷靠攏,來保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可劉愈,卻對他們的降表缺乏興趣。

按照劉愈的想法,你們早不投降,晚不投降。現在內憂外患交織在一起才想起投降,要是把他們吸納過來,再鬧事豈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再加上,劉愈對柳麗娘有個承諾,便是南疆少數民族所憎恨的一些地方勢力首腦決不姑息,現在柳麗娘是他的女人,而劉愈又要獲得少數民族的支持。因而他對這些朝秦暮楚的地方勢力首腦,缺乏基本的信任。

滋擾戰的順利,也讓劉愈軍中一些積怨得到化解。這主要是將士思歸的問題。

將士在外久了,朝廷軍又久久按兵不動,或者是小范圍的戰爭無法建功立業,讓他們看不到出路,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就會想念遠在北方的親人,想著安樂和富足的生活。可這些畢竟都是血性男兒。大丈夫馬革裹尸的決心是有的,這場轟轟烈烈的滋擾戰打了起來,每個人都是精神抖擻,連家中的親人也要暫時被拋諸腦后。

誰不想在平定天下的最后一戰中撈點戰功,以使自己日后的生活更加安穩一些?

戰功不但能換到金銀的賞賜,更重要的是能得到土地,換做是幾年前。雖然朝廷也算賞罰分明,但賞罰的力度絕對不像劉愈執掌軍政時的言出必行。在之前的數戰中,但凡有功人員的賞賜,朝廷都沒有虧待。很多底層的士兵,也逐漸通過戰功的積累而得到擢升,也獲得了大量的財帛和土地,有了先行者作為指引,后來者更加奮不顧身。

因而這場滋擾戰,使得朝廷軍這面軍心鼓舞,上下一心。而地方勢力這十一座孤城,卻是人心渙散各種天怒人怨。

很快,劉愈的中軍大帳回復了各城的首腦,意思很簡單,無條件投降,朝廷不會作出任何的許諾,一切當以戰敗的方式開城投降。同時,劉愈也作出了破城的最后通牒,一切都顯示,朝廷有決心來把最后十一座城市攻陷。

劉愈對平定嶺南的決心很大,但其實劉愈也沒想好,到底怎么把最后一仗打的漂漂亮亮,現在光滋擾,是沒什么效果的,如果要轉過頭去攻城,劉愈又覺得損耗會有些大,有點心疼。他突然發覺自己有點像吝嗇鬼,既想不接受有條件的投降,又想不勞而獲,這簡直是自我矛盾的事。

但很多事情,都是出人意料的。

很快的,楊氏政權被滅了。這是七月初八的事,楊氏政權的一些主腦,居然在這一天被殺死,而且尸體被掛在城樓上暴尸,劉愈在得到這消息的時候還是吃了一驚,因為之前所有的信息都顯示,楊氏政權的內部矛盾在于高層之間的權力斗爭,誰曾想,被下面的軍官造了反。

第二天,楊氏政權的幾座城市的城門便無條件對朝廷軍打開,劉愈撿了個大便宜。

“還是態度強硬的好。”劉愈得到消息時,不由一笑,對柳麗娘道,“只有這樣,人家才會怕你,才會老老實實按照你說的去做。”

柳麗娘白了劉愈一眼,沒多說什么。在她看來,劉愈有時候還是很好說話的,但這種好說話,顯然不是對敵人所表現出來的,這幾年得罪過劉愈的人,沒人會有好下場,很多人死無葬身之地。

柳麗娘馬上想到一個人,心中打個激靈,便對劉愈對了幾分懼怕。

是蘇彥。

其實到現在,蘇彥的下落都是一個謎,各方人都不知蘇彥的下落,只知道他被一些神秘人所劫走,到底之后發生了什么,沒人知曉。這還包括跟霍病以及花集安、張無諸打了幾個月游擊戰的那批神秘人,到底是什么人,現在仍然是個謎。

劉愈南下之前,認為這批神秘武裝是南方少數民族跟地方勢力的聯軍,到南下之后,劉愈才發覺這是個錯誤。因為嶺南不管是地方勢力,還是少數民族武裝,都沒那本事,可以讓天不怕地不怕的霍病,困守在禹州城幾個月出不來。

南方到底是什么人在跟朝廷對著干,劉愈也跟柳麗娘商談過,柳麗娘覺得是蘇哲的人馬,劉愈卻沒發表意見。這讓柳麗娘感覺到,劉愈是在培植自己的勢力,而那些所謂的神秘武裝,不過是劉愈自己的一股精銳,放出來混淆視聽的。

其實劉愈對此一無所知。柳麗娘卻對劉愈多了幾分敬畏,甚至有時候,真的把劉愈當作是無冕的帝王來看待。

隨著嶺南戰事的發展,楊氏政權被滅,剩下李、陸兩家也開始坐不住了,內患已經讓他們疲于應付,手底下的人要造反,他們很難攔得住,尤其是那些不在他們伸手可及的城市。朝廷軍的不斷滋擾,令城中守軍也是草木皆兵,不敢有任何的懈怠。

劉愈不接受投降的態度,讓那些城守也很焦躁,這么下去他們遲早要跟城市一起陪葬。劉愈用的這一套野路子,已經把他們逼上絕路,想自殺沒那勇氣,只好用最無賴的一招。

最后七座城池,很快便有兩座對朝廷開城投降。是朝廷軍沒有圍城,自己打開城門的那種,就好像開了城門寫了歡迎語——歡迎光臨。朝廷軍不愿意進去,他們請著朝廷軍進去。

對于此,劉愈也很無奈。這場仗他想好好打,結果人家還不跟你玩了,開了城難道能不去接收?

不過劉愈也馬上下令,就算是開城投降的,朝廷軍對里面的將領和行政官員也要“問責”,對于以前一些不法行為進行追究。

劉愈的軍令下的是冠冕堂皇,其實意思很簡單,就是投降的城市,里面的官員和將領都要被拿下問罪,等著朝廷的發落。而劉愈把發落的權力,交給了軍法處,再是交給柳麗娘。

不是柳麗娘不想接受這些人投降嗎,劉愈所作的也很簡單,就是把這批人交給柳麗娘來處置。柳麗娘想殺就殺,想放就放,由著她自己來決定。

這權力,明顯有些過大,甚至下面的將領有有些怨言。畢竟開城不殺,是自古以來的定律,現在人家老老實實把城市開了投降,你卻要殺人家,這明擺著是不講道理,跟那蠻夷一般。

柳麗娘倒是識得分寸,她沒有讓劉愈為難,她也并未真正拿這些蝦兵蟹將出氣。最后柳麗娘在軍事會議上當眾表示了各族的立場,那就是除了魁首,一概赦免。劉愈也對她的說法表示了贊同。

結果這承諾剛傳到最后五座負隅頑抗的城市里,馬上發生了很熱鬧的事。李、陸兩家的政治首腦,一夜之間被手底下的士兵造反滅了門。然后五座城市毫不猶豫地開城門投降。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上一章  |  庶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