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楚天承當下回到宮里之后,明德太后正在派人到處找他,見他回來,又難免斥責道:“皇帝真是越來越放任自己了,私自出宮這么長時間不說,竟然連早朝不上了,你這樣難道就不怕讓滿朝文武寒心嗎?”
楚天承跪在明德太后的面前,靜靜的聽著她的教訓,說實在的,明德太后說的一點都沒有錯,他確實不是一個稱職的皇帝,一個稱職的皇帝應該心系天下,而他心里卻只能裝下一個人,一個好皇帝不應該兒女情長,而他卻時時被情左右,所以此時明德太后不管怎么教訓他,他都會認真的聽著。
平心而論,明德太后都比他對朝政上心。
明德太后是一個熱心權位的人,對權利地位看的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對于怎么維護自己的權位自然也就遠比楚天承要熱心的多。
楚天承聽了明德太后的話以后,良久方道:“朕并不戀棧皇權,若有合適的人選,往母后另立賢君!”
明德太后聽了她的話以后,氣的渾身打顫,半天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良久方顫巍巍的道:“大楚的江山是楚家的列祖列宗經過數代的打拼才創下的基業,你竟然說舍便舍了,可真是大方啊!”說著兩眼便紅了。
她曾經在先皇帝楚乾的榻前發過誓,一定要幫助楚天承守住大楚的江山,不讓任何人覬覦,這些年來她忍常人不能忍,受別人所不能受,與各方勢力虛與委蛇,為的就是保住楚天承的皇位,保住楚乾留下來的大楚基業,沒想到今天楚天承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真是讓她太失望了。
“我不能按照母后的心意做一個合格的皇帝。不是我不想,而是我做不到,沒有慧兒在我的身邊我做什么事也不能專心,可是慧兒不想生活在宮中,身為一個皇帝是不應該對一個女人這樣牽腸掛肚的,可是我卻管不住自己的心,所以我是不可能成為一個好皇帝的,與其如此還不如讓賢。”楚天承此話說得像氣話,其實這便是他給明德太后的暗示和提醒。
可是明德太后不這么認為,她將楚天承的話當成了楚天承這是對自己干涉他的事情的報復和刺激。“來人!”明德太后朝著門外喊道:“將養心殿的門給我封起來,皇帝要在里面閉門思過,以修身養心。等什么時候皇上完全想明白了再給皇上開門!”
她的話音一落便站起身會坤宜院去了。門外的幾個人“啪”的一下將門從外面鎖上了。
楚天承慢慢的站起身,自己可能是大楚歷史上唯一一個被囚禁的皇帝了,想到這里,他不由得一臉哭笑。
林五娘在云中子的家里休息了幾天之后,沒有聽到什么動靜。便將云中子的家收拾了一下,打算到城里去看一下情景。
她進城之后,花了一點銀子買了一身短打穿上,在街上逛了逛,沒有聽到什么動靜,便知道她的離開沒有引起什么大的動靜。便放心了。
她將自己準備好的一封信花了幾文錢讓一個小乞丐送到了百花樓,便雇了一輛馬車往城外去了。
這封信很快便到了云衫的手里,她看了以后趕緊將賢王找來。
賢王看了之后。有點發愁的道:“現在有點麻煩啊,皇帝被明德太后軟禁了,我想見他也有點困難啊!”
“那就讓林姐姐多等些時日唄,等什么時候太后娘娘的火氣消了,將皇帝放出來了。你再將這封信拿給皇上。”云衫沒所謂的說道。
“就怕皇上等不及啊,此事我再想辦法吧!”賢王道。
賢王拿著那封信。沒有回賢王府,而是直接去了皇宮,到了坤宜院。
自從將皇帝關起來只有,除了幾個嬪妃來給皇上求情,再有就是皇帝的師父韓進來過,不過他來不是為了來給楚天承求情的,而是為了讓明德太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說服楚天承專心朝政的。
現在明德太后見賢王又來了,她知道最近楚天承與賢王走的很近,而且在平叛一事上,讓賢王賺盡天下人心,大有功高蓋主的陣勢,所以明德太后對賢王一直是抱著警惕的心的。
“不知今日賢王來此有何貴干?”明德太后冷冷的問道。
賢王自然能看出明德太后對他的疏離與警覺,恭敬的道:“聽說皇上這幾日身體欠佳,想去看望一下,順便帶來了一劑良方,希望皇上能夠盡早康復早日重振朝綱。”
明德太后聽了之后心中不由得一動,她心里也知道老是將楚天承這樣關著也不是辦法,可是現在楚天承根本就不服軟,好像自己的養心殿過得還挺愜意的,是得找個人好好勸勸他了,可是賢王真的可靠嗎?
