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關云長第320章 進攻徐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關云長 >>重生關云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0章 進攻徐州

第320章 進攻徐州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21日  作者:白氏傳奇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白氏傳奇 | 重生關云長 
*提示:僅放置最近瀏覽的10本書籍

:搜位置:正文

《》正文

此事一出許褚聲名遠播,黃巾軍更是不敢進犯,威震四方。后為曹操發現,曹操派出大將典韋來戰許褚,二人一連戰有百余合不分勝負,后曹操設計將許褚擒下,許褚率部歸降曹操,曹操見許褚勇力過人遂放在帳下封為都尉,與典韋一起護衛曹操,曹操依二人為左膀右臂,就在關羽西征的這段時間里,曹操奪得南陽及汝南等地,勢力進一步擴充,這次攻打徐州,曹操動用了五萬大軍,上將百人,志在掃平徐州為父親興兵雪恨!

卻說這徐州牧陶謙已經年過六旬,他如何當上這徐州牧的呢?這還要從他的身世說起,徐州牧陶謙的父親,曾經擔任過馀姚縣長。陶謙幼年時父親去世,少年時以性格放浪聞名縣里,十四歲時以布作為戰旗,騎著竹馬與鄉里小孩子一起嬉戲。他的同鄉、曾任蒼梧太守的甘公出門時遇見陶謙,見到陶謙的外貌不凡,于是叫上車來與他交談,感到非常高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陶謙,甘公的妻子對此非常憤怒,但是甘公對其妻說:“這個孩子外貌奇特,長大后必成大器。”陶謙后來喜歡學習,先是考上諸生,在州郡為官,后被舉為茂才,拜尚書郎,先后出任舒縣令、盧縣令。其后遷幽州刺史,被徵拜為議郎。

公元185年(中平二年)三月,北宮伯玉等率領羌胡進犯三輔,靈帝派遣左車騎將軍皇甫嵩率軍討伐,皇甫嵩表請武將隨行,召拜陶謙為揚武都尉一同出征,將羌軍擊敗。七月,皇甫嵩因先前得罪中常侍趙忠、張讓,在他們的誹謗下被貶官削爵。同年,邊章、韓遂叛亂,朝廷另委派司空張溫為車騎將軍前往討伐,張溫請陶謙為參軍。接遇甚厚,但陶謙素來輕蔑張溫的作為,心懷不服。后大軍回朝,陶謙在百官宴會上公然羞辱張溫。張溫大怒,意圖將陶謙遷往邊關,在別人的勸說下才將陶謙追回。張溫于宮門迎接陶謙,陶謙并不領情,但張溫對陶謙還是像以前一樣好。

公元188年(中平五年)十月,青、徐兩州黃巾復起,攻打郡縣。朝廷以陶謙為徐州刺史,鎮壓黃巾軍。這是陶謙為官生涯第一次作為主帥出征,但陶謙卻也不負圣命,一到徐州就任用亡命東海的泰山人臧霸及其同鄉孫觀等為將。結果一戰便大破黃巾軍。剩下的黃巾軍也被迫逃出徐州境內。黃巾破走后,陶謙上表拜臧霸、孫觀為騎都尉,令其屯瑯玡郡治開陽,駐守徐州北面。當時徐州兩遭黃巾之亂,戰火過后“世荒民饑”。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陶謙表薦下邳人陳登為典農校尉,在徐州境內實行屯田。陳登雖然才二十五歲,但一上任便“巡土田之宜,盡鑿溉之利”,在陶謙、陳登的努力下,徐州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收獲“粳稻豐積”。當時。陶謙同郡人下邳相笮融督管廣陵、下邳、彭城運糧,其利用手中掌握的糧食,起大浮屠寺,可容三千余人,悉課讀佛經;又以信佛免役作號召,招致人戶五千余。“每浴佛,多設酒飯,布席于路,經數十里,民人來觀及就食者且萬人”。笮融此為雖是侵吞三郡糧食。但觀其之行事排場之大,不可能不為陶謙所知,可見這是出于陶謙的默許,笮融才有如此膽量。

