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門第四百章 牽一發而動全身(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庶門 >>庶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章 牽一發而動全身(中)

第四百章 牽一發而動全身(中)


更新時間:2014年01月02日  作者:一語不語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一語不語 | 庶門 


冬月初四,劉愈回到長安城的第二天,剛被罷相心情很不愉快的袁博朗便接到宮里的傳旨,讓他到雅前殿參與議事。袁博朗從傳話的小太監那里得知,這次皇帝傳召了在長安城所有二品以上文官,看來有什么重要事情要商議。

袁博朗匆匆穿好衣服,冒著大雪出了門,乘著轎子去往皇宮。從昨天傍晚開始的這場雪下了一晚上,看起來又要下個不停。

“該死的鬼天氣。”

袁博朗從熱炕頭上出來,身子縮在轎子里瑟瑟發抖,一邊抱怨這鬼天氣,一邊也在想皇帝到底召開這樣一次規格不亞于朝議的會議要商討何等軍國大事。

現如今朝廷最棘手的事情,莫過于出征大軍的召回。當然袁博朗也知道這暫時是不可能的,花集安不是傻子,不會無緣無故自己回長安城找死,就算皇帝不計較他擅自出兵,也會計較他擅自處決朝廷一品大員同時也是邊軍主帥的閔少頃。如果不是這件事,那就很可能跟剛回長安城的劉文嚴有關。

大戰結束,是該輪到論功請賞的時候。對于一些將領的功勞是很好評定的,無非是論功請賞沒什么問題,唯獨對劉文嚴以及花集安這兩個先后兩任主帥,朝廷無法評定他們的功過。但現在劉文嚴回到長安城,這功勞又不得不評定。

“皇上這么珍而重之,應該是為這件事煩憂吧。”

袁博朗喃喃自語著,同時轎子也停在了皇宮門口。他下了轎,一堆小太監正在宮門口打掃積雪,不過這基本是徒勞的,因為雪剛掃完,又有新雪將路面覆蓋。這么掃來掃去掃一天也沒結果,倒是盛雪的小車,已經來來回回推來推去很多次。(最穩定,給力文學網)

袁博朗不著急進宮,就冒雪立在皇宮門口看著。

“袁相為何不進去?”

一個令袁博朗聽了就很煩躁的聲音從袁博朗側后方傳來。是一臉堆笑的李延年,在劉文嚴回到長安城之后,這個恨劉文嚴搶了他家女兒的李延年竟然格外張牙舞爪起來。袁博朗冷笑著瞥了李延年一眼,心說他應該不是恨劉文嚴搶了他女兒,而是劉文嚴沒給他女兒正式的名分。

“李尚書先進去吧,老朽先在這里站一站,吹吹風冷靜一下。”袁博朗冷聲說道。

李延年笑了一聲。沒說話,縮著手匆忙幾步進宮去。袁博朗心中也很惱恨,這李延年以前對他真是恭維不及,現在見了面只是說句客氣話,連告辭的言語都沒有,真是事態冷暖人自知。

“就這等家教出來的女子。還曾身陷青樓,姓劉的最多也只是耍耍罷了。看你回頭沒了這靠山怎么橫!”

因為這次皇帝傳召的大臣有些多,在長安城所有二品以上官員,那基本涵蓋六部以及城中不少的衙門,還有很多掛著品階但是沒有實職的官員也應邀而來,因而同時要進宮的人也不少。宮門口很熱鬧,袁博朗想了想。上次見到宮門這么熱鬧,還是兩年前先皇在世時新春佳節文武百官來給先皇拜年時。

一轉眼,快兩年了。

這兩年間發生了不少事,但大多數事情都貫穿著一個名字,劉文嚴,話說兩年前這時候他還不知道劉文談是誰呢。(最穩定,給力文學網)這兩年里,他當了一任過度的右相,承上啟下。自問也對得起先皇了。

“先皇沒選錯皇帝,只是選錯了臣子!”

袁博朗嘆了一句,人也步行往皇宮里走去。

從高位上下來,袁博朗這兩天也想了很多事情,從開始致仕到如今被罷相,這宮門口他也不知道來過多少回了,從年輕氣盛跟人論道。再到朝堂上跟人吵的面紅耳赤,有得有失,很多曾經的朝廷中流砥柱不可或缺的老臣,或歸隱田園或已去見了先皇。連他這個曾經的“少壯派”如今也成了半身入土之人。

人越老,想的事也就越多了。

“袁相,您怎么才來?”一路走一路想,袁博朗到了雅前殿院子的門口,一個人匆忙迎過來,還是如以往那般客氣,袁博朗定睛看了看,左相藍和。

這身份一不同,見了面,袁博朗張開嘴不知該稱呼藍和什么。以前他在這個左相面前總是趾高氣揚的,現在人家見了他還是很客氣,難道他還像以往那么不客氣?

