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關云長第336章 新官上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關云長 >>重生關云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6章 新官上任

第336章 新官上任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21日  作者:白氏傳奇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白氏傳奇 | 重生關云長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關羽榮升丞相之職,更要取信于民,正如西征的時候打算的一樣,決心干成幾件事情來博取民心,第一件事情就是“精兵簡政”,現在已經初步取得了一些失效,上次朝堂會議之后,關羽馬上就落實此項事情開來,精簡了很多朝中上下不必要的閑散人員,一些職位被取消,好多大臣都有了兼職,一些朝中重臣被取消了待遇,比如黃琬、楊彪、董承等人這一下就節省了不少開銷,還有皇室的用人尤其是太監也精簡了許多節省了不菲開支,這項工作在朝廷被迅速推及開來,并且很快下移,在地方上也很快開展起來,除了精簡職務和人員,關羽還擴大了精簡的內容和范圍,對于朝中大臣們的隨從配備以及辦公場所和住處甚至是出行工具都做了一番規定,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壓縮這方面的支出,這樣一來曾經的特權階層都得到了限制。

關羽作為一個平民出身的領袖從來沒有享受過任何的特權,他根本沒那個資格,他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全憑自己的努力,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到今天,他從來就不曾有過靠山更沒有什么“爹”來罩著,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他憑借的是自己的一身實力和打拼,關羽很喜歡一句歌詞: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鐵匠出身的關羽深諳這一道理,走上從戎的道路之后他也是認真勤勉的做事積極進取,從一個偏將一直榮升為大將軍進而成為軍事領袖現在又出任丞相一職,關羽憑借的全是實力,一個草根的人物最終走上了權力巔峰。

關羽沒有背景沒有靠山沒有錢沒有人,他對那些依靠背景和世襲取得爵位的人更是深惡痛絕。這些人皆是紈绔子弟,依靠特權繼承特權取得榮華富貴對社會對人民基本上沒什么貢獻,這樣的人一般也沒什么能力,這樣的人還要吃得好用得好享受的好,這是多么的不公?關羽看不慣這個,從心底里排斥這樣的人。對特權階層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顧,自己掌權之后更是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對特權階層開刀,一下子拿下了諸多人物,這些人好多都是世襲爵位要不就是皇親國戚,一般都是有著不凡的背景之人,關羽將這些人等統統拿下,將那些有能力沒有背景的人全部推上政壇,給他們賦予爵位讓他們施展才華。

平民領袖出身的關羽現在擔當了丞相更是致力于打造社會公平。雖然在這個時代顯得步履維艱但關羽還是極力的創造這樣的環境,現在的他作為主要領導人具備了推動改革的條件,不怕反對也不畏艱險,在軍中關羽已經初步實現了自己的意志,全軍將領尤其是上將任用的原則全部都是任人唯賢而且政治合格忠心擁護自己,從上至下全都都不存在什么特權“禁區”,真正的實現了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整個部隊風清氣正。正是因為如此他的部隊才保持了強大的戰斗力充滿生機與活力。

作為軍人出身在軍中有著優良作風的關羽這次執掌了政壇,其實此時的東漢政壇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所謂的朝廷其實已經是名存實亡了,皇帝根本沒有任何的約束力,朝中大臣的權力也是徒有虛名,權力十分有限,整個朝廷不過是一潭死水,與其說是改革不如說是讓這個朝廷重新煥發活力。要煥發生機與活力自然就要改革,真正讓朝廷發揮作用,還得要領導人來推動,首當其沖的就是人事改革,要進行大換血。將特權階層統統解散讓那些沒有特權的人才擔當角色,使得整個朝廷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這就是關羽的使命和擔當,如果不這么做,他即便是有強大的軍隊,在未來的爭霸道路上依然會處于劣勢,沒有一個穩固的后方和經濟支撐,部隊就如同喪失了根基,根基不穩地動山搖!

強兵之路強軍之路歸根結底是全方位的發展與強大,不能單純的發展片面軍事,片面的追求軍事強大,還要在政治經濟方面實現強大,發展一種全方位多領域的整體強大,唯有這般方能持久方能堅挺,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關羽深諳這其中的道理和教訓,致力于打造一種大戰略格局:政治上清明精干有效;經濟上富庶強勁殷實;軍事上高精尖實現規模專業強大,這是現在他身為一個領導人追求的目標,也是他剛剛上任丞相之職致力于達成的目標,這個目標如果實現那么爭霸天下橫掃四方不在話下。任何阻礙他目標實現的人和事都要予以清除.........