明德太后考慮再三決定冒這個險。
賢王到了養心殿以后,看到楚天承正在用心的作畫。
“皇上倒是挺有閑情逸致的,竟然在作畫?”賢王走進來之后不無諷意的道。
楚天承也不抬頭,手下不停,道:“我呼天搶地的有用嗎?再說了,我知道你一定會想辦法將我弄出去的,我們是什么關系啊!所以我不用急。”他將最后一筆畫完,將畫筆放好抬起頭道:“現在朝中有多少你的人啊,如果我這時候撒手人寰你能保證抗的住四王一黨的搗亂嗎?”
這段日子以來,楚天承打壓四王黨羽打壓的不輕,賢王知道他這是再給自己掃除障礙,說實在的心里還是很感激的。
賢王聽了之后道:“現在四王一黨掌握兵權的,除了四王世子,便就只有林家的林鴻九了,你確定要將林家壓下去嗎?”
楚天承一聽,笑道:“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不知道慧兒對他們到底有多少感情在,雖然慧兒一直嘴上說與他們有仇,可是到了生死關頭還是會放他們一馬,林六娘的事就是最好的例子,林六娘如此的加害她,臨了,慧兒還是讓我放了她了,這說明慧兒還是顧忌林家人的安危的。”
賢王忽然想起了林四娘與楚天逸的事,也不由的嘆了口氣。
賢王臨走的時候,將林五娘的書信交給了楚天承。
第二天楚天承便精神煥發的上早朝了。
明德太后見狀不由的松了一口氣,不由得喃喃自語:“難道我平時竟看錯了賢王,他原來竟是真的為皇帝好!”
不幾天之后便有大臣上本參奏林家奢靡無度,楚天承大筆一揮便批了個撤職查辦,查了幾日便有了結論,林家加蓋的新園花費巨大,與朝廷所提倡的勤儉之風相悖,于是林家在朝的人便統統被罷了官,趕回了家。此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四王雖然也曾經為他們求情,可是無奈楚天承態度堅決,以四王現在的實力還不能正面的抵抗楚天承的決定。
其實楚天承下決心處理林家也是想觀察一下四王的態度,現在看來,四王一黨的力量現在真的是不足為懼。
看來自己的這個決定是明知的,就算是自己不主動提出讓賢,相信略加時日賢王也有能力將自己趕下皇帝的寶座。
雖然他并不眷戀皇位,可是想想賢王的這些年的處心積慮培植自己的力量,心里多少還是有點不舒服。
不過現在有了比皇權對自己更加重要的事情,心里的那點不舒服便很快被近在眼前的幸福淹沒了。
楚天承拿出了林五娘留的那封信,看了一遍又一遍,,有時候忍不住發笑,自己堂堂的一國之君,竟然被這個小丫頭搞得神魂顛倒不知所措。
林五娘現在正在同州的生意場上玩的風生水起,楚天逸的叛亂雖然對她的店鋪有些影響,不過經過譚掌柜的打理,負面影響基本上已經消除了,現在林五娘什么也不干每個月也有五百多兩紋銀的進項。
她現在盤算著要養一個一向養尊處優慣了的人要花多少成本,光靠這一個店鋪是不夠的,京城的那幾家店鋪舍得久了現在也不知道是什么情況,還是要在開源才行。
沒有了宮里煩人的勾心斗角,沒有了仇恨的負擔,現在林五娘覺得日子過得很愜意,所缺的就是楚天承這個人了。
就在她心里美滋滋的等著楚天承的禪位大典時,京城傳來了一個驚天的噩耗。
當今圣上被人謀害在養心殿中,賢王發動宮廷政變將這個皇宮給封鎖了。
怎么會這樣?難道是事情有什么變化?
在信中自己已經講得很明白了,禪位是最好的辦法,可以保全他們兩人的名譽,也不會給朝廷帶來什么震蕩,怎么現在會演變成這個樣子。
林五娘現在最想做的便是趕緊去京城,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跟譚掌柜簡單交代了一下,便匆匆趕往京城一探究竟,她不相信楚天承就這么被人謀害了,誰會謀害他,除了賢王還有誰,難道是后宮里的那些蠢女人?
她到了京城之后,沒有去百花樓,而是直接去了賢王府,不管此事是不是賢王所謂,從他那里都能第一時間得到最直接的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