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關云長第152章 大戰武安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關云長 >>重生關云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2章 大戰武安國

第152章 大戰武安國


更新時間:2013年08月26日  作者:白氏傳奇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白氏傳奇 | 重生關云長 
當前位置:


關羽這次執意出戰正是為了圓他之前的那個夙愿,什么夙愿?那就是要與夏侯惇比個輸贏分個高下,為二爺雪恥!對事實進行一下澄清,之前夏侯惇擊敗了張繡,出盡了風頭,張繡的武力可謂不差,算可以的了居然被夏侯惇占了上風,從這點上看夏侯惇的武藝應該不錯了,前番在陣前關羽見他槍法嫻熟有些勇力,果然不俗難怪書中說二爺沒有將他輕易拿下,這次自己要徹底的擊敗他,讓二爺的威風再掃華夏。

之所以選擇挑戰夏侯惇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夏侯惇代表了關東軍武將的最高水平了除了張飛以外,在曹操陣營那邊夏侯惇應該是排列第一的,拿下了夏侯惇其余諸將就不足為慮了,同時也能給關東軍以強大的震懾,從側面敲打敲打他們,否則他們不知道什么叫“馬王爺三只眼”的厲害。

關羽這個董卓的最后一張王牌就要打出去了,在出戰之前關羽也進行了精心的準備,從著裝上更是在意的狠,因為此前他收到了大哥劉備的二次來信,這次來信劉備沒有繼續勸說他投靠之類的話而是在信中提醒他如果兩軍陣前出戰的話一定要小心,防止暗箭尤其是冷箭,關羽讀完信之后立刻明白了劉備的用意,看來關東軍要對自己下死手了,旨在“斬首”!

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如果關東軍真的想對自己下死手了,那么戰場就很可能是自己的殉葬場,想自己奮斗到今天這個位置、今天這個成就,剛剛30出頭的年紀,如果真的在戰場上掛了,那么自己是不是白白的重生了。二爺的夢想就此就畫上句號了?

如果自己不出戰,二爺的尊嚴何在?從來就沒有退縮過的自己難道會被這小小的暗殺給嚇住?不!絕不可能,不就是個暗殺么?不過是小人之舉罷了,既然能從血與火中走到了現在如果死自己早就死了,也不在乎這一次了,信念里一直就沒有退縮這個詞。即使是死也要死在沖鋒的路上,關羽收了劉備的來信還是經過再三考慮還是決定出戰.......................

在出戰前關羽做了一些充分的準備,他全部武裝,頭戴銀色獅鑾盔,身披銀色掩心甲,在一些容易被擊中的要害地方關羽還穿上了護身服,所謂的護身服就是用布料裝進沙土然后穿在身上,形狀類似于現在的防彈背心,里外經過了一番包裝之后。即使是遭遇不幸也能減輕傷害的程度不至于致命,頂不濟受點重傷而已,除了在裝備上進行了防范,關羽還強化了防御意識,他可以在戰場上警惕有暗箭來襲,大刀隨時可以掩護自己,有備無患,做了充分的身體與心理準備的關羽這下更不懼怕了。

關東軍15萬大軍再次逼近了虎牢關。董卓得知消息攜關上十萬大軍前去應敵開來,雙方在虎牢關外擺開了陣勢。此時已經過了四月了,四月的虎牢關到處都春意盎然,充滿著生機與活力,兩軍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擺開了陣勢,春天的綠色很快被人海所取代,戰爭的氛圍頓時籠罩整個大地。連天空也變得顫抖起來。

雙方依然是兵對兵、將對將擺開了陣勢,雙方的主帥袁紹和董卓再次出現,這足以顯現此戰的重要性,又一次決戰擺在了雙方將士面前,死亡的氣息頓時在兩軍之中彌漫。不過對于軍人而言死亡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關羽橫刀立馬、一身戎裝、威風凜凜,當下他第一個出了陣前,卻見他胯下馬、掌中刀,一種不寒而栗的強大氣場頓時向關東軍逼近開來.................

關羽驅馬出了陣前,董卓這邊的士兵無不驚訝,驚訝什么?那就是作為董卓手下的第一勇士這次都出場了,要知道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關羽是不會輕易出場的,換句話講如果關羽這張王牌都打出去了,也就證明董卓再無可以拿得出的力量了,在轉念一想如果這張王牌打出去了沒有獲得成功那么這就宣告董卓的徹底失敗,所以士兵們無不期待著這場戰斗,也許它會是一個轉折,或許成功或許失敗伴隨著關羽的出場將直接決定兩軍的命運和前途,他們無不期待著關羽的杰出表現,因為他是所有大軍的希望所在。

袁紹見董卓這邊關羽都登場了很快明白了這場戰斗的殘酷性,關羽的武力他是了解的,此人素有勇力可以說攻無不取戰無不勝,兩軍陣前沒有遇到過敵手,這也是董卓的一張王牌,既然今天亮相了,看來董卓是要與自己進行決戰了這是他始料未及的,雖然他也拉出了大批人馬,袁紹見關羽出了陣前謂眾諸侯道:“不知哪位將軍敢出戰關羽啊?”

