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第五八一章 神機妙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宋王 >>宋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八一章 神機妙算

第五八一章 神機妙算


更新時間:2014年04月27日  作者:尹三問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尹三問 | 宋王 
小說:

宋朝很大方,吐蕃沒有拒絕的理由。(.BW.cc

筆下文學)青宜結鬼章雖然心有疑慮,卻終究沒有說出來。藺逋比王子已經對他不滿了,這次再把兩位王子一起得罪了,后果是很危險的。

畢竟將來的吐蕃,是他們當家作主的,青宜結鬼章不得不為將來考慮。何況他不是一個人,他身后還有龐大的家族。

事到如今,只能祈禱宋朝真的有意握手言和。至于誰去接管龕谷,董氈本來有意讓青宜結鬼章去的,見兩個兒子堅持,他也不好再說什么。再者,青宜結鬼章東方戰敗的時間不長,著實不宜前往。

最終的結果是阿里骨和藺逋比各自派人,一同前往。

吐蕃一萬大軍浩浩蕩蕩前往龕谷的時候,宋軍也在行動。

數千雪橇已經制作完成,林昭帶著種師道、劉昌祚和折可大出擊了,一張張開的口袋已經為吐蕃人準備好了。

“吐蕃人一定會前往龕谷?”

“肯定的,到嘴邊的肥肉,難道還吃嗎?這次他們要是不要,那龕谷就名正言順成為我大宋疆土了,吐蕃人豈能放棄?”林昭笑了笑,很是篤定。

“如此甚好,分散吐蕃的兵力,各個擊破!”種師道稱贊的同時也疑惑道:“只是,吐蕃人難道一點都看不出來?”

“或許有人能看出來吧,可那又如何呢?”林昭道:“這塊肥肉誘惑太大,吐蕃人沒有道理吃,哪怕明知道有風險,還是會這么做的。再者,急功近利之人應該比理智者更多,所以……”

種師道連連點頭,這便是陽謀的厲害之處,明知道,卻無法防備,最是無奈。

“對了,去青唐城的使臣有消息回來嗎?”林昭隨即又問了一句。

種師道點頭道:“回來了,吐蕃人要求我們的大軍先撤離龕谷,只留少數人交接!”

“這樣啊,也好!”林昭笑了笑:“那就留下一千人等著,余下的全部撤回來。”

“是!”

“除此之外,還有別的什么消息嗎?阿里骨表現如何?”林昭對此饒有興致。

“不錯,沒有讓東陽兄失望,如今正與藺逋比暗中較勁呢,青唐城可很不安穩啊!”種師道笑言:“還是東陽兄高明,我們在城中的密探探查到了消息,苦于沒辦法送出來。大雪加上戰爭,根本沒有商隊往來,而且吐蕃人也盤查的很仔細,幸好使臣前去,否則消息根本送不出來。”

“要不我為什么派使臣去?唯有如此,才能光明正大的傳遞消息。”林昭之前可以說是做了充足的準備,早在王韶主持西北軍務的時候,就在青唐城安插了許多的密探。如今正是這些密探發揮作用的時候,只是交通線卻受到了阻礙。

林昭深思熟慮之后,才想出了這樣一個連環計。先釋放阿里骨,來迷惑吐蕃人,并且挑起他們內部的紛爭。然后再順理成章地派出使臣前去和談,引誘吐蕃若出兵收復龕谷。同時也順利從青唐城帶回了所需要的情報。

其中內容豐富,絕非阿里骨和藺逋比不和這樣的小事。還有與吐蕃的兵力部署狀況,吐蕃貴族的態度和決心,甚至還與西部其他部族接觸的情況。同時林昭還交代他們許多重要的部署,幾年的準備終于可以派上用場了。這些東西,在接下來對吐蕃之戰之中大有用處。

當然了,宋朝使臣前往,吐蕃人必定嚴防死守,不過密探和使團之間有非常隱秘的傳訊手段,沒有被察覺。一切都順理成章,按照林昭的預計,一件一件發生。

“最終的結果是,蘇楠當崢為首,率領一萬大軍前來,副將則是藺逋比的人,兵力則基本是對半持平的。”種師道稟報了一個很重要的情況。

“好,既然如此,那就做好準備吧!”林昭略微沉吟,補充道:“盯著他們的反應,最好是從他們身上找出點借口,我們也好順理成章進攻河湟,免得被人說背信棄義。口實這東西,還是很重要的。”

“好的,東陽兄算無遺策,此戰定能大獲全勝!”

