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關云長第344章 攻打汜水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關云長 >>重生關云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4章 攻打汜水關

第344章 攻打汜水關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21日  作者:白氏傳奇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白氏傳奇 | 重生關云長 

卻說劉備開完這次會議心里很不是個滋味,別人也許不覺,但他這個皇叔心里卻是七上八下,關羽是他的結義兄弟,當年三人一見如故誓同生死,三兄弟由此山盟海誓,幾番輾轉幾番離分最終三個兄弟都在洛陽落了腳,這個實屬不易,三兄弟如今已有了棲身之地,尤其是關羽步步登高直坐到了丞相的位置,榮耀至極,其實劉備心里明白,現在的二弟關羽其實就是擁兵自重,他獨攬軍權這次又獨攬政務,集軍政大權于一身,什么事情都自己拍板自己說了算,雖然獻帝年幼,一切交由關羽打理,關羽干的果然霸氣,自己都能召集群臣開會了,而這一切獻帝根本不知道,改革的事情獻帝有可能不懂,但這么重大的事情總得跟獻帝打個招呼,可今天朝堂之上關羽根本沒請獻帝就自作主張了,這多少讓劉備感到有些不舒服,畢竟他還是皇叔么!

但他同時又是關羽的大哥,關羽的改革是為漢室江山著想這個不假,但他擔心關羽將來越俎代庖將獻帝架空,也許作為結拜兄弟他不該這么想,但現在的情景讓他不由得心生恐懼,他擔心未來如果在關羽與獻帝之間出現了矛盾,他這個大哥或者說皇叔該何去何從?在他們之間自己該如何做出選擇呢?這不能不說是個問題,而且是個頭疼的問題,但現在這個矛盾還沒完全暴露出來,也許未來不會出現,最好的結果是如此,劉備越來越感到了這個二弟帶給他的壓力,現在的二弟身為主子越來越集權也越來越強勢當然也更加的霸氣,很多時候都是說一不二一手遮天,這樣下去讓他倍感壓力,不過現在的天下仍然紛亂,這樣的局面還真得二弟來收拾,他這么做自然有他這么做的道理。不管二弟的脾氣和性格變了多少,但有一點值得他肯定,什么?那就是二弟的能力無人能及,所以跟著他干前途應該是一片光明。因為二弟一直都很成功,這次改革應該也不會錯,劉備這樣想著稍稍開心了些。

關羽在年前召開了改革會議之后,收獲頗豐,安排完了這一事項之后,關羽緊接著又馬不停蹄的召開一個小型會議安排部署籌備春節事宜,他將宗正車騎將軍劉備、太長卿、將作大臣種坲、太仆魯馗、光祿大夫蔡邕、工部侍郎任俊、司隸校尉文聘、城門校尉崔烈、主薄楊修分別召集到一處召開了迎春會議,關羽在會上提出了要求,明確這個春節要突出幾個主題,哪幾個主題呢?一是隆重。整個春節要置辦的隆重,要體現出這個特點;二是要盡量做到節儉,提倡節儉辦一切事;三是要有新意要有特色要體現出新氣象。這是指導整個籌備工作的總要求,關羽還就具體事項與這些人做了交換,并且認真聽取了他們的意見。關羽就分工做了要求。

關羽謂眾人道:“時間緊任務重,洛陽作為帝都要辦一場別開生面的春節并不是件容易事,但我們人多力量大,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啊!何況諸位好多都是行家里手坐起這種事情來就容易的多了,那么我就籌備的分工做一下交代,大家也好明白主次分出職責,宗正劉備、車騎將軍劉備為總調度;將作大臣種坲和工部侍郎任俊負責籌備工作的器具方面的調度;太仆魯馗負責車馬事項的安排;光祿大夫蔡邕負責娛樂項目安排。包括對聯、文字、歌舞等的編排;司隸校尉文聘負責整個籌備工作的人員調動,為籌備工作提供可靠的人力支撐,抽調精兵強將;城門校尉崔烈負責洛陽各個城門的裝扮事務;主薄楊修負責對整個籌備工作設計及規劃,大家按照上述職責的分工分頭去訖!這件事情就拜托大家了,我還有重要事情要辦就不參與這個事情了,全權交由你們來辦。再有我要重申一點我不問過程,只要結果!”關羽說完眾人領命而去........................................

安排完這個事情之后關羽稍稍松了口氣,他安排這些人之后馬上又開始醞釀一個計劃開來,什么計劃呢?那就是攻打汜水關,之前收復了虎牢關。關羽就為朝廷的事務所羈絆,沒來得及收復此地,汜水關乃是洛陽的門戶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這處關隘不能收復,敵軍隨時可以以此為根據地直接挺近洛陽兵臨城下,這就好比是一個失去了門戶的院子,四面漏風不說,安全根本沒有保證,如果洛陽的這個門戶不能收復,改革就沒了安全保證,根本無從談起,所以關羽決定先拔掉這個釘子,為改革掃平障礙,為改革來個奠基禮!當然這件事情也是他在朝堂會議上對眾人承諾過的。