陶謙擔任徐州刺史年間,北面的青州、兗州黃巾之亂此起彼伏,徐州卻是太平無事,百姓都很富足,谷米屯滿糧倉,四方流民也紛紛涌向徐州。陶謙雖然為徐州地方最高官員,可他并非徐州土著。在徐州為官,必須先和當地豪門名士搞好關系。可事實未必如此,稱為“以忠直”為陶謙“見疏”的趙昱,確實被陶謙硬請出來為官的,先任“州之股肱”地位的別駕,后舉茂才,遷廣陵太守,廣陵當時是徐州數一數二的膏腴之地。而另一徐州名士王朗,也被陶謙舉為茂才,任徐州治中從事。可見陶謙對徐州名士不是見疏,倒是真的“親任之”。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正月,關東牧守擁立袁紹為盟主,矛頭直指在洛陽的董卓。徐州所在廣陵太守張超更是為促成同盟不遺余力。當時天下郡縣響應,大興義兵,名豪大俠,富室強族,飄揚云會,萬里相赴。但陶謙并未加入關東聲討董卓的軍事行動之中,后來聯軍為關羽擊敗證明了陶謙此舉的明智。

公元193年(初平四年),經王朗與趙昱的建議,陶謙派趙昱向獻帝進貢以表示對漢室的,獻帝接到陶謙的奏章后贊賞并升陶謙為徐州牧、安東將軍;趙昱被任命為廣陵太守,王朗被任命為會稽太守。同年,下邳人闕宣聚眾數千人,自稱天子,陶謙派軍將其擊殺。

徐州卻是太平無事,因此四方流民移依徐州日益增多。對那些自相兼并的諸侯來說,“百姓殷盛,谷米封贍”的徐州無疑是一塊大肥肉。

當下曹操聞聽父親被殺哭倒于地。眾人救起。曹操切齒道:“陶謙縱兵殺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大軍,洗蕩徐州,方雪吾恨!”遂留荀彧、程昱領軍三萬守鄄城、范縣、東阿三縣,其余盡殺奔徐州來。夏侯淵、曹洪、典韋為先鋒。操令:但得城池,將城中百姓,盡行屠戮,以雪父仇。

原來這曹操對徐州早就虎視眈眈了,想圖徐州久矣,恨無興師理由,這下好了,父親為陶謙部下所殺,正好借此機會興兵討伐陶謙,之前也有不少人勸他,殺人者乃是陶謙的部將張闿此事與陶謙無關,再說陶謙也就此事向曹操表明了態度,承認用人不當深表歉意,可曹操仍要一意孤行攻打徐州,這一方面有他父親的原因,另一方面就是他的野心在作怪了,徐州乃是東部大郡,地廣人多,乃是兵家久居之地,適宜發展,是一個有著王者氣息的地方。曹操對此早就起了野心這才是最大的原因。

當下曹操大起三軍殺奔徐州而來,氣勢洶洶,當先三員大將分別是夏侯淵、曹洪、典韋也,陶謙聞曹操興師討伐徐州。如坐針氈一般,想自己手下雖然有些兵馬如何是曹操的對手?當下他找到手下人士共同計議開來,不一會兒其將領紛紛到場了,糜竺、陳珪、陳登、糜芳、曹豹等一干等人紛紛被召到府上。

陶謙正在探討曹操之事,見眾人來到,寒暄畢,陶謙謂眾人道:“今日召眾位來是有要事相邀的,情況緊急來不得召開全體議會,就把諸位召來先拿拿意見!”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什么事情這么嚴重?”陳珪道。

陶謙便將曹操父親被殺,曹操興兵討伐一事詳盡的向眾人道來。等說完之后,陶謙愁道:“曹操乃是中原虎狼,有能臣,武有猛將,得罪不起啊!老夫年邁再沒有力量與其爭個高下了。為了徐州百姓能免于水火,我看不如把我綁了吧任由曹操處置算了!”

“主公不可,曹操雖然勢大,然我徐州乃是東方大郡豈能就這樣屈服?”陳珪道。

曹豹聞后道:“曹操有何懼!他還欺我徐州無人乎?曹豹不才愿為主公出戰迎擊曹操!”

陶謙見狀遂道:“將軍雖勇然恐敵曹操不住!”

“主公這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我曹豹人稱徐州第一勇士,這絕不是浪得虛名!”曹豹不忿道。

臧霸見狀謂陶謙道:“臧霸不才!承蒙府君收留,今府君有難臧霸怎能袖手旁觀?如若出戰。吾愿助曹將軍一臂之力!”

