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門第一百一十二章 行路難(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庶門 >>庶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二章 行路難(上)

第一百一十二章 行路難(上)


更新時間:2013年08月27日  作者:一語不語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一語不語 | 庶門 

書名:

人手準備的差不多,剩下是交待家事,劉愈要盡量安撫好韓家姐妹的情緒。

外出公干帶家眷已是皇帝的恩典,帶了妻再帶妾,那就不是去公干而是全家外出旅游。這年頭交通不便,沒人愿意顛簸幾千里路旅游。

臨別前劉愈最重要的“差事”是要專門拿出兩晚時間慰兩個小嬌妻。

五月初八天還沒亮,瞿竹和胡軒就已帶著包袱到殿前將軍府門前等候,蘇彥和劉五昨晚就睡在府內,此時與劉愈夫婦和呂楚兒等五十侍衛出來,一同騎馬去往東城外的校場。

家里的護衛,還是由蔡迎奴負責。

到城門口,天色蒙蒙亮,正巧遇上蘇碧和柴錦帶著幾十個家仆出城。蘇碧騎在馬上靠近一些,臉上掛著稍有敵意的笑容打招呼。她收攏蘇彥及劉愈夫婦的心很強,但沒想到這次皇帝卻派他們與蘇哲同行。

“祝信竹君此行馬到功成。”城門打開,劉愈作出請的手勢后抱拳說道。

“謝劉將軍吉言。”蘇碧瞥了劉愈一眼,語氣不善,先行出城而去。

等蘇碧一行走遠了,劉愈才招呼眾人出城。徐軒筑問道:“夫君,四公主對我們是否有所誤會?”

劉愈無奈笑笑,道:“這年頭有些誤會算什么?早點出發,別讓楚王等急了。”

以他對蘇哲的了解,那強迫癥患者估計早就到了。

當一行人進入校場,楚王蘇哲已在里面等了一個多時辰,劉愈算了算他應是子時末就從家里出來。說是五月初八出發一點都不帶差的。

與蘇哲同行的除了他點的五十親隨,另有一年輕人,介紹才識,是新科探花新任戶部員外郎明瑾,官階不高從六品,但能與蘇哲結交前途無量。

其人言語間還是頗為客氣,尤其對昱王蘇彥和有軍職在身的劉愈夫婦。

齊方正在校場點兵,當齊方走過來,身后還跟著多日未見的張無諸,張無諸是負責護送的副官。老友相見自然要寒暄幾句。

齊方現為都尉,手下有一千多兵,這次護送楚王和昱王隨行只需一百人,都是從他部屬中精挑細選的,個個英武挺拔。

劉愈一行并非最后到來,戶部司判魏汝跟戶部左侍郎劉亭比他們還晚到一刻。一行人終于聚齊。

沒有任何送別儀式,輕裝簡行,只帶一輛馬車,由劉五驅駕,每個人的干糧和日用品都是馱在馬背上。一路不停歇往正東方潼關而去。

胡軒和蘇彥都是騎不慣馬的人,路上叫苦不迭,身為文官的明瑾、魏汝和劉亭也好不到哪去,劉愈反而顯得更加適應。

關中地勢平坦,前兩天的路還好走,一日早晚兩餐路上不停,夜宿驛站。

還未到潼關,天便下起雨,每個人都穿上蓑衣戴上斗笠。

出潼關后連陰雨幾日未停。

潼關之外剛遇兵災,官道蕭索,加上連陰雨導致官道泥濘,很容易耽擱進驛站時間。夜雨又不適合露宿,只能就近進城歇宿。

戶部司判魏汝對地形熟悉,當起向導。有調動地方守備營的兵符,再晚叫門城門也會打開。

五月十六,出潼關后第六天,一行已進入淮北地界,雨越下越大路也愈發難走。

這一日午時時分到了淮北省湯吳縣境內,前路突然被堵塞,很多客商被阻在官道道路上,一問才知前面發生了山崩擋住了官道。

劉愈叫過魏汝問道:“魏司判,可有別的路轉行?”

“陸路往淮北,只有這一條官道,水道倒是可以取道定水,但大雨必會令定水水勢猛漲,沒有船敢冒洪水過河。”

本來劉愈以為無法按時抵達,魏汝又道:“不過有條山路或可通行,只是……”

旁邊一名客商聽聞了馬上提醒道:“那條山路途經猛鬼林,走不得。”

劉愈原以為怎么個“走不得”,細問才知猛鬼林有山賊,平日的客商路過就會被搶一半,因而那條道也叫“一半道”,只有趕路抄近道的人或者已打點好道路的客商和鏢隊才會冒險去行。

張無諸“唰!”地將刀抽出來,喝道:“怕什么,老子是當兵的,還會怕他幾個區區毛賊?”