現在的汜水關乃是由袁紹占據,袁紹因為北方的公孫瓚進攻后方不得不揮師北上,而將汜水關交給了大將張郃和李肅守把,關上屯兵兩萬余人以拒關羽,關羽經過認真分析決定親征汜水關,他帶上馬超、龐德兩員將領率領三萬鐵騎出了洛陽直奔汜水關殺去,這三萬鐵騎乃是由攻城特種兵部隊、重裝騎兵、輕裝騎兵三支勁旅組成,關羽親自披掛上陣,左有馬超、右有龐德,關羽要讓這兩個新招錄的將領一顯身手,試試他們的才華,歷練他們的經驗,前番馬騰找到關羽讓關羽對二人能予以提拔,關羽也知道這是兩個人才,要不當初也不會收下他們,既然是人才就得有個施展的平臺,正好碰到了這個機會,關羽將二人全都帶了出來,要在短短的十多天的時間內拿下汜水關這絕非易事,不過對于關羽來說這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關羽心里清楚的狠,憑借現在他的實力根本不會把任何人任何城池放在眼里,論單挑現在他手下猛將勇武天下,論兵種作戰,他的鐵騎幾乎所向無敵,自從實現了軍兵種的專業化以來,他的軍隊戰斗力是突飛猛進尤其是表現在攻城掠地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正是源于這種自信。關羽更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西征之后的他這方面的信心更是十足,對于張郃這個名號他還是清楚的,這也是員大將。袁紹派他鎮守汜水關足見此人的威力,不過在關羽看來這沒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個上將么?他遇到的上將多了去了,幾乎都是手下敗將,張郃更不例外,其實他根本沒把張郃放在眼里,他這次的目的主要是兩個,一是拿下汜水關,二是歷練歷練人才和隊伍尤其是馬超和龐德二人。

寒冬臘月的中原大地一片蒼茫,寒氣更是刺骨。踏著這冬日的冰霜,關羽大軍向汜水關進發了,真可謂是鐵蹄錚錚啊!在冬季里作戰是很多兵家都不太喜歡的事情,交戰雙方也都極力避免這樣的氣候,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敵人。寒冬的季節都不是件好事,但關羽卻反其道而行之,在他認為:凡事無定理定法,世事萬變,道亦萬變,水無常勢,事無定法。戰爭的情況更是瞬息萬變,不可能做到一切都按照人的意志行事,說得明白一點就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而兵法上更注重攻其不備出其不意,越是這樣越有成功的機會。這就是所謂的反其道而行之,寒冬臘月滴水結冰,這樣的氣候誰愿意打仗呢?但關羽就是選擇這樣的氣候攻打汜水關,給敵人來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在這樣的復雜情況下錘煉自己部隊的戰斗意志。

這支跟著關羽轉戰東西的部隊,歷經百戰久經磨難百折不饒。打了無數次的勝仗,戰斗力驚人,俗話說“寶劍風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越是艱難困苦越能磨練人的意志。對于部隊更是如此,要打造一支過硬的隊伍就必須錘煉部隊的戰斗意志,越是困難越是勇往直前,唯有這般方能在戰場上致勝,作為軍人出身的關羽太明白這個道理了,他帶兵從來都不避重就輕,從來都是嚴格要求,無論是訓練還是行軍,他都從重從嚴要求,訓練的科目幾乎是貼近實戰,真刀真槍的訓練是必須的科目,還增加一些特殊訓練,磨練軍士們的意志錘煉戰斗力,正是這般的要求,他的部隊才能做到攻無不取戰無不勝................

越是久經戰場的部隊就越堅強、就越發的煥發生機和活力,這就好比是植物越是久經風雨越是茁壯成長,越是在溫室里越經不起風吹雨打不堪一擊,關羽深諳這一道理,對此他有清醒的認識,對部隊他從來都不放松要求,一刻也不放松,而且還將他們放到復雜的情況下磨練,作為軍人關羽的治軍思想深刻的融入了現代的韜略,又理論聯系實際,將自己的治軍思想融入到這樣的背景之下,從而走出一條非同尋常的精兵之路,作為冷兵器時代的軍隊因為戰爭需要,更要在身體上進行歷練,而寒冬臘月正是磨練部隊的大好時節,有句話將“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經得起這種考驗的士兵方能在戰場上勇猛作戰。

關羽這次又是打了一張“奇牌”走了一招險棋,不過他堅信勝利就在前方,他也只是那這個做一下訓練,檢驗一下部隊在高寒氣候下的作戰能力,因為以后也許會碰到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做到足夠的訓練很難想像遇到這樣的突發情況,部隊不會抓瞎!俗話說“兵貴神速”,關羽攜三萬鐵騎出了洛陽直奔汜水關殺去,如同一把尖刀向張郃扎去,此時的張郃與李肅正在汜水關上籌備物質準備過冬迎接過年,哪里曉得關羽會在這個節骨眼上殺過來,當關羽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張郃做夢也不會想到這是真的,這消息簡直如同晴天霹靂,讓他著實一驚!