“汝這是欺我徐州無人乎?徐州的事情還輪不得你這外人幫忙!”曹豹怒道。

陶謙見狀遂安撫道:“言之好意我心領了,既然曹將軍執意出戰,我分撥汝三萬人馬前去迎敵!”

“喏!”曹豹領命揚長而去。

卻說曹操大軍以夏侯淵、曹洪、典韋為先鋒,到達距離徐州30里的地方,只見前方一彪軍馬殺到,正是曹豹也!曹豹躍馬挺槍出了陣前。卻見整個曹軍皆傳著縞素,白衣白甲,如同漫天飛舞的大雪白皚皚一片,曹操當頭上書:報仇雪恨四個大字,皆是白底黑字。曹軍給人的感覺是人人報有一口氣,各個眼紅,再看曹操怒發沖冠,見曹豹來到怒道:“我當是陶謙來到沒想到來了個無名鼠輩!知趣的快點滾吧,我要陶謙前來答話!”

“呸!汝口出狂言豈不是徐州第一將軍曹豹也?”曹豹亦怒道。

曹操聞后道:“誰可擒之?”

言未畢,身旁一人道:“夏侯淵愿取此賊狗頭!”言罷拍馬舞槍直取曹豹。

卻說這夏侯淵生于公元168年,字妙才,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夏侯淵之族兄。乃與曹操有親,曹操父親曹嵩愿為夏侯氏后過繼到曹家,因為與夏侯家乃是實在親戚,因此受到重用。此時的夏侯淵跟隨曹操出征徐州,作為先鋒大將年方25歲,正是青春年壯之時,而此時的曹豹也正處在30多數的年齡,也是壯年之時,倆人當下不由分說遂動起手來,二人皆擅長使槍,當即兩馬相交、雙槍并舉,斗將開來,夏侯淵槍法嫻熟武力過人,與曹豹戰有十余合,曹豹便感到了夏侯淵的厲害,這個比自己小很多的年輕人武藝精湛,非常人能及,斗至20余合,曹豹漸敢力虧開來,不過礙于面子,他還硬挺著與夏侯淵周旋,畢竟他也是號稱徐州第一勇士啊,怎么能這樣的輸給別人呢?

二人在兩軍陣前不斷的比劃著,夏侯淵越戰越勇,曹豹見勢不妙就要敗走,就在這時卻見整個天空突然間驟起飛沙走石開來,整個天空也隨之換了顏色,狂沙頓起,對面一下子沒了人影,雙方大軍皆被飛沙走石所淹沒開來.............

正在酐戰的夏侯淵與曹豹也不得不撤將開來,夏侯淵戰的正酐意猶未盡卻突然來了個這么個天氣,真是晦氣透頂,而曹豹卻恰恰相反,幸得來了個這么天氣,他曹豹才得以解脫出來,否則必敗無疑啊!如果敗在了夏侯淵的手上那才是丟了顏面呢?他徐州第一戰將的榮譽將不復存在不說,沒準還會被夏侯淵傷及身體,這下他總算領教了曹軍大將的厲害,看來曹操真的得罪不起啊!

因為天氣的緣故兩家遂罷兵收軍開來。曹豹逃回了徐州城,入見陶謙稱曹操來勢兇猛更兼良將相助只宜堅守不宜再戰,陶謙聞后嘆道:“看來老夫只有親自自縛去見曹操了!唯有這樣才能使徐州百姓免遭涂炭啊!”

“主公不可啊!曹軍勢大,我們獨木難支不如去向別人求助。也許能緩和一下緊張的局勢,救徐州于危難之中!”糜竺道。

陶謙遂道:“依子仲該去向誰人求助呢?”

“北海孔融!孔舉與主公交情甚篤,這孔融身居北海多年,多有兵馬,如果向他求助我想念在往日的交情上他不會袖手旁觀的!”糜竺繼續道。

陶謙聞后神情略顯欣悅開來,他踱了踱步子后接著道:“縱使孔融來救只怕是難與曹操爭鋒啊!”

“主公莫愁!吾還可以去求助青州的田楷,要他前來相助共同抗擊曹操!”一旁的陳登道。

陶謙聞后道:“公孫瓚手下的部將田楷?”