袁博朗只是拱了拱手,在稱呼上他故意隱晦了。

“何事?”

“先跟您老通個氣,一會皇上要商議什么,別理會就是。這話不便明言。”

袁博朗聽了個一頭霧水,這藍和應該是事先收到了什么風聲,但礙于是“朝廷機密”,只是跟他表露了一點立場上的意思。袁博朗點點頭,通常在這種事上他跟藍和還是有默契的。畢竟曾經一個右相,一個左相,說句話就把朝事給定了。

到了雅前殿,好不熱鬧,官員們一個個在那問候問安的也很嘈雜,可能是皇帝也不知道到底長安城有多少二品以上官員,這次來的人比較多。袁博朗好不容易擠進去,才發現新皇沒在。

也怪不得這些官員可以肆無忌憚聊天。

人都基本到齊,皇帝不露面,袁博朗有些不解,這時吳公公過來代天子傳話,議事改在峰翠宮進行。

一行人又急急忙忙到了峰翠宮,他們到了的時候,新皇已經坐好,好像已經等了一會。

百官見禮,新皇也沒多少話說,直入主體:“這次朕傳召各位愛卿,是有件事商談。諸位愛卿想必已經知道武義侯已回到長安城,武義侯昨日向朕請旨,說……希望能將林太妃接到府上居住,不知……各位有何意見?”

百官冒著大雪來參加朝議,聽到新皇的話面面相覷,這就是今天找他們來議事的目的?

林太妃是誰,那是先皇一個不起眼的妃子,說實話在劉文嚴崛起之前,誰都沒注意過后宮有這樣一個妃子,主要因為晚年的先皇太好色,有名號的妃子實在太多,應接不暇。直到劉文嚴崛起,人們才知道皇宮里原來有個小公主老早就跟劉文嚴“勾勾搭搭”,而這位小公主的母親,便是這位林妃,現如今的林太妃。

“皇上,此事不妥。”一位不知道退休多久的老臣冒出來,語重心長道。

袁博朗認得此人,這是前工部右侍郎余紹忠,后來也曾在六臺衙門當差幾個月,因為一些事情被先皇閑置,一直是掛著品階不干事那種。

“為何不可?”先皇看著余紹忠。

余紹忠一愣,看看旁邊的大臣,都在看著他,他才知道自己當了出頭鳥。這種事其實是沒事找事,關于一個太妃要搬去跟女兒和女婿一起住,雖然從禮法上來講不合適,但誰叫人家是有特權的皇家人!

“林太妃尚是年輕,如今才三十余歲,尚未卸青春芳容。又是先皇遺孀,若然這般搬去前鋒將軍府,這個……若是作出有悖倫常之事,豈不是為天下人恥笑?”

這話說的雖然在理,但沒人敢附和。

誰都知道當今皇上仁德,母親死的早當年還流落民間,因而對那些“母親們”還算孝敬,先皇過世以后不但未采用殉葬的傳統,還允許有子女的先皇妃嬪搬出去跟子女一起住,當然享受到這種福利的先皇妃子并不多,而因為新皇兄弟姐妹中,年齡大的母親一般都已不在世,小的卻尚未成年不到結婚嫁娶之時。先皇妃嬪中,跟子女還有子女配偶一起居住的,到現在為止只有四公主的母親秦妃一人。

誰都知道秦妃的女婿是個什么樣的人,柴錦,有名的二傻子,這樣的人不怕他跟丈母娘發生點什么不倫之事。因為當初也沒人提出反對。現在不同了,要搬去前鋒將軍府的是林妃,而林妃的女婿卻是那個功高蓋主的劉文嚴。

一些有頭腦的大臣其實現在也明白過來,皇帝之所以要召開這樣一次的朝議,也就是“沒事找事”。

緊張時放松自己,煩惱時安慰自己,開心時別忘了祝福自己!

重要聲明:小說""所有

節請返回,支持請到各大書店或網店購買閱讀。


上一章  |  庶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