雖然這項改革的阻力不小,但對于坐擁強大兵權的關羽來說,事情做起來還是比較順利,其實也是,現在朝廷上很多人都是吃空餉的,對國家社稷沒有任何貢獻卻要依靠自己的背景繼承祖上的爵位世襲俸祿,這是關羽所不能容忍的,在他看來每一分錢都要用在刀刃上,不能浪費更不能揮霍,他心疼啊!而且現在的形勢也迫切呼喚精兵簡政,減少非軍事建設尤其是養活人,當前需要養活軍隊增加軍費,政府就要縮減,因為沒有必要的事情要做,更不需要無謂的人,財政的主要部分都要向軍事傾斜,政務方面只保留必要的經費即可,這是關羽對形勢的認真分析之后得出的結論。

第二項關羽擔當丞相之后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增加財政收入,這也是在西征的時候關羽考慮過的重大事項,要辦事情取信于民光有節支還是不夠的,還要努力在增收上下工夫,這也是關羽擔當丞相之后擺在他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當前財政困難,步履維艱難以為繼,這個問題迫在眉睫,十分緊迫,“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關羽為這個事情頭疼的時候,事情一下子有了轉機,而這個轉機就來自抄沒左豐的家產得到的收獲,左豐的家產全部被收沒了,三十多年聚斂的財富一朝被征繳全部入了國庫。收繳左豐獲得的錢財不亞于前番收繳董卓和摩登所得,而且左豐的財富中還不乏奇珍異寶,這些財富足足夠關羽大軍支撐一年的糧餉,能收繳這么多的錢財是關羽意想不到的,這真是要啥來啥啊!之前在西征的時候他還為錢財的事情憂慮過,而且這件事也是作為他回到洛陽之后的一件大事來抓的,但卻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從左豐這一處就盡收了這么多的財富,這真是飛來橫財啊!不過這么多的財富關羽沒有獨吞更沒有中飽私囊,而是全部奉獻了國庫充作財政。

為什么關羽不把這些錢財用來軍隊開支呢?這也有關羽的考量。現在關羽不似之前了,已經是雙重身份的人了,既掌兵權又是丞相,這丞相是主管政務的,什么經濟發展、農業、手工業、外交、朝廷內外事務全部主管,自然也要管財政,所以說現在關羽有權利掌管國庫了,當然也掌管社稷的收支。不僅僅是軍隊了,所以這些財富關羽可以隨便支配。沒必要單獨充當軍費了,所以全部納入國庫。真是“踏破鐵蹄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正在為錢財發緊困擾的關羽這下輕松了太多,有句話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為一個領導人沒有錢財支配國家社稷還怎么運轉?沒法過日子!關羽自從擔當一把手之后一直把錢財作為頭等大事來考慮。這次在通過人事任免之后他便要著手研究財政問題,沒想道來了個意外收獲,簡直就是一份大禮!財政的問題暫時得到了緩解,不過關羽不會就此罷休,他還要按照既定的方針繼續增加財政收入。因為以后用錢的地方太多、太多...............................

關羽擔當丞相之后第三件要辦的事情就是著力發展生產,尤其是著力發展農業和水利,夯實一些城防和基礎設施建設,這同樣是在西征的時候他考慮過的,而且醞釀了幾條切實可行的計劃和措施,這同樣是取信于民的一條重要政策,關羽決定一年內免除各種賦稅和徭役,給農民休養生息的機會,一年內不用交糧了還不用服徭役,這對于普通的百姓來說是天大的好事!漢末以來征戰不斷,加上天災**百姓苦不堪言,關羽上臺之后居然不要稅了,這樣的主子誰不擁護啊?雖然對于農民予以免除了稅賦,但對于大地主和大財主卻不再免除之列,相反還要加增稅賦來支持日益嚴峻的財政,大地主和大財主們自然對于關羽這個主子不買賬,不過又拿關羽有什么辦法呢?他兵權在握,別說要錢了就是全部清剿也不是不可能,前番董卓就這樣干過,相比較董卓而言關羽還算是仁慈了,這樣一來地主們對于關羽也不至于特別反感。

在穩定了財政收入的基礎上,關羽還決心努力發展生產,尤其是農業生產,這一年他避免各種戰事,撥開各種紛繁復雜的局面,著力發展農業,寓軍于民實行屯田,這一年他的部隊都要參加生產勞動種植農作物,試想這20萬人的隊伍全部投入農業生產,一年的口糧基本上有了保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么,糧食是軍隊的依靠,有了糧食儲備方能后顧無憂,每一場戰爭都需要充足的糧食來保證,軍隊戰斗力的生成同樣離不開糧食,要獲得糧食除了購買之外就是自己動手生產,作為士兵努力做到自給自足確實不容易,關羽需要派出農業上的行家里手來督導這件事情,除此之外關羽還要投資發展一些水利工程,來促進農業生產。