“正是!因為公孫瓚與主公的交情,我想田楷一定不會見死不救的!”陳登道。

糜竺接著道:“有了這兩路人馬相助,三路大軍共同抗擊曹操,主公還有什么可擔心的呢?”

陶謙遂道:“老夫年邁已經到了暮年本不想再起干戈。卻不料天不饒我,既然如此我也只好與天抗爭了,你們這就去操辦吧!但眼下曹操攻城甚急,如何抵擋啊?要等這兩路大軍前來相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就好比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府君莫憂!臧霸不才愿提所下兵馬去會一會這個曹操!”坐在一旁的臧霸聞聽著大家的談話隨即拍板道。

陶謙見臧霸執意出戰將信將疑道:“將軍勇氣可嘉然曹操人多勢眾兵強馬壯又兼猛將輔佐實難取勝。前番曹將軍僥幸得拖,倘若將軍有失這該如何是好?”

糜竺薦道:“曹操遠道來襲身懷仇恨而來,利在速戰,我們應避其鋒芒,加固城池深溝壁壘以據曹操,遷延時日曹操糧草不濟定會不戰而退,此乃上計。切不可與之再戰!”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糜竺說完陶謙點了點頭,臧霸見狀接著說道:“不然!曹軍遠道而來逼迫在即,一戰墮其銳氣使之不敢加兵與我,依我看一戰可退曹兵,主公越是退卻曹操越是囂張,不煞煞他的囂張氣焰給他點顏色看看他不是欺我徐州無人乎?臧霸愿為主公出戰!”

陶謙見臧霸執意要戰。而且意志十分堅決,捋了捋胡須開始在座位上踱步開來,曹豹見狀當即出列對臧霸喝道:“汝以為自己真有兩下子,更以為曹操手下都是酒囊飯袋乎?吾乃徐州第一勇士尚不能取勝,汝有何德何能在這里強詞奪理?難道汝比我的武力還要了得?真是自不量力。汝執意要戰豈不是以卵擊石傷我大軍士氣?還不退下?”

“曹將軍說話嘴下留德!曹將軍前番不能取勝難道就代表吾不能取勝么?曹將軍雖然號稱徐州第一勇士不過是浪得虛名罷了,吾臧霸既然要出戰自然就將生死置之度外,當然也自然有出戰的能力,如不勝甘愿軍法從事!”臧霸不忿的說道。

曹豹聞后當即拔出寶劍指著臧霸怒道:“匹夫安敢輕我!”言罷就要揮劍向臧霸劈去,臧霸也不甘示弱當即拔出佩劍,二人均掣劍在手,指著對方,陶謙見狀連忙示意手下將二人攔下。

這時陳圭對陶謙薦道:“臧將軍既然執意要戰不如讓他一試!如果勝了不更好么?如果不行我們就可以深溝壁壘采取防御措施也不遲!”

陶謙嘆了口氣決定道:“既然臧將軍如此信心那么就分撥你一支人馬明天出戰曹操!”

臧霸一聽這話立馬來了精神:“諾!”

臧霸依仗年輕氣盛,又兼有一身武藝,俗話說“藝高人膽大”,當然也可以說他初生牛犢不怕虎,不過說起臧霸確實有些不凡的經歷,這臧霸生于公元165年,又名奴寇,字宣高,泰山華縣(今山東費縣方城鎮)人。其父名叫臧戒,有二子臧艾與臧舜。年少時曾召集數人將獲罪的父親救出,此后四處流亡。后來成為陶謙麾下的騎都尉,負責募兵抵抗黃巾軍。

于建安二年領兵擊敗蕭建,臧霸之父臧戒為縣獄掾,因據守律法不聽從太守憑欲私殺獄犯。太守大怒,令人收押戒詣府備罪。時年十八的臧霸獲悉父親被押囚,召集食客十數人前往費縣西山將父親救出,并殺死太守,時押送役卒百余人懼臧霸健勇皆避而竄逃,此后與父親逃亡東海郡,經此事跡臧霸的孝烈勇名遍聞鄉野。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小提示:按鍵返回上一頁,按→鍵進入上一頁,您還可以

1、本站會員登錄后,將免費體會到最順暢的閱讀方式[最少]。

2、注冊本站會員,將《》加入書架,可以通過書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上一章  |  重生關云長目錄  |  下一章