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門第五百一十七章 國賊,奸賊,淫賊(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庶門 >>庶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一十七章 國賊,奸賊,淫賊(七)

第五百一十七章 國賊,奸賊,淫賊(七)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05日  作者:一語不語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一語不語 | 庶門 

騎馬走在去太守府的路上,劉愈突然覺得自己越來越沒“人性”,在東寧府發生亂事之后,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去處置犯首,而是去女學會會那些女學生。

曹怡的事給了劉愈一種很大的刺激,有了權力就擁有了一切,可以為所欲為的做任何事。這對任何人都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誘惑,而為了維系住權力,就要不斷制造斗爭和殺戮,慢慢在“人性”中迷失。

念及此,劉愈不由嘆口氣。

他也知道瞿竹所言的“安排”給他所想要的“安排”并非一回事。他突然覺得,是時候該在身邊培養一個聽話懂事會做事的奸臣。

此時天色剛明,旭日東升,帶來了東寧府一片光華之色。大街小巷都處在戒嚴當中,很多早起的百姓都不知昨夜到底城中發生了何事,很多人簇擁在巷口查看外面,卻不敢走出巷口一步,見到大隊的官兵路過,百姓們匆忙逃回家中。身為這時代的百姓,他們很清楚游戲的規則,知道如何置身事外。

太守府門前戒備重重,劉愈驅馬趕到之時侍衛出來迎接,劉愈把馬韁交給侍衛,正要進門,便看到門口方向有個穿著淡紅色官服的人鎖在墻角,本來像是凍的瑟瑟發抖,見到劉愈眼睛突然亮了起來。

一看就有一副奸相。

人要過來,卻被侍衛攔住。

“什么人?”劉愈指了指那人問侍衛統領連乎生。

連乎生是原來劉愈的近衛隊長,現在已經負責新軍中轉職侍衛一部的統領。

連乎生道:“是東寧府太康縣的縣尉廖明升,說是來獻寶的。”

劉愈稍微琢磨了一下。東寧府治下有一郡十二縣。因為這次劉愈所要鏟除的是儒官一系的人馬。凡無關事者都不會被追究,因而這個廖明升應該還會穩做他的縣尉。

“讓他過來。”劉愈提著馬鞭走上前。

那廖明升得到侍衛放行之后,捧著個盒子走了過來,還未靠近劉愈迎頭便拜,口中喊著“千歲”。劉愈封王之后,還從未有人以此稱呼相稱,連劉愈聽了都不由有幾分好笑。

“你是太康縣縣尉廖明升?”劉愈停駐腳步問道。

“千歲竟知道卑職名號,實乃卑職之榮幸。卑職廖卿,字明升,祖籍山陰,累官至太康縣為縣尉,今日特來為千歲您獻寶。”廖明升說著話,雙手舉起盒子過頭頂,不斷叩拜。

劉愈想了下,這廖明升看年紀也有接近四十了,累官才到縣尉,那就是非科舉出身。而這樣的官在淮北省地面上不少,沒什么特別的關系想升遷也難。

“檢查一下。遞過來。”劉愈用馬鞭指了下廖明升手上的盒子道。

侍衛接過盒子,里里外外檢查過,然后把盒子呈交到劉愈手上,盒子里面是一件碗口大的白玉碗,雖然稱不上是羊脂白玉,但也算是白玉中的中上品,顏色很潤。

“好東西啊,花了不少銀子吧?”劉愈對著陽光打量了一下問道。

“不敢欺瞞千歲,花了六千兩銀子。”

劉愈點點頭,以劉愈對行情的了解,廖明升沒多報也沒少報,這東西查不多也就是萬兩不到,五千兩買不來的東西,而以廖明升是官的身份,用六千兩買來,不算虧甚至有點小賺,應該是賣家“割愛”。

“你一介縣尉,年俸不過四百兩,加上其他一些收入,就算是不吃不喝十年才能買到這件東西吧?”劉愈帶著幾分冷笑問道。

劉愈之所以不滿,是因為來“獻寶”的十有都是恣意妄為的貪官。

“千歲明鑒,卑職只做了一任縣丞,一任縣尉,總共才六年,光靠俸祿的確買不來,小人是將祖上的田產變賣才換得此件寶物來獻給千歲。千歲若要查,盡可去卑職故鄉查探。”

劉愈臉上露出個“小看你”的神色,把白玉碗又放回盒子里,淡淡一笑道:“呀,那廖縣尉真是有心了。”

廖明升趕緊說道:“能為千歲效命,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祖產死不帶去,卑職膝下無子,也沒法傳下去了,不如拿來孝敬千歲您,解千歲的燃眉之急……”

劉愈稍微一訝道:“什么燃眉之急?”

廖明升磕頭道:“卑職胡言,卑職胡言。卑職聽聞千歲字出巡路途中廣收財禮,便料想千歲是想籌措銀款賑災行軍,卑職這才斗膽前來獻寶,想為千歲您出份力。”

劉愈心說有點意思,這一路上走過來,就連徐軒筑也是在他如實相告之后才知他斂財的目的,而其他達官顯貴來送禮,無非是官場之陋習所致。只有這個廖明升,不但能揣摩出他的用意,還敢當面來說,這其實就是在向劉愈傳達一個意思:卑職會辦事。

劉愈一笑,心說真是想什么來什么,路上還想要培養一個“奸臣”,現在“奸臣”的典范就送上門來了。

“好,廖縣尉心意,本王心領了。你也別回太康縣了,先跟在本王身邊打個雜什么的,沒問題吧?”