這三件事情是他擔當了丞相急需解決的事情,有了這樣的目標和任務,接下來就是執行了,要不折不扣的加以解決,有句話講到“路線方針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事在人為么!事情能不能去辦能不能辦好關鍵在人,再好的方針政策也得靠人來執行,換作這個時代是一個道理,關羽要辦成這些事情就得有一群得力的干將,好在關羽一直就十分重視這個事情,這么多年來他一直不忘挖掘人才。考慮到未來要做的事情,他在西征的時候就破格提拔了一些人才,并且將他們充實到各個領導崗位,為未來辦好這幾件事情打下了堅實基礎,所以對于未來關羽充滿了信心,他再構建一個大的宏圖。如果這些事情真的做好了,不但獲得了豐厚的物質回報而且凝聚了人心,為未來爭霸提供了堅強保障,這也是秦國之所以能夠滅掉六國的內在原因,一個國家真正的強大不僅表現在武功方面更重要的是文治,這是一個國家強大發展的內生動力,關羽這個領導人絕對是個有著戰略眼光的領袖,他深刻的洞察到了這一點,這也許就是他未來能夠在眾多諸侯中脫穎而出的原因所在.............

關羽堅信這三把火要是點燃起來。他這個丞相可以說也是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不過與歷史上其他丞相和改革者不同,關羽這個丞相乃是坐擁強大兵權的改革者,有了強大的兵權作為保證,這就為他改革增添了很多成功的因素,也讓他的改革更加的得心應手,因為反對者對于坐擁強大兵權的關羽面前實在是無能為力,即便是反對也是無濟于事。只能聽之任之,面對改革卻也是無可奈何。集兵權和相權于一身的關羽推動改革成功的幾率幾乎是百分之百,當然面對三件大事,關羽注定不能輕松,這無異于給自己加壓,絲毫不能有任何懈怠,作為主子他的行動力直接影響改革的成敗。這場改革能不能成功全在于關羽自己,只要他不辱使命加以推進這場改革就一定能夠成功。

但是關羽怎么可能懈怠呢?一直以來他都不曾懈怠過,作為一個有些雄圖大略眼光的人物,關羽經常是不遺余力的推動事業發展,他將長遠目標與即期目標相結合適時的提出各種戰略目標。按照既定的方針目標加以執行推進,關羽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功,人生在于規劃,事業同樣要進行規劃,如果方向錯了再多的努力也是白搭甚至有事倍功半,甚至是事與愿違,一直以來關羽都善于謀劃未來,他將這個作為一個基礎性的工作來做,當然這也是他這個重生的現代人的高明之處,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果然是個真理,沒有目標的事業就如同大海上迷失的船舶永遠靠不了岸,而關羽作為一個頭領那就是舵手,如果他的目標沒了方向不僅是整個事業還要葬送他手下的弟兄,后果不堪設想,所以關羽不敢懈怠也不容懈怠,每當完成一件事情他都考慮到了下一步的工作,就這樣亦步亦趨步步為營,逐漸走向強大。

不得不承認關羽對于未來的把控能力是如此的高超,這都是急于他對人生和事業的那份責任感和進取心,當然更源于自己的那份執著,姑且稱這個為野心吧!一個人心有多大舞臺也就有多大,當然這需要有這份信心和能力,還有那種堅持,一個人能夠成功固然有很多因素但都離不開這幾個因素,一個是能力,俗話說一萬個零頂不上一個一,而這個一就是能力,如果空喊就能出成就那么毛驢都能修建金字塔,所以能力至關重要,當然一個人能力有大小,這就要有個自知自明了,在認清自身素質的前提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給自己一個正確的人生定位,關羽雖然根植于凡人卻又不是凡人,說他是凡人那是因為他就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絲,無論是在現代還是重生,他本就是一介布衣,說他又不是凡人是指關羽雖然是一個**絲,但他不忘提升自己,著力提升自己的素質和能力,尤其是武力方面,他的氣力和武力讓他一下子成為了不一般的人物,作為一種興趣這直接提升了他的能力,有了這個能力讓他不畏強敵無敵于天下,如果一個人滿足了這個充其量也就不過是一介武夫而已,一個出色的武將哪里不是了,可關羽沒有就此打住,他還有更遠大的抱負和理想這就注定他不僅僅定格為一個武將。

成功的第二個因素就是一個人必須得有夢想得有抱負甚至是野心,要敢于夢想敢于嘗試,唯有這般我們才能走得更遠,關羽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夢想所以他沒有停留在一個武將的層面而繼續前行直到成為眾軍的頭領這次更是榮升了丞相,而這一切都不算完,關羽還有更遠大的抱負,這就是之所以他能走得更遠,人生就要有這樣的抱負,走向遠方這是作為一個男兒應有的血性,尤其是軍人。(未完待續。。)u


上一章  |  重生關云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