張郃登上汜水關一看我的個天哪,汜水關外人山人海鋪天蓋地全部是黑壓壓的一片啊!旌旗搖擺旗幟漫天蓋地啊!再看敵軍軍容整齊排列有序鎧甲林立刀戈嚴整,真是一威武之師,當先三員大將,正是關羽、馬超、龐德,三人皆是全副武裝,身披戰袍肩披鎧甲手持利刃,身握高頭大馬,張郃見了渾身直冒冷汗啊!張郃作為袁紹手下大將也是久經沙場的宿將,沒少戰斗也沒少作戰。對于軍隊見識的多了,但有如關羽這般的隊部卻是平生第一次見到,這支部隊儼然如天兵天將一般,士兵精神抖擻軍容整齊軍姿威武。身上披堅執銳,手中持長兵器,戰馬云集,清一色的騎兵方陣,一來結束整齊二來裝備不凡,士兵們各個都是精壯之士,這些士兵集中到一起整個就是銅墻鐵壁一般。

張郃作為一員上將平生第一次見到如此強大的陣容,這如同神兵天降一樣的陣勢讓張郃這個上將都倍感恐懼,這是張郃平生從未出現過的,對方強大的氣場讓這個上將都為之膽寒啊!兩軍未及交鋒張郃已經深深感到了對方帶給他的壓力。一種無形的壓力如同一座無形的大山擺在了他的面前,李肅見關羽親自掛帥來攻打汜水關,嚇得魂不附體啊!別人不了解他李肅還是了解的,關羽的厲害那是出了名的,如何抵敵?

當時袁紹回河北的時候。李肅就向袁紹要求跟他一同回去,但袁紹卻讓他繼續留在汜水關把守,輔佐張郃,李肅投奔袁紹就是想混個厚祿,混來混去結果還是沒能混出這汜水關,留在汜水關的那一刻李肅就心涼了,不僅沒有得到重用。接下來自己還要倒霉啊!當下的形勢明眼人一看就明白,當初曹操、袁紹、袁術、韓遂四路諸侯相約起事討伐洛陽,趁著關羽西征還沒有回來,幾路大軍一路挺進,紛紛取得了一些戰果,尤其是曹操一舉攻克了虎牢關。威勢大振,這給眾諸侯無疑點燃了希望,隨后韓遂又兵進河內從北面給洛陽造成威脅,袁術大軍也在南部起兵,這樣一個大好形勢之下。洛陽岌岌可危,李肅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才將汜水關拱手相讓給了袁紹,以為這次諸侯聯軍可以一鼓作氣攻下洛陽,可就在這危急關頭,關羽西征歸來了.....................

關羽的歸來讓本來一片大好的形勢一下子變得逆轉直下,先是曹操敗績丟掉了虎牢關,緊接著就是韓遂被迫退回并州,袁術見勢不妙遂按兵不動,唯獨剩下袁紹這一支力量獨拒汜水關,前番袁紹準備聯合洛陽眾臣起事,里應外合一舉攻克洛陽,結果東窗事發,那些大臣們紛紛被囚禁,袁紹見事已敗露再無能西進,遂扼守汜水關,后得到書信稱公孫瓚北部犯境,形勢危急袁紹不得不打道回府北上去抵公孫瓚,這里交給張郃、李肅繼續守把,袁紹則將主力部隊撤回,張郃作為主將、李肅作為副將共同守把汜水關,李肅見大勢已去當時就陷入了惶恐之中,別人不說,自己這回可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自己出賣的汜水關出賣了關羽,以為在袁紹帳下可以得到重用,卻不料仍然呆在這彈丸之地,不過現在李肅最為擔心的還是關羽前來攻打汜水關。

關羽無敵于天下,無人能敵,所向披靡,攻無不取戰無不勝,威力了得△為一個跟關羽相交多年的人李肅對關羽最了解不過了,這是個嫉惡如仇的人,對于叛變之人深惡痛絕,如果他讓關羽撈著那就是死路一條,關羽不會放過他更不會饒過他,現在的情況對李肅是越加的不利啊!他開始發愁了對未來也更加的擔憂了,連睡覺做夢都是噩夢都能驚醒,到了后來他根本就睡不著覺了,整夜整夜的失眠,人也是疲憊不已,憔悴不堪,擔憂歸擔憂,但李肅還是積極協助張郃做好各方面的防御工作,現在的他已經將升遷榮辱放在了一邊,他唯一的目的就是守住汜水關,守住了汜水關就等于保存了生命,失去汜水關也即是自己性命結束的時候了,所以他不敢掉以輕心,他知道這一天遲早要到來的,汜水關絕非是世外桃源想明哲保身更是不可能,這是個兵家必爭之地,自己呆在這里那就是命懸一線,隨時做好赴死的準備,李肅原本以為袁紹可以將他解救,卻不料一下子步入了火坑,現在的他連性命都有可能不保,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如果自己不放棄汜水關不投誠的話,或許也不會有今日了,但話又說回來,當時那種情境之下,自己不投誠又能守得住么?袁紹一樣可以吃了自己,看來自己命該如此啊,真是:時也、運也、命也啊!


上一章  |  重生關云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