袁紹話語一出卻見眾諸侯面面相覷,一臉的愁容,這時北海太守孔融首先說道:“吾有上將武安國可抵此人!”

袁紹聞聽諸侯里有了聲音如同黑暗里見到了光明一樣頓時眼前一亮道:“好!我關東軍人才濟濟區區一個關羽嚇不倒我們!”

武安國得令舞動一副流星大錘出了陣前,這武安國,本名武飛鶴。自幼癡迷武學,爭勇斗狠,十六歲時家鄉經常有山賊擾亂,他曾埋伏在家鄉的一個富戶家中,在山賊到來之時,用柴刀劈死山賊頭領,擊殺數十人,在場人無不驚駭,此后便離開家鄉尋師。途中眼見天下百姓疾苦,深感國家之腐敗無能,遂立志安邦定國,為天下蒼生請愿。為表決心,乃改名安國。投身于北海太守孔融帳下,孔融見而泣之曰:“吾得安國,如劉邦得樊噲耳!”

武安國取北海千年玄鐵,鑄成大鐵錘一雙,重70斤,名“轟天錘”。公元187年,黃巾之亂,宗寶在徐州破官軍之后親率五萬賊軍犯北海,孔融派大將高寶出戰,結果被宗寶斬于馬下,此時武安國定神一看,此人雖威風八面,但畢竟為不義之師,而且宗寶的武力并無套路,破綻甚多,武安國挺身而出,在宗寶胸有成竹的連殺數將之時,一錘從上至下砸來,宗寶躲閃一下,頓時砸在宗寶肩膀處,落荒而逃,遂解北海之圍,安國也被孔融封為北海上將。

武安國自肆有些勇力當下躍馬而出就要與關羽對陣開來,關羽本來是想與夏侯惇決一雌雄的,他本想喊夏侯惇出來答話卻不料突然間冒出了一個舞雙錘的家伙,關羽不禁有些不耐煩道:“汝是何人?居然敢前來應戰?難不知吾乃關云長么?”

武安國氣勢洶洶的出了陣前被關羽當頭潑了一頭涼水不禁大怒道:“呸!你以為你是誰呀?關云長有什么了不起的,可聞的大將武安國也?”

關羽一聽武安國這個名字腦海中頓時浮現出了記憶開來,武安國?哦!知道了,在書中提到過此人,此人不就是與呂布大戰被呂布刺傷右臂的那個家伙么?居然在這里碰到了,看來一切還真有些意思,不過關羽對于這個舞雙錘的家伙倒來了些興趣,既然他出來了就讓他知道知道厲害再說!

武安國揮舞兩只大錘向關羽砸了過來,這雙錘有些重量,武安國拿在手里卻是運用如飛,關羽見狀拍馬舞刀來戰武安國二人很快交上了手,武安國舉雙錘向關羽砸來,關羽眼疾手快青龍偃月刀一挺接住武安國的雙錘,卻見一道金光從眼前冒出,武安國的雙錘一下子砸到了關羽刀柄之上,這雙錘有些分量,不過對于關羽來說卻是小菜一碟,這樣分量的兵器壓過來是太過平常的事了,關羽用力一挺便將這重達60斤的大錘撥了回去,這一式大大出乎了武安國的意料之外,想自己這么多年還從未遇到如此氣力之人居然一招便將他這重達60斤的大錘彈了回去,這是何等的氣力?

關羽將武安國的雙錘彈了回去,一點也不拖泥帶水,一把大刀緊接著向武安國壓了過來,武安國見狀雙錘交叉將關羽的大刀立馬接了下來,兩樣兵器再次激發出了耀眼的火花,關羽這一刀氣力十足如同泰山壓頂一般,壓得武安國雙錘不斷下沉開來,武安國被關羽的大刀壓得呲牙咧嘴任由雙臂發力卻是撥關羽的大刀不動,武安國被關羽的大刀逼的雙錘就要到頭頂了,武安國見力挺不過遂放棄力撥,只見他躍馬往側面一趟便從關羽的大刀下掙脫了開來....................

武安國從關羽的大刀下逃了出來,轉過身來揮舞大錘便向關羽砸了過來,關羽青龍偃月刀一挺再次擋住,又一次將武安國的錘子彈了回去,武安國另一只錘子再次襲來,關羽大刀很快揪住,并迅速將錘子彈回,武安國見掄不動關羽,遂大錘搖擺雙錘齊下使出了連環錘輪番向關羽砸來,關羽這次不再等待只見他躍馬舞刀直向武安國沖了過去,卻聽“咣”的一聲響,這一聲響動之后卻見關羽與武安國兩個人整個調換了個位置,再看武安國手中只剩的一只錘子,連頭盔也被砍掉在了地上,手中只剩下一只錘子搖搖欲墜,整個人作呆若木雞狀。(。)

讀的,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


上一章  |  重生關云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