林昭如今的身份是鄭國公,云麾將軍,陜西路宣撫使,可謂位高權重。種師道與他相差許多,不過他們兩人曾義結金蘭,稱呼上自然更為隨意一些。

對此林昭沒有什么意見,反而很喜歡,越是如此,與清澗城種家的關系越是緊密。這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算無遺策?”林昭輕輕搖搖頭:“不過是稍稍利用了吐蕃人的迫切心理罷了,還有就是他們低估了宋朝皇帝開疆拓土,攻取河湟的決心。”

說實話,這段時間,林昭最擔心的是這個問題。好在趙頊沒讓人失望,到目前為止依舊頂著壓力,支持西北的戰事。不過林昭知道,必須要加快腳步。交趾在南方會打的很激烈,趙頊未必能完全不動搖。

得虧吐蕃人擔心宋朝結束與交趾之戰,會調轉槍頭對付他們,搶時間收回龕谷,否則自己哪有機會呢?

經過一番激勵的爭執,蘇楠當崢有幸成為鎮守東部邊界的將領,前來接管龕谷。

藺逋比怎么能容忍如此情況呢?安插了自己人作為副將不說,連兵力都要各占一半。大軍沒有統一的歸屬,內部爭斗激烈,這有多危險可想而知。

但吐蕃目前的現狀就是如此,想要改變卻束手無策!不止如此,臨走的時候,藺逋比還特意將副將召到府中囑咐一番,到底說了什么沒人知道。一個清楚的事實是,在東來的路上,兩撥人馬是相互較勁,沒有協同可言。

好不容易到了龕谷,宋軍很配合地進行了交接。

宋朝人果然信守承諾,龕谷只留下了一千人,兩人先是對憂心忡忡的青宜結鬼章一番不屑,然后誰也不服誰。

蘇楠當崢仗著是主將,又出身名門,對副將很不以為是,態度和待遇自然也很差。尤其是宋朝人留下的美酒食物,偏偏只夠一般人吃喝。

天氣寒冷,士兵們經過了長途跋涉,哪一個不想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呢?兩隊勢均力敵的吐蕃士兵,都想要將酒食據為己有。彼此之間爭奪很厲害,最后蘇楠當崢態度強硬,將東西搶到手中。

副將桑吉次仁倒是個聰明人,他敏銳地發現一個問題,這是宋朝人的計謀。他們專門只留下一半的酒食,目的就是為了挑起不公,引發吐蕃人內部的爭斗。他甚至覺得,那一千宋軍離開的時候,嘴角的笑容很陰險。

看來藺逋比王子說的一點不錯,宋朝人果真是陰險狡詐,那么這次肯定也是不安好心的。與他們和談肯定是與虎謀皮,王子說的不錯,趁著西夏人出兵的機會,一同出兵打敗宋朝,甚至奪回河州,這才是正道。

你蘇楠當崢鎮守龕谷有什么了不起?若是能拿下河州,可就相當于是一方諸侯了!桑吉次仁心中對藺逋比王子交代的事情也就更加篤定了。

不就是一些酒食嗎?

沒得到,反而更好激發了將士們的怒氣,當他們提起屠刀的時候才能更有威力。

忍著!

桑吉次仁忍著心中的怨氣回到營帳,默默地等待著黑夜的到來!

留在龕谷與吐蕃人交接的宋朝將領是趙元凱,因為在踏白城之戰中表現英勇,一直堅持與景思立作戰,身負重傷,立下了不小的功勛。

朝廷封賞的同時,林昭對他也頗為重視,鎮守龕谷這樣的大事他也有份參與。

不過秦州那邊突然來消息,宣撫使林將軍要與吐蕃和談,他還是云里霧里,莫名其妙。不過上面的安排,不是他一個下層將領可以質疑的,故而也就不好多說什么。只能是默默地遵守命令,在龕谷站好最后一班崗。

交接的任務就落在他身上,不過林將軍就來了兩道比較特殊的命令。故意留下足夠五千人食用的酒食,這是做什么?

看到吐蕃人為了酒食爭搶的時候,趙元凱明白過來,將軍這是要挑起龕谷吐蕃大軍不和。至于目的,應該是讓自己從容離開,并且保證河州一線的安全,至少趙元凱是自己是這樣認為的。

不過臨走的時候,林將軍的命令又來了,吩咐他夜晚扎一座空營,只留下少數人鎮守。余下的人都要躲到營帳附近的密林之中。

這是做什么?怕吐蕃人偷襲嗎?不是已經開始和談了嗎?至于如此?寒冬長夜,離開營帳,躲在密林之中,還不讓生火,這如何能受得了?

不過仔細想象,林將軍不可能和自己鬧著玩,軍令如山,照常執行就是了。

到了晚上,待在樹林里挨餓受凍的趙元凱和近千將士,看到騎兵踏破夜的寧靜,朝著自己的營地去的時候,心中再無怨言。

趙元凱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營地燃起了熊熊大火,余下的些許將士傳出凄慘的呼喊!

原來還真有偷營,吐蕃人背信棄義,前來偷襲他的營地。林將軍真是未卜先知,神機妙算啊!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宋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