劉愈知道這事不能擅作決斷,先去問過了蘇哲和蘇彥的意見,蘇彥自然而然地目光轉向劉愈,蘇哲沉思了一下道:“既不能按時抵達,冒險也要一試。”

這答案劉愈早就料到,蘇哲刻板,肯定不會因道路阻塞而耽擱行路時間。山賊再強也是不敢劫官兵的,尤其官兵有二百多人,猛鬼林的山賊據說才一百多號,實力對比明顯。

“還是要小心。”這還是劉亭路上首次發表意見。

一行人在魏汝的指點下原路向后退了十多里路,轉道一半道。

一半道是山路,比官道還要難行,加上前段路是斜上坡的路,走在最后的馬車經常被卡在泥水里,要幾個人下去推。如此顛簸地走了十幾里山路,一半道走了差不多一半將近猛鬼林,前面突然有人阻住去路,不是山賊,而是過往的鏢隊,因為他們的貨物多,馬車沉,結果有幾輛陷在泥水里推不出來。

除了鏢隊的人,還有幾個結伴而行的游商,他們跟鏢隊商量著給點銀子隨鏢隊過猛鬼林以趕路。

“沒事,都是良民。鏢局是江西的會寧鏢局,江湖上有些名頭。”齊方上前打探過情況,回來稟報請示,“要不要過去幫忙?”

雨稍有停歇,但也不能露宿,尤其還是露宿在山賊出沒的道路。要趕在天黑前出了一半道就近進縣城歇息。

劉愈道:“找幾個人幫他們卸下車,推出來,一同前行有個照應。”

齊方帶了二十多人過去,連同鏢隊的二十多人,還是沒將馬車推出,劉愈帶人策馬上前,下馬看了看,問道:“為何不將貨物卸下?”

一個中年的鏢頭走過來道:“這位軍爺,我們押送的這幾車貨都是南方上好的茶葉,若是卸下來放在地上浸了水,這茶即便曬干也不成味了。”

劉愈道:“那就找些粗一點的木棍給翹出來!”

“木棍?”那鏢師很不解。

一看這人就沒干過農活,其實在百姓中用杠桿原理的工具還是很多,但用來翹重物的卻少,劉愈讓人找來木棍,將石頭墊在車輪下,用上兩三個人的力就能頂十幾個人,很快馬車都出了泥坑。

那鏢頭千恩萬謝,劉愈也回到隊伍中。有了這群人在前面喊號子,途徑猛鬼林山賊果真都沒出現。

快到黃昏才從一半道走出,往前再走二十多里路進了湯吳縣縣城時已入夜一個多時辰。

鏢隊過了關城門時間進不去縣城,本想在城門口扎營休息也不會有山賊來騷擾。沒想到后面的官兵將門給叫開,還過去個兵頭模樣的人通知他們可一同進城。

兩位王爺駕到小縣城,縣尉聞訊匆忙帶著衙門的人來迎接,給安置在官所,因為這一行人數實在眾多,縣衙還借用了商會的客房。

官所要留給兩個王和隨行的文官去住,劉愈夫婦和齊方張無諸等武將剛進商會廳堂,便聞到商會隔壁的院子傳來一陣菜香。

過了飯點,商會的廚子都回城外的家,這一行人什么人都不缺唯獨缺一個好廚子。

張無諸吃著干巴巴的干糧有些沒胃口,抱怨道:“誰家的廚子這么好手藝,拎來做幾個菜多好?要不俺老張下廚做幾個?”

“士兵們吃的也一樣,我們不能搞特殊。”劉愈咬了口干糧,“吃完飯早點休息。”

這時候之前見過的那會寧鏢局的鏢頭來拜謝,既感謝幫忙推車又感謝幫忙進城不至風餐露宿,言語間很恭敬。

劉愈也沒太當回事,幫人等于幫自己,不去推車路被阻著他們也不得行。

不過最后那鏢頭道:“我們當家的親自下廚做了幾個菜,想請幾位軍爺過去,親自答謝。”

劉愈吃著干糧也覺得沒味,有些心動,心說蘇彥和胡軒他們在官所那邊吃好的,自己卻在這啃干糧不是一個待遇。

徐軒筑見劉愈不語,笑道:“夫君還是與齊兄弟和張兄弟過去吧,難得鏢局的當家有心。”

劉愈可不想留下夫人在這里吃難啃的干糧,道:“夫人也一同過去。”

說話時劉愈看了徐軒筑手中的干糧一眼,意思是為夫要滿足口腹之欲可不能讓你獨自在這里受苦。(。,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m.閱讀。)


上一章  |  庶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