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門第四百二十章 第二回合(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庶門 >>庶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章 第二回合(六)

第四百二十章 第二回合(六)


更新時間:2014年01月12日  作者:一語不語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一語不語 | 庶門 
軍方突然將袁博朗斬首,登時令原本平衡的局勢被打破。(

錢人,,,。)一碗水落下一個石子,打破了平靜。

朝廷馬上連夜召開緊急軍事會議,雖然未公開將此次事件定性為叛亂,但事實上朝廷上下每個人都這么認為了。而這次會議依舊沒有劉愈的參加,同時,身為女軍主帥的徐軒筑也沒獲請參加。原本蘇彥跟劉愈稍微平緩一些的關系再次變得緊張。

臘月初六,袁博朗被軍方斬殺的第三天,朝廷飛馬傳旨到潼關外的軍方大營禁止軍隊穿過潼關進入關中,同時潼關內外一片劍拔弩張的模樣,連長安城內外幾天內都是飛馬來回疾馳,似乎讓人感覺到朝廷又要開戰了。

這兩年以長安城為政治中心的順朝朝廷,逢戰必勝,大獲全勝已經成為大會指定動作。百姓們感覺到,這次朝廷還是可以取勝的,但他們不知道,這次朝廷所要面對的敵人,恰恰就是曾經那些幫朝廷建功立業的將士們,那些也正是關中百姓的子弟兵。

手足相殘,如果這事實讓百姓知道,他們也不會接受。他們還都在盼望著自家出征的男人會在新年之前回來跟他們團聚。但朝廷顯然已經阻上了這條團聚的路。

花集安,一時成為朝廷風口浪尖上的人物。他身為邊軍一名隨軍將領,公開篡權成為朝廷三軍主帥,又置朝廷法度于不顧,將朝廷的使節功勛老臣袁博朗公然害死,這等于是讓順朝陷入內亂的邊緣。作為這件事的當事人,花集安其實顯得很無辜。因為他根本就是一個奉命者,而此時他已經不再是主帥,甚至連副帥的職位都是虛銜,朝廷邊軍現在已經為劉愈全盤掌控。而綁劉愈看管整支軍隊也不是花集安,而是齊方。

袁博朗被殺,也是為劉愈所授意。

劉愈之所以要殺袁博朗,還要從軍方的密探逐漸滲透到長安城開始說起。

劉愈看似已經將一切袖手。連軍政也被花集安所竊奪,他在長安城像個閑人一樣。但劉愈掌控權力的方式很獨特,那就是“遙控”模式,而劉愈所依靠的遙控器則是女軍和霍病所部的傳信系統。劉愈有什么決定,會第一時間通過這些渠道傳達給邊軍,讓齊方作出安排。

花集安在這點上表現出他的智慧,他沒有任何怨言,甚至將權力都拱手讓出。因為他知道,劉愈對邊軍的威望是他所不及的。而目前也只有劉愈能解決軍方跟朝廷的矛盾。還能保證軍方的人不被朝廷所清算。

軍方密探進入長安城。調查的第一件事就是目前朝廷要針對劉愈的敵人。這些密探大多數都是混在各地來往長安城的客商中間,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混在淮地的商旅中,因為劉愈是北方人。所以沒人會懷疑淮人中會藏著軍方的密探。事實上劉愈此次所調用的密探大多數也都是土生土長的淮人。經過調查,劉愈很快發現之所以楊烈情報系統的癱瘓。是因為此時的楊烈已經投入到了“敵對陣營”中,這是劉愈陣營中第一個投敵的人。楊烈是世家子弟,劉愈也理解他忠于朝廷。但同時也讓劉愈感覺到,朝廷很可能從楊烈那里調查出他目前是假被卸職,其實還掌控著三軍的軍權。

但事實卻又正好違背。

雖然楊烈背叛,但顯然他所投靠的不是當今的天子,也不是現如今朝廷中掌權人,楊烈到底投靠了誰讓劉愈也察覺不到。這讓劉愈感覺到無比的壓力,這意味著他幕后最大的敵人很可能不是他所擔心的蘇碧和袁博朗甚至是蘇彥,迫于無奈之下,劉愈急招三軍回長安城。

一場針對最高權位的爭奪,很可能已經在暗中展開。

劉愈無法調查到幕后元兇,但從他的推測看,這個幕后的元兇最有可能的便是一直隱秘的楚王蘇哲。

蘇哲在失蹤之后,先是投靠淮王,再是神秘消失。劉愈對蘇哲的尋找一直未斷,但期間所遭遇的阻力卻是劉愈始料未及的。蘇哲并不是獨身在與朝廷對抗,他背后有一個組織,這個組織的嚴密性和規模都超出了劉愈的想象,劉愈所派出負責調查此事的細作,很多都已經身死,死的不明不白。

這股幕后的勢力很可能是當初老皇帝蘇云陽為兒子平穩登基所預備的,蘇云陽當時雖然對劉愈極為信任,但他顯然留了一手。劉愈雖然幫蘇彥篡了帝位,但劉愈卻無法得到一些幕后情報系統的訊息。

劉愈首先懷疑到的,就是老皇帝情報機關的一號人物韓升。

雖然劉愈不想懷疑身邊人,但韓升的身份特殊,讓劉愈又不得不懷疑這個老朋友。

但劉愈綜合了各方面的情況后又將韓升給否定了,如果是蘇云陽要安排后事,顯然不能讓這幾方人之間有什么勾結,劉愈是作為明面上的御林軍總統領來保證蘇哲接班的,韓升雖然是情報機關的頭目,但他也是劉愈的姻親,兩個人還是忘年交。蘇云陽不會不考慮到他們的關系。

前禮部尚書錢回其實是一個突破點,可惜當初劉愈cāo之過急,為了穩定住蘇彥的心將錢回送給了朝廷,以至于很可能知悉細節的錢回很早就身死,沒能調查出更有用的消息。劉愈馬上又想到自己的二哥劉亭,當初他主動跟楚王聯系,后來被棄如敝履,但也可能知道消息。

可惜劉愈想繼續順著線索調查時,從老家那里傳來消息,劉亭無緣無故“上吊自盡”了。

一個市儈到家貪生怕死的劉亭都會死,讓劉愈分外不安。劉愈馬上想跟朝廷緩和關系,讓蘇彥能跟他冰釋前嫌,但這種努力是徒勞的。朝廷以袁博朗和蘇碧為首,正在鼓動蘇彥對軍方進行一次大清洗,以使朝廷獲得對軍隊的絕對控制。

劉愈一看,既然不能把矛盾解除,不如一發狠,讓幕后的敵人以為朝廷和軍方已經到不可調和的地步。

劉愈當即下令將袁博朗斬殺。

袁博朗用心歹毒,老早就在安排除劉愈的計劃,雖然尚未付諸實施,等于是劉愈自衛在先。

這一殺,也讓朝廷、軍方和劉愈幕后敵人的三派,徹底對立。


上一章  |  庶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