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門第三百六十八章 借道,借糧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庶門 >>庶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八章 借道,借糧

第三百六十八章 借道,借糧


更新時間:2013年12月17日  作者:一語不語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一語不語 | 庶門 
布魯汗在迎接使節方面向來很積極,尤其還有王夫寧洛爾在的時候,他更是愿意出風頭,還沒見人進大殿,便聽到他對著順朝軍隊使節侃侃而談的聲音。

樓蘭國的王儲是長公主,而作為長公主未婚夫的布魯汗,已經當自己是半個王夫了。寧洛爾在當女王背后男人的時候很低調,這是劉愈贊賞的地方,至于布魯汗劉愈也不知為何見到他就好感欠奉。

布魯汗對順朝軍隊使節是熱情,不過熱臉貼了冷屁股。軍隊使節一進大殿,見到劉愈,二話不說就扔下了寧洛爾、布魯汗以及一眾樓蘭國的官吏,激動地過去拉著劉愈的衣袖,用純正的關口口音對劉愈噓寒問暖,這些人說話語速很快,使得連切突和布魯汗也聽的一知半解。隱隱約約只是聽到這些人稱呼順朝使節為“司令”。

出于對中原文化的無知,樓蘭人并不能理解這個稱謂背后所蘊藏的意思。照他們的理解,這應該是一個尊稱,因為從說話的語氣來看,這些人對順朝使節是十分敬重的。

劉愈見到老部下,也是很高興。順朝使節中大多數劉愈都能叫上名字,不能叫上名字的也是眼熟,而劉五,曾經定國侯府的一個不入流的小家丁,現在已經是張無諸手下的一員副將,負責這次進城出使其實是迎接劉愈歸營的職責。

劉愈搶了布魯汗的風頭,讓布魯汗有些意見。不過這是順朝人對順朝使節的態度,他也不能干涉。于是馬上招呼劉五等人落座。本來他想讓劉愈坐在對面隔開這些順朝軍隊使節,誰知道這些人很自覺地就坐在劉愈的兩側,以劉愈馬首是瞻。這態度更讓樓蘭人費解。

眾所周知,使節是文臣,代表的是文官的立場。而武將攻城略地,應該跟文官沒有太多交集,在座只有切突知道劉愈的軍人做派,料想他是武將出身。

“少爺。這是張將軍讓小人轉交給您的。”落座以后,稍稍平復激動的劉五才想起張無諸的交待,把一把只有大將級別才配備的手槍交給劉愈,應該是讓劉愈拿來防身。

劉愈的連發弩早就被切突給沒收,現在有了武器在手,登時感覺有了憑靠。這時布魯汗氣勢洶洶走過來,倒不敢像在城墻上搶劉愈望遠鏡那般囂張。畢竟順朝軍方的人都佩帶著刀和“長棍”。用長棍打仗的士兵,連西域軍力最落后的國家也不常見。

“使節,這是什么?”布魯汗問道。

劉愈笑呵呵道:“一件小物事,拿來玩的,這是我們順朝人見面時所饋贈的禮物。布魯天佐要不要檢查一下?”

劉愈手上不過拿著一塊“鐵坨”,不像是有殺傷力的。他便不再造次,沒再過問。劉愈很淡然地將槍和子彈收好,他知道今天沒法跟劉五他們一同回軍營,槍留下好防身。

樓蘭國的官吏紛紛落座,而王夫寧洛爾則坐在高位上。今天的宴會也總算是見到了樓蘭國的半個主人。一番開場之后,布魯汗直接朝軍方使節首領劉五問道:“尊使閣下。不知諸位到我樓蘭國內,殺我士兵,奪我城池,此為何故?”

布魯汗此時說話也是很剛毅,帶著要問責的意思。劉五在劉愈面前很局促,尤其還是出現在兩國外交宴會上這么大的場合,他不安地看了劉愈一眼,劉愈對他作出個鼓勵的笑容,劉五這才提起氣勢,道:“我軍奉命驅逐一部吐蕃人對我邊境的滋擾,騎兵一路南下,吐蕃人分兵逃走,我軍糧草供應不及,便想借道你國,順帶借一些糧食。”

這番話應該是劉五事前做過準備的,說完這番話,劉愈注意到劉五雙拳緊握,額頭上還冒汗,能在這么緊張的狀態下把話說的不卑不亢,已經是很難得了。

樓蘭國的君臣之間互相對望,都有些面面相覷的意思,覺得順朝軍隊有些太過囂張,遠道而來征討別國,在缺糧的情況下竟敢攻他們的城市搶糧,這是根本不打算結成盟友國的意思。

當然借糧,是有借無還的那種。

布魯汗請示了一下寧洛爾的意思,寧洛爾說了一句話,布魯汗便半翻譯半表達自己立場道:“順朝與我樓蘭從無邦交,此次竟然提出借糧,你們到底是想借,還是要威逼我們,要我們不得不交出糧食?”

氣氛有些尷尬,劉愈看了眼切突,切突屬于樓蘭國“溫和派”的代表,這溫和派主要針對順朝的態度來說。切突很想跟順朝結盟,因而說話做事考慮后果,不會把事情鬧的太僵,她也知道現在順朝沒心思跟樓蘭結盟,不會自視甚高。此時切突的情緒是很緊張的,她怕順朝軍方的使節一言不合雙方直接開戰。她也怕劉愈拿出在月氏時候的強硬做派,到時事情就真的無法挽回,樓蘭國也無法跟順朝結盟對抗吐蕃。

劉愈笑道:“布魯天佐消消氣,何必把我們順朝軍隊看的這般不講理?本來,我們只是借道貴國,兩方語言不通,誰又能分清這到底是吐蕃還是樓蘭?借糧,也是為抵御我們共同的敵人,也就是吐蕃人,互惠互利的事,應該互相理解一下才是。”

劉愈話說的溫和,其實也是在尋求雙方利益的平衡點。

現在順朝軍隊來打吐蕃,因為路程太遠,也是后勤補給沒跟上,導致缺糧,如果這糧食危機解決不了,那吐蕃人的威脅也就無法掃除。現在劉愈也要考慮盡量在和氣的情況下“借”到糧食,非要到兵戈相見的地步,也要讓他先離開樓蘭城才行。

寧洛爾看起來很“溫和”,但說起話來便顯得強硬,站起身說了一番話,拂袖離去。讓整個宴會有些尷尬。布魯汗代為翻譯道:“我們的王夫殿下,說,不用你們順朝人幫我們打吐蕃,我們會盡自己的能力解決!”

劉愈心說這王夫還真不識相,但既然是王夫的意思,也就代表女王的立場。

話說回來,這個面首一樣的王夫真的能代表的了女王?看他歲數,最多三十歲,怎可能生個二十歲的二公主?長公主歲數一定更大。也許女王很多個王夫也說不定。(。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m.qidian閱讀。)9


上一章  |  庶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