廖明升一臉驚喜,馬上叩謝道:“卑職謝千歲賞識。”

“你先別謝,想要在本王身邊討口飯吃,要有本事才行,本王現在手頭上有三件事,這第一件事,你先去幫本王辦了。”

廖明升看了劉愈一眼,劉愈似乎是什么提示都沒有,此時劉愈已經徑直往太守府大門方向而去。廖明升登時傻了眼,心說這是準備打猜啞謎?

劉愈走了兩步,突然又停下來,對一邊的侍衛副領道:“你隨廖縣尉去趟城南的女學,有何事,暫時聽廖縣尉的調遣。至于瞿統領那邊,讓他先回來。”

廖明升這才稍稍松口氣,先是跪地再謝,然后隨侍衛副領與一大班侍衛往城南而去。

劉愈與連乎生一同進了太守府,此時太守府內戒備更加嚴密,而太守府自太守凌徽往下,一大班的官員都被脫了官服官帽,被五花大綁捆在木桿子上等待處置,劉愈進門后還能聽到幾聲喝罵,當劉愈走到木桿前,這些官員也都一個個閉口不言。此時劉愈的臉色黑漆漆一片,陰云籠罩就好像隨時會殺人一樣。

“臨王殿下,這到底是何意?”凌徽見到劉愈,聲色俱厲質問道。

劉愈冷冷一笑道:“難道凌太守不知昨夜城中發生何事?”

“那姓牛的未得傳召,斗膽包天敢帶兵去行宮護駕,那是他的事,與我太守府何干?”

劉愈再笑道:“好一句護駕,難道凌太守忘了牛都尉是因何而去護駕?”

“刺客……”

凌徽剛說出口,便馬上住口不言,登時也好像明白了劉愈整個陰謀的關鍵所在。

之前劉愈自己說出“刺客”的事,牛盧便覺得這是機會,反正行宮里出現刺客的事鬧得人盡皆知,那他就可以以此為理由,率守備營士兵去“護駕”,這樣守備營士兵就不會覺得有詐,而他本身是去“護駕”還是“行刺”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但昨夜牛盧一舉而事敗,敗的狼狽不說,且將他的狼子野心全都暴露出來,已經免不了“行刺”的罪名。凌徽現便要跟他撇開關系,裝作什么都不知道。等劉愈誘導他說出“刺客”,他才猛然間記起,劉愈所說的刺客曾招供是為讓凌徽所指使。這話昨天說可能有人懷疑并非實情,但在牛盧刺殺之后,刺客說什么話誰還敢質疑?

凌徽終于知道劉愈為何在兩日前沒有細究刺客之事,原來是設好了圈套讓他們鉆,而事后又能將他和牛盧一網打盡。在大順朝,只要牽涉了“謀反”,就可以把事情擴大,也達到了劉愈清理儒官和儒者的目的。

此時的劉愈表情淡定,一伸手道:“拿刺客供狀來!”

侍衛趕緊將早就準備好的刺客供狀呈遞上來,劉愈張開供狀在凌徽面前展示了一下,再笑道:“凌太守還有話說?”

“這是誣陷!我凌某人從未派出什么刺客……”

“這道理,還是留著跟判官去講吧。”劉愈轉而看著凌徽的那班手下,笑道,“現在你們的機會來了,是不是愿意將功贖罪,就看你們的選擇了。舉報有功,隱瞞必死,大概也就這樣了。”

劉愈很輕松地說完,讓侍衛將這些人單獨拘押,借以來套供。

被押下去的凌徽不斷喝罵著,卻也在大聲提醒他的手下:“你們不要輕信這狼子野心之人的話,別當罪人……”

劉愈不屑地撇撇嘴,看來這個凌徽到死都還沒明白他自己的處境。若非這凌徽的有勇無謀,劉愈也不至于能在淮北省的儒官官場上,這么輕易撕開口子。

劉愈在太守府暫時等了一會,不一會的時間,便收到侍衛來報,說是有人選擇“將功贖罪”,決定舉報凌徽跟牛盧勾結謀反之事。劉愈大概也猜到了這結果,在死亡面前,不是所有人都能保全“氣節”。

劉愈讓侍衛讓這些人招供并畫押,不到一個時辰,選擇招供的已經有五六人之多。其中并非所有人說的都是實情,因為凌徽跟牛盧的關系是東寧府最大的機密,也只有凌徽幾個信任的人才知道詳情,其他人不過是濫竽充數。不過劉愈是來者不拒,他只要口供來坐實凌徽和牛盧的罪行。

很快瞿竹匆忙從女學那邊過來回報:“孫唯謙聽聞昨夜之事,暈倒在床,至今扔昏迷不醒。”(。。)


上一章